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硝基化合物 151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硝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硝基(-NO2)的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硝基取代后得到的化合物,常用RNO2或ArNO2表示 1.分类 (1)根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R一NO2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ArNO2 (2)根据硝基的数目可分为: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 (3)根据C原子不同可分为:可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2.结构 通式:R一NO2或ArNO2 R一N 或 硝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因此硝基化合物都有较高的偶极矩。通过键长的测定发 现,硝基中的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之间的距离相同。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硝基中的氮原 子是sp2杂化的,它以三个s杂化轨道与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形成三个共平面的 键,未参于杂化的一对p电子所在的p轨道与每个氧原子的一个p轨道形成一个共轭r 键体系 CH3NO2:偶极矩为34D:键长均为0.12lnr 3.命名 卤代烃相似,通常硝基作为取代基 CH3CHCH 硝基甲烷 2-硝基丙烷 对硝基苯甲酸 O2N NO? 2N 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2,4,6-三硝基甲苯(TNT)1,3,5-三硝基苯(TN 15.2制备
1 (一) 硝基化合物 15.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硝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硝基(-NO2)的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硝基取代后得到的化合物,常用 RNO2 或 ArNO2 表示。 1..分类 ⑴ 根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R—NO2 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ArNO2 ⑵ 根据硝基的数目可分为: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 ⑶ 根据 C 原子不同可分为:可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2.结构 通式:R—NO2 或 ArNO2 硝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因此硝基化合物都有较高的偶极矩。通过键长的测定发 现,硝基中的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之间的距离相同。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硝基中的氮原 子是 sp 2 杂化的,它以三个 sp 2 杂化轨道与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形成三个共平面的σ 键,未参于杂化的一对 p 电子所在的 p 轨道与每个氧原子的一个 p 轨道形成一个共轭π 键体系。 CH3NO2:偶极矩为 3.4D; 键长均为 0.121nm 3.命名 卤代烃相似,通常硝基作为取代基。 CH3NO 硝基甲烷 2-硝基丙烷 对硝基苯甲酸 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2,4,6-三硝基甲苯(T N T) 1,3,5-三硝基苯(T N B) 15. 2 制备 R N O O R N O O - R N O O - + 或 - 2 1 - 2 1 R N O O - + R N O O - + CH3CHCH3 NO2 HOOC NO2 OH O2N NO2 NO2 CH3 O2N NO2 NO2 O2N NO2 NO2
1.烃类直接硝化 ①芳烃硝化 ②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CH3 CH2CH2NO. CH3CHCH3 CH2CHCH CH3CHNO 卤代烷硝基取代 CHiNO RXAgNOz 或NaNO2 R-NO + R-ONO 硝基化合物 亚硝酸酯 N:+R_X素 R+XⅩ 在不同的溶剂中可 得到不同的主产物 X-O=N-OR+X 3物理性质 硝基是一个强极性基,硝基化合物的偶极矩较大 2.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3.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 4.液体硝基化合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5.有毒 6.比重大于1。 154化学性质 15.4.1酸性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α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能产生互变异构现象。 OH R—CH RCH=N、 硝基式 酸式 酸式含量较低,平衡主要偏向硝基式一方。加碱可使平衡向右移动,使全部转变为 酸式的盐而溶解。例如:
2 1.烃类直接硝化 ①芳烃硝化 ②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2.卤代烷硝基取代 15.3 物理性质 1..硝基是一个强极性基,硝基化合物的偶极矩较大。 2..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3.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 4.液体硝基化合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5.有毒。 6.比重大于 1。 15.4 化学性质 15.4.1酸性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α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能产生互变异构现象。 CH2 N CH = N OH O O R R O = 硝基式 酸式 酸式含量较低,平衡主要偏向硝基式一方。加碱可使平衡向右移动,使全部转变为 酸式的盐而溶解。例如: CH3CH2CH3 HNO3 CH3CH2CH2NO2 CH3CH2NO2 CH3NO2 CH3CHCH3 NO2 400℃ R—X AgNO2 R-NO2 + R-ONO 或 NaNO2 硝基化合物 亚硝酸酯 N O - O + R—X 尿素 DMF N O - O R + X - H2O N O O - + R—X O N OR + X - 在不同的溶剂中可 得到不同的主产物 NO2 H2SO4 HNO3
OH CHENO CH= NaOh CH= 15.4.2还原反应 硝基容易被还原,尤其是直接连在芳环上的硝基,还原产物随还原介质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硝基苯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铁等金属还原为芳香族伯胺 用催化氢化的方法也可还原硝基化合物 R-NO2+ 3H2 R一NH 15.4.3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基团的影响 硝基苯中,硝基的邻位或对位上的某些取代基常显示出特殊的活性。 氯苯是稳定的化合物,普通条件下要使氯苯与氢氧化钠作用转变为苯酚很困难。但 在氯原子的邻位或对位上有硝基时,卤素的活性增大,容易被羟基取代,硝基越多,卤 素的活性越强。例如 NaOH. Cu NO2 10%NaCO3 这是由于硝基的吸电子共轭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特别是使硝基的邻位 或对位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氯原子容易被取代。 由于同样原因,硝基也使苯环上的羟基或羧基,特别是处于邻位或对位的羟基或羧 基上的氢原子质子化倾向增强,即酸性增强。例如: OH OH NO2
3 CH2NO2 CH = N OH O NaOH HCl CH = N O Na + O - 15.4.2还原反应 硝基容易被还原,尤其是直接连在芳环上的硝基,还原产物随还原介质的不同而有 所不同。硝基苯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铁等金属还原为芳香族伯胺。 NO2 Fe + HCl NH2 用催化氢化的方法也可还原硝基化合物。 R NO2 + 3H2 Ni R NH2 15.4.3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基团的影响 硝基苯中,硝基的邻位或对位上的某些取代基常显示出特殊的活性。 氯苯是稳定的化合物,普通条件下要使氯苯与氢氧化钠作用转变为苯酚很困难。但 在氯原子的邻位或对位上有硝基时,卤素的活性增大,容易被羟基取代,硝基越多,卤 素的活性越强。例如: Cl NaOH, Cu 高温,高压 OH Cl 10%NaCO3 煮沸 NO2 NO2 OH NO2 NO2 这是由于硝基的吸电子共轭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特别是使硝基的邻位 或对位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氯原子容易被取代。 由于同样原因,硝基也使苯环上的羟基或羧基,特别是处于邻位或对位的羟基或羧 基上的氢原子质子化倾向增强,即酸性增强。例如: OH OH NO2 OH NO2 pKa 10.00 7.21 7.16 8.30 NO2 OH
COOH COOH COOH Ka4.17 2.21 3.40 (二)胺 15.5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5.5.1分类 胺可看作氨的烃基衍生物 1.按烃基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2.根据NH3上H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分为 第一胺(伯)RNH2一个H原子被取代 第二胺(仲)R2NH二个H原子被取代 第三胺(叔)RN三个H原子被取代 根据氨基的数目可分为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4.季铵类季铵盐和季铵碱 15.5.2命名 注意:胺、氨、铵的意义 1.简单的胺可用它所含的烃基命名一一以胺为母体 CH3NH2甲胺;Me2CHNH2异丙胺;Me2NH二甲胺 2.所连烃基不同的胺,把简单的写在前面 CH3NHCH2CH3甲乙胺或N一甲基乙胺 多烃基胺、多元胺 CH3NHCH3; (CH3)3N: H2N CH2CH2NH2 二甲胺 三甲胺 乙二胺 4.复杂的胺可看作烃基衍生物来命名,以烃基为母体 CH, CHCHCHCH CH3 CHCH CH N(CH2 CH3)2 2-氨基-4-甲基戊烷 2-二乙氨基丁烷 季铵类 季铵碱: MeNtor氢氧化四甲铵 季铵盐:[ Me3 NEt]fCI-氯化三甲基乙基铵 Me2NH2I碘化二甲铵
4 COOH COOH NO2 COOH NO2 COOH NO2 pKa 4.17 2.21 3.40 3.49 (二) 胺 15.5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5.5.1 分类 胺可看作氨的烃基衍生物 1.按烃基可分为 脂肪胺和芳香胺 2.根据 NH3 上 H 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分为 第一胺(伯)RNH2 一个 H 原子被取代 第二胺(仲)R2NH 二个 H 原子被取代 第三胺(叔)R3N 三个 H 原子被取代 3.根据氨基的数目可分为 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4.季铵类 季铵盐和季铵碱 15.5.2命名 注意:胺、氨、铵的意义 1.简单的胺可用它所含的烃基命名——以胺为母体 CH3NH2 甲胺 ; Me2CHNH2 异丙胺; Me2NH 二甲胺 2.所连烃基不同的胺,把简单的写在前面 CH3NH CH2CH3 甲乙胺 或 N—甲基乙胺 3.多烃基胺、多元胺 CH3NHCH3; (CH3)3N; H2N CH2CH2NH2 二甲胺 三甲胺 乙二胺 4.复杂的胺可看作烃基衍生物来命名,以烃基为母体 5.季铵类 季铵碱: Me4N+OH— 氢氧化四甲铵 季铵盐: [Me3NEt]+Cl - 氯化三甲基乙基铵 Me2N+H2I - 碘化二甲铵 CH3CHCH2CHCH3 CH3CH2CHCH3 2-氨基-4-甲基戊烷 2-二乙氨基丁烷 CH3 NH2 N(CH2CH3 )2
15.5.3结构 1.问题的提出:N原子的电子构型:1S22S2P3,键角应是90° 2.实验事实:氨和胺分子具有四面体棱锥形结构。 N、 氨:键长/n H N-H0.1008 ∠HNH107.3° 氨的结构 H H3C H N-H0.10l1 ∠HNH105.9° 甲胺的结构 N-C0.1474 ∠HNC12.9° CH3 三甲胺:键长/nm 键角 H3C CH3 N-C0.147 ∠CNC108° 甲胺的结构 3.解释 ①N原子是不等性的sp3杂化 ②四个杂化轨道,三杂化轨道用于成键,一个杂化轨道中含有孤对电子 特征 ①形状为锥形 ②具有孤对电子是亲核试剂 ③若N原子上连有三个不同基团,是手性分子,理论上应存在对映体。 CH3出H3C C2H5 HH C2H5
5 15.5.3结构 1.问题的提出:N 原子的电子构型: 1S22S22P3 , 键角应是 90°。 2.实验事实:氨和胺分子具有四面体棱锥形结构。 3.解释: ① N 原子是不等性的 sp3 杂化。 ② 四个杂化轨道,三杂化轨道用于成键,一个杂化轨道中含有孤对电子。 4.特征: ① 形状为锥形 ② 具有孤对电子是亲核试剂 ③ 若 N 原子上连有三个不同基团,是手性分子,理论上应存在对映体。 氨:键长/nm 键 角 N-H 0.1008 ∠HNH 107.3° 甲胺:键长/nm 键 角 N-H 0.1011 N-C 0.1474 ∠HNH 105.9° ∠HNC 112.9° 三甲胺:键长/nm 键 角 N-C 0.147 ∠CNC 108° R3 R2 R1 R3 R2 R1 N H H H 氨的结构 N H3C H H 甲胺的结构 N H3C CH3 CH3 三甲胺的结构 N C2H5 H CH3 N H C2H5 H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