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二中 2011届高三年级11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否决/否极泰来渐进/东风西渐 扛枪/力能扛鼎 B.疏浚/怙恶不悛啜泣/气息慑然 惆怅/风流倜傥 嚼然/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D.间距/间不容发 鲜见/数见不鲜 下载/千载难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过饰非缘木求鱼 见风驶舵 斩钉截铁 B.无上荣光 迫不急待 坐收渔利 各自为阵 C.越俎代庖 妍媸毕露 融汇贯通 目不暇接 D.振聋发聩明火执仗 集腋成裘 精简机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与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2010年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七届中国一东盟商务投资峰会在南 宁隆重开幕。这次博览会聚集了东盟各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琳琅满目,应 有尽有。(浩如烟海 B.作为这个偌大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虽 然我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我们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 (良莠不齐) C.凤姐是《红楼梦》中个性十分鲜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是“上头一脸笑,脚 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以后就成为了人们对风姐的描述了。(口 蜜腹剑)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 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一挥而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量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 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B.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贡献的《申办报告》是一幅全面展现中国北京风采的锦绣画卷, 已被国际奥委会收藏,目前陈列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C.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记者曰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
南宁二中 2011 届高三年级 11 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l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否.决/否.极泰来 渐.进/东风西渐. 扛.枪/力能扛.鼎 B.疏浚./怙恶不悛. 啜.泣/气息惙.然 惆.怅/风流倜.傥 C.嚼.然/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D.间.距/间.不容发 鲜.见/数见不鲜. 下载./千载.难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文过饰非 缘木求鱼 见风驶舵 斩钉截铁 B.无上荣光 迫不急待 坐收渔利 各自为阵 C.越俎代庖 妍媸毕露 融汇贯通 目不暇接 D.振聋发聩 明火执仗 集腋成裘 精简机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与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 A.2010 年 10 月 20 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在南 宁隆重开幕。这次博览会聚集了东盟各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琳琅满目 ....,应 有尽有。(浩如烟海) B.作为这个偌大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虽 然我们的水平参差不齐 ....,但是我们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 (良莠不齐) C.凤姐是《红楼梦》中个性十分鲜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是“上头一脸笑,脚 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以后就成为了人们对风姐的描述了。(口 蜜腹剑)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 二字,“一蹴而就 ....”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 (一挥而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刘量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 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B.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贡献的《申办报告》是一幅全面展现中国北京风采的锦绣画卷, 已被国际奥委会收藏,目前陈列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中。 C.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记者曰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 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 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 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 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岀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 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 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 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 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 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 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 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土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 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 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 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 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 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 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 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 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 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 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 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 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 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 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 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 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 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 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 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 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 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 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 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昊道子等名家 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干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 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 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 他能看得上眼吗? 摘编自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主平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干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 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如果把画家的稿酬降低,批评家的报酬提高,那么画坛就会出现许多高质量的批评 文章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 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 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 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 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 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 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 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 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 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 他能看得上眼吗? 摘编自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主平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干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 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如果把画家的稿酬降低,批评家的报酬提高,那么画坛就会出现许多高质量的批评 文章
C.从价值观上看,因为画画比说话优越,所以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 这和晋庸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成为好的画坛批评家,需要有高超的绘域技艺、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正的批评 度等条件。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 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壹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 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 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部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 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 谓寿日:“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虞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 “可觅干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竞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 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 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 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 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日:“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 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 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 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颓等上表日:“昔汉武帝诏日‘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 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 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厦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 写其书。寿又撰古圆忐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余文章传于世
C.从价值观上看,因为画画比说话优越,所以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 这和晋庸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成为好的画坛批评家,需要有高超的绘域技艺、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正的批评 态度等条件。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 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壹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 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 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部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 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 谓寿日:“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虞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 “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竞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 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 “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 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 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日:“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 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 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 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颓等上表日:“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 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 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厦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 写其书。寿又撰古圆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余文章传于世
(选自《晋书·陈寿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是沉滞者累年 坐:因为 B.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 原:原来 C.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 领:兼任 D.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 按:推究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寿“德行”的一项是 ①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 ②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③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 ④张华深善之,谓寿日:“当以晋书相付耳。” ⑤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 ⑥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A.①②⑨⑤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陈寿从小就师从谯周,谯周曾告诚陈寿:才华一定会成就他,也会损毁他,要相当 小心。陈寿因反感而不听从,最终再一次被罢官 B.夏侯湛正在撰写《魏书》时,读到陈寿的<三国志》,便毁掉了自己的书稿,说明陈 寿的确擅长叙事,有良史之才 C.陈寿不为丁仪、丁虞作传是因为他们的后代没有给自己送东西;为诸葛亮立传不实 事求是,反映了陈寿撰史的态度有欠严肃、公允,有挟私报复之嫌 D.陈寿死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颓等上表推荐《三围志》,称其“辞多劝诫,明乎 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朝廷对此非常重视,派人去抄 ,说明《三国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第Ⅱ卷(主观题,共120分) 四、(23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遣黜。(5分) (2)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选自《晋书·陈寿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坐.是沉滞者累年 坐:因为 B.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 原:原来 C.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 领:兼任 D.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 按:推究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寿“德行”的一项是 ( ) ①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 ②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③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 ④张华深善之,谓寿日:“当以晋书相付耳。” ⑤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 ⑥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 A.①②⑨⑤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 A.陈寿从小就师从谯周,谯周曾告诫陈寿:才华一定会成就他,也会损毁他,要相当 小心。陈寿因反感而不听从,最终再一次被罢官。 B.夏侯湛正在撰写《魏书》时,读到陈寿的<三国志》,便毁掉了自己的书稿,说明陈 寿的确擅长叙事,有良史之才。 C.陈寿不为丁仪、丁虞作传是因为他们的后代没有给自己送东西;为诸葛亮立传不实 事求是,反映了陈寿撰史的态度有欠严肃、公允,有挟私报复之嫌。 D.陈寿死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颓等上表推荐《三围志》,称其“辞多劝诫,明乎 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朝廷对此非常重视,派人去抄 录,说明《三国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第 II 卷(主观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遣黜。(5 分) (2)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落 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