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18-2019学年度下期普通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 测语文试卷(B卷)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量上,在 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形成的,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 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 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 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 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 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②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 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 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当时 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 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 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 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 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 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 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
南充市 2018—2019 学年度下期普通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 测语文试卷(B 卷) 本试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 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形成的,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 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 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 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 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 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②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 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 “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当时 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 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 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 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 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 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 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
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原因。孔子删诗书、定礼乐、 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 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 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 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④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 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 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 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日新月异,更 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 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 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 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 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选自《话说<诗经>之“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风”,就是指“风俗习惯”,它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 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B.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 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 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反而居于次要位置。 D.现在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风俗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 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自然界中风使万物得以生存”作类比,引出了文章的话题;然后以季 康子问政于孔子的一段对话来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 B.文章举《诗经》十五“国风”和《周易》十五卦之“风”,都是在论述“风”的内
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原因。孔子删诗书、定礼乐、 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 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 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 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④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 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 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 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日新月异,更 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 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 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 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 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选自《话说<诗经>之“风”》,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中的“风”,就是指“风俗习惯”,它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 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B.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 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C.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 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反而居于次要位置。 D. 现在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风俗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 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自然界中风使万物得以生存”作类比,引出了文章的话题;然后以季 康子问政于孔子的一段对话来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 B. 文章举《诗经》十五“国风”和《周易》十五卦之“风”,都是在论述“风”的内 涵
C.文章②③两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了《诗经》之“风”的深刻内涵,并指出孔子编 集《诗经》的意图 D.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诗经》之“风”在古 今社会生活中对于人们的教育引导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 民众的普遍认可。 B.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 就要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C.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 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D.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 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 【答案】1.B2.D3.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 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十五个卦象, 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 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 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 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分析可知,“十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 中没有依据。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 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 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C. 文章②③两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了《诗经》之“风”的深刻内涵,并指出孔子编 集《诗经》的意图。 D. 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诗经》之“风”在古 今社会生活中对于人们的教育引导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 民众的普遍认可。 B.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 就要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C. 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 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D.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 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 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 项,“十五个卦象, 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 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 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 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分析可知,“十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 中没有依据。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 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 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 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 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层层深入地论述”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由此也 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 和人们的行为方式”,这是提出社会风俗习惯,然后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历史和现实角度 分析风俗习惯的意义与作用,第四段进行小结,提出“入乡随俗”的解决办法,由此可知 这不是层递式,而是并列式。故选D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 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有了这两方面 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表述绝对化,原文的第四段为“否则,你就不会去 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 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约5年前,4取代3G成为主流,使得微信、微博等各类客户端成为移动互联的常态。 随着5G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时代,不仅意味着“超 级网速”无处不在,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 活打开大门 早在2013年2月,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 推进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发布局,这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 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 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企业方面,三大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 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截
的选项。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 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 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 项,“层层深入地论述”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由此也 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 和人们的行为方式”,这是提出社会风俗习惯,然后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历史和现实角度 分析风俗习惯的意义与作用,第四段进行小结,提出“入乡随俗”的解决办法,由此可知, 这不是层递式,而是并列式。故选 D。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 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 项,“有了这两方面 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表述绝对化,原文的第四段为“否则,你就不会去 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 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约 5 年前,4G 取代 3G 成为主流,使得微信、微博等各类客户端成为移动互联的常态。 随着 5G 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 时代,不仅意咮着“超 级网速”无处不在,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 活打开大门。 早在 2013 年 2 月,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 IMT—2020(5G) 推进组,对 5G 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发布局,这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 主导和规划的国家 5G 试验。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 国主推的 5G 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入国际标准。企业方面,三大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 国 5G 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与 5G 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 5G 商用的建设进程。截
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已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 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目前,中国在5G技术、标准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 成果 (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4日) 材料二 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前夕,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华为首款3GPP标准(全 球权威通信标准)的5G商用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标准5G商用终端一一华为5GCPE 华为同时发布了面向5G时代的终端战略,将基于5G高速率、广连接、低时延的三大特 点,分别推出连接家和人的CPE. Mobilewifi和智能手机,连接物的5G工业模块,连接车 的5G车载盒子。据介绍,华为首款5G智能手机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上市 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5G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研究和创新 已在全球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参与5G研究的专家有数千人。当前已经在组网架构、频 谱使用、空口技术、原型机实现和外场验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华为在 5G实验网中实测的5G网络峰值速率已经达到20.25Gbps,时延低至0.33ms,每平方千米 可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217万个,完全满足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要求。在信息产业超高速发 展的今天,以华为为首的一批通信公司,正在逐步掌握核心科技,频频完成多项技术突破 成为5G技术在全球的引领者。 (摘编自《中国继续领跑5G,华为发布首款5G商用芯片和终端》2018年第12期) 材料三 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目前,我国25个省(区、市)已经在开展5G网络试点工作,而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 直播都采用了5G信号传送。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即将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 张云勇表示,说到5G,就不得不说5G终端。5G终端有两种,一种我们形象化地称为 机”,一种称为“猫”。所谓“机”是指5G手机,5G手机和4G手机没有差别,但是它 的速度是4G的好几倍,下载一部1G左右的高清大片只需要3秒钟。如果我们把4G比喻为 一条普通的道路,5G则是一条更加宽广、更加立体的信息高速公路 5G的另一个终端称为“猫”,也就是5G路由器,它可以连接家里、办公室的所有的智 能终端。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场景:清晨,5G路由器用悦耳的声音叫醒你,然后连接咖啡机 自动给你送上一杯浓淡相宜的咖啡。在你喝完咖啡、吃完早餐之后,它会自动帮你预约一台 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帮助你规划一条不拥堵的路线。到达办公室后,你一样可以利用5G网
至 2018 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已获得 30 个 5G 商用合同,25000 多 个 5G 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目前,中国在 5G 技术、标准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 成果。 (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年 5 月 4 日) 材料二 2018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前夕,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华为首款 3GPP 标准(全 球权威通信标准)的5G商用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5GCPE. 华为同时发布了面向 5G 时代的终端战略,将基于 5G 高速率、广连接、低时延的三大特 点,分别推出连接家和人的 CPE.MobileWiFi 和智能手机,连接物的 5G 工业模块,连接车 的 5G 车载盒子。据介绍,华为首款 5G 智能手机将在 2019 年第四季度上市。 早在 2009 年,华为就启动 5G 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 6 亿美元用于 5G 研究和创新, 已在全球建立 11 个 5G 研究中心,参与 5G 研究的专家有数千人。当前已经在组网架构、频 谱使用、空口技术、原型机实现和外场验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华为在 5G 实验网中实测的 5G 网络峰值速率已经达到 20.25Gbps,时延低至 0.33ms,每平方千米 可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 217 万个,完全满足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要求。在信息产业超高速发 展的今天,以华为为首的一批通信公司,正在逐步掌握核心科技,频频完成多项技术突破, 成为 5G 技术在全球的引领者。 (摘编自《中国继续领跑 5G,华为发布首款 5G 商用芯片和终端》2018 年第 12 期) 材料三 2019 年 3 月 3 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目前,我国 25 个省(区、市)已经在开展 5G 网络试点工作,而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 直播都采用了 5G 信号传送。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即将进入 5G 新时代,进入 5G 元年。 张云勇表示,说到 5G,就不得不说 5G 终端。5G 终端有两种,一种我们形象化地称为 “机”,一种称为“猫”。所谓“机”是指 5G 手机,5G 手机和 4G 手机没有差别,但是它 的速度是 4G 的好几倍,下载一部 1G 左右的高清大片只需要 3 秒钟。如果我们把 4G 比喻为 一条普通的道路,5G 则是一条更加宽广、更加立体的信息高速公路。 5G 的另一个终端称为“猫”,也就是 5G 路由器,它可以连接家里、办公室的所有的智 能终端。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场景:清晨,5G 路由器用悦耳的声音叫醒你,然后连接咖啡机, 自动给你送上一杯浓淡相宜的咖啡。在你喝完咖啡、吃完早餐之后,它会自动帮你预约一台 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帮助你规划一条不拥堵的路线。到达办公室后,你一样可以利用 5G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