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羽田享著 西域文化史 耿世民译
K30/2 西域文化史 〔日〕羽田亨著 耿世民译 wi0iid 0841 841474
05507 西域文化史〔日)羽田咨耿此民译 新别人A卡:址出版 (乌鲁木齐市解放略306号) 新疆子专屋发行新疆新华印制厂印刷 787×1092毫米32开本3印张8接 战一书号:1109813定价:0.42元
原序 西域文化研究在这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今归功于在该 地区内外学术探险发掘的结果。过去根据散见干中国和西方诸国记 录中的史料,关于这一地区提出的许多学说,或被否定或被肯定, 同时对过去未曾研究的许多历史上重要的问题重新进行了研究,成 功地揭示了古来西域文化之情况,此诚为学术界的快事。新发现的 这些贵重的史料在种类和数量上虽很多,但多为残简断片,而且在 典籍和记录类中,有的是用现在尚不太明了的语言写成的,这给研 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其研究成果只有待之他日。尽管如此,考虑 到在目前研究阶段上已能对西域文化画出大概的轮廓,从事这方面 研究的人有责任大体上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公诸于世。出于这种认 识,我才不揣冒味决定刊布此书。 此书曾题作《中央亚细亚的文化》刊行在岩波书店的《东洋思 潮》中。现在几乎在每页上都对原书有所增补与订正,并附有主要 引用书目和插图多幅。对前书不完备之处,略得补正,幸甚。 羽田亨 昭和22年(1947年)9月10日
原序 西域文化研究在这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今归功于在该 地区内外学术探险发掘的结果。过去根据散见干中国和西方诸国记 录中的史料,关于这一地区提出的许多学说,或被否定或被肯定, 同时对过去未曾研究的许多历史上重要的问题重新进行了研究,成 功地揭示了古来西域文化之情况,此诚为学术界的快事。新发现的 这些贵重的史料在种类和数量上虽很多,但多为残简断片,而且在 典籍和记录类中,有的是用现在尚不太明了的语言写成的,这给研 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其研究成果只有待之他日。尽管如此,考虑 到在目前研究阶段上已能对西域文化画出大概的轮廓,从事这方面 研究的人有责任大体上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公诸于世。出于这种认 识,我才不揣冒昧决定刊布此书。 此书曾题作《中央亚细亚的文化》刊行在岩波书店的《东洋思 潮》中。现在几乎在每页上都对原书有所增补与订正,并附有主要 引用书目和插图多幅。对前书不完备之处,略得补正,幸甚。 羽田亨 昭和 22 年(1947 年)9 月 10 日
前篇 第一章绪论 西域一名,古来用作泛称中国以西诸国,或只限于用来称呼葱 龄以东的所谓天山南路地方。本书则指一般称作中央亚细亚的地域。 但所谓中央亚细亚地区在学术上并未划出一定的界限,有的学者指 出有广、狭它二义的区别。我用此名来指大体上相当于亚细亚大陆 的中央部分,包括广大不通外海的河水流经的诸地方。从而此名称 所包括的地域,大略指以帕米尔(Pamir)高原为中心,东面包括注 入罗布泊(Lop nor)的塔里木河流域的东突厥斯坦(Turkestan), 即新疆天山南路地方:北面包括流入伊塞克湖(Issik k)、巴尔喀 什湖(Balkash nor)、阿拉湖(Ala kul)等的河流流域的地方,亦即 包括伊犁、准噶尔盆地等在内的天山北路地方:西面包括楚河 (Chu)、塔拉斯(Talas)河流域和注入咸海(Aral)的河流流域的 地方:亦即西突厥斯坦:南面以昆仑山脉、兴都库什(Hindukush) 山脉为限。德国地理学家李希托芬(Richthofen)'曾用此名指诸水 成潴不通流的亚细亚大陆盆地地方,大体包活南从西藏高原北到阿 尔泰山脉,西从帕米尔分水岭东到黄河分水岭及兴安岭山脉地区, 而帕米尔以西注入咸海、里海诸河流域则与其余地方一起划入其周 围地区。我从历史研究的立场出发,把这一周围地区的一部分也包 括进来。 这一地区东面为中国东部、蒙古,西面为波斯,南面为印度、 西藏所包围,处于亚洲诸大势力之中央,应自成一区。然而对各种 情况稍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并非完全如此。从地理、人种、文化 等方面来看,这一地区至少可大致分为三个地方,即:第一为天山 南路地方:第二为葱岭以西,以锡尔(Syr)、阿姆(Amu)两河之 间为中心的地方:第三为天山北路和俄属七河省地方。这些地方各 以高山、大河相隔。据有此地的人种,也因时代不同而各不相同: 从而在文化上也有明显的差别。从这方面来说,这些地方应分别对 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间的历史发展似有些不太合理。但从另 E.V.Richthofen:《China》(中国),I,l877,p.7
前篇 第一章 绪论 西域一名,古来用作泛称中国以西诸国,或只限于用来称呼葱 岭以东的所谓天山南路地方。本书则指一般称作中央亚细亚的地域。 但所谓中央亚细亚地区在学术上并未划出一定的界限,有的学者指 出有广、狭它二义的区别。我用此名来指大体上相当于亚细亚大陆 的中央部分,包括广大不通外海的河水流经的诸地方。从而此名称 所包括的地域,大略指以帕米尔(Pamir)高原为中心,东面包括注 入罗布泊(Lop nor)的塔里木河流域的东突厥斯坦(Turkestan), 即新疆天山南路地方;北面包括流入伊塞克湖(Issik kul)、巴尔喀 什湖(Balkash nor)、阿拉湖(Ala kul)等的河流流域的地方,亦即 包括伊犁、准噶尔盆地等在内的天山北路地方;西面包括楚河 (Chu)、塔拉斯(Talas)河流域和注入咸海(Aral)的河流流域的 地方;亦即西突厥斯坦;南面以昆仑山脉、兴都库什(Hindukush) 山脉为限。德国地理学家李希托芬(Richthofen)1曾用此名指诸水 成潴不通流的亚细亚大陆盆地地方,大体包活南从西藏高原北到阿 尔泰山脉,西从帕米尔分水岭东到黄河分水岭及兴安岭山脉地区, 而帕米尔以西注入咸海、里海诸河流域则与其余地方一起划入其周 围地区。我从历史研究的立场出发,把这一周围地区的一部分也包 括进来。 这一地区东面为中国东部、蒙古,西面为波斯,南面为印度、 西藏所包围,处于亚洲诸大势力之中央,应自成一区。然而对各种 情况稍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并非完全如此。从地理、人种、文化 等方面来看,这一地区至少可大致分为三个地方,即;第一为天山 南路地方;第二为葱岭以西,以锡尔(Syr)、阿姆(Amu)两河之 间为中心的地方;第三为天山北路和俄属七河省地方。这些地方各 以高山、大河相隔。据有此地的人种,也因时代不同而各不相同; 从而在文化上也有明显的差别。从这方面来说,这些地方应分别对 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间的历史发展似有些不太合理。但从另 1 F.V. Richthofen:《China》(中国),I,1877,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