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核酸Nucleic Acid 第一节 核酸通论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第三节 核酸物化性质 第四节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核酸 第一节 核酸通论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第三节 核酸物化性质 第四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核酸通论 一、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一)核酸的发现 l868年瑞士科学家F.Miescher-.-核素(酸性) 鱼精蛋白(碱性) 1889年Altmann制备了不含蛋白质的- 核酸 (二)核酸的早期研究 核素的功能 染色质与核酸 核酸中的碱基 四核苷酸假说DNA与RNA 核酸的高度特异性
第一节 核酸通论 一、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一)核酸的发现 1868年瑞士科学家F.Miescher-核素(酸性) -鱼精蛋白(碱性) 1889年Altmann制备了不含蛋白质的-核酸 (二)核酸的早期研究 核素的功能 染色质与核酸 核酸中的碱基 四核苷酸假说 DNA与RNA 核酸的高度特异性
(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1953年J.D.Watson和F.Crich提出这是 -20世纪自然科学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主要依据:前人所做 已知核酸的结构知识-E.Chargaff DNAX射线衍射结果-M.Wilkins和R.Franklin DNA衍射图的研究及蛋白质a一螺旋结构的启发 分子生物学的三个学派: 结构学派 信息学派 生化遗传学派 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从DNA传到RNA,再传到蛋白质
(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1953年J.D.Watson 和 F.Crich提出这是 -20世纪自然科学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三个学派: 结构学派 信息学派 生化遗传学派 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从DNA传到RNA,再传到蛋白质。 主要依据:前人所做 已知核酸的结构知识-E.Chargaff DNA X射线衍射结果-M.Wilkins和R.Franklin DNA衍射图的研究及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启发
(四)生物技术的兴起 DNA重组技术:切割技术、分子克隆和快速测序。 发展了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的各种生物 技术和生物工程。逆转录酶20世纪70年代) RNA的研究:核酶、反义RNA、同源异形体蛋白 质、mRNA序列可以编辑、核糖体移码。(20世纪80年代)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基因组时代 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
(四)生物技术的兴起 DNA重组技术:切割技术、分子克隆和快速测序。 发展了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的各种生物 技术和生物工程。逆转录酶 (20世纪70年代) RNA的研究:核酶、反义RNA、同源异形体蛋白 质、mRNA序列可以编辑、核糖体移码。(20世纪80年代)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基因组时代 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
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质 原核 染色体DNA:集中在核区 三类RNA:主要分布在核外 细胞 染色体外基因:质粒DNA tRNA:结构大小基本相同 真核 染色体DNA:在核内 rRNA和mRNA:结构大小差 生物 染色体外基因:是线粒体、 异较大。 叶绿体等细胞器含有的 真核生物细胞器有自身的 DNA tRNA、rRNA和mRNA rRNA含量最丰富。mRNA 种类最多。 病毒 只含DNA,或只含RNA RNA种类、结构很多。 如:HV是单链RNA病毒
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脱氧核糖核酸(DNA) 主要在细胞核 核糖核酸(RNA) 主要在细胞质 原核 细胞 染色体DNA:集中在核区 染色体外基因:质粒DNA 三类RNA:主要分布在核外 tRNA: 结构大小基本相同 真核 生物 染色体DNA:在核内 染色体外基因:是线粒体、 叶绿体等细胞器含有的 DNA rRNA和mRNA :结构大小差 异较大。 真核生物细胞器有自身的 tRNA 、rRNA和mRNA rRNA含量最丰富。 mRNA 种类最多。 病毒 只含DNA,或只含RNA 如:HIV是单链RNA病毒 RNA种类、结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