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选集(上) 鲁迅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鲁迅选集(上) 鲁迅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鲁迅选集(上)鲁迅著;孔范今,朱德发,韩之友选注 一2版.一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5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ISBN7-5329-0445-8 I鲁.Ⅱ①鲁.②孔.③朱.④韩. Ⅲ鲁迅著作一选集IⅣI21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09987号 主管部门山东出版集团 集团网址www sdpress com cn 出版发行山东文艺出版社 电子邮箱sdwy@sdpress com cn 地址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印 刷山东新华印刷厂潍坊厂 版 次1997年3月第1版 2003年5月第2版 2003年5月第2次印刷 规 格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34.5插页2千字824 价35.00元(小说散文卷、杂文卷)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鲁迅选集((上)�鲁迅著; 孔范今, 朱德发, 韩之友选注 . —2 版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3 .5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ISBN 7 - 5329 - 0445 - 8 Ⅰ .鲁. Ⅱ .①鲁.②孔.③朱.④韩. Ⅲ .鲁迅著作—选集 Ⅳ .I210. 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3)第 009987 号 主管部门 山东出版集团 集团网址 www .sdpress .com .cn 出版发行 山东文艺出版社 电子邮箱 sdwy@sdpress .com .cn 地 址 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 39 号 印 刷 山东新华印刷厂潍坊厂 版 次 1997 年 3 月第 1 版 2003 年 5 月第 2 版 2003 年 5 月第 2 次印刷 规 格 开本 850×1168 毫米 1 32 印张 34. 5 插页 2 千字 824 ) 定 价 35. 00 元( 小说散文卷、杂文卷) -
前言 前 言 孔范今 鲁迅(1881一1936),这位被毛泽东誉为现代史上伟大革 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历史巨人,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四年 了。历史的潮涌会冲刷掉许许多多曾显赫一时的名字,但时间 的淘洗也会使一些人的业绩更加光艳夺目。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过去,随着人们新经验范围的扩大,鲁迅几乎无与伦比的深刻 性已日渐获得新的理解和崇敬。可以肯定地说,鲁迅正在或将 要被人们重新接受。 从本世纪初到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无疑是一个呼唤和产生 巨人的时代。庞大而老化的封建体制正艰难地解体,新的历史 机运已悲壮地降临。在这风雨如晦、变乱频仍的时代舞台上, 有多少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一代英杰,演出了一幕幕惊天 地泣鬼神的人生壮剧!他们那披肝沥胆、叱咤风云的生存抗 争,追求真理、舍我其谁的主动精神,鉴古开今、光焰不灭的 历史创造,将如日月经天,永标史册! 在历史记载下的一代英杰之中,将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 家统一为一体,在文化战线上继往开来成为一代风范的,首推 鲁迅。毕其一生,他以其非凡的贡献不仅积极参与了一代历史 的创造,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人格化代表;而且为后世留下了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一
前 言 孔范今 鲁迅 ( 1881—1936 ) , 这位被毛泽东誉为现代史上伟大革 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历史巨人, 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四年 了。历史的潮涌会冲刷掉许许多多曾显赫一时的名字, 但时间 的淘洗也会使一些人的业绩更加光艳夺目。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过去, 随着人们新经验范围的扩大, 鲁迅几乎无与伦比的深刻 性已日渐获得新的理解和崇敬。可以肯定地说, 鲁迅正在或将 要被人们重新接受。 从本世纪初到人民共和国建立, 这无疑是一个呼唤和产生 巨人的时代。庞大而老化的封建体制正艰难地解体, 新的历史 机运已悲壮地降临。在这风雨如晦、变乱频仍的时代舞台上, 有多少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一代英杰, 演出了一幕幕惊天 地泣鬼神的人生壮剧 ! 他们那披肝沥胆、叱咤风云的生存抗 争, 追求真理、舍我其谁的主动精神, 鉴古开今、光焰不灭的 历史创造, 将如日月经天, 永标史册 ! 在历史记载下的一代英杰之中, 将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 家统一为一体, 在文化战线上继往开来成为一代风范的, 首推 鲁迅。毕其一生, 他以其非凡的贡献不仅积极参与了一代历史 的创造, 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人格化代表; 而且为后世留下了 前 言 1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2 鲁迅选集 价值无可估量的精神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仍不断展现着它们 难以磨灭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鲁迅作为革命家和思 想家的价值几乎全部包容在他的创作之中。在他独出机杼但却 无不含纳恢宏历史内蕴的创作中,大量的杂文创作对于认识鲁 迅固然有着独到的意义,而那些为数不算太多的小说散文亦有 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堪与世界一流作品媲美的艺术精品, 不仅真实地刻画下了鲁迅执着求索的内在心灵轨迹,反映了他 对于历史选择的杰出思考,而且确如论者所说文起百代之衰, 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石,树立了典范。 或者也可算作一个规律,历史必然性的现实逻辑展开,常 常要选定一个偶然性的触媒为起点。正如在仙台医专看幻灯时 由于画片中同胞的麻木,刺激了鲁迅毅然弃医从文的决心 样,他的新小说创作的开始,也是与新青细骨干人物钱玄 同的约稿有关。鲁迅自一九一八年五月在《新青年到第四卷第 五号发表狂人日记开始,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①从一 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连续写了十五篇小说,于一九二三年八 月编为短篇小说集纳城》(一九三年一月第十三次印刷时 抽出《不周山》一篇);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所作小说十 一篇,收入一九二六年八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一九 三六年一月又出版了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做事新编》,除 把《呐喊中的《不周山》改名《补》移入外,另收小说七 篇。 鲁迅说过:“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 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 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 改良社会。”②在传统文学观念的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打破之时, 鲁迅第一个做起新小说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固然不乏文学本 一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价值无可估量的精神文化遗产, 在新的时代仍不断展现着它们 难以磨灭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 鲁迅作为革命家和思 想家的价值几乎全部包容在他的创作之中。在他独出机杼但却 无不含纳恢宏历史内蕴的创作中, 大量的杂文创作对于认识鲁 迅固然有着独到的意义, 而那些为数不算太多的小说散文亦有 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堪与世界一流作品媲美的艺术精品, 不仅真实地刻画下了鲁迅执着求索的内在心灵轨迹, 反映了他 对于历史选择的杰出思考, 而且确如论者所说文起百代之衰, 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奠定了基石, 树立了典范。 或者也可算作一个规律, 历史必然性的现实逻辑展开, 常 常要选定一个偶然性的触媒为起点。正如在仙台医专看幻灯时 由于画片中同胞的麻木, 刺激了鲁迅毅然弃医从文的决心一 样, 他的新小说创作的开始, 也是与 《新青年》 骨干人物钱玄 同的约稿有关。鲁迅自一九一八年五月在 《新青年》 第四卷第 五号发表 《狂人日记》 开始, 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① 从一 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连续写了十五篇小说, 于一九二三年八 月编为短篇小说集 《呐喊》 ( 一九三 年一月第十三次印刷时 抽出 《不周山》 一篇) ; 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所作小说十 一篇, 收入一九二六年八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彷徨》; 一九 三六年一月又出版了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集 《故事新编》, 除 把 《呐喊》 中的 《不周山》 改名 《补天》 移入外, 另收小说七 篇。 鲁迅说过: “在中国, 小说不算文学, 做小说的也决不能 称为文学家, 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 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 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 来 改良社会。”② 在传统文学观念的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打破之时, 鲁迅第一个做起新小说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 固然不乏文学本 2 鲁 迅 选 集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前言 3 体意义上的明确革命意识,但更严肃自责的目的却是用它来参 与社会的改造。和其他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样,他从由戊戌 变法到辛亥革命即由政治而军事革命的失败中,从在根深蒂固 的封建文化箝制下所发生的一系列蚀坏社会进步的触目惊心的 现实中,感悟到了新文化启蒙的重要社会革命价值。他以为唤 醒熟睡在“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的人们,改 变他们的精神,乃是革命的“第一要著”。“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③从 纳喊》到《彷徨,所显现出来的一个醒目的总体特征,就是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正确选 择,以及由此所规定的文化批判的启蒙特色。 历史会严酷地考验每个参与者的意志力量,也会苛刻地检 验他们的智慧水平。在众多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间,鲁迅无 疑是最高智慧水平的代表,是他第一个获得了对于封建礼教和 愚妄封建文化最为深刻的实质性认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 篇白话小说《班人日记》,借狂人之口首先道破了它们的吃人 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 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 迅在一九一八年八月二十日给好友许寿裳的信中谈到创作这篇 小说的动机时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因此成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这 极其冷静而睿智的发现和振聋发聩的战斗呐喊,极有力地启动 了新的历史机运,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笔。在《呐 减》、《彷僧中,《狂人日记》的揭露和呐喊,实际上构成了 领挈其后所有作品基本主题意向的总纲。在狂人身后,孔乙 己、祥林嫂、阿Q、魏连殳、子君等众多被食者的形象相继走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
体意义上的明确革命意识, 但更严肃自责的目的却是用它来参 与社会的改造。和其他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样, 他从由戊戌 变法到辛亥革命即由政治而军事革命的失败中, 从在根深蒂固 的封建文化箝制下所发生的一系列蚀坏社会进步的触目惊心的 现实中, 感悟到了新文化启蒙的重要社会革命价值。他以为唤 醒熟睡在“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的人们, 改 变他们的精神, 乃是革命的“第一要著”。“而善于改变精神的 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③ 从 《呐喊》 到 《彷徨》, 所显现出来的一个醒目的总体特征, 就是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正确选 择, 以及由此所规定的文化批判的启蒙特色。 历史会严酷地考验每个参与者的意志力量, 也会苛刻地检 验他们的智慧水平。在众多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间, 鲁迅无 疑是最高智慧水平的代表, 是他第一个获得了对于封建礼教和 愚妄封建文化最为深刻的实质性认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 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借狂人之口首先道破了它们的吃人 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 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 迅在一九一八年八月二十日给好友许寿裳的信中谈到创作这篇 小说的动机时说: “偶阅 《通鉴》, 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 因此成篇。此种发现, 关系亦甚大, 而知者尚寥寥也。”这一 极其冷静而睿智的发现和振聋发聩的战斗呐喊, 极有力地启动 了新的历史机运, 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笔。在 《呐 喊》、《彷徨》 中, 《狂人日记》 的揭露和呐喊, 实际上构成了 领挈其后所有作品基本主题意向的总纲。在狂人身后, 孔乙 己、祥林嫂、阿 Q、魏连殳、子君等众多被食者的形象相继走 前 言 3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