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6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1) 高三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持剧种艺术个性,警惕“泛剧种化” 近年来地方戏曲获得了一些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剧种消失速度加快。 剧种消失的原因是多样的,个性消失,存在的必要性消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如何保持剧种的艺术特性,警惕“泛剧种化”,值得重视 所谓“泛剧种化”,是指在地方戏发展中,出现消解剧种艺术个性、模糊剧 种特征的现象。音乐最能集中体现一个剧种的个性特征,但是,当下地方戏曲剧 种音乐的发展走了一条模式化的道路,不仅音乐技术甚至连音乐语汇都一概取自 大剧种和外来音乐,唱腔上的“串秧子”、场景音乐的歌剧化也比比皆是。一出 戏开演,如果提前不告知剧种,开幕曲响起,直至合唱出现,仍然无法辨别,是 常有之事。可能直到主演开唱,方可恍然大悟。再细听下去,戏曲唱腔创作平庸, 缺乏剧种音乐本来应有的鲜明、浓郁、抓人的风格神釆。整台音乐歌剧化、西洋 化问题严重,与本剧种的唱腔音乐几乎完全是两张皮。 的确,绝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在近、现代兴起,处于急切谋求发展的“生长期” 阶段。他们以开放的姿态向外界汲取营养,包括向比较成熟的京昆学习也没有错, 但音乐应该表现戏曲的内在特征,而绝不能以学习为理由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直接运用京剧曲牌,使用京剧锣鼓,甚至套用京剧的唱腔、板式……导致地方剧 种“京剧化 地方戏的地方性,是其存在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剧种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不 同地区民众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地方戏作为不同地域文化模 式的结晶体,形成于不同地区长期形成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中,同当地民众 的语言、习俗、性格、气质、道德、情感等等具有紧密联系,同当地民众深层的 心理内容形成对应,所以它们不仅独具风姿,也格外容易激活相应的心理和情感 “乡音耳熟”,地方戏因此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地方戏曲也 以艺术美的独特性以及不可取代的技术积累和文化积淀,给异地观众带来“惊 艳”感。同样是《白蛇传》,美丽善良多情的白素贞在京剧里是姓“京”,到了 昆曲中便姓了“昆”,而常香玉演来则全然是一位河南白娘子。同样的喜怒哀乐 被不同的戏曲剧种表达出来,构成了戏曲舞台千姿百态的风貌,给人以独特的艺 术享受。 所以,忽视剧种的个性价值,其实质是对戏曲文化多样性的不珍惜。轻易地 丢弃地方特色来追求所谓的成熟,甚至不加分析地盲目要求每个剧种能古能今、 能中能外,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一个剧种缺乏个性、缺乏独特的艺术创造,就会 失去其本身的光彩,必将丧失被尊重和保护的资格,也终将被时代和观众所淘汰。 因此,在当前地方戏的发展中,需要自觉地把对剧种建设的追求融入艺术剧 目的创作中,保持剧种的艺术个性,努力克服“泛剧种化”毛病。特别是在当下 信息传递快捷、剧种之间交流普遍的情况下,不仅需要本土创作者在唱腔音乐上 坚守个性,同时还要在剧本文学、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珍惜剧种的艺术个 性及文化积累。此外,许多新剧目在创作中喜欢外请主创人员,希望这些外请的
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 2016 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1) 高三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保持剧种艺术个性,警惕“泛剧种化” 近年来地方戏曲获得了一些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剧种消失速度加快。 剧种消失的原因是多样的,个性消失,存在的必要性消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如何保持剧种的艺术特性,警惕“泛剧种化”,值得重视。 所谓“泛剧种化”,是指在地方戏发展中,出现消解剧种艺术个性、模糊剧 种特征的现象。音乐最能集中体现一个剧种的个性特征,但是,当下地方戏曲剧 种音乐的发展走了一条模式化的道路,不仅音乐技术甚至连音乐语汇都一概取自 大剧种和外来音乐,唱腔上的“串秧子”、场景音乐的歌剧化也比比皆是。一出 戏开演,如果提前不告知剧种,开幕曲响起,直至合唱出现,仍然无法辨别,是 常有之事。可能直到主演开唱,方可恍然大悟。再细听下去,戏曲唱腔创作平庸, 缺乏剧种音乐本来应有的鲜明、浓郁、抓人的风格神采。整台音乐歌剧化、西洋 化问题严重,与本剧种的唱腔音乐几乎完全是两张皮。 的确,绝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在近、现代兴起,处于急切谋求发展的“生长期” 阶段。他们以开放的姿态向外界汲取营养,包括向比较成熟的京昆学习也没有错, 但音乐应该表现戏曲的内在特征,而绝不能以学习为理由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直接运用京剧曲牌,使用京剧锣鼓,甚至套用京剧的唱腔、板式……导致地方剧 种“京剧化”。 地方戏的地方性,是其存在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剧种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不 同地区民众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地方戏作为不同地域文化模 式的结晶体,形成于不同地区长期形成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中,同当地民众 的语言、习俗、性格、气质、道德、情感等等具有紧密联系,同当地民众深层的 心理内容形成对应,所以它们不仅独具风姿,也格外容易激活相应的心理和情感。 “乡音耳熟”,地方戏因此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地方戏曲也 以艺术美的独特性以及不可取代的技术积累和文化积淀,给异地观众带来“惊 艳”感。同样是《白蛇传》,美丽善良多情的白素贞在京剧里是姓“京”,到了 昆曲中便姓了“昆”,而常香玉演来则全然是一位河南白娘子。同样的喜怒哀乐, 被不同的戏曲剧种表达出来,构成了戏曲舞台千姿百态的风貌,给人以独特的艺 术享受。 所以,忽视剧种的个性价值,其实质是对戏曲文化多样性的不珍惜。轻易地 丢弃地方特色来追求所谓的成熟,甚至不加分析地盲目要求每个剧种能古能今、 能中能外,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一个剧种缺乏个性、缺乏独特的艺术创造,就会 失去其本身的光彩,必将丧失被尊重和保护的资格,也终将被时代和观众所淘汰。 因此,在当前地方戏的发展中,需要自觉地把对剧种建设的追求融入艺术剧 目的创作中,保持剧种的艺术个性,努力克服“泛剧种化”毛病。特别是在当下 信息传递快捷、剧种之间交流普遍的情况下,不仅需要本土创作者在唱腔音乐上 坚守个性,同时还要在剧本文学、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珍惜剧种的艺术个 性及文化积累。此外,许多新剧目在创作中喜欢外请主创人员,希望这些外请的
主创人员也努力去了解和研究所涉足的剧种,对该剧种艺术有应有的尊重,而不 是草率地用“通用”艺术语言去改造它们。 当然,保持个性绝不等于不发展。地方戏从来都不是以一种狭隘的地方性来 吸引观众的,而是兼以浓郁的民族民间审美情趣,和合乎规律的独特形态的美来 完成艺术表达。人们对一个剧种传统经典唱腔的喜爱,并不仅仅因为乡音耳熟 更希望看到经过历代艺人集体创造和筛选后,艺术形式表现出的经典品质。把最 深刻的东西,以最贴近民众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达应该是有趣、有 味、也有技的。所以,在今天的剧种建设中,我们要把追求艺术个性同形式丰富、 锤炼提升三者紧紧结合起来。 1.下列关于“泛剧种化”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方戏曲剧种音乐技术、语汇和唱腔缺乏剧种音乐本身的风格神采,歌剧化、 西洋化问题严重 B.地方戏曲在发展的过程中,向比较成熟的京昆学习,运用京剧曲牌、锣鼓, 套用京剧唱腔板式 C.当下信息传递快捷,剧本之间交流普遍,大多数地方戏以开放的姿态向外界 汲取营养 D.轻易丢弃地方特色追求所谓成熟,不加分析,要求剧种能古能今,能中能外, 使剧种失去本身光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的地方戏,若不提前告知剧种,听众无法辨别出剧种,直到合唱出现或 主演开唱,方可恍然大悟。 B.地方戏的价值,在于它的地方性,它表现了不同地区民众的思维、行为、情 感方式,是不同地域文化模式的结晶体。 C.同样是《白蛇传》,不同的戏曲表达出的白娘子是不同的,这给异地观众能 带来惊艳感。 D.地方戏的发展,需要本身已具有的艺术美,更需要锤炼提升,经过历代艺人 的努力而表现出经典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剧种消失加快,“泛剧种化”现象普遍,剧种的个性特色更加需要重视 B.地方戏独具风姿,很容易激活民众相应的心理情感,可见地方戏同当地民众 的语言、习俗、性格、气质、道德、情感等具有紧密联系。 C.忽视剧种的个性价值,就是对戏曲文化多样性的不珍惜,就必然导致戏剧发 展失去光彩,失去艺术创造。 D.要保持剧种的艺术个性,离不开剧本文学、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珍惜 剧种的艺术个性及文化积累,更离不开本土创作者在唱腔音乐上坚守个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 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 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奉表诣行在。德宗嘉之, 署帛诏内密丸,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训士马。希烈疑, 以养子六百戍之。贼急攻宁陵,邀澄至石柱。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
主创人员也努力去了解和研究所涉足的剧种,对该剧种艺术有应有的尊重,而不 是草率地用“通用”艺术语言去改造它们。 当然,保持个性绝不等于不发展。地方戏从来都不是以一种狭隘的地方性来 吸引观众的,而是兼以浓郁的民族民间审美情趣,和合乎规律的独特形态的美来 完成艺术表达。人们对一个剧种传统经典唱腔的喜爱,并不仅仅因为乡音耳熟, 更希望看到经过历代艺人集体创造和筛选后,艺术形式表现出的经典品质。把最 深刻的东西,以最贴近民众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达应该是有趣、有 味、也有技的。所以,在今天的剧种建设中,我们要把追求艺术个性同形式丰富、 锤炼提升三者紧紧结合起来。 1.下列关于“泛剧种化”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方戏曲剧种音乐技术、语汇和唱腔缺乏剧种音乐本身的风格神采,歌剧化、 西洋化问题严重。 B.地方戏曲在发展的过程中,向比较成熟的京昆学习,运用京剧曲牌、锣鼓, 套用京剧唱腔板式。 C.当下信息传递快捷,剧本之间交流普遍,大多数地方戏以开放的姿态向外界 汲取营养。 D.轻易丢弃地方特色追求所谓成熟,不加分析,要求剧种能古能今,能中能外, 使剧种失去本身光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的地方戏,若不提前告知剧种,听众无法辨别出剧种,直到合唱出现或 主演开唱,方可恍然大悟。 B.地方戏的价值,在于它的地方性,它表现了不同地区民众的思维、行为、情 感方式,是不同地域文化模式的结晶体。 C.同样是《白蛇传》,不同的戏曲表达出的白娘子是不同的,这给异地观众能 带来惊艳感。 D.地方戏的发展,需要本身已具有的艺术美,更需要锤炼提升,经过历代艺人 的努力而表现出经典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剧种消失加快,“泛剧种化”现象普遍,剧种的个性特色更加需要重视。 B.地方戏独具风姿,很容易激活民众相应的心理情感,可见地方戏同当地民众 的语言、习俗、性格、气质、道德、情感等具有紧密联系。 C.忽视剧种的个性价值,就是对戏曲文化多样性的不珍惜,就必然导致戏剧发 展失去光彩,失去艺术创造。 D.要保持剧种的艺术个性,离不开剧本文学、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珍惜 剧种的艺术个性及文化积累,更离不开本土创作者在唱腔音乐上坚守个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 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 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奉表诣行在。德宗嘉之, 署帛诏内密丸,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训士马。希烈疑, 以养子六百戍之。贼急攻宁陵,邀澄至石柱。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
以剽掠,澄尽斩之。以告,希烈不能诘。贼遣将翟崇晖率精兵寇陈州,未还,汴 军寡,澄度不能制己,又中官薛盈珍持节至,封澄武威郡王,赐实封,乃燔贼旗 节自归。希烈既失澄,而崇晖复败,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比澄 入,洽已保子城矣。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会郑州贼将孙液送款 于澄,澄遣子清驰赴。先此,河阳李茺使偏将雍希颢攻郑,数残剽,液拒之。及 纳清,希颢大怒,急攻郑。清助守,杀河阳兵数千,希颢焚阳武去,澄遂如郑 诏授清检校太子宾客,易名克宁。贞元初,迁澄检校尚书左仆射、养成军节度使 澄始封陇西公,后乃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二年卒,年 五十四 澄之丧 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 铉不许克宁杀之,加卒婴城,将 为乱。刘洽以兵屯境上,遺使谕止,遂自戢,然道闭者半月。诏以贾耽代镇,克 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 财夜出,军十从剽之殆尽,澄柩至京,犹赐克宁庄一区、钱千缗、粟麦数千石 乙。 (节选自《新唐书·李澄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B.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C.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D.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偏将,副将,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 军拜授的。 B.刑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职务,其最高掌管为 刑部尚书。 C.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 唯加实封者,才能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也有作降职远调的例“左迁” 表升迁的词语还有“擢 升 陟”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澄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官职一路升迁,最终被封为封陇西公,后乃进 王爵。 B.李澄为人谨慎有心计,德宗嘉奖他,亲手写了帛诏藏在密丸内,授任李澄刑 部尚书、汴州节度使。李澄未宣布立即集训兵马。 C.李澄善于驾驭整个局面,面对李希烈的阴谋,不仅有胆,而且有识,审时度 势,归顺朝廷。朝廷派宦官薛盈珍持节来到,封李澄为武威郡王 D.李澄做事很独特,他每次呈上表章,必定连着签署两个封爵,士大夫看不惯 他,笑他粗野。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 (2)克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以剽掠,澄尽斩之。以告,希烈不能诘。贼遣将翟崇晖率精兵寇陈州,未还,汴 军寡,澄度不能制己,又中官薛盈珍持节至,封澄武威郡王,赐实封,乃燔贼旗 节自归。希烈既失澄,而崇晖复败,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比澄 入,洽已保子城矣。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会郑州贼将孙液送款 于澄,澄遣子清驰赴。先此,河阳李茺使偏将雍希颢攻郑,数残剽,液拒之。及 纳清,希颢大怒,急攻郑。清助守,杀河阳兵数千,希颢焚阳武去,澄遂如郑。 诏授清检校太子宾客,易名克宁。贞元初,迁澄检校尚书左仆射、养成军节度使。 澄始封陇西公,后乃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二年卒,年 五十四。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加卒婴城,将 为乱。刘洽以兵屯境上,遣使谕止,遂自戢,然道闭者半月。诏以贾耽代镇,克 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 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澄柩至京,犹赐克宁庄一区、钱千缗、粟麦数千石 云。 (节选自《新唐书·李澄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B.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C.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D.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偏将,副将,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 有大将 军拜授的。 B. 刑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职务,其最高掌管为 刑部尚书。 C. 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 唯加实封者,才能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 “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也有作降职远调的例“左迁”, 表升迁的词语还有“擢”、“升”、“出”、“陟”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李澄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官职一路升迁,最终被封为封陇西公,后乃进 王爵。 B. 李澄为人谨慎有心计,德宗嘉奖他,亲手写了帛诏藏在密丸内,授任李澄刑 部尚书、汴州节度使。李澄未宣布立即集训兵马。 C.李澄善于驾驭整个局面,面对李希烈的阴谋,不仅有胆,而且有识,审时度 势,归顺朝廷。朝廷派宦官薛盈珍持节来到,封李澄为武威郡王。 D.李澄做事很独特,他每次呈上表章,必定连着签署两个封爵,士大夫看不惯 他,笑他粗野。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 (2)克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8、作者写了人生三个阶段听雨时的心境,请分别概括。(每点不超过四个字) (6分) 少年时心境 中年时心境: 老年时心境 9、词作最后写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里的“任” 字用得极妙,请分析这个“任”字是怎样巧妙而形象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感 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使动手法描写箫声艺术魅力的句子 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当年才貌双全的句子 是 (3)《曹刿论战》中曹刿 用 这两句话说明了一个 道理:权势地位和智慧并不成正比。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冯五爷 冯骥才 冯五爷是浙江宁波人。冯家出两种人,一经商,一念书。冯家人聪明,脑袋瓜赛 粤人翁伍章雕刻的象牙球,一层套一层,每层一花样。所以冯家人经商的成巨富 念书的当文豪做大官。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远在上海 天津开厂经商,早早的成家立业,站住脚跟。惟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 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 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 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 了 冯五爷二十五,父母入土,他卖房地、携家带口来到天津卫,为的是投 兄靠友,谋一条通天路。 他心气高,可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帐的,没人看书,自然也没 人瞧得起念书的。比方说,地上有黄金也有书本,您捡哪样?别人发财,冯五爷 眼热,脑筋一歪,决意下海做买卖。但此道他一窍不通,干哪行呢? 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开饭馆。民以食为天,民为食花钱;一天 三顿饭,不吃腿就软,钱都给了饭馆老板。天津的钱又都在商人手里,商界的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8、作者写了人生三个阶段听雨时的心境,请分别概括。(每点不超过四个字) (6 分) 少年时心境: 中年时心境: 老年时心境: 9、词作最后写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里的“任” 字用得极妙,请分析这个“任”字是怎样巧妙而形象地表达出了 作者的思想感 情。(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使动手法描写箫声艺术魅力的句子 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当年才貌双全的句子 是 , (3)《曹刿论战》中曹刿 用 , 这两句话说明了一个 道理:权势地位和智慧并不成正比。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冯五爷 冯骥才 冯五爷是浙江宁波人。冯家出两种人,一经商,一念书。冯家人聪明,脑袋瓜赛 粤人翁伍章雕刻的象牙球,一层套一层,每层一花样。所以冯家人经商的成巨富, 念书的当文豪做大官。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远在上海 天津开厂经商,早早的成家立业,站住脚跟。惟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 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 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 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 了。 冯五爷二十五,父母入土,他卖房地、携家带口来到天津卫,为的是投 兄靠友,谋一条通天路。 他心气高,可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帐的,没人看书,自然也没 人瞧得起念书的。比方说,地上有黄金也有书本,您捡哪样?别人发财,冯五爷 眼热,脑筋一歪,决意下海做买卖。但此道他一窍不通,干哪行呢? 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开饭馆。民以食为天,民为食花钱;一天 三顿饭,不吃腿就软,钱都给了饭馆老板。天津的钱又都在商人手里,商界的往
来大半在饭桌上。再说,天津产盐,吃菜口重,宁波菜咸,正合口味。于冯五爷 拿定主意,开个宁波风味的馆子,便在马家口的闹市里,选址盖房,取名“状元 楼”。择个吉日,升匾挂彩,燃鞭放炮,饭馆开张了。冯五爷身穿藏蓝暗花大褂 胸前晃着一条纯金表链,中印分头,满头抹油,地道的老板打扮,站在大厅迎宾 迎客,应付八方。念书的人,讲究礼节,谈吐又好,很得人缘。再说,状元楼是 天津卫独一家宁波馆,海鱼河虾都是天津人解馋的食品,在宁波厨子手里一做 比活鱼活虾还鲜。故此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晚上一顿还得“翻台”,然而赚 钱并不多。冯五爷纳闷,天天一把把银钱,赛一群群鸟飞进来,都落到哪儿去了? 往后再瞧帐,哟,反倒出了赤字! 日,一个打宁波帮工来的小伙计,抖着胆子告诉他,厨房里的鸡鸭鱼 肉,进到客人嘴里的有限,大多给厨子伙计们截墙扔出去,外边有人接应。状元 楼有多少钱经得住天天往外扔? 冯五爷盛怒之后,心想自己嘛脑袋,《二十四史》背得滚瓜烂熟,能拿 这帮端盘子炒菜的没辙?这就开刀了。除去那个打宁波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没动, 其余伙计全轰走,斩草除根换一拨人,还在后院墙头安装电网,以为从此相安无 事,可帐上仍是赤字,怎么回事? 又一日,住在状元楼邻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对他说,每天后晌,垃圾车 到,一摇铃铛,打状元楼里抬出的七八个土箱子,只有上边薄薄一层是垃圾, 下边全是铁皮罐头、整袋咸鱼、好酒好烟。原来内外勾结,用这法儿把东西弄走。 这不等于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钱吗?冯五爷赶在一个后晌倒垃圾的时候,上前 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换一拨人。人是换了,但帐本上的赤字还是没有换 掉 冯五爷不信自己无能。天天到馆子瞪大眼珠,内内外外巡视一番,却看 不出半点毛病。文人靠想象过日子,真落到生活的万花筒里,便是“自作聪明真 傻瓜”。状元楼就赛破皮球,撒气露风,眼瞅着败落下来。买卖赛人,靠一股气 儿活着,气泄了,谁也没辙。愈少客人,客人愈少;油水没油,伙计散伙。饭厅 有时只开半边灯了 冯五爷心里只剩下一点不服 再一日,身边使唤的小僮对他说,外头风传,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 别人,就是那个打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 无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样东西走,而且偷术极高,绝对査看不出。冯五爷不 肯相信,这胖厨子当年给自己父亲做饭,胖厨子的父亲给自己爷爷做饭,他家的 根早扎在冯家了。倘若他是贼,谁还会不是贼? 但是,冯五爷究竟干了两年的买卖,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听到的假话 比真话多,心里也多了一个心眼儿了。当日晚上,状元楼该关灯闭门时候,冯五 爷带着小僮到饭馆前厅,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风处,仰面一躺,说是歇凉,实是 捉贼。 等了不久,胖厨子封上炉火,打后头厨房出来,正要回家。他光着脑袋 身肉,下边只穿一条大白裤衩,趿拉一双破布鞋,肩上搭一条汗巾,手提一盏纸 灯笼。他瞅见老板,并不急着脱身离去,而是站着说话。那模样赛是说:“您就 放开眼瞧吧! 冯五爷嘴里搭讪,一双文人的锐目利眼却上上下下打量他,心中一边揣 度一一这光头光身,往哪儿藏掖?破鞋里也塞不了一盒烟呵!灯笼通明雪亮,里 头放点嘛也全能照出来。裤衩虽大,但给大厅里来回来去的风一吹,大腿屁股的
来大半在饭桌上。再说,天津产盐,吃菜口重,宁波菜咸,正合口味。于冯五爷 拿定主意,开个宁波风味的馆子,便在马家口的闹市里,选址盖房,取名“状元 楼”。择个吉日,升匾挂彩,燃鞭放炮,饭馆开张了。冯五爷身穿藏蓝暗花大褂, 胸前晃着一条纯金表链,中印分头,满头抹油,地道的老板打扮,站在大厅迎宾 迎客,应付八方。念书的人,讲究礼节,谈吐又好,很得人缘。再说,状元楼是 天津卫独一家宁波馆,海鱼河虾都是天津人解馋的食品,在宁波厨子手里一做, 比活鱼活虾还鲜。故此开张以来,天天坐满堂,晚上一顿还得“翻台”,然而赚 钱并不多。冯五爷纳闷,天天一把把银钱,赛一群群鸟飞进来,都落到哪儿去了? 往后再瞧帐,哟,反倒出了赤字! 一日,一个打宁波帮工来的小伙计,抖着胆子告诉他,厨房里的鸡鸭鱼 肉,进到客人嘴里的有限,大多给厨子伙计们截墙扔出去,外边有人接应。状元 楼有多少钱经得住天天往外扔? 冯五爷盛怒之后,心想自己嘛脑袋,《二十四史》背得滚瓜烂熟,能拿 这帮端盘子炒菜的没辙?这就开刀了。除去那个打宁波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没动, 其余伙计全轰走,斩草除根换一拨人,还在后院墙头安装电网,以为从此相安无 事,可帐上仍是赤字,怎么回事? 又一日,住在状元楼邻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对他说,每天后晌,垃圾车 一到,一摇铃铛,打状元楼里抬出的七八个土箱子,只有上边薄薄一层是垃圾, 下边全是铁皮罐头、整袋咸鱼、好酒好烟。原来内外勾结,用这法儿把东西弄走。 这不等于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钱吗?冯五爷赶在一个后晌倒垃圾的时候,上前一 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换一拨人。人是换了,但帐本上的赤字还是没有换 掉。 冯五爷不信自己无能。天天到馆子瞪大眼珠,内内外外巡视一番,却看 不出半点毛病。文人靠想象过日子,真落到生活的万花筒里,便是“自作聪明真 傻瓜”。状元楼就赛破皮球,撒气露风,眼瞅着败落下来。买卖赛人,靠一股气 儿活着,气泄了,谁也没辙。愈少客人,客人愈少;油水没油,伙计散伙。饭厅 有时只开半边灯了。 冯五爷心里只剩下一点不服。 再一日,身边使唤的小僮对他说,外头风传,状元楼里最大的偷儿不是 别人,就是那个打老家带来的胖厨子。据说他偷瘾极大,无日不偷,无时不偷, 无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样东西走,而且偷术极高,绝对查看不出。冯五爷不 肯相信,这胖厨子当年给自己父亲做饭,胖厨子的父亲给自己爷爷做饭,他家的 根早扎在冯家了。倘若他是贼,谁还会不是贼? 但是,冯五爷究竟干了两年的买卖,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听到的假话 比真话多,心里也多了一个心眼儿了。当日晚上,状元楼该关灯闭门时候,冯五 爷带着小僮到饭馆前厅,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风处,仰面一躺,说是歇凉,实是 捉贼。 等了不久,胖厨子封上炉火,打后头厨房出来,正要回家。他光着脑袋一 身肉,下边只穿一条大白裤衩,趿拉一双破布鞋,肩上搭一条汗巾,手提一盏纸 灯笼。他瞅见老板,并不急着脱身离去,而是站着说话。那模样赛是说:“您就 放开眼瞧吧! 冯五爷嘴里搭讪,一双文人的锐目利眼却上上下下打量他,心中一边揣 度——这光头光身,往哪儿藏掖?破鞋里也塞不了一盒烟呵!灯笼通明雪亮,里 头放点嘛也全能照出来。裤衩虽大,但给大厅里来回来去的风一吹,大腿屁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