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用氨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KNO B KCI CKBr DKI 7.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 成 () A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B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 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 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 8.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 CH与H2O形成3O,结果H降低,pH增高 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传递困难,pH增高 9.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o/L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 则试液的pH应当控制在大于() A3 B5 C7 D9 10.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A0.002倍 B500倍 C2000倍 D5000倍 11.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 +e+=1.8×106 pot ,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x10~5mol/LK+,浓度为1.0×102mol/LMg溶液 时,由Mg引起的K测定误差为() A0.00018% B134% C1.8% D3.6% 12.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6. 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 A KNO3 B KCl C KBr D KI 7. 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 成 ( ) A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B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 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 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 8. 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 )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 C H+与H2O形成H3O +,结果H +降低, pH增高 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 传递困难,pH增高 9.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 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 A 3 B 5 C 7 D 9 10.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 A 0.002 倍 B 500 倍 C 2000 倍 D 5000 倍 11.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 ,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 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 A 0.00018% B 134% C 1.8% D 3.6% 12. 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 13.在电位滴定中,以DEDV-V(G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B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C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D DE /DV为零时的点 14.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 A清洗电极 B活化电极 C校正电极 D除去沾污的杂质 15.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校正方法误差 D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三、简答题 1.请画图说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并说明这种电极薄膜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测定时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电池的 表达式及其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 2.简单说明电位法中标准加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简述玻璃膜电极产生不对称电位的因素? 四、计算题 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P~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加入5.00×10~2mol/L氟标准溶液0.50mL后测得其电位 为68.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的含量为多少(mol/L)? 2.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E°A AgCI0.2223V。内参比溶液为0.10 mol/LNaC和1.0xI0-3 mol/LNaF,计算它在1.0x Pot moLF,pH=7的试液中,25C时测星的电位值。0r=0.10 3.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5.0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0.0435V;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电极电位则为+0.0145V,电极的响应斜率每pH 改变为58.0mV,求此未知液的pH值」 4.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系数约为30,如用该电极测pN=3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浓度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H值必 须大于多少? 电位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扩散电位: 强制: 选择;Donnan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 13. 在电位滴定中,以 DE/DV-V(j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D DE /DV 为零时的点 14.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 A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 15.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三、简答题 1. 请画图说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并说明这种电极薄膜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测定时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电池的 表达式及其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 2. 简单说明电位法中标准加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简述玻璃膜电极产生不对称电位的因素? 四、计算题 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F-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加入5.00×10-2mol/L氟标准溶液0.50mL后测得其电位 为68.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 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的含量为多少(mol/L)? 2.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θ A g/AgCl=0.2223V。内参比溶液为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 -5mol/LF-,pH=7的试液中,25oC时测量的电位值。[ ] 3. 用 pH 玻璃电极测定 pH = 5.0 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0.0435V;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电极电位则为+0.0145V,电极的响应斜率每 pH 改变为 58.0mV,求此未知液的 pH值。 4. 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系数约为30,如用该电极测 pNa = 3 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浓度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pH 值必 须大于多少? 电位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扩散电位; 强制; 选择; Donnan
2.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 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 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 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PHx pHs+ Eg-耳 3. 0.0592;偏高: 酸差;偏低;碱差或钠差。 4.F-;La3+;AglAgCl; 0.1mol/LNaCl和0.lmol/LNaF溶液. 5.电位分析法;伏安法;滴汞;极谱法;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 6待测试液:电动势。 7.A;B;抗干扰的能力越强 8.小:高:减小稀释效应。 二、选择题 1.A2.A3.D4.D5.B6.A7.A8.D9.D10B 11.C12.C13.C14.B15.B 三、简答题 1氟离子选择电极示意于图。 00 Ag-AgCT 内参比电极 0.1mol/LNaC1,0.1mol九NaF内充液 LaFg单晶 加0.5%EF2 电极薄膜是LaF3单晶掺杂0.5%EuF2,以增加导电性。 测定时组成的电池为 Ag|AgCL,CT,F(恒定)LaF3F(试液训SCE E≈8 -[E (Ag/AgCI)+ 最.(RTF)naF) =常数+(RTF)×naF0 2.标准加入法是通过测量已知体积的试液和加入量较少但定量的标准溶液后的试液。它们具有相近的总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将测量 值根据电位与浓度的基本公式计算,求得含量。它适用于组成较为复杂,份数不多的试样分析。 3.不对称电位是玻璃模内外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引起的,如: 半径不同,内外表面应力不同: 内外表面化学腐蚀与沾污不同:
2. 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 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 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 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3. ; 偏高; 酸差; 偏低; 碱差或钠差。 4. F-; La3+; Ag|AgCl; 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 5. 电位分析法; 伏安法;滴汞;极谱法; 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 6..待测试液;电动势 。 7. A;B;抗干扰的能力越强。 8. 小;高;减小稀释效应。 二、选择题 1.A 2. A 3. D 4. D 5. B 6.A 7. A 8. D 9. D 10 B 11. C 12. C 13. C 14. B 15.B 三、简答题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示意于图。 电极薄膜是 LaF3单晶掺杂 0.5 % EuF2,以增加导电性。 测定时组成的电池为: Ag│AgCl,Cl- ,F- (恒定)│LaF3│F- (试液)|| SCE E = - [E (Ag/AgCl) + -(RT/F)×ln a ) = 常数 + (RT/F)×ln aF - 2. 标准加入法是通过测量已知体积的试液和加入量较少但定量的标准溶液后的试液。它们具有相近的总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将测量 值根据电位与浓度的基本公式计算,求得含量。它适用于组成较为复杂,份数不多的试样分析。 3. 不对称电位是玻璃模内外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引起的,如: 半径不同,内外表面应力不同; 内外表面化学腐蚀与沾污不同;
内外膜浸泡水的时间不等,吸水量不同也会造成差异。 四、计算题 △c 5.00×104 Cp-= 108-1 660=4.72×10-4moL 1.根据标准加入法公式: 10590-1 2 E=E每十Em =0.2223-0.0591g[0.10]-0.0591g 1.0×10-+0.10×10-7 1.0×10 =0.2223+0.059+2×0.059 =0.399W 3.E=E-0.058pH +0.0435=E-0.058×5(1) +0.0145=E-0.058pH(2) 解(1)和(2)式则pH=5.5 4.pNa=3则Na力=103mol/n 这-浓度的3%为:△Na力=10-3×3%=3×105mol/L Na,H同为一价离子,故 则H力=106molL 即pH=6 为使测量误差小于3%,试液之pH值必须大于6。 伏安极谱法 一、选择题 1极谱分析中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 () ()极谱极大电流(2)迁移电流 (3)残余电流 (4)充电电流 2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 (1)对被测定物质进行了预电解富集 (2)在悬汞电极上充电电流很小 (3)电压扫描速率较快 (4)与高灵敏度的伏安法相配合 3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 (1)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 (2)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内外膜浸泡水的时间不等,吸水量不同也会造成差异。 四、计算题 1. 根据标准加入法公式: 2 3. E = E - 0.058 pH + 0.0435 = E - 0.058×5 (1) + 0.0145 = E - 0.058 pH (2) 解 (1) 和 (2) 式 则 pH = 5.5 4. pNa = 3 则 [Na+ ] = 10-3 mol/L 这一浓度的 3% 为:Δ [Na+ ] = 10-3×3% = 3×10-5 mol/L Na+ , H+ 同为一价离子,故 则 [H+ ] = 10-6 mol·L-1 即 pH = 6 为使测量误差小于 3%, 试液之 pH 值必须大于 6。 伏安极谱法 一、选择题 1.极谱分析中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 ( ) (1) 极谱极大电流 (2) 迁移电流 (3) 残余电流 (4) 充电电流 2.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很高, 其主要原因是 ( ) (1) 对被测定物质进行了预电解富集 (2) 在悬汞电极上充电电流很小 (3) 电压扫描速率较快 (4) 与高灵敏度的伏安法相配合 3.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 ( ) (1) 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 (2) 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3)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4)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极化电极 4.二只50mL容量瓶,分别为()、(2),在(1)号容量瓶中加入Cd2+未知液5.0mL,测得扩散电流为10μA,在(2)号容量瓶中加 入Cd2*未知液5.0mL,再加0.005mol/LCd2*标准溶液5.0mL,测得扩散电流为15μA,未知溶液中Cd2*的浓度是多少(mol/L) () (1)0.0025(2)0.005(3)0.010(4)0.020 5某金属离子可逆还原,生成二个极谱波,其直流极谱波的波高近似为1:2,请问在单扫极谱中它们的峰高比近似 为 () (1)1:2(2)<1:2(3)>1:2(4)相等 6.方波极谱法中采用225Hz的频率是为了满足方波半周期时间与时间常数RC有以下关系 (I)=RC(2)=3RC(3)=4RC(4)=5RC T某有机化合物在滴汞上还原产生极谱波R+nH*+me一RH,请问其E1) (1)与R的浓度有关(2)与H*的浓度有关 (3)与RH,的浓度有关(4)与谁都无关 8.交流极谱法,常常用来研究电化学中的吸附现象,这是由于() (1)交流极谱分辨率较高 (2)交流极谱对可逆体系较敏感 (3)交流极谱可测到双电层电容引起的非法拉第电流 (4)交流极谱中氧的影响较小 9.在极谱分析中,在底液中加入配合剂后,金属离子则以配合物形式存在,随着配合剂浓度增加,半波电位变化的方式 为 () (1)向更正的方向移动 (2)向更负的方向移动 (3)不改变 (4)决定于配合剂的性质,可能向正,可能向负移动 10极谱定量测定时,试样溶液和标准溶液的组分保持基本一致,是由于() (1)被测离子的活度系数在离子强度相同时才一致 (2)使被测离子的扩散系数相一致 (3)使迁移电流的大小保持一致 (4)使残余电流的量一致 11方波极谱法的检出限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电流限制? () (1)充电电流(2)残余电流(3)毛细管噪声电流(4)氧的还原电流 12.P-1型单扫极谱仪,采用汞滴周期为7s,在后2s扫描,是由于()
(3) 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4) 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极化电极 4.二只 50mL 容量瓶,分别为 (1)、(2),在 (1) 号容量瓶中加入 Cd2+未知液 5.0mL,测得扩散电流为 10μA,在 (2) 号容量瓶中加 入 Cd2+未知液 5.0mL,再加0.005mol/LCd2+标准溶液 5.0mL,测得扩散电流为 15μA,未知溶液中 Cd2+的浓度是多少 (mol/L) ? ( ) (1) 0.0025 (2) 0.005 (3) 0.010 (4) 0.020 5.某金属离子可逆还原, 生成二个极谱波, 其直流极谱波的波高近似为1:2, 请问在单扫极谱中它们的峰高比近似 为 ( ) (1)1:2 (2)<1:2 (3)>1:2 (4)相等 6.方波极谱法中采用225Hz的频率是为了满足方波半周期时间t与时间常数RC有以下关系 ( ) (1)t=RC (2)t=3RC (3)t=4RC (4)t=5RC 7.某有机化合物在滴汞上还原产生极谱波 R+nH++ne- RHn请问其E 1/2( ) (1)与R的浓度有关 (2)与H+的浓度有关 (3)与RHn的浓度有关 (4)与谁都无关 8.交流极谱法, 常常用来研究电化学中的吸附现象, 这是由于 ( ) (1)交流极谱分辨率较高 (2)交流极谱对可逆体系较敏感 (3)交流极谱可测到双电层电容引起的非法拉第电流 (4)交流极谱中氧的影响较小 9.在极谱分析中,在底液中加入配合剂后,金属离子则以配合物形式存在,随着配合剂浓度增加,半波电位变化的方式 为 ( ) (1) 向更正的方向移动 (2) 向更负的方向移动 (3) 不改变 (4) 决定于配合剂的性质,可能向正,可能向负移动 10.极谱定量测定时, 试样溶液和标准溶液的组分保持基本一致, 是由于 ( ) (1)被测离子的活度系数在离子强度相同时才一致 (2)使被测离子的扩散系数相一致 (3)使迁移电流的大小保持一致 (4)使残余电流的量一致 11.方波极谱法的检出限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电流限制? ( ) (1) 充电电流 (2) 残余电流 (3) 毛细管噪声电流 (4) 氧的还原电流 12. JP-1型单扫极谱仪, 采用汞滴周期为7s, 在后2s扫描, 是由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