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1.掌握硫、磷原子的成键特征,了解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掌握硫醇、硫酚、硫醚、亚砜和砜的制法、性质及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 成上的应用。 3.掌握磺酸制法和性质,了解其衍生物的制法和性质。 4.掌握膦、季鏻盐的制法和魏悌希反应。 5.了解一些有机磷农药。 §15-1S、P原子的成键特征 、电子构型 1.核外电子排布 P 15 3P 1⊥⊥ 仕⊥ 2P⊥⊥⊥业仕业业⊥⊥业业业 业 P:和S22s22p23P; 业 0:1s22s22P S:1S22s22P°3s23P; 2.比较 它们能形成相似的共价化合物: R—OH醇,RN胺;R—SH硫醇,RP膦 原子体积电负性受核的束缚力和C成键 0、N 较小 较大 较大 2P-2Pπ 较大 较小 较小 2P3P丌 P-Pπ键 1.P-2Pπ键C=0;C=C C=l
第十五章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1.掌握硫、磷原子的成键特征,了解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掌握硫醇、硫酚、硫醚、亚砜和砜的制法、性质及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 成上的应用。 3.掌握磺酸制法和性质,了解其衍生物的制法和性质。 4.掌握膦、季鏻盐的制法和魏悌希反应。 5.了解一些有机磷农药。 §15—1 S、P 原子的成键特征 一、电子构型 1.核外电子排布 N:1S2 2S2 2P3; P:1S2 2S2 2P6 3S2 3P3; O:1S2 2S2 2P4; S:1S2 2S2 2P6 3S2 3P4; 2.比较 它们能形成相似的共价化合物: R—OH 醇, R3N 胺; R—SH 硫醇, R3P 膦 二、P—Pπ键 1.P—2Pπ键 (C=O ; C=C ; C=N) 原子体积 电负性 受核的束缚力 和 C 成键 O、N 较小 较大 较大 2P—2Pπ S、P 较大 较小 较小 2P—3Pπ N 7 P 15 O 8 S 16 1S 2S 2P 3S 3P 能 量 + + + - - + -
三、3d轨道参与成键 1.S电子跃迁到3d轨道上,形成由S、P、d轨道组合成的杂化轨道,参与 成键。 2.用它的空3d轨道,接受外界提供的未成键电子对(P电子对)填充其空 轨道,而形成一类新的π键,它是由d轨道和P轨道相互重叠而形成的,所以叫 做d-Pπ。(图15-1) 米 a-如政 身轨总 四、与胺类似的含S、P有机物 R3 R R R 叔膦 ∈ 硫醚 铳盐 亚砜 15-2含硫有机物 低价含硫化合物—一硫醇、硫酚和硫醚 1.结构和命名 S原子可形成与氧相似的低价含化合物。一SH官能团,叫做硫氢基或巯(音 求)基。 R-SH SH R-S-R 硫醇 硫酚硫醚
2.2P—3Pπ(C=S) 三、3d 轨道参与成键 1.S 电子跃迁到 3d 轨道上,形成由 S、P、d 轨道组合成的杂化轨道,参与 成键。 2.用它的空 3d 轨道,接受外界提供的未成键电子对(P 电子对)填充其空 轨道,而形成一类新的π键,它是由 d 轨道和 P 轨道相互重叠而形成的,所以叫 做 d— Pπ。(图 15-1) 四、与胺类似的含 S、P 有机物 §15—2 含硫有机物 一、低价含硫化合物——硫醇、硫酚和硫醚 1.结构和命名 S 原子可形成与氧相似的低价含化合物。—SH 官能团,叫做硫氢基或巯(音 求)基。 R-SH SH R-S-R 硫醇 硫酚 硫醚 N R1 R2 R3 叔胺 N R1 R2 R3 R4 季铵盐 氧化叔胺 N R1 R2 R3 O + P R1 R2 R3 叔膦 P R1 R2 R3 R4 季鏻盐 氧化叔膦 P R1 R2 R3 O + S R1 R2 硫醚 S R1 R2 R3 铳盐 亚砜 S R1 R2 O +
2.制备 (1)硫醇RX+NaSH醇RSH+Nax RX +S=c NH2醇RS-C NH以。RsH 硫 异硫脉盘 RCHECH2+H2S紫外光RCH2CH2SH ROH+H2Smh←RSH+HO (2)硫酚 +6Zn +5H2 SO4T-SHZnC +5ZnSO +4hO N s-s- (3)硫醚 2RX+Na2S一RS-R+Nax DMF 120~130℃ 5~10小时 R-SH R-S R-SCH CH3 NaOH CH3CH2Br SHI s极性溶剂 SCH2CH 3.物理性质 (1)硫醇分子量较低的硫醇有毒,并有难闻的嗅味。 水溶性比相应的醇低得多。 沸点比相应的醇低得多,与分子量相应的硫醚相近。 乙硫醇乙硫醚|乙醇 (66) (66) (50) 硫酚沸点a7c3c8℃无色液体,气味 难闻。沸点比相 应的酚低。 硫酚苯酚 沸点168℃181.4℃ (3)硫醚无色液体,气味刺鼻,沸点比相应的醚高
2.制备 ⑴ 硫醇 硫脲 异硫脲盐 ⑵ 硫酚 ⑶ 硫醚 3.物理性质 ⑴ 硫醇 分子量较低的硫醇有毒,并有难闻的嗅味。 水溶性比相应的醇低得多。 沸点比相应的醇低得多,与分子量相应的硫醚相近。 ⑵ 硫 酚 无色液体,气味 难闻。沸点比相 应的酚低。 硫 酚 苯 酚 沸 点 168℃ 181.4℃ ⑶ 硫醚 无色液体,气味刺鼻,沸点比相应的醚高。 乙硫醇 (66) 乙硫醚 (66) 乙 醇 (50) 沸 点 37℃ 38℃ 78℃ RX + NaSH NaX 乙醇 △ R-SH + RX S C NH2 NH2 + △ 乙醇 S C NHHX NH2 R H2O R-SH OH - RCH=CH 2 + H2 S 紫外光 RCH2CH2 SH ThO2 R-OH + H2 S R-SH + H2O 400℃ SO2Cl + 6Zn 5H2SO4 ZnCl2 + △ +5ZnSO4 +4H2O SH + N2Cl +Na2S2 [H] Zn+H + S S SH 2RX + Na2S R-S-R+ NaX SH R-SH NaOH R-S - S - CH3CH2Br R-SCH 2CH3 SCH2CH3 极性溶剂 Br S - + DMF 120~130℃ 5~10小时 S
甲硫醚|甲醚 沸点38℃ 4.9 4.化学性质 (1)酸性 乙醇乙硫醇|苯酚苯硫酚 PK 18 10.5 7.8 结论:硫醇〉乙醇;硫酚〉苯酚 C2H5SH +NaoH-C2Hs SNa +H2O 硫醇、硫酚的酸性增强,可解释如下: a.可从S、0原子的价电子处于不同的能级来解释。3p-1s,2p-1s b.也可从S原子体积大,电荷密度小,拉质子能力差来解释, C.还可从键能说明:O-H,462.8KJ/mol;S-H,347.3KJ/mo (2)氧化反应 a.硫醇的缓和氧化2RsH+RssR O:l2;H2O2;弱氧化剂 比较 0-H S-H 0 S-S beAE 462.8 KJ/mol 347. 3 KJ/mol 154.8 KJ/mo1 305. 4 KJ/mol B?H-B2·-k22-B b.硫醇的强氧化 5Et-SH+6MnO4+18H-5EtSO H +6Mn*+9H,O RCH,OH JO) RCHo IOk-RCOOH RCH SH IOIRCH-S-S-CHROL-RCH SO. H
4.化学性质 ⑴ 酸性 硫醇、硫酚的酸性增强,可解释如下: a. 可从 S、O 原子的价电子处于不同的能级来解释。3p-1s, 2p-1s。 b. 也可从 S 原子体积大,电荷密度小,拉质子能力差来解释。 c. 还可从键能说明:O-H,462.8 KJ/mol;S-H,347.3 KJ/mo。 ⑵氧化反应 a. 硫醇的缓和氧化 b. 硫醇的强氧化 甲硫醚 甲醚 沸点 38℃ -24.9℃ 乙醇 乙硫醇 苯酚 苯硫酚 PKa 18 10.5 10 7.8 比较 O-H S-H O-O S-S 键能 462.8 KJ/mol 347.3 KJ/mol 154.8 KJ/mol 305.4 KJ/mol 结论: 硫醇 〉乙醇 ;硫酚 〉苯酚 C2H5SH +NaOH C2H5SNa + H2O 2R-SH R-S-S-R [O] [H] [O]:I2 ;H2O2 ;弱氧化剂 5Et-SH 6MnO4 - 18H + 5EtSO3H 6Mn + + + + + 9H2O RCH2OH RCHO RCOOH RCH2SH RCH2 -S-S-CH2R RCH2SO3H [O] [O] [O] [O] R-S-H R-S R-S-S-R
②sH④sc c.硫醚的氧化CHs.出0CH3s:O_H0,CH CH,COOH CH3 s④s (3)生成重金属盐 2RSH+HgQ→(RS)2Hg!白+H2O 2CH2CHCH, Hg2+ CH,CHCHLOH SH SH OH 螯合物 HOCH, CHCH2 重金属盐进入体内,与某些酶的巯基结合使酶丧失生理活性,引起人畜中 毒。医药上常把硫醇作为重金属毒剂。离子被螯合后由体内排出,不再与酶的巯 基作用,同时二巯基丙醇还夺取已与酶结合汞离子,使酶恢复活性,起到解毒的 作用。二巯基丙醇(巴尔BAL)是常用的解毒剂。 (4)亲核性 a.RS有较强的亲核性。可用硫原子的电子结构来解释。由于硫的价电子离 核较远,受核的束缚力小,其极化度较大:加上硫原子周围的空间大,空间阻碍 小以及溶剂化程度减小等因素,导致RS的给电子性增强,亲核性较强。 RS有强的亲核性和相对弱的碱性 b.亲核取代(S2) RS R R-S-R X RS+ RX RSX CH CH2SH +(CH3)CHCH2BrOH(CH3) CHCH2SCH2CH3 亲核加成 RC,+RSH→R CI SR 硫代羧酸酯 H3 C=0+2C2H SH-H、CH3 CH 丙酮缩二乙硫醇
c.硫醚的氧化 ⑶ 生成重金属盐 重金属盐进入体内,与某些酶的巯基结合使酶丧失生理活性,引起人畜中 毒。医药上常把硫醇作为重金属毒剂。离子被螯合后由体内排出,不再与酶的巯 基作用,同时二巯基丙醇还夺取已与酶结合汞离子,使酶恢复活性,起到解毒的 作用。二巯基丙醇(巴尔 BAL)是常用的解毒剂。 ⑷ 亲核性 a. RS-有较强的亲核性。可用硫原子的电子结构来解释。由于硫的价电子离 核较远,受核的束缚力小,其极化度较大;加上硫原子周围的空间大,空间阻碍 小以及溶剂化程度减小等因素,导致 RS-的给电子性增强,亲核性较强。 RS-有强的亲核性和相对弱的碱性。 b. 亲核取代(SN2) c. 亲核加成 SH SO3H 浓HNO3 S [O] [O] S S O O O 2RSH HgO (RS) + 2Hg↓ 白+ H2O 2CH2CHCH2 SH SH OH Hg 2+ + CH2CHCH2OH S S HOCH2CHCH2 S S Hg 螯合物 R2S + RX R3SX + CH3 S CH3 H2O2 CH3COOH CH3 S CH3 O H2O2 CH3COOH CH3 S CH3 O O RS + R X SN2 - R S R + X - CH3CH2SH + (CH3 )2CHCH2Br (CH3 )2CHCH2SCH2CH3 95% H2O OH - RC O Cl + R`SH RC O SR` 硫代羧酸酯 C O CH3 + C2H5SH 丙酮缩二乙硫醇 CH3 2 C CH3 CH3 SC2H5 SC2H5 H + Zn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