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徐 古祖 的据 客 见『游 闻千记 所古》 代经典名著● 经著 著云 也敢地著奇是 是世给学的人中 全校 警、一』国 风部徐古 博中宗水『弘代 教、千祖最 徐霞客游 本注
涂弘祖著,唐云校注 徐霞客游记·全本 中国古代经典名著
涂 弘 祖 著 · 唐 云 校 注 徐 霞 客 游 记 · 全 本 · 中 国 古 代 经 典 名 著
代序 穷山水精奥显旷世才情 (代序) 这里向大家推荐和介绍的是被誉为“千古奇书”、“世间 真文字、大文字”的《徐霞客游记》。做这样的工作,其意义 不仅仅是介绍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和文学 家,也不仅仅在于发掘一件中国文化的瑰宝,更重要的是可 以通过这部著作去发现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人们会在阅读 这部奇书的过程中,一方面陶然于祖国山川的美丽以及徐霞 客描写山川的优美文字,一方面拟画出伟大旅游家崇高的形 象,并在这形象中体悟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竭蹶向上的不 屈精神和无尽力量。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 阴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1587年 1月5日)。他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当 时世风日下,官场腐败,政治混乱,徐霞客不事钻营更无心 仕途,素慕古代圣贤纵情山水、比照风物的豁达自在,更有 腔热情,立志遍游祖国名川大山。22岁那年他在家乡的胜 水桥头登船出航,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游历生涯。几十年里 他不畏艰辛,风餐露宿,足迹遍及除四川以外的包括今北京、 天津、上海、江苏、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北、 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穷 山 水 精 奥 显 旷 世 才 情 ( 代 序 ) 这 里 向 大 家 推 荐 和 介 绍 的 是 被 誉 为 “ 千 古 奇 书 ” 、 “ 世 间 真 文 字 、 大 文 字 ” 的 《 徐 霞 客 游 记 》 。 做 这 样 的 工 作 , 其 意 义 不 仅 仅 是 介 绍 一 位 伟 大 的 旅 行 家 、 地 理 学 家 、 史 学 家 和 文 学 家 , 也 不 仅 仅 在 于 发 掘 一 件 中 国 文 化 的 瑰 宝 , 更 重 要 的 是 可 以 通 过 这 部 著 作 去 发 现 一 种 人 格 、 一 种 精 神 。 人 们 会 在 阅 读 这 部 奇 书 的 过 程 中 , 一 方 面 陶 然 于 祖 国 山 川 的 美 丽 以 及 徐 霞 客 描 写 山 川 的 优 美 文 字 , 一 方 面 拟 画 出 伟 大 旅 游 家 崇 高 的 形 象 , 并 在 这 形 象 中 体 悟 出 中 华 民 族 生 生 不 息 、 竭 蹶 向 上 的 不 屈 精 神 和 无 尽 力 量 。 徐 霞 客 名 弘 祖 , 字 振 之 , 明 代 南 直 隶 江 阴 ( 今 江 苏 省 江 阴 县 ) 人 , 生 于 明 万 历 十 四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七 日 ( 公 元 1 5 8 7 年 1 月 5 日 ) 。 他 生 活 的 时 代 正 值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的 衰 落 时 期 , 当 时 世 风 日 下 , 官 场 腐 败 , 政 治 混 乱 , 徐 霞 客 不 事 钻 营 更 无 心 仕 途 , 素 慕 古 代 圣 贤 纵 情 山 水 、 比 照 风 物 的 豁 达 自 在 , 更 有 一 腔 热 情 , 立 志 遍 游 祖 国 名 川 大 山 。 2 2 岁 那 年 他 在 家 乡 的 胜 水 桥 头 登 船 出 航 , 开 始 了 长 达 3 0 多 年 的 游 历 生 涯 。 几 十 年 里 , 他 不 畏 艰 辛 , 风 餐 露 宿 , 足 迹 遍 及 除 四 川 以 外 的 包 括 今 北 京 、 天 津 、 上 海 、 江 苏 、 河 北 、 山 西 、 山 东 、 陕 西 、 河 南 、 湖 北 、 安 徽 、 浙 江 、 福 建 、 广 东 、 广 西 、 江 西 、 湖 南 、 贵 州 、 云 南 代 序 — 1 —
代序 等19个省市自治区。正是在作这些游历的过程中,徐霞客不 仅对所游山川风物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描绘,留下了近百万 字的游记,而且也通过旅游、文字完成了对他自己不朽形象 的塑造,所以读他的《游记》,其收获也是多层次和多方位的, 从了解山川的精奥和旅游家的风范到欣赏优美的文字和大儒 士的才情,都成为后世者高品味的享受。 般的游记,其采用方法和角度选择多有人为取舍,或 精于描绘,或重在辑录古籍,或选择重点,或偏重某一侧面, 大多因所记之人的素养和当时心境而有所演绎铺排。说到底, 山川风物无非是文人寄情于兹的对象,在游记中很少占有主 体地位,而且有的过分注重文字功夫而进行了较多的文学加 工,使其具体风貌与记中所写出入很大,有的是几年甚至十 几年后的追记,不但其线条模糊记忆失真,而且时过境迁,取 舍剪裁未必得当。反过来看《徐霞客游记》,则觉得要高妙得 多。首先,他的游历和记述都力求全面。每到一地,总是力 图在宏观上全面地把握该地的风物、人文景观,而对一组风 景的观照也尽量从不同角度、不同时光中进行反复辨析描绘, 漏游之地,则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补游,有时对一座山、一川 水常常选择不同季节作再游、三游……。游历中,他总是选 择险途隘道,发微启幽,为追求一种真实全面的感受,力求 “峰峰手摩足抉”,往往能出人意料地发现新的景观。其次,在 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追求奇、险、绝。他不听信前人的论断 或方志的误导,哪里最险则偏向哪里,越是人迹罕至之地越 能激发他的兴趣,由于主观精神的追求,他的游记很少有人 云亦云的现象,笔下充满对奇、险、绝景的描绘与记录,他
等 1 9 个 省 市 自 治 区 。 正 是 在 作 这 些 游 历 的 过 程 中 , 徐 霞 客 不 仅 对 所 游 山 川 风 物 进 行 了 详 尽 的 记 录 和 描 绘 , 留 下 了 近 百 万 字 的 游 记 , 而 且 也 通 过 旅 游 、 文 字 完 成 了 对 他 自 己 不 朽 形 象 的 塑 造 , 所 以 读 他 的 《 游 记 》 , 其 收 获 也 是 多 层 次 和 多 方 位 的 , 从 了 解 山 川 的 精 奥 和 旅 游 家 的 风 范 到 欣 赏 优 美 的 文 字 和 大 儒 士 的 才 情 , 都 成 为 后 世 者 高 品 味 的 享 受 。 一 般 的 游 记 , 其 采 用 方 法 和 角 度 选 择 多 有 人 为 取 舍 , 或 精 于 描 绘 , 或 重 在 辑 录 古 籍 , 或 选 择 重 点 , 或 偏 重 某 一 侧 面 , 大 多 因 所 记 之 人 的 素 养 和 当 时 心 境 而 有 所 演 绎 铺 排 。 说 到 底 , 山 川 风 物 无 非 是 文 人 寄 情 于 兹 的 对 象 , 在 游 记 中 很 少 占 有 主 体 地 位 , 而 且 有 的 过 分 注 重 文 字 功 夫 而 进 行 了 较 多 的 文 学 加 工 , 使 其 具 体 风 貌 与 记 中 所 写 出 入 很 大 , 有 的 是 几 年 甚 至 十 几 年 后 的 追 记 , 不 但 其 线 条 模 糊 记 忆 失 真 , 而 且 时 过 境 迁 , 取 舍 剪 裁 未 必 得 当 。 反 过 来 看 《 徐 霞 客 游 记 》 , 则 觉 得 要 高 妙 得 多 。 首 先 , 他 的 游 历 和 记 述 都 力 求 全 面 。 每 到 一 地 , 总 是 力 图 在 宏 观 上 全 面 地 把 握 该 地 的 风 物 、 人 文 景 观 , 而 对 一 组 风 景 的 观 照 也 尽 量 从 不 同 角 度 、 不 同 时 光 中 进 行 反 复 辨 析 描 绘 , 漏 游 之 地 , 则 千 方 百 计 创 造 条 件 补 游 , 有 时 对 一 座 山 、 一 川 水 常 常 选 择 不 同 季 节 作 再 游 、 三 游 … … 。 游 历 中 , 他 总 是 选 择 险 途 隘 道 , 发 微 启 幽 , 为 追 求 一 种 真 实 全 面 的 感 受 , 力 求 “ 峰 峰 手 摩 足 抉 ” , 往 往 能 出 人 意 料 地 发 现 新 的 景 观 。 其 次 , 在 全 面 把 握 的 基 础 上 , 追 求 奇 、 险 、 绝 。 他 不 听 信 前 人 的 论 断 或 方 志 的 误 导 , 哪 里 最 险 则 偏 向 哪 里 , 越 是 人 迹 罕 至 之 地 越 能 激 发 他 的 兴 趣 , 由 于 主 观 精 神 的 追 求 , 他 的 游 记 很 少 有 人 云 亦 云 的 现 象 , 笔 下 充 满 对 奇 、 险 、 绝 景 的 描 绘 与 记 录 , 他 — 2 — 代 序
代序 说:“余谓游不必骑、亦不必同,惟指示之功,胜于追逐。余 之欲行者,正恐其同:其不欲同者,正虑其骑也”。这种不畏 艰险,愿为天下先而追求“指示之功”的精神,实在是旅行 家之为旅行家的至高境界。其三,观察细致,记录及时,描 绘准确。徐霞客每日必记,虽然白天旅途劳顿,晚上仍必执 灯作记,把当时的游历详细记录,更有甚者,他白天也边走 边记,在崖畔岩边,他依石为案,奋笔不止,最真实地记录 下当时的胜景与感受。确因风餐露宿而不能当时作记,则必 在二、三天内补记。其记虽在旅途中,却并不是对风景名胜 的简单罗列,对每个风景的位置、特点、各景点的分布、地 形变化、交通路线都有记录,不但真实可靠直逼实际,而且 文字优美引人入胜。其四,徐霞客非常关心旅游资源的开发 和保护,他不仅仅是一位旅游家,而且还是一位建设家,故 在他的游记中多次提出了开发、修建、使用和保护旅游资源 的方案。他选景不囿于传统,反对为凑足整数的所谓“十 景”、“八景”的滥竽充数的作法,而是实事求是,如风景特 好,也不厌其多。在开发利用方面,他反对湮灭历史遗迹的 作法,认为智者应“追远而创其祠”,愚者才“最新而掩其 迹”。新建房舍应不妨碍古迹,风景区建设应借景而不应因此 而掩景……一句话,风景区开发应首先保持其浑然天成的原 始风貌,再行议论设计方便游览的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非常关注风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多次提出不能把风景区 糟踏成牛宫马栈,臭秽不堪,这实在值得当世人借鉴学习。 除以上独特之处,《游记》还有两方面重要内容。其一是 丰富的地学知识。由于他观察的细致和发微探幽的精神,使
说 : “ 余 谓 游 不 必 骑 、 亦 不 必 同 , 惟 指 示 之 功 , 胜 于 追 逐 。 余 之 欲 行 者 , 正 恐 其 同 ; 其 不 欲 同 者 , 正 虑 其 骑 也 ” 。 这 种 不 畏 艰 险 , 愿 为 天 下 先 而 追 求 “ 指 示 之 功 ” 的 精 神 , 实 在 是 旅 行 家 之 为 旅 行 家 的 至 高 境 界 。 其 三 , 观 察 细 致 , 记 录 及 时 , 描 绘 准 确 。 徐 霞 客 每 日 必 记 , 虽 然 白 天 旅 途 劳 顿 , 晚 上 仍 必 执 灯 作 记 , 把 当 时 的 游 历 详 细 记 录 , 更 有 甚 者 , 他 白 天 也 边 走 边 记 , 在 崖 畔 岩 边 , 他 依 石 为 案 , 奋 笔 不 止 , 最 真 实 地 记 录 下 当 时 的 胜 景 与 感 受 。 确 因 风 餐 露 宿 而 不 能 当 时 作 记 , 则 必 在 二 、 三 天 内 补 记 。 其 记 虽 在 旅 途 中 , 却 并 不 是 对 风 景 名 胜 的 简 单 罗 列 , 对 每 个 风 景 的 位 置 、 特 点 、 各 景 点 的 分 布 、 地 形 变 化 、 交 通 路 线 都 有 记 录 , 不 但 真 实 可 靠 直 逼 实 际 , 而 且 文 字 优 美 引 人 入 胜 。 其 四 , 徐 霞 客 非 常 关 心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保 护 , 他 不 仅 仅 是 一 位 旅 游 家 , 而 且 还 是 一 位 建 设 家 , 故 在 他 的 游 记 中 多 次 提 出 了 开 发 、 修 建 、 使 用 和 保 护 旅 游 资 源 的 方 案 。 他 选 景 不 囿 于 传 统 , 反 对 为 凑 足 整 数 的 所 谓 “ 十 景 ” 、 “ 八 景 ” 的 滥 竽 充 数 的 作 法 , 而 是 实 事 求 是 , 如 风 景 特 好 , 也 不 厌 其 多 。 在 开 发 利 用 方 面 , 他 反 对 湮 灭 历 史 遗 迹 的 作 法 , 认 为 智 者 应 “ 追 远 而 创 其 祠 ” , 愚 者 才 “ 最 新 而 掩 其 迹 ” 。 新 建 房 舍 应 不 妨 碍 古 迹 , 风 景 区 建 设 应 借 景 而 不 应 因 此 而 掩 景 … … 一 句 话 , 风 景 区 开 发 应 首 先 保 持 其 浑 然 天 成 的 原 始 风 貌 , 再 行 议 论 设 计 方 便 游 览 的 方 案 。 特 别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他 非 常 关 注 风 景 区 的 环 境 保 护 问 题 , 多 次 提 出 不 能 把 风 景 区 糟 踏 成 牛 宫 马 栈 , 臭 秽 不 堪 , 这 实 在 值 得 当 世 人 借 鉴 学 习 。 除 以 上 独 特 之 处 , 《 游 记 》 还 有 两 方 面 重 要 内 容 。 其 一 是 丰 富 的 地 学 知 识 。 由 于 他 观 察 的 细 致 和 发 微 探 幽 的 精 神 , 使 代 序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