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转向系 二、转向系的分类与组成 1转而酒 工的向梯花 Steering box 转向器 机械式转向器 !动苏转同1 整 式 新开式 Steering mechanism 转向传动机构 球 指 轮 销 动助力式 式 式 式 Steering column 中 侧 转向操纵机构 间 面输 输 面输 两端输 中间输出 一端输出 定销 旋转销式 单销式 式 滑阀式 整体 式 分置式 两端输 式 式 转向轴助力式 齿轮助力式 齿条助力式 联阀式 连杆式 半分置式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钢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二、转向系的分类与组成 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器 转向传动机构
第一节 概述 三、转向系设计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设计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全 部车轮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 (2)转向轮的自动回正能力决定于转向轮的定位参数和转 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确定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正确选择转 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自动回正能力。 (3)转向系中设置有转向减振器时,能够防止转向轮产生 自振,同时又能使传到转向盘上的反冲力明显降低。 (4)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必须使转向轮有尽可 能大的转角,或采用多轴转向。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三、转向系设计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设计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全 部车轮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 (2)转向轮的自动回正能力决定于转向轮的定位参数和转 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确定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正确选择转 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自动回正能力。 (3)转向系中设置有转向减振器时,能够防止转向轮产生 自振,同时又能使传到转向盘上的反冲力明显降低。 (4)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必须使转向轮有尽可 能大的转角,或采用多轴转向
第一节 概述 三、 转向系设计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5)转向操纵的轻便性通常用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 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转向盘转动圈数多少两项指标来评价。 轿车 货车 机械转向 50~100N(≤150~200N) 250N (≤500N) 动力转向 20~50N 120N 轿车转向盘从中间位置转到第一端的圈数不得超过2圈,货 车则要求不超过3圈。 近年来,电动、电控动力转向器已有逐步取代传统液压动 力转向器,快速转入商品装车使用。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三、 转向系设计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5)转向操纵的轻便性通常用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 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转向盘转动圈数多少两项指标来评价。 轿车 货车 机械转向 50~100N(≤150~200N) 250N (≤500N) 动力转向 20~50N 120N 轿车转向盘从中间位置转到第一端的圈数不得超过2圈,货 车则要求不超过3圈。 近年来,电动、电控动力转向器已有逐步取代传统液压动 力转向器,快速转入商品装车使用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按机械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 结构特点分类 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二、防伤安全机构方案分析计算 三、转向盘的尺寸及布置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按机械式转向器 结构特点分类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 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蜗杆指销式转向器 二、防伤安全机构方案分析计算 三、转向盘的尺寸及布置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 机械式转向器方率分标 1.齿轮齿条式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 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传动效率高达90%; 可自动消除齿间间隙(目 没有转向摇臂和直拉 转向轮转角可以增大; 主要缺点:逆效率高 转向轮与路面之间的中 应用:微型、普通级、中级和中高级轿车上: 装载量不大、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的货车和客车。 山系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汽车设计》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1.齿轮齿条式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 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传动效率高达90%; 可自动消除齿间间隙(图7-1所示); 没有转向摇臂和直拉杆, 转向轮转角可以增大;制造成本低。 主要缺点:逆效率高(60%~70%)。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 转向轮与路面之间的冲击力,大部分能传至转向盘(反冲)。 应用:微型、普通级、中级和中高级轿车上; 装载量不大、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的货车和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