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写游后悟出的道理并将之赠给 那些讲究养生之道的人: 思虑淡洎则外物自轻,一切皆可顺情 适性,随遇而安了。 ◇此诗结构绵密,紧扣“还”字写一天 的行踪,次第井然; 诗歌融情、景、理于一体,气韵潇洒 虽写傍晚景色毫无颓唐、悲凉之意
16 ◊ 第三层写游后悟出的道理并将之赠给 那些讲究养生之道的人: 思虑淡泊则外物自轻,一切皆可顺情 适性,随遇而安了。 ◊ 此诗结构绵密,紧扣“还”字写一天 的行踪,次第井然; 诗歌融情、景、理于一体,气韵潇洒, 虽写傍晚景色毫无颓唐、悲凉之意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辅下歇。 ,暝还云际,乔此石击。 乌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17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石门岩上宿》鉴赏 ∮写诗人在石门别墅的岩石上夜宿所得 的感受。以听觉感受为主的作品在谢诗 中并不多见。 首先用《离骚》中语句开篇,隐喻珍 惜具有才智和美德的生命,含旬喻旬怜 意 写石门夜宿 “弄此石上月”一句 写视觉,其余全部以耳听代目视,用心 感受:鸟呜的渐渐稀少、低落;树叶的 簇簇飘落,山中夜风又起。诗人凝神 陶醉其中,物与境化
18 《石门岩上宿》鉴赏 ♪ 写诗人在石门别墅的岩石上夜宿所得 的感受。以听觉感受为主的作品在谢诗 中并不多见。 ♪ 首先用《离骚》中语句开篇,隐喻珍 惜具有才智和美德的生命,含自喻自怜 之意。 ♪ 写石门夜宿,只“弄此石上月”一句 写视觉,其余全部以耳听代目视,用心 感受:鸟鸣的渐渐稀少、低落;树叶的 簇簇飘落,山中夜风又起。诗人凝神、 陶醉其中,物与境化
∮接下诗人感叹如此美妙的夜晚,却 无人与己共赏。最后引用楚辞诗句之意 写苦盼情投意合的知音到来,空使头发 被太阳舾干。 ∮此诗写夜晚的寂寞,妙在心理感受 的独特;另外,诗人绝景独游,无人为 ,恰显示出诗人的不同凡俗,孤独 高傲的性格
19 ♪ 接下诗人感叹如此美妙的夜晚,却 无人与己共赏。最后引用楚辞诗句之意 写苦盼情投意合的知音到来,空使头发 被太阳晒干。 ♪ 此诗写夜晚的寂寞,妙在心理感受 的独特;另外,诗人绝景独游,无人为 侣,恰显示出诗人的不同凡俗,孤独、 高傲的性格
第三节鲍照诗歌的创新 生平 (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 水)人。出身寒微,曾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 军,故世称“鲍参军”,后在刘子顼叛乱失 败时死在乱军中。 二、文学创作 诗、赋、散文都很出色,多有名篇。诗歌 为其主要创作成就,现存诗在200首以上。五 言乐府诗很有名
20 第三节 鲍照诗歌的创新 一、生平: (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 水)人。出身寒微,曾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 军,故世称“鲍参军”,后在刘子顼叛乱失 败时死在乱军中。 二、文学创作: 诗、赋、散文都很出色,多有名篇。诗歌 为其主要创作成就,现存诗在200首以上。五 言乐府诗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