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启英高复中心2014届高三年级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伯父、玉帛、勃勃生机、体魄强健B、修葺、跤望、泣不成声、亟待解决 C、律诗、滤镜、大肆虐杀、绿色通道 D、茸毛、熔化、峥嵘岁月、荣归故里 答案:D(A、伯、帛、勃b6,魄p;B、葺、跋、泣q,亟j;C、律、滤、绿1,虐ne;D、茸、熔、嵘、荣rong) 2、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伊朗主管运输与燃油的贾法普尔说,受经济制裁的影响,出口的数十亿美元原油无法回到伊朗,因此决定用以货 易货的手段解决资金转移的难题。 B、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包括谷物自给率开始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难度 C、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各级党政干部中开设微博的已有近3万余人,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已有33位,但许 多官员对微博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D、王林这个所谓“气功大师”,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成了当地某些领导干部的“宠儿”,说明有的官员意志 消沉,经济有问题,心理不安全,于是在封建迷信中寻找寄托,在浑浑噩噩中打发时日。 谷案:B(A、缺少成份,“出口的数十亿美元原油”后少“资金”C、自相矛盾,“近”与“余”矛盾;D、表意不明,在“说 明”前加“这”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激增了8倍多。当中国人遍布五大洲,让世人感受到“硬实力”的同 时,也有一种"软肋”令人堪忧。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形象常被戏称为“金主”,贡献了消费却得不到尊重。 参考答案:中国一些人文明素质的提升并不像腰包鼓得那么快。或:中国人走遍世界,给世人的印象是“有钱”的同时,文明素 质却太差(标准:硬实力、软肋的解释各1分,表达通畅2分) 4、根据文段内容,为交警写一句回复“哲学大妈”神回答(画线句)的话,不超过20字。(5分) 前一段时间,南京交警一直在进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一位“哲学大妈”的神回答爆红网络,她面对交警要 求绕行的劝导,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又有一位五旬大妈火了,闯红灯面对交警,她回答:“我都闯闾了 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 参考答案:从结果:可能就是一个几百米养送了整个人生;从结果:可能就是一个几百米养送了整个人生。(标准:内容占3分, 句话,占2分,超过20字不给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待漏院④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 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②可数 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江苏(南京)启英高复中心 2014 届高三年级摸底测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伯.父、玉帛.、勃.勃生机、体魄.强健 B、修葺.、跂.望、泣.不成声、亟.待解决 C、律.诗、滤.镜、大肆虐.杀、绿.色通道 D、茸.毛、熔.化、峥嵘.岁月、荣.归故里 答案:D(A、伯、帛、勃 bó,魄 pò;B、葺、跂、泣 qì,亟 jí;C、律、滤、绿 lǜ,虐 nüè;D、茸、熔、嵘、荣 róng) 2、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伊朗主管运输与燃油的贾法普尔说,受经济制裁的影响,出口的数十亿美元原油无法回到伊朗,因此决定用以货 易货的手段解决资金转移的难题。 B、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包括谷物自给率开始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难度 越来越大。 C、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各级党政干部中开设微博的已有近 3 万余人,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已有 33 位,但许 多官员对微博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D、王林这个所谓“气功大师”, 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就成了当地某些领导干部的“宠儿”, 说明有的官员意志 消沉,经济有问题,心理不安全,于是在封建迷信中寻找寄托,在浑浑噩噩中打发时日。 答案:B(A、缺少成份,“出口的数十亿美元原油”后少“资金”; C、自相矛盾,“近”与“余”矛盾;D、表意不明,在“说 明”前加“这”)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从 2000 年到 2012 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激增了 8 倍多。当中国人遍布五大洲,让世人感受到“硬实力”的同 时,也有一种“软肋”令人堪忧。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形象常被戏称为“金主”,贡献了消费却得不到尊重。 参考答案:中国一些人文明素质的提升并不像腰包鼓得那么快。或:中国人走遍世界,给世人的印象是“有钱”的同时,文明素 质却太差(标准:硬实力、软肋的解释各 1 分,表达通畅 2 分) 4、根据文段内容,为交警写一句回复“哲学大妈”神回答(画线句)的话,不超过 20 字。(5 分) 前一段时间,南京交警一直在进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一位“哲学大妈”的神回答爆红网络,她面对交警要 求绕行的劝导,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又有一位五旬大妈火了,闯红灯面对交警,她回答:“我都闯了 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 参考答案:从结果:可能就是一个几百米葬送了整个人生;从结果:可能就是一个几百米葬送了整个人生。(标准:内容占 3 分, 一句话,占 2 分,超过 20 字不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待漏院①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 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②可数 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③ 相君至止,哕哕④銮声。金门未辟,玉漏偁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 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末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忄 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 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奷人附势,我将 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 ⑤,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⑥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 殳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⑦而全身者,亦 无所取焉 棘寺⑧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选自《四部丛刊》本《小畜集》 注释]①待漏院: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地方。②咎:指皋陶:夔:相传为尧、舜时乐官:房:指房玄龄:魏:指魏征 ③火城:朝会时的火炬仪仗。④哕哕(hui):铃声。⑤慆慆(tωo):纷乱。⑥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⑦备 凑足人数,同“窃位”。⑧棘寺:掌管司法的中央机构大理寺的别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革未息,何以弭之弭:平定B、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避:辞去 C、皇风于是乎清夷夷:平 D、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复:回复 谷案:D(复,应该是“报复”之意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贤相心思的一组是:(3分)() ①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②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 ④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⑤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⑥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谷案:B(①说的是古代好宰相咎等的行为。⑥说的是第二种宰相,报恩要使之荣耀。@说的是第三种宰相,不思进取,只居高位 贪图享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人)() A、作者认为万物能生长,年年有收成,百姓能相亲,万国能安宁,是官员们商讨治国纲要,分守自己职责,勤于治理 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 B、上卿大夫能早起晚睡事奉国君,更何况宰相呢!并举古代善于治国的贤相,说明宰相不只有品德,也一定要勤劳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③, 相君至止,哕哕④銮声。金门未辟,玉漏偁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 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 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 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 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 ⑤,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⑥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 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⑦而全身者,亦 无所取焉。 棘寺⑧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选自《四部丛刊》本《小畜集》 [注释]①待漏院: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地方。②咎:指皋陶;夔:相传为尧、舜时乐官;房:指房玄龄;魏:指魏征。 ③火城:朝会时的火炬仪仗。④哕哕(huì):铃声。⑤慆慆(tāo):纷乱。⑥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⑦备员: 凑足人数,同“窃位”。⑧棘寺:掌管司法的中央机构大理寺的别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兵革未息,何以弭.之 弭:平定 B、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 避:辞去 C、皇风于是乎清夷. 夷:平 D、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 复:回复 答案:D(复,应该是“报复”之意)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 ....贤相心思的一组是:(3 分)( ) ①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②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 ④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 ⑤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⑥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B(①说的是古代好宰相咎等的行为。⑤说的是第二种宰相,报恩要使之荣耀。⑥说的是第三种宰相,不思进取,只居高位 贪图享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人)( ) A、作者认为万物能生长,年年有收成,百姓能相亲,万国能安宁,是官员们商讨治国纲要,分守自己职责,勤于治理, 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 B、上卿大夫能早起晚睡事奉国君,更何况宰相呢!并举古代善于治国的贤相,说明宰相不只有品德,也一定要勤劳
C、阐述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要求宰相勤于政务。上朝日,宰相到达,到待漏院暂息。等候上朝之际,让宰相多想 想朝廷大事。 D对宰相按职责品行分成三类加以阐述,对第一类是肯定的,认为应该让他们总管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而对第二 类和第三类态度则是一致的,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答案:D(对第二类宰相采取了严厉的批判,“下死狱,投远方,亦宜也”;对第三类宰则是否定“亦无所取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4分) 答案:田园大多荒芜,怎样去开垦。贤人尚未任用,我怎样进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怎样贬斥他们。(标准:辟、野、进、通顺 各1分) (2)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3分) 谷案: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因此而动摇(标准:焉、隳、通顺各1分) (3)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3分) 谷案:因此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难道可以不谨慎吗?(标准:是、悬、通顺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简析首句“桑条无中土生烟”的作用。(4分) 答案:①形象真切地写出旱情之重;②揭示祈雨的原因(标准:形象,早情之重;祈雨,原因各1分) 2、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箫管迎龙”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2分) 答案:写人们又吹又唱祈雨的热闹景象,反衬内心的焦急(标准:反衬,热闹、焦急各1分) 3、理解全诗,说说该诗采用什么方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①通过大旱之日的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感情对比,②揭露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表达了对农人的同情。 四、名句名篇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3)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节选)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5)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8)大道之行, (《礼记·礼运》) 答案:(1)闻道有先后(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来吾道夫先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学而不思则罔6)醉能同其乐⑦7感时花溅泪(8天下为公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别把人生过成速溶咖啡
C、阐述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要求宰相勤于政务。上朝日,宰相到达,到待漏院暂息。等候上朝之际,让宰相多想 想朝廷大事。 D 对宰相按职责品行分成三类加以阐述,对第一类是肯定的,认为应该让他们总管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而对第二 类和第三类态度则是一致的,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答案:D(对第二类宰相采取了严厉的批判,“下死狱,投远方,亦宜也”;对第三类宰则是否定“亦无所取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4 分) 答案:田园大多荒芜,怎样去开垦。贤人尚未任用,我怎样进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怎样贬斥他们。(标准:辟、野、进、通顺 各 1 分) ⑵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3 分) 答案: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因此而动摇(标准:焉、隳、通顺各 1 分) ⑶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3 分) 答案:因此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难道可以不谨慎吗?(标准:是、悬、通顺各 1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1、简析首句“桑条无中土生烟”的作用。(4 分) 答案:①形象真切地写出旱情之重;②揭示祈雨的原因(标准:形象,早情之重;祈雨,原因各 1 分) 2、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箫管迎龙”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2 分) 答案:写人们又吹又唱祈雨的热闹景象,反衬内心的焦急(标准:反衬,热闹、焦急各 1 分) 3、理解全诗,说说该诗采用什么方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案:①通过大旱之日的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感情对比,②揭露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表达了对农人的同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 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⑶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节选) ⑷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⑸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⑹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⑻大道之行, 。(《礼记·礼运》) 答案:⑴闻道有先后 ⑵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⑶来吾道夫先路 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⑸学而不思则罔 ⑹醉能同其乐 ⑺感时花溅泪 ⑻天下为公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别把人生过成速溶咖啡 王秀华
晚高峰时的北京实在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一号线和十号线换乘的那一段路程,好像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天 天上演着舂运的戏码。还有大望路一带的几个公交总站,排队的队伍长得看不到尽头。而走在路上的人,也都是行色 匆匆,人人脸上都挂着急事。曾经在路上听一个女孩跟她身边的朋友说,在北京3年,她从来不知道上班的路上有哪 些风景。我也知道有的人在北京多年,每天上班都路过北海公园,但是从来都没有进去过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急行军一样的人,而它每一天都在变化,不停地有高楼拔地而起,有的地方一年不去,再去时 经变得像是不属于这个城市。其实这个城市本来的气质与它现在的速度与节奏完全不搭,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座适 合奋斗的城市,相反,它应该属于慢生活。这个城市的旧时光里有提笼架鸟的闲人,有划过蓝天的鸽哨,有缓慢流淌 的光阴。他们曾经是这座城市最美的画卷,构成了城市的底色和灵魂 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一个曾经情致盎然的城市就这样毁于速度和节奏。 个世界流行一切都要超前,小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要听音乐接受教育,毎个人都在往前跑,生怕落于人后。但这 个世界上跑在后面的人永远存在,每个人所想的只是落在后面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就好。 当然,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同,不是毎个人都选择了这样的节奏。放眼望去,这世界上仍然有那么多懂得享受时间 的人,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二郎寿司的纪录片,是一个美国人拍的。二郎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 就是做寿司。从到鱼市场挑鱼,到后期的加工,到米饭的火候,甚至是盛米饭的器具,二郎都极其讲究。他的小店只 能坐下10个人,来吃的人需要提前一年预约。他的寿司里卷进了时光的味道,每一分毎一秒都是精心制作,所以它 成为米其林三星级餐厅,据说去过的人吃一次就忘不了二郎寿司的味道。这样的店在今天的中国是开不下去的,时间 是如此奢侈,人们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一个小时来用,磨工夫出细活的事没人愿意干了。 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辞了职上路的人。有的时候会不理解,觉得荒废了赚钱的大好时光,但是之后又 会觉得很有道理,等你不缺钱的时候,你还有力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吗?这永远是一个矛盾体,只是当你有能力去抉择 的时候,还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吧! 近几年,身边不停地有人在奔跑之后选择慢下来,放弃赚钱的机会,静下心来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甚至是生一个 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停不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用最好的时光去换取。如果在某一个时刻,你想坐在阳光 下,静静地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就去做好了。多年后你会发现,或许你并不很羡慕那些跑得飞快的人,重要的是,你 应该过你想要并且能够达到的生活
晚高峰时的北京实在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一号线和十号线换乘的那一段路程,好像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天 天上演着春运的戏码。还有大望路一带的几个公交总站,排队的队伍长得看不到尽头。而走在路上的人,也都是行色 匆匆,人人脸上都挂着急事。曾经在路上听一个女孩跟她身边的朋友说,在北京 3 年,她从来不知道上班的路上有哪 些风景。我也知道有的人在北京多年,每天上班都路过北海公园,但是从来都没有进去过。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急行军一样的人,而它每一天都在变化,不停地有高楼拔地而起,有的地方一年不去,再去时 已经变得像是不属于这个城市。其实这个城市本来的气质与它现在的速度与节奏完全不搭,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座适 合奋斗的城市,相反,它应该属于慢生活。这个城市的旧时光里有提笼架鸟的闲人,有划过蓝天的鸽哨,有缓慢流淌 的光阴。他们曾经是这座城市最美的画卷,构成了城市的底色和灵魂。 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一个曾经情致盎然的城市就这样毁于速度和节奏。 这个世界流行一切都要超前,小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要听音乐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在往前跑,生怕落于人后。但这 个世界上跑在后面的人永远存在,每个人所想的只是落在后面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就好。 当然,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选择了这样的节奏。放眼望去,这世界上仍然有那么多懂得享受时间 的人,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二郎寿司的纪录片,是一个美国人拍的。二郎是一个 80 多岁的老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 就是做寿司。从到鱼市场挑鱼,到后期的加工,到米饭的火候,甚至是盛米饭的器具,二郎都极其讲究。他的小店只 能坐下 10 个人,来吃的人需要提前一年预约。他的寿司里卷进了时光的味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心制作,所以它 成为米其林三星级餐厅,据说去过的人吃一次就忘不了二郎寿司的味道。这样的店在今天的中国是开不下去的,时间 是如此奢侈,人们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一个小时来用,磨工夫出细活的事没人愿意干了。 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辞了职上路的人。有的时候会不理解,觉得荒废了赚钱的大好时光,但是之后又 会觉得很有道理,等你不缺钱的时候,你还有力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吗?这永远是一个矛盾体,只是当你有能力去抉择 的时候,还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吧! 近几年,身边不停地有人在奔跑之后选择慢下来,放弃赚钱的机会,静下心来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甚至是生一个 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停不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用最好的时光去换取。如果在某一个时刻,你想坐在阳光 下,静静地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就去做好了。多年后你会发现,或许你并不很羡慕那些跑得飞快的人,重要的是,你 应该过你想要并且能够达到的生活
(选自《乐读网》) 1、请概括划线句“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的含意。(4分) 答案:①北京生活应该是慢生活并情致盎然的,②而不是现在快速度地,连途中景物都无暇观看的只顾赚钱的生活。(标准:慢生 活,情致盎然;快遠度,赚钱各1分) 2、文题把人生比作“速溶咖啡”,请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释的。(6分) 谷案:①从生活速度方面:换乘地铁如春运、乘公交排长队、路人行色匆匆;②从环境变化方面: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③从人 们的超前意识:小孩子胎教、人人怕落后(标准:概括的方面各1分;简说各1分) 3、文章穿插了“二郎寿司”的一段叙述,目的是什么?(4分) 谷案:①与北京人快节奏的生活作对比。用二郎情趣的生活,反衬北京人的快节奏生活,②批评北京人只为金钱而活着的生活观 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而在于赚钱的同时懂得享受。(标准:对比或反衬,说明各1分;批评,揭示内容各1分) 4、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 答案:①总结全文,揭示题旨。②告诫人们赚钱的不是人生的全部,⑧静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有一个和睦家庭,才是人生的乐趣 (三点各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幸福究竟在唧里 刘植荣 中央电视台记者近日采访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问道:“您幸福吗?”莫言答:“我不知道。″央视记 者也曾问一位73岁的拾荒老人:“您觉得您幸福吗?”老人答:"我耳朵不好。”当央视迫问一外岀打工者“您幸 福吗”时,这位农民工茫然地说:“我姓曾。”不少网友表示,这看似无厘头的回答,背后却有无尽的辛酸和沉重 尽管幸福难以名状,人们却一直追求着幸福,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人类活动的唯-动机就是追求自 身的幸福。 人对幸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岀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对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 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理需求就是饥有所食,寒有所衣,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是人活着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基本 的人权。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便有了最原始的幸福感。 吃、穿、住、医、养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又会产生对安全的需求,要求一个没有威胁的生存环境,过安宁 的生活,也就是央视做幸福调查时一位受访者所说的“生活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人是感情动物,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又有了对幸福的新的追求,那就是情感需求:家庭成员之 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谊、公民之间的和睦。人对情感的需求,其实就是一个字“爱”。人只有感受到有人、有组
(选自《乐读网》) 1、请概括划线句“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的含意。(4 分) 答案:①北京生活应该是慢生活并情致盎然的,②而不是现在快速度地,连途中景物都无暇观看的只顾赚钱的生活。(标准:慢生 活,情致盎然;快速度,赚钱各 1 分) 2、文题把人生比作“速溶咖啡”,请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释的。(6 分) 答案:①从生活速度方面:换乘地铁如春运、乘公交排长队、路人行色匆匆;②从环境变化方面: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③从人 们的超前意识:小孩子胎教、人人怕落后(标准:概括的方面各 1 分;简说各 1 分) 3、文章穿插了“二郎寿司”的一段叙述,目的是什么?(4 分) 答案:①与北京人快节奏的生活作对比。用二郎情趣的生活,反衬北京人的快节奏生活,②批评北京人只为金钱而活着的生活观, 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而在于赚钱的同时懂得享受。(标准:对比或反衬,说明各 1 分;批评,揭示内容各 1 分) 4、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6 分) 答案:①总结全文,揭示题旨。②告诫人们赚钱的不是人生的全部,③静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有一个和睦家庭,才是人生的乐趣 (三点各 2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7 题。 幸福究竟在哪里 刘植荣 中央电视台记者近日采访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问道:“您幸福吗?”莫言答:“我不知道。”央视记 者也曾问一位 73 岁的拾荒老人:“您觉得您幸福吗?”老人答:“我耳朵不好。”当央视追问一外出打工者“您幸 福吗”时,这位农民工茫然地说:“我姓曾。”不少网友表示,这看似无厘头的回答,背后却有无尽的辛酸和沉重。 尽管幸福难以名状,人们却一直追求着幸福,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人类活动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自 身的幸福。” 人对幸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对应。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 分为 5 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就是饥有所食,寒有所衣,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是人活着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基本 的人权。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便有了最原始的幸福感。 吃、穿、住、医、养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又会产生对安全的需求,要求一个没有威胁的生存环境,过安宁 的生活,也就是央视做幸福调查时一位受访者所说的“生活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人是感情动物,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又有了对幸福的新的追求,那就是情感需求:家庭成员之 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谊、公民之间的和睦。人对情感的需求,其实就是一个字“爱”。人只有感受到有人、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