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袂(mei)症结( zheng)茅塞顿开(se)弄巧成拙(zhuo) B.讣告(b) 缄默(jian)炙手可热(zhi)岿然不动(kui) C.装帧(zhen) 供(gong)应鞭辟(pi)入里 怙恶不悛(quan) D.剽(pido)窃掮(qian)客莞(wan)尔而笑捷报频opin)传 1.A(B项“讣”应读f:C项“供”读gong:D项“剽”读pia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当然我们不能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 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以语言形容”之类的词 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D.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2.B(A.“芸芸众生”与“所有”重复。C.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 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 此处误用在后面直接接宾语。) 3.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5分)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 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 告,故称“肥皂剧 度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说来,肥皂剧在我国的 电视煤体市场还是个空缺。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但是多数都因 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 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 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 3.肥皂剧是源于西方的最初插播肥皂等广告的主要适应家庭妇女轻松欣赏,饶有女权主义含 义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源于西方”“插播肥皂广告”“家庭妇女轻松欣赏”“女权 主义”“长篇”各1分) 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4分) 生命的欢乐来自何处?雄鹰高傲地飞翔在蔚蓝的晴空,在与白云的嬉戏中享受自由的 快乐 旅行者坚 忍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与坎坷的较量中享受欣赏的惬
1 南京市金陵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衣袂.(mèi) 症.结(zhēng) 茅塞.顿开(sè) 弄巧成拙.(zhuō) B.讣.告(bǔ) 缄.默(jiān) 炙.手可热(zhì) 岿.然不动(kuī) C.装帧.(zhēn) 供.(gòng)应 鞭辟.(pì)入里 怙恶不悛.(quān) D.剽.(piáo)窃 掮.(qián)客 莞.(wǎn)尔而笑 捷报频.(pín)传 1.A(B 项“讣”应读 fù;C 项“供”读 gōng ;D 项“剽”读 piāo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当然我们不能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 ....,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 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 ....,只说些“无法以语言形容”之类的词。 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 D.80 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2. B(A.“芸芸众生”与“所有”重复。C.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 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 此处误用在后面直接接宾语。) 3. 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 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 告,故称“肥皂剧”。一度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说来,肥皂剧在我国的 电视媒体市场还是个空缺。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 但是多数都因 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 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 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 答: 3.肥皂剧是源于西方的最初插播肥皂等广告的主要适应家庭妇女轻松欣赏,饶有女权主义含 义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源于西方”“插播肥皂广告”“家庭妇女轻松欣赏”“女权 主义”“长篇”各 1 分) 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4 分) 生命的欢乐来自何处?雄鹰高傲地飞翔在蔚蓝的晴空,在与白云的嬉戏中享受自由的 快乐; ▲ , ▲ ;旅行者坚 忍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与坎坷的较量中享受欣赏的惬
意 无论是自 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都要尽力释放生命的能量,将最美丽的姿态呈现给多 彩的世界 4.示例:海燕翱翔在辽阔的大海上,在跟暴风雨的搏斗中享受洗礼的舒畅:耕耘者辛勤地劳 作在贫瘠的土壤里,在与烈日的抗衡中享受播种的幸福。(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煕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 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 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 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 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 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 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 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 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 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 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 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注]①傃(s山):朝、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5.B(“和”读he,应和,跟着唱。可根据语法结构分析明确,“和”后面是代词宾语“之”, “和”应释为谓语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故B错) 2
2 意; ▲ , ▲ 。无论是自 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都要尽力释放生命的能量,将最美丽的姿态呈现给多 彩的世界。 4.示例:海燕翱翔在辽阔的大海上,在跟暴风雨的搏斗中享受洗礼的舒畅;耕耘者辛勤地劳 作在贫瘠的土壤里,在与烈日的抗衡中享受播种的幸福。(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 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 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 表;暮则傃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 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 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 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 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 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 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 ....也。”山 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 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注]①傃(sù):朝、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5.B(“和”读 hè,应和,跟着唱。可根据语法结构分析明确,“和”后面是代词宾语“之”, “和”应释为谓语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故 B 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A(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B项:“其”,分别是代词它(指鹤)、表反 问的语气副词:C项:“而”,分别表并列、修饰的连词,D项:“于”,分别为介词 到”和介词“从”)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7.C(A项:“明年”,文中义指(那一年的)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今异义 B项:“适当”,文中义指刚好挡住,今义是形容词“合适”、“恰当”的意思,古今 异义:D中“南面”,文中义指面朝南方,今义是方位名词南方之意,古今异义)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3分)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3分) (3)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4分) 8.(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3分。(得分点:倒装句:“乐”为意动用法:之 代词) (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3分(得分点:以、真、名) (3)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淸高、深沉、安静、悠闲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 ,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4分(得分点:南面、虽、好、句子通顺)
3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A(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B 项:“其”,分别是代词它(指鹤)、表反 问的语气副词;C 项:“而”,分别表并列、修饰的连词,D 项:“于”,分别为介词 “到”和介词“从”)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 ....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7.C(A 项:“明年”,文中义指(那一年的)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今异义; B 项:“适当”,文中义指刚好挡住,今义是形容词“合适”、“恰当”的意思,古今 异义;D 中“南面”,文中义指面朝南方,今义是方位名词南方之意,古今异义)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3 分) 答: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3 分) 答: (3)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4 分) 答: 8.(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3 分。(得分点:倒装句;“乐”为意动用法;之: 代词) (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3 分(得分点:以、真、名) (3)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悠闲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 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4 分(得分点:南面、虽、好、句子通顺)
附参考译文: 煕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 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 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 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 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 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 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 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鶴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暮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 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 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一一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 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 安静、处在,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 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 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 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 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悠闲象鹤那样 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 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 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 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 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 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夭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 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 田过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夏日三首(其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睛。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虛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4分) 答: (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 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
4 附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 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 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 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 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 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 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 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暮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 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 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 ‘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 安静、处在,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 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 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 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 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悠闲象鹤那样 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 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 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 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 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 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 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 田过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4 分) 答: (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 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手法 1 分,分析 1 分。共 4 分)
(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3分) 答 (2)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 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 (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3分) 答: (3)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1分)归隐村野 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 集序》) (5)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6)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7)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10.(1)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穷岛屿之萦回(4)仰观 宇宙之大(5)斜阳草树(6)钻之弥坚(7)仓廪实而知礼节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 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 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 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4)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 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 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 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5)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
5 (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3 分) 答: (2)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 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 天的清静(1 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 分)。 (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3 分) 答: (3)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 分)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1 分)归隐村野、 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1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李密《陈情表》)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 集序》) (5)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6)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7)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10.(1)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穷岛屿之萦回 (4)仰观 宇宙之大 (5)斜阳草树 (6)钻之弥坚 (7)仓廪实而知礼节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 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 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 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 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 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 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