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谱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变宽;B.压力变宽:C场致变宽: D.自吸变宽 7、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灯电流;B灯电压;C阴极温度; D.内充气体压力 8、下列可提高A1元素的原子化效率的方法是: A加快喷雾速度; B.降低火焰温度: C待测溶液中加入消电离剂; D.用石墨管原子化器代器火焰原子化器 9、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位决定于溶液中:一 A.Ag浓度;B.AgCI浓度C.Ag和AgCI浓度总和;D.CI活度 10、由于对气相色谱法作出杰出贡献而在1952的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是:一 A茨维特;B.瓦尔西;C.马丁; D.海洛夫斯基 11、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A波长变长;B.波长变短;C.波长不变;D.谱带蓝移 12、用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不包括: A.吸收峰的数目: B.吸收峰的形状 C.吸收峰的位置; D.最大波长处吸光度值的大小 13、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4⅓标准加入法,消除的干扰是: 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 14、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为: A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B溶液中的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C.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D.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15、在经典极谱分析中,可逆波的扩散电流:与汞柱高度h的关系为:一 A.idhl2;B.iaxh;C idh2;Diu与h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 2、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 ,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 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的平衡,随柱温柱压变化,而与固定相及流动相体积无关的是 一。如果既随柱温、柱压变化、又随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而变化,则是 4、离子选择性系数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产生 的待测离子活度与干扰离子活度的比值,其值越 ,表明电极的 选择性越好。电位选择系数可用来估量干扰离子存在时产生的 的大小。 5、电位滴定分析中,当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变价离子(如Fe3#e2+,Cu+/Cu,可选用 为指示电极。滴定曲线上 二级微商等于 处为滴定终点
D.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谱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变宽; B.压力变宽; C.场致变宽; D.自吸变宽 7、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灯电流; B.灯电压; C.阴极温度; D.内充气体压力 8、下列可提高Al元素的原子化效率的方法是: A.加快喷雾速度; B.降低火焰温度; C.待测溶液中加入消电离剂; D.用石墨管原子化器代器火焰原子化器 9、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位决定于溶液中: A.Ag+浓度; B.AgCl浓度 C.Ag+和AgCl浓度总和; D.Cl-活度 10、由于对气相色谱法作出杰出贡献而在1952的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是: A.茨维特; B.瓦尔西; C.马丁; D.海洛夫斯基 11、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A.波长变长; B.波长变短; C.波长不变; D.谱带蓝移 12、用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不包括: A .吸收峰的数目; B.吸收峰的形状; C.吸收峰的位置; D.最大波长处吸光度值的大小 13、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¾¾标准加入法,消除的干扰是: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 14、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为: A.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B.溶液中的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C. 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D.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15、在经典极谱分析中,可逆波的扩散电流id 与汞柱高度h的关系为: A. id ∝ h 1/2; B. id ∝ h; C id ∝ h 2 ; D id 与 h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_______________。 2、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__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________。 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的平衡,随柱温柱压变化,而与固定相及流动相体积无关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既随柱温、柱压变化、又随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而变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子选择性系数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产生____________的待测离子活度与干扰离子活度的比值,其值越_______,表明电极的 选择性越好。电位选择系数可用来估量干扰离子存在时产生的___________的大小。 5、电位滴定分析中,当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变价离子(如Fe3+ /Fe2+ ,Cu2+ /Cu+ ),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为指示电极。滴定曲线上 二级微商等于__________处为滴定终点
6、极谱分析是利用被测离子或它的配离子的扩散电流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迁移电流的消除可在底液中加入 残余 电流可用 解决,极大现象可加入 来消除。 8、7、棱镜摄谱仪是利用棱镜对不同波长光的一不同进行分光的;光栅摄谱仪是利用光的现象进行分光的。 8、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主要有 跃迁, 跃迁, 跃迁和 跃迁。其中 跃迁需要的能量 较小、产生的强度最大。 三:简答题(20分) 1、简述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的要点?(5分) 2、从原理和仪器上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法与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5分) 3、解释空心阴极灯产生锐线光源的原因?(5分】 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分) 四、计算题(30分)】 1、在一定条件下,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85秒和100秒,要达到完全分离,即=1.5。计算需要多少块有效塔板。若填充柱 的塔板高度为0.1cm,柱长是多少?(10分)。 2、取10mL含氯离子的水样,插入氯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测得电动势为200mV,加入0.1mL0.1molL·1的NaC1标准溶液后电动势 为185mV。已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9mV。求水样中氯离子含量。(10分) 3、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水中的酚。取100mL水样微酸化后加入KBr,电解产生的Br2与酚反应: CHsOH+3Br2==BrC6H2OH +3HBr 通过的恒定电流为10.0mA,经964.87s到达终点,计算水中酚的浓度(以mg/L表示)为多少?(10分) 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L、下列四个电磁波谱区中,波长最长者为: A.X射线;B.红外光区;C.真空紫外光区;D.紫外和可见光区 2、在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千干扰、高精度、低检出限和大线性范围的光源是: A.ICP; B.直流电弧:C.交流电弧;D.高压火化 3、在极谱分析中,极谱极大现象的消除,可加入 A.表面活性剂;B.羟胺:C.NaC1;D.Na2S2O3 4、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5、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如(Rb)时,加入1%的钠盐起作用是: A.减少背景; B.减少如(Rb)的电离: C.提高火焰的温度: D.提高Rb的浓度 6、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A.灯电流;B.阴极材料;C.填充气体;D.阳极材料 7、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6、极谱分析是利用被测离子或它的配离子的扩散电流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迁移电流的消除可在底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残余 电流可用_______________解决,极大现象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消除。 8、7、棱镜摄谱仪是利用棱镜对不同波长光的 不同进行分光的;光栅摄谱仪是利用光的 现象进行分光的。 8、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主要有————跃迁,————跃迁,————跃迁和————跃迁。其中————跃迁需要的能量 较小、产生的强度最大。 三:简答题(20分) 1、简述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的要点?(5分) 2、从原理和仪器上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法与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5分) 3、解释空心阴极灯产生锐线光源的原因?(5分) 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分) 四、 计算题 (30分) 1、在一定条件下,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85秒和100秒,要达到完全分离,即R=1.5。计算需要多少块有效塔板。若填充柱 的塔板高度为0.1 cm,柱长是多少?(10分)。 2、取10mL含氯离子的水样,插入氯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测得电动势为200 mV,加入0.1 mL0.1 mol·L-1的NaC1标准溶液后电动势 为185 mV。已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9mV。求水样中氯离子含量。(10分) 3、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水中的酚。取100mL水样微酸化后加入KBr,电解产生的Br2与酚反应: C6H5OH+3Br2====Br3C6H2OH¯+3HBr 通过的恒定电流为10.0mA,经964.87 s到达终点,计算水中酚的浓度(以mg/L表示)为多少?(10分) 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电磁波谱区中,波长最长者为: A. X射线; B. 红外光区; C. 真空紫外光区; D. 紫外和可见光区 2、在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干扰、高精度、低检出限和大线性范围的光源是: A. ICP; B. 直流电弧; C. 交流电弧; D. 高压火化 3、在极谱分析中,极谱极大现象的消除,可加入 A. 表面活性剂; B. 羟胺; C. NaCl; D. Na2S2O3 4、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 产生紫外光;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5、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铷(Rb)时,加入1%的钠盐起作用是: A. 减少背景; B. 减少铷(Rb)的电离; C. 提高火焰的温度; D. 提高Rb+的浓度 6、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A. 灯电流; B. 阴极材料; C. 填充气体; D. 阳极材料 7、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气相传质阻力项: D.液相传质阻力项 8、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溶液中H与玻璃膜中Na的交换作用;B.H得到电子; C.Na得到电子; D.H透过玻璃膜 9、在气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火焰光度检测器; B.电子捕获检测器: 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热导池检测器 10、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测定元素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空心阴极灯: B.原子化系统: C.分光系统: D.检测系统 11、在电位分析中,最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A.离子选择性电极; B.标准氢电极; B.C.银电极; D.饱和甘汞电极 12、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 (已知:L¥mi=3.498102S×m2×morl,L¥moH=l.976'10-2s×m2×mol) A.5.47109S×m2, B.5.47102S×m2, B.C.5.47105S×m2 D.5.47S×m2 2- 13、某N03离子选择性电极,KNO3sO4-4.1'10~.欲在含1moM,S04的试液中测定NO3,要求相对误差小于5%,则试液中N0 3的浓度(mol/L)不应低于 A.8.2105,B.8.2105:C.4.1'105;D.4.1'104 14、根据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和内参比电极(AgCI/AgE电极)分析,其电极的内充溶液一定含有: A.一定浓度的F和CI;B.一定浓度的H: C.一定浓度的F和H: D.一定浓度的CI和H 15、当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其极谱波的半波电位: A.不变;B.向正值移动;C.向负值移动;D.变化无规律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42显 1、电位滴定法中,三种确定终点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曲线上的点,就是部⅓曲线上的点,也是票等于的 点。 2、在恒电流电解分析中,随着电解的进行,阴极电位变得越来越,阳极电位变得越来越, 分解电压变得越来越。 3、在极谱分析中,完全极化的电极是 一,去极化电极是 4、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的仪器装置较控制电位电解法增加了一个 5、库仑滴定法与普通容量滴定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C. 气相传质阻力项; D. 液相传质阻力项 8、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溶液中H +与玻璃膜中Na+的交换作用; B. H+得到电子; C. Na+得到电子; D. H+透过玻璃膜 9、在气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火焰光度检测器; B. 电子捕获检测器; C.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 热导池检测器 10、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测定元素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空心阴极灯; B. 原子化系统;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11、在电位分析中,最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A. 离子选择性电极; B. 标准氢电极; B. C. 银电极; D. 饱和甘汞电极 12、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 (已知:L ¥ mH + =3.498´10-2 S×m2×mol-1, L¥ mOH - =1.976´10-2 S×m2×mol-1) A. 5.47´10-9 S×m2 ; B. 5.47´10-2 S×m2 ; B. C. 5.47´10-5 S×m2 ; D. 5.47 S×m2 13、某NO 离子选择性电极,KNO ,SO =4.1´10-5。欲在含1 mol/LSO 的试液 中测定NO ,要求相对误差小于5%,则试液中NO 的浓度(mol/L)不应低于 A. 8.2´10-5; B. 8.2´10-5; C. 4.1´10-5 ; D. 4.1´10-4 14、根据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和内参比电极(AgCl/Ag电极)分析,其电极的内充溶液一定含有: A. 一定浓度的F -和Cl- ; B. 一定浓度的H + ; C. 一定浓度的F -和H + ; D. 一定浓度的Cl-和H + 15、当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其极谱波的半波电位: A. 不变; B. 向正值移动; C. 向负值移动; D. 变化无规律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电位滴定法中,三种确定终点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E¾V曲线上的____点,就是 ¾V曲线上的____点,也是 等于____的 点。 2、在恒电流电解分析中,随着电解的进行,阴极电位变得越来越____,阳极电位变得越来越____,分解电压变得越来越____。 3、在极谱分析中,完全极化的电极是________,去极化电极是________。 4、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的仪器装置较控制电位电解法增加了一个______________。 5、库仑滴定法与普通容量滴定法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极谱法分析中,电解池的正极和负极对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或排斥力所产生的干扰电流是 借加入 可将它消除。 7、组分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及 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元素转变成 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 法和 法。 9、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故又称为 10.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是一,式中表示一,b表示一,当b=0时表示一,当<1时表示 三:简答题(15分) 1、在极谱分析中,当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继续增加外加电压,是否引起滴汞电极电位的改变及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在电极表 面浓度的变化变化?(3分)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进样速度慢,对谱峰有何影响?(2分) 3、在气液色谱中固定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5分) 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分) 四、计算题(30分) 1、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水中的酚。取100mL水样微酸化后加入KBr,电解产生的Br2与酚反应: C6HsOH+3Br2=-=Br3C6H2OH+3HBr 通过的恒定电流为10.0mA,经964.87s到达终点,计算水中酚的浓度(以mg/L表示)为多少?(10分) 2、组分A和B在1m长的色谱柱上保留时间分别为12.2min和12.8min,测得该柱的理论塔板数为3600,问: (1)、组分A和B能分离到什么程度(Rs=?)? (2)、假定组分A和B保留时间不变,达到完全分离需要多长的色谱柱?(10分) 3、取100mL含CI水样插入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接+”)和参比电极,测得电动势为0.200V,加入1.00'102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1.00mL后,测得电动势为0.185V。已知电极响应斜率为59mV,求水样中C的浓度。(10分) 模拟试题五 一.选择题. 1光学分析法中,使用到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A.10w400nm;B.400w750nm:C.0.75~2.5mm;D.0.1w100cm 2.波数(6)是指·() A.每厘米内波的振动次数:B.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C.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D.一个电子通过1V电压降时具有的能量 3.辐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粒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能,并从低能态(基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这种现象 称为一。() A.折射,B.发射 C.吸收: D.散射 4.共振线是具有的谱线。()) A.激发电位,B.最低激发电位,C.最高激发电位;D.最高激发能量
6、在极谱法分析中,电解池的正极和负极对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或排斥力所产生的干扰电流是_______________,借加入 _______________可将它消除。 7、组分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_。 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元素转变成 ____________。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法和 ____________法。 9、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故又称为____________。 10. 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是————,a式中表示————,b表示————,当b=0时表示————,当b<1时表示————。 三:简答题(15分) 1、在极谱分析中,当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继续增加外加电压,是否引起滴汞电极电位的改变及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在电极表 面浓度的变化变化?(3分)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进样速度慢,对谱峰有何影响 ?(2分) 3、在气液色谱中固定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5分) 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所用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5分) 四、 计算题 (30分) 1、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水中的酚。取100mL水样微酸化后加入KBr,电解产生的Br2与酚反应: C6H5OH+3Br2====Br3C6H2OH¯+3HBr 通过的恒定电流为10.0mA,经964.87 s到达终点,计算水中酚的浓度(以mg/L表示)为多少?(10分) 2、组分A和 B在1m长的色谱柱上保留时间分别为12.2 min和12.8 min,测得该柱的理论塔板数为3600,问: (1)、组分A和 B能分离到什么程度(Rs=?)? (2)、假定组分A和 B保留时间不变,达到完全分离需要多长的色谱柱?(10分) 3、取100 mL含Cl-水样插入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接“+”)和参比电极,测得电动势为0.200V,加入1.00´10-2 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1.00 mL后,测得电动势为0.185V。已知电极响应斜率为59 mV,求水样中Cl-的浓度。(10分) 模拟试题五 一. 选择题. 1. 光学分析法中, 使用到电磁波谱, 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______。( ) A. 10~400nm; B. 400~750nm; C. 0.75~2.5mm; D. 0.1~100cm. 2. 波数(σ)是指______。( ) A. 每厘米内波的振动次数; B.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C. 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D. 一个电子通过1V电压降时具有的能量. 3. 辐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 粒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能, 并从低能态(基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 这种现象 称为_______。( ) A. 折射; B. 发射; C. 吸收; D. 散射. 4. 共振线是具有______的谱线。( ) A. 激发电位; B. 最低激发电位; C. 最高激发电位; D. 最高激发能量
5.当物质在光源中蒸发形成气体时,由于运动粒子的相互碰撞和激发,使气体中产生大量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粒子,这种电离 的气体在宏观上中性,称为一。() A.等离子体,B.等原子体,C.等分子体,D.等电子体 6.棱镜或光栅可作为。() A.滤光元件;B.聚焦元件,C.分光元件,D.感光元件 7.在AES中,设I为某分析元素的谱线强度,c为该元素的含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I与c具有的函数关系(以下各式中a、b在一定条 件下为常数)。() A.c=abl:B.c=bla: C.I=ac/b:D.I=bca. 8.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光的吸收符合一,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证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多普勒效应;B.朗伯比尔定律;C.光电效应,D乳剂特性曲线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一、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 10.为了减少试液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差异如基体、粘度等)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进行定量分析。() A.标准曲线法,B.标准加入法,C.导数分光光度法:D.补偿法 11.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常用于 。() A.定性B.半定量,C.定量, D.定性、半定量及定量 12.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它广泛用于的定量测定。() A.低含量元素,B.元素定性,C.高含量元素,D.极微量元素 13.分子光谱是由于而产生的。() A.电子的发射,B.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及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C.质子的运动:D.离子的运动, 14.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含有6键外,还含有π键,它们可产生两种跃迁。() A.6→o*和π→π*;B.0→G*和n→o*;C.π→π*和n→π*; D.n+G*和π+π* 15.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改变溶剂的极性,。() A.不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B.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C.精细结构并不消失, D对测定影响不大 16.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提出了计算共轭二烯、多烯烃及共轭烯酮类化合物的跃迁最大吸收波长的经验规则。() A.一o*;;B.n-→o*;C.n一→π*;D.π一→n* 17.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可以用来一。() A.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B.确定配位数,C.研究化学位移,D.研究溶剂效应 18.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多,能较方便地对单组分或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但红外光谱法的灵敏度较低,尚不适于的测定。()
5. 当物质在光源中蒸发形成气体时, 由于运动粒子的相互碰撞和激发, 使气体中产生大量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粒子; 这种电离 的气体在宏观上中性, 称为______。( ) A. 等离子体; B. 等原子体; C. 等分子体; D. 等电子体. 6.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______。( ) A. 滤光元件; B. 聚焦元件; C. 分光元件; D. 感光元件. 7. 在AES中, 设I为某分析元素的谱线强度, c为该元素的含量,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I与c具有______的函数关系(以下各式中a、b在一定条 件下为常数)。( ) A. c = abI; B. c = bIa ; C. I = ac/b; D. I = bca . 8.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光的吸收符合_______,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 A. 多普勒效应; B. 朗伯-比尔定律; C. 光电效应; D.乳剂特性曲线.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 ______、 单色器、 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 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 空心阴极灯; C. 原子化器; D. 辐射源. 10. 为了减少试液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差异(如基体、粘度等)引起的误差, 可以采用_____进行定量分析。( ) A. 标准曲线法; B. 标准加入法; C. 导数分光光度法; D. 补偿法. 11.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约70种元素(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常用于_______。( ) A. 定性; B. 半定量; C. 定量; D. 定性、半定量及定量. 12.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泛用于_______的定量测定。( ) A. 低含量元素; B. 元素定性; C. 高含量元素; D.极微量元素. 13. 分子光谱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 ) A. 电子的发射; B.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及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C. 质子的运动; D.离子的运动. 14. 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含有σ键外, 还含有π键, 它们可产生______两种跃迁。( ) A. σ→σ*和π→π* ; B. σ→σ*和n→σ* ; C. π→π*和n→π* ; D. n→σ*和π→π* . 15. 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 改变溶剂的极性, _______。( ) A. 不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 B. 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 C. 精细结构并不消失; D.对测定影响不大. 16. 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提出了计算共轭二烯、多烯烃及共轭烯酮类化合物的______跃迁最大吸收波长的经验规则。( ) A. σ→σ* ; B. n→σ* ; C. n→π* ; D. π→π* . 17. 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 可以用来_______。( ) A. 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 B. 确定配位数; C. 研究化学位移; D. 研究溶剂效应. 18. 红外光谱的谱带较多, 能较方便地对单组分或多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但红外光谱法的灵敏度较低, 尚不适于________的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