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语文小丛书》编委会 主编 曹先擢 副主编 苏培成高文元 编委(按音序排列) 曹先擢董 琨高文元 顾士熙侯精一 季恒铨 江蓝生李建国李守业隆林 吕宏伟孟吉平南保顺 宋绍年苏培成 佟乐泉王宁熊正辉于根元赵曾
说 明 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普及工作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迫切。语言文字是信息 的载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须臾缺少的基本手 段,在信息时代其发挥的作用更为巨大。语言文字 知识既有传统的,也有新的。语言文字知识的普及 工作有待加强。我们编辑这套《百种语文小丛书》, 正是想在这方面尽绵薄之力。小丛书的篇幅较小, 只有几万字。我们力求少而精,以便于读者购买和 阅读。 语言文字知识的内容十分广泛,你如果看一下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的分类目录,便会有 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这套小丛书,不是对语言文 字知识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是偏重于人们在学习、 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语言文字知识。 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水平,取决于 作者对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我们希望这套 丛书是高质量的。因此,在约稿的时候采取的办法 是,谁对某方面问题有研究,就请谁撰写某方面的书 1
稿。作者素有研究,自然能够驾轻就熟,保证所介绍 的知识的科学性,而有的还具有知识的前沿性。把 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普及的形式介绍给读者,也是本 丛书编纂目的之一。这只是个总的思路,做起来并 不那么简单。作者在写书时,要考虑整个丛书的编 写原则,写什么,怎么写,从谋篇到动笔,是一个新的 创作过程。本丛书是为普及语言文字知识服务的, 然而书中有些内容事属专门;有的见解为作者一家 之言,与社会通常的见解有的不完全一致。我们认 为这些内容,对读者广见闻是有裨益的。小丛书的 作者都是学有专长的语文工作者,其中有的是享有 盛誉的著名学者。正是由于得到了这些作者的大力 支持,小丛书才能够顺利编辑出版,奉献给社会公 众。 本丛书的出版,采取成熟一批出一批的方式,一 时难以完全显示学科的系统性。我们打算在出版到 一定数量后,再来分类配套,如语音的、语法的、词汇 的、文字的,等等。敬希读者凉察。 《百种语文小丛书》编辑委员会 2
目 录 汉字的起源 (1) 一二三 汉字的孳乳 (5) 甲骨文 (10) 金 文 (16) 四五六七八 战国文 字 (20) (25) 隶草 篆书书书 . (28) (35) 楷 (38) + 行 书 (42) 十一 汉字的规范和改革 (45) 十二 影响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 (54)
汉字的起源 求知的人们一般希望从源头上追溯事物发展的 历史,但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不能完全 如愿,得出一清二楚、人人公认的结论。关于汉字的 起源问题,就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度, 汉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最主要的载体,受到全社 会的极大重视。很早以来,就有不少人探讨汉字的 起源问题,存在种种说法。例如: 伏羲氏“始作八卦”,从而产生汉字。八卦是古 人用以占卜的八种基本图形,由符号“一”和“-一”组 成。八种图形各有名称,代表不同的事物(图1)。 三:至三 就(天)坤(地)坎(术)高〔火) 三主三 克(海)厦(山)要(风)震(黄) (du时)[gan或][x心n) 图1八卦及其含义 又有人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 契”(《易·系辞下》),认为“结绳”是汉字的前身。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