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1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写在试题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称赞/称心如意请帖/俯首帖耳婢女/不无裨益 B.测量/量入为出当权/独当一面契约/锲而不舍 C.稽首/无稽之谈曝光/一曝十寒谬误/寥若晨星 D.干练/天干地支差遣/差强人意剽悍/虚无缥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 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 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国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成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却票房榜中 出局,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D.作为南京城市形象符号之一的梧桐树,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梧桐 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4分)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 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 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 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1)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2分) (2)材料提到的法国作家雨果,著有长篇小说《 》;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出 自现代作家▲的戏剧作品《雷雨》。(2分) 4.近年来,更改老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请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个拟写赞成或反对的 看法 要求:说出两条理由,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1)“砧杵桥”改名为“珍珠桥 (2)“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
1 南京市、盐城市 2011 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写在试题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请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 ) A.称赞/称心如意 请帖/俯首帖耳 婢女/不无裨益 B.测量/量入为出 当权/独当一面 契约/锲而不舍 C.稽首/无稽之谈 曝光/一曝十寒 谬误/寥若晨星 D.干练/天干地支 差遣/差强人意 剽悍/虚无缥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 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 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国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成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却票房榜中 出局,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D.作为南京城市形象符号之一的梧桐树,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梧桐 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4 分)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 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 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 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 。 (1)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2 分) 答: ▲ (2)材料提到的法国作家雨果,著有长篇小说《 ▲ 》;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出 自现代作家 ▲ 的戏剧作品《雷雨》。(2 分) 4.近年来,更改老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请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个拟写赞成或反对的 看法。 要求:说出两条理由,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 分) (1)“砧杵桥”改名为“珍珠桥” (2)“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 答: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关桥老僧事 朱辰应 里巷之侠,有尺寸之长,则思自表见于世。予读徐丈学观所传关桥老僧事至奇,顾溷迹 浮屠以老,何与?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呜呼!有明之季,戎政不修,而御 下过急,试一不效,即从而弃之。既已无所归,则往往颓坠放废,老憎殆其流欤?惜乎老僧 英略武备,仅见于关桥,而社稷已堕壤矣。 关桥吾禾郡治东南之通衢也。崇桢间,者僧偕其徒结庐驻锡,气昂藏,不善作缁流态。 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问其出处,笑不应。乡之人多忽之 顺沿二年秋,大兵南下,游骑及关桥。老僧岀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骑至,厉声 叱之,不退。乃引弓射,三射,三握其镞,兵刃交进,鼓声四起。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 人,骑皆咋舌惊去,戒弗犯。当是时,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遥 见老僧岀门前斗时,旌旗蔽空,甲盾森列,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所向 莫当,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汘,拊手叫号。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既 免,各归家,率老幼然香礼拜,老僧笑不纳 后数年,老僧出访名山,竟不知所终。或曰:“老僧尝自号海涵,谓其徒曰月照。精拳 棍,类少林家数。”或曰:“人尝从者僧游,道遇官兵,急不及避。俄营帅传入见帐中,握手 泣下,劳苦如平生。窃听其语,若故为军官者,终莫得其真。”徐丈云。 予既慨老僧溷迹浮屠,不克表见于世,而复惜徐丈有文,而行之不远也。爰节次纪之 以备外史氏采择。 (选自《清谷文钞》,有改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溷迹浮屠以老 顾:但、不过 B.而御下过急 御:任用 C.俄营帅传入见帐中 俄;忽然 D.不克表见于世 克:能够 2
2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书关桥老僧事 朱辰应 里巷之侠,有尺寸之长,则思自表见于世。予读徐丈学观所传关桥老僧事至奇,顾溷迹 浮屠以老,何与?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呜呼!有明之季,戎政不修,而御 下过急,试一不效,即从而弃之。既已无所归,则往往颓坠放废,老憎殆其流欤?惜乎老僧 英略武备,仅见于关桥,而社稷已堕壤矣。 关桥吾禾郡治东南之通衢也。崇桢间,者僧偕其徒结庐驻锡,气昂藏,不善作缁流态。 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问其出处,笑不应。乡之人多忽之。 顺治二年秋,大兵南下,游骑及关桥。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骑至,厉声 叱之,不退。乃引弓射,三射,三握其镞,兵刃交进,鼓声四起。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 人,骑皆咋舌惊去,戒弗犯。当是时,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遥 见老僧出门前斗时,旌旗蔽空,甲盾森列,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所向 莫当,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既 免,各归家,率老幼然香礼拜,老僧笑不纳。 后数年,老僧出访名山,竟不知所终。或曰:“老僧尝自号海涵,谓其徒曰月照.。精拳 棍,类少林家数。”或曰:“人尝从老僧游,道遇官兵,急不及避。俄营帅传入见帐中,握手 泣下,劳苦如平生。窃听其语,若故为军官者,终莫得其真。”徐丈云。 予既慨老僧溷迹浮屠,不克表见于世,而复惜徐丈有文,而行之不远也。爰节次纪之, 以备外史氏采择。 (选自《清谷文钞》,有改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顾溷迹浮屠以老 顾:但、不过 B.而御下过急 御:任用 C.俄营帅传入见帐中 俄;忽然 D.不克表见于世 克:能够
6.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老僧“英略武备”的一组是(3分)(▲) ①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 ②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 ③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 ④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 ⑤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 ⑥精拳棍,类少林家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末不整治军政,朝廷用人无方,致使许多英才颓废堕落,老僧原来是军官,虽混 迹于僧侣之中,但不同于稍有一点长处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现的一般里巷侠客。 B.顺治年间,清兵南下,面对游骑的呵斥与多次射击,老僧独立关桥,搏杀迎击,所 向无敌,使游骑惊恐地离去,百姓最终免遭战祸,各自归家。 C.老僧是“至奇”之人:带着徒弟筑屋修行,行为却不同于一般僧人,问他出处,笑而 不应:击退清军后对乡里老幼的焚香叩拜,也笑而不纳:后来出访名山,不知所终。 D.作者读了徐学观老人所记载的关桥老僧的事略,叹息徐氏之文流传不广,于是查考 老僧行迹,加以删改编写,来准备给野史编写者采纳选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3分) 译文 (2)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4分) 译文: (3)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3分) 译文: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夜 [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3 6.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 ....表现老僧“英略武备”的一组是(3 分)( ▲ ) ①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 ②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 ③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 ④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 ⑤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 ⑥精拳棍,类少林家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明末不整治军政,朝廷用人无方,致使许多英才颓废堕落,老僧原来是军官,虽混 迹于僧侣之中,但不同于稍有一点长处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现的一般里巷侠客。 B.顺治年间,清兵南下,面对游骑的呵斥与多次射击,老僧独立关桥,搏杀迎击,所 向无敌,使游骑惊恐地离去,百姓最终免遭战祸,各自归家。 C.老僧是“至奇”之人:带着徒弟筑屋修行,行为却不同于一般僧人,问他出处,笑而 不应;击退清军后对乡里老幼的焚香叩拜,也笑而不纳;后来出访名山,不知所终。 D.作者读了徐学观老人所记载的关桥老僧的事略,叹息徐氏之文流传不广,于是查考 老僧行迹,加以删改编写,来准备给野史编写者采纳选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3 分) 译文: ▲ (2)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4 分) 译文: ▲ (3)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3 分) 译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夜 [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昑ˉ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3分) 答 (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 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辅车相依, (左丘明《左传》) (6)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西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1~14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 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嫰绿的草 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 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 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
4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 分) 答: ▲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3 分) 答: ▲ (3)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 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 。(荀子《劝学》)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沧海月明珠有泪,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 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5)辅车相依, ▲ 。(左丘明《左传》) (6)为天地立心, ▲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西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11~14 题。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 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 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 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 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
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 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 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捆捆的草,拎 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 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 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 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 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ˆ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 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能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晩上就住在挨 着牲口棚的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 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 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岀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 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婜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 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舂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干株的达子香花 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 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 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 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 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
5 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 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 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 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 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 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 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 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 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能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 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 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 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 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 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 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 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 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 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 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