紫外吸收光谱 一、简答题 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2.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 3.何谓助色团及生色团?试举例说明. 4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有哪几种类型的吸收带?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推测上,紫外吸收光谱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6.距离说明紫外吸收光谱在分析上有哪些应用。 7.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CH3C(CH3=CH-CO-CH3及CH2=C(CH3CH2-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为:(a)最大吸收波长在 235nm处,Emax=12000L.mo.cm;(b)220nm以后没有强吸收.如何根据这两个光谱来判断上述异构体?试说明理由. 8,下列两对异构体,能否用紫外光谱加以区别? CH=CH-CO-CHa CH=CH-CO-CHa (1) (2) OH CH3 CH3 (a (b) (c) 9.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口max最大,哪一种化合物的口max最小,为什么?
紫外吸收光谱 一、简答题 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2.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 3. 何谓助色团及生色团?试举例说明. 4.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有哪几种类型的吸收带?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 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推测上,紫外吸收光谱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6. 距离说明紫外吸收光谱在分析上有哪些应用. 7. 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CH3 -C(CH3 )=CH-CO-CH3及CH2=C(CH3 )-CH2 -CO-CH3.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为: (a)最大吸收波长在 235nm处, max=12000L. mol-1. cm-1;(b)220nm以后没有强吸收.如何根据这两个光谱来判断上述异构体?试说明理由. 8.下列两对异构体,能否用紫外光谱加以区别? (1) (2) 9. 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max最大,哪一种化合物的max最小,为什么?
10.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二、选择题 1.在紫外一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A消失B精细结构更明显C位移D分裂 2.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20%的 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应等于() A8%B40%C50%D80% 3.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材料制成的。 A玻璃B盐片C石英D有机玻璃 4.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510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应选用哪一种滤光片?() 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 5.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刀”,刀→刀”,G→G跃迁的化合物是() A一氯甲烷B丙酮C13-丁二烯D甲醇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试样与参比吸收之和 C试样在和2处吸光度之差D试样在和九2处吸光度之和 7.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8.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A配合物的浓度B配合物的性质 C比色皿的厚度D入射光强度 9.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200一400m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A氘灯或氢灯B能斯特灯 C钨灯D空心阴极灯灯 10.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10.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二、选择题 1. 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 )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 2. 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 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 20% 的 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应等于 ( ) A 8% B 40% C 50% D 80% 3.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材料制成的。 A 玻璃 B 盐片 C 石英 D 有机玻璃 4. 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 510 n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应选用哪一种滤光片? ( )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蓝色 5.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 , , 跃迁的化合物是 ( ) A 一氯甲烷 B 丙酮 C 1,3-丁二烯 D 甲醇 6.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 ) A 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试样与参比吸收之和 C 试样在 和 处吸光度之差 D 试样在 和 处吸光度之和 7.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A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8. 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 A 配合物的浓度 B 配合物的性质 C 比色皿的厚度 D 入射光强度 9. 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 200─400nm 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 ) A 氘灯或氢灯 B 能斯特灯 C 钨灯 D 空心阴极灯灯 10. 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
A波长变长B波长变短 C波长不变 D谱带蓝移 11.对化合物CH3COCH=C(CH2的2→刀跃迁,当在下列溶剂中测定,谱带波长最短的是() A环己烷B氯仿C甲醇D水 12.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A硅碳棒B激光器C空心阴极灯D卤钨灯 13.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A热电偶B光电倍增管C光电池D光电管 14.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A溶质的离解作用B杂散光进入检测器 C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D改变吸收光程长度 15.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320的某化合物在波长350m处的百分吸收系数(比吸收系数)为5000,则该化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A1.6×10L/(moL.cm)B3.2×10L/(moL.cm) C 1.6x10L/(moL.cm)D 1.6x10L/(moL.cm) 16.在310nm时,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A1B0.1C0.9D0.05 17.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分子的电子结构 C原子的电子结构 D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 18.某化合物在乃nx=356nm处,在乙烷中的摩尔吸收系数已mx=87L/mol.cm,如果用1cm收池,该化合物在已烷中浓度为1.0x10 4molL,则在该波长处,它的百分透射比约为( ) A87%B2%C49%D98% 19.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在m燃=380nm时,有透射比为50%,用1.0cm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mx L/(mol.cm)]() A5.0×104B2.5×104C1.5×104D3.0×104 20.在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系统中,以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可以提高测量的() A灵敏度B准确度C精确度D重现性 三、填空题
A 波长变长 B 波长变短 C 波长不变 D 谱带蓝移 11. 对化合物 CH3COCH=C(CH3 )2的 跃迁,当在下列溶剂中测定,谱带波长最短的是 ( ) A 环己烷 B 氯仿 C 甲醇 D 水 12. 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 ) A 硅碳棒 B 激光器 C 空心阴极灯 D 卤钨灯 13. 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 ) A 热电偶 B 光电倍增管 C 光电池 D 光电管 14. 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 ) A 溶质的离解作用 B 杂散光进入检测器 C 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 D 改变吸收光程长度 15.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320的某化合物在波长350nm处的百分吸收系数(比吸收系数)为5000, 则该化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 ) A 1.6×104L/(moL•cm) B 3.2×105L/(moL•cm) C 1.6×106L/(moL•cm) D 1.6×105L/(moL•cm) 16. 在310nm时, 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 ) A 1 B 0.1 C 0.9 D 0.05 1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 A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分子的电子结构 C 原子的电子结构 D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 18. 某化合物在 = 356nm处, 在乙烷中的摩尔吸收系数 =87L/(mol.cm), 如果用1cm收池, 该化合物在已烷中浓度为1.0×10- 4mol/L,则在该波长处,它的百分透射比约为 ( ) A 87% B 2% C 49% D 98% 19. 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在 =380nm时, 有透射比为50%,用1.0cm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L/(mol.cm)] ( ) A 5.0 ×104 B 2.5 ×104 C 1.5 ×104 D 3.0 ×104 20. 在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系统中, 以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 可以提高测量的 ( ) A 灵敏度 B 准确度 C 精确度 D 重现性 三、填空题
1.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 (1)石英比色皿用于 (2)玻璃比色皿用于 2.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光源,下面三种光源,各适用的光区为: (1)钨灯用于 (2)氢灯用于 3.可见-紫外、原子吸收、红外的定量分析吸收光谱法都可应用一个相同的 定律,亦称为」 。其数 学表达式为 4.朗伯一比尔定律成立的主要前提条件是采用 。当入射辐射不符合条件时,可引起对比尔定律的 偏离,此 时工作曲线向轴弯曲。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的合理吸光范围应为 。这是因为在该区间 6.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 和 两种。 7.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一般电子能级跃迁类型为: (1) 跃迁,对应 光谱区 (2) 跃迁,对应 光谱区 (3) 跃迁,对应 光谱区 (4) 跃迁,对应 光谱区 8.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检测器不受光时,应调节透光度T为 当光通过参比溶液时,调节透光度T为 当光通过试液时,则可读取 9.分光光度法与比色法相比,其测量范围不再局限于可见光区,而是扩展到及 _光区.且利用吸光度的 性质,可同时 测定溶液中两种以上的组分。 共轭二烯烃在已烷溶剂中=219nm,改用乙醇作溶剂时入mx比219nm 原因是该吸收是由 跃迁引起,在乙醇 中,该跃迁类型的激发态比基态的稳定性一· 四、正误判断 1.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溶液浓度成反比关系。() 2.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尔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 也越准确 () 3.因为透射光(或反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光。 ()
1.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 (1) 石英比色皿用于 ___________ (2) 玻璃比色皿用于 ___________ 2.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光源,下面三种光源,各适用的光区为: (1) 钨灯用于 ___________ (2) 氢灯用于 ___________ 3. 可见-紫外、原子吸收、红外的定量分析吸收光谱法都可应用一个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亦称为 ___________ 。其数 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 。 4. 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主要前提条件是采用______________ 。当入射辐射不符合条件时,可引起对比尔定律的________ 偏离,此 时工作曲线向 _____ 轴弯曲 。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的合理吸光范围应为 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在该区间 _______ 。 6.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 7.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一般电子能级跃迁类型为: (1)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2)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3)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4)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 8.使用分光光度计, 在检测器不受光时, 应调节透光度T 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通过参比溶液时, 调节透光度T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通过试液时, 则可读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分光光度法与比色法相比, 其测量范围不再局限于可见光区, 而是扩展到_____及______光区. 且利用吸光度的________性质, 可同时 测定溶液中两种以上的组分。 10.共轭二烯烃在己烷溶剂中 =219nm,改用乙醇作溶剂时λmax 比219nm______, 原因是该吸收是由_________跃迁引起,在乙醇 中,该跃迁类型的激发态比基态的稳定性_______。 四、正误判断 1.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溶液浓度成反比关系。( ) 2.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尔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 也越准确。 ( ) 3.因为透射光(或反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光。 ( )
4.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吸收池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一0.7范围以内,以减少测定的 相对误差。 () 5.光吸收定律的物理意义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溶层厚度的乘积成正 比。 () 6.有机化合物在紫外一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 响。 () 7.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 线。 () 8.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维生素B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光 波。 () 9.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强度发生浅色效 应。 () 10.区分一化合物究竞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 11.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 12.由共扼体系刀→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 13.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是分子中电能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不发生变化。 () 14.极性溶剂一般使刀→刀吸收带发生红移,使2→刀吸收带发生蓝移。() 15.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紫外吸收光谱习题解答 一、简答题 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答: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 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 2.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
4.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光吸收定律,通过改变吸收池厚度或待测溶液浓度,使吸光度的读数处于0.2~0.7范围以内,以减少测定的 相对误差。 ( ) 5.光吸收定律的物理意义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溶层厚度的乘积成正 比。 ( ) 6.有机化合物在紫外一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 响。 ( ) 7.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 线。 ( ) 8.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维生素B12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光 波。 ( ) 9.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强度发生浅色效 应。 ( ) 10.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 ) 11.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 ) 12.由共扼体系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 ) 13.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是分子中电能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不发生变化。 ( ) 14.极性溶剂一般使 吸收带发生红移,使 吸收带发生蓝移。 ( ) 15.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 紫外吸收光谱习题解答 一、简答题 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答: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 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 2.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跃迁各处于什么补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