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常量组分,B.微量组分,C.气体试样;D.固体和液体试样 19.原子核在磁场中自旋时,其自旋轴只能有2+1个取向1为自旋量子数)。例如H核在磁场中能级分裂时,可能有两种取向(因=12),这 两种取向代表两个能级,这两个取向的能量差为△E。要使核磁发生跃迁,须用一能量为一,即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才行。() A.△E; B.4OMHz;C.100MHz;D.能量值任意大小 20.核磁共振吸收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它主要用于。() A.定量分析,B结构和含量分析,C结构分析,D.表面状态和化学状态分析 21.当用高能量电子轰击气体分子,则分子中的外层电子可被击出成带正电的离子,并使之加速导入质量分析器中,然后按质荷比m)的 大小顺序进行收集和记录下来,得到一些图谱,根据图谱峰而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成为一。() A.核磁共振法,B.电子能谱法,C.X射线分析法,D.质谱法 二填空题 1.在质谱分析法中,使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在强磁场沿着弧形轨道分离开来,质荷比大的正离子,其轨道弯曲较 而质荷比小 的正离子,轨道弯曲程度较 这样即可由磁场强度推算出离子质量,从而得出某一化合物的组成。 2.解析质子核磁共振图谱时,根据 可以推算出总的质子数及其所在位置,根据 可以推知是 羧酸、醛、芳香族、链烯、链烷等质子。 3.核磁共振的吸收强度可以用峰面积或积分曲线的高度表示,峰面积与共振核的数目成 关系。 4.共轭效应使共轭体具有共面性,且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造成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因此,双键的红外吸收频率往 波 数方向移动。 5.在化合物R一C一H与R一C一F中,前者的C=O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的波数比后者的 ;而在化合物R一C一R与R一C一NH2 中,前者的C=O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的波数比后者的 6.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而紫外光区则用吸收池进行测量。 7.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 ,向短 波方向移动称为 8.在朗伯一比尔定律I1。=10ac中,【,是入射光的强度,1是透射光的强度,a是吸光系数,b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即吸收池的厚度,c是 被测物的浓度则透射比T= 百分透过率T%= ,(1-T%)称为 一,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为 9.在光谱分析中,灵敏线是指一些 的谱线,最后线是指 10.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光源发射出的是待测元素的 三判断题 ()1.对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说可以认为处于基态的原子数近似地等于所生成的总原子数。 ()2.原子光谱通常以带光谱形式出现,而分子光谱则多为线光谱。 ()3.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基于粒子的光发射现象而建立的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则是基于光的吸收原理建立的分析方法
A. 常量组分; B. 微量组分; C. 气体试样; D. 固体和液体试样. 19. 原子核在磁场中自旋时, 其自旋轴只能有2I+1个取向(I为自旋量子数)。例如1H核在磁场中能级分裂时, 可能有两种取向(因I=1/2); 这 两种取向代表两个能级, 这两个取向的能量差为ΔE。要使核磁发生跃迁, 须用一能量为______, 即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才行。( ) A. ΔE ; B. 40MHz ; C. 100MHz ; D. 能量值任意大小. 20. 核磁共振吸收的应用十分广泛, 但它主要用于_______。( ) A. 定量分析; B.结构和含量分析; C.结构分析; D.表面状态和化学状态分析. 21. 当用高能量电子轰击气体分子, 则分子中的外层电子可被击出成带正电的离子, 并使之加速导入质量分析器中, 然后按质荷比(m/e)的 大小顺序进行收集和记录下来, 得到一些图谱, 根据图谱峰而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成为_______。( ) A. 核磁共振法; B. 电子能谱法; C. X射线分析法; D. 质谱法. 二. 填空题 1. 在质谱分析法中, 使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在强磁场沿着弧形轨道分离开来, 质荷比大的正离子, 其轨道弯曲较_________, 而质荷比小 的正离子, 轨道弯曲程度较________, 这样即可由磁场强度推算出离子质量, 从而得出某一化合物的组成。 2. 解析质子核磁共振图谱时,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推算出总的质子数及其所在位置,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推知是 羧酸、醛、芳香族、链烯、链烷等质子。 3. 核磁共振的吸收强度可以用峰面积或积分曲线的高度表示, 峰面积与共振核的数目成__________关系。 4.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具有共面性, 且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 造成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因此, 双键的红外吸收频率往________波 数方向移动。 5. 在化合物R—C—H与R—C—F中, 前者的C=O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的波数比后者的________; 而在化合物R—C—R与R—C—NH2 中, 前者的C=O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的波数比后者的________。 6. 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 而紫外光区则用________吸收池进行测量。 7. 在有机化合物中, 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 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 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 向短 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 8. 在朗伯—比尔定律I/Io = 10-abc中, Io是入射光的强度, I是透射光的强度, a是吸光系数, b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 即吸收池的厚度, c是 被测物的浓度, 则透射比T = _________, 百分透过率T% =__________, (1-T%) 称为_______________, 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光谱分析中, 灵敏线是指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谱线, 最后线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光源发射出的是待测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判断题. ( )1. 对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说, 可以认为处于基态的原子数近似地等于所生成的总原子数。 ( ) 2. 原子光谱通常以带光谱形式出现, 而分子光谱则多为线光谱。 ( ) 3.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基于粒子的光发射现象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则是基于光的吸收原理建立的分析方法
()4.在分子的能级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差的大小比较为: △E电子>△E转动>AE振动 ()5.在不饱和烃中,当有两个以上的双键共轭时,随着共轭系统的延长,π→π*跃迁的吸收带将明显向长波移动,吸收强度也随之加 强。 ()6.选择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曲线的溶剂时,溶剂在样品的吸收光谱区是否有明显吸收并不重要。 ()7.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十分相似,无论是组成部分,还是结构等都没有区别。 ()8.C12、H20分子的振动可以引起红外吸收而产生吸收谱带。 ()9.紫外吸收光谱只适合于研究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以及某些无机物,而不适于研究饱和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则不受此限制,凡 是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距变化的化合物都是红外光谱研究的对像。 ()10.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种电子能级高低次序为:o*>π*>n>G。 ()11.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2时,化合物中可能含有两个双键,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或一个三键。 ()12.有两个化合物A与B,分别在353nm和303nm处出现最大吸收值,这两种化合物不能用紫外光谱区别。 四.简述题, 1.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只适用于定量分析而不用于定性分析? 2.请简述谱线的自吸与自蚀现象, 3.结合您学习《仪器分析》这一门课程,试述“仪器分析是怎样的一类分析方法?体包括哪些方法? 4.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推测上,紫外吸收光谱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什么特点?紫外吸收曲线中有哪些作为定性的参数? 五.计算及结构推断题。 1.测定血浆试样中锂的含量,将二份0.500ml血浆样分别加至5.00ml水中,然后在这二份溶液中加入(1)0.0ul(微升),(2)10.0ul 0.0500mol/LLiC1标准溶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读数任意单位)依次为(1)23.0,(2)45.3。计算此血浆中锂的浓度。 2.用光程为1.00cm的吸收池,在两个测定波长处测定含有两种药物溶液的吸光度。混合物在580nm处吸光度为0.945,在395nm处的吸光 度为0.297,摩尔吸光系数列于下表中。试计算混合物中每种药物组分的浓度。 组分 580nm 395nm /L.mol-1.cm 药物1 9874 548 药物2 455 8374 模拟试题六 一.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其中正确的答案填在各题前的括号中。 1,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 。()
( ) 4. 在分子的能级中, 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差的大小比较为: ΔE电子 > ΔE转动 > ΔE振动。 ( ) 5. 在不饱和烃中, 当有两个以上的双键共轭时, 随着共轭系统的延长, π→π* 跃迁的吸收带将明显向长波移动, 吸收强度也随之加 强。 ( ) 6. 选择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曲线的溶剂时, 溶剂在样品的吸收光谱区是否有明显吸收并不重要。 ( ) 7. 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十分相似, 无论是组成部分, 还是结构等都没有区别。 ( ) 8. Cl2、H2O分子的振动可以引起红外吸收而产生吸收谱带。 ( ) 9. 紫外吸收光谱只适合于研究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以及某些无机物, 而不适于研究饱和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光谱则不受此限制, 凡 是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距变化的化合物都是红外光谱研究的对象。 ( ) 10.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种电子能级高低次序为: σ* > π* > n > σ。 ( ) 11. 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2时, 化合物中可能含有两个双键, 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 或一个三键。 ( ) 12. 有两个化合物A与B, 分别在353nm和303nm处出现最大吸收值, 这两种化合物不能用紫外光谱区别。 四. 简述题. 1. 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只适用于定量分析而不用于定性分析? 2. 请简述谱线的自吸与自蚀现象。 3. 结合您学习《仪器分析》这一门课程, 试述“仪器分析”是怎样的一类分析方法? 体包括哪些方法? 4. 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推测上, 紫外吸收光谱所提供的信息具有什么特点? 紫外吸收曲线中有哪些作为定性的参数? 五. 计算及结构推断题。 1. 测定血浆试样中锂的含量, 将二份0.500ml血浆样分别加至5.00ml水中; 然后在这二份溶液中加入(1) 0.0μl (微升), (2) 10.0μl 0.0500mol/L LiCl标准溶液,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读数(任意单位)依次为(1) 23.0, (2) 45.3。计算此血浆中锂的浓度。 2. 用光程为1.00cm的吸收池, 在两个测定波长处测定含有两种药物溶液的吸光度。混合物在580nm处吸光度为0.945, 在395nm处的吸光 度为0.297, 摩尔吸光系数列于下表中。试计算混合物中每种药物组分的浓度。 组分 ε/ L.mol-1.cm-1 580nm 395nm 药物1 9874 548 药物2 455 8374 模拟试题六 一.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其中正确的答案填在各题前的括号中。 1. 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 ______。( )
A.金属电极,B.参比电极,C.指示电极,D.电解电极。 2.对于一价离子的电极电位值测定误差DE,每±lV将产生约的浓度相对误差。() A.±1%,B.±4%,C.±8%,D.±12%. 3.在方程ia=607nD12m23,6c中,ia是表示。() A.极限电流,B.扩散电流,C.残余电流,D.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4.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而得到消除。() A.通入氮气,B.通入氧气,C.加入硫酸钠固体,D.加入动物胶。 5.经典极谱法中由于电容电流的存在,测定的试样浓度最低不能低于一,否测将使测定发生困难。() A.102 mol/L,B.108 mol/L,C.105 mol/L,D.105 mol/L. 6.光学分析法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电磁辐射(电磁波)按其波长可分为 不同区域,其中中红外区波长为一。() A.12820-4000cml,B.4000-200cm1,C.200-33cmJ,D.33-10cm1. 7.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一,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多普勒效应,B.光电效应,C.朗伯比尔定律,D.乳剂特性曲线。 8.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分析。() A.定性、半定量和定量,B.高含量,C.结构,D.能量。 9.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了含有s键外,还含有p键,它们可产生 两种跃迁。() A.S→s*和p→p*, B.s→s*和n→s*, C.p→p*和n→p*, D.n→s*和p→p*。 10.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4000-1350cm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 () A.指纹区,B.基团频率区,C.基频区,D.和频区。 11质谱分析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除了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外,还用于。() A.定量分析,B.结构与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表面状态分析。 12.紫外吸收光谱的最重要应用是为我们提供识别未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具有的_和估计共轭程度的信息,从而推断和鉴别该 有机物的结构。() A生色团、助色团,B.质子数,C.价电子数,D.链长。 13.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A. 金属电极, B. 参比电极, C. 指示电极, D. 电解电极。 2. 对于一价离子的电极电位值测定误差DE,每±1mV将产生约______的浓度相对误差。( ) A. ±1%, B. ±4%, C. ±8%, D. ±12%。 3. 在方程 id = 607nD1/2m2/3t 1/6c中,id 是表示_____。( ) A. 极限电流, B. 扩散电流, C. 残余电流, D.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_____而得到消除。( ) A. 通入氮气, B. 通入氧气, C. 加入硫酸钠固体, D. 加入动物胶。 5. 经典极谱法中由于电容电流的存在,测定的试样浓度最低不能低于_____,否则将使测定发生困难。( ) A. 10-2 mol/L, B. 10-8 mol/L, C. 10-6 mol/L, D. 10-5 mol/L。 6. 光学分析法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电磁辐射(电磁波)按其波长可分为 不同区域,其中中红外区波长为______。( ) A. 12820~4000cm-1, B. 4000~200 cm-1, C. 200~33 cm-1, D. 33~10 cm-1。 7.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 A. 多普勒效应, B. 光电效应, C. 朗伯-比尔定律, D. 乳剂特性曲线。 8.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_____分析。( ) A. 定性、半定量和定量, B. 高含量, C. 结构, D. 能量。 9. 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了含有 s 键外,还含有 p 键,它们可产生_____两种跃迁。( ) A. s → s* 和 p → p*, B. s → s* 和n →s*, C. p → p*和n → p*, D. n → s*和 p → p*。 10.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4000~1350cm-1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______。 ( ) A.指纹区, B.基团频率区, C.基频区, D.和频区。 11.质谱分析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除了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外,还用于____。( ) A. 定量分析, B. 结构与定量分析, C. 结构分析, D. 表面状态分析。 12. 紫外吸收光谱的最重要应用是为我们提供识别未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具有的_____和估计共轭程度的信息,从而推断和鉴别该 有机物的结构。( ) A. 生色团、助色团, B. 质子数, C. 价电子数, D. 链长。 13.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