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4 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 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长年与书店绝缘,仅凭 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 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 不沾边,只是靠“传统工艺”去以不变应万变;有些 气沉沉,索然寡味,与学生形成深深的“外,暮 教师观念陈旧,语言陈腐,方法单调,行为刻 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让 这样的老师去教导我们的下一代,去塑造孩子们的灵 魂,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
◼ 情节4 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 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长年与书店绝缘,仅凭 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 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 不沾边,只是靠“传统工艺”去以不变应万变;有些 教师观念陈旧,语言陈腐,方法单调,行为刻板,暮 气沉沉,索然寡味,与学生形成深深的“代沟”…… 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让 这样的老师去教导我们的下一代,去塑造孩子们的灵 魂,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
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burn-out”一词原意指耗尽、精疲力竭。自从 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 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有关职业倦怠 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但大部分学者指出职 业倦怠是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是不能成功地 应付各种负面压力的结果。还有人认为,这种 耗竭是个人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所致。因 此,综合各种有关职业倦总的定义,我们认为: 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 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 “burn—out”一词原意指耗尽、精疲力竭。自从 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 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有关职业倦怠 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但大部分学者指出职 业倦怠是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是不能成功地 应付各种负面压力的结果。还有人认为,这种 耗竭是个人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所致。因 此,综合各种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我们认为: 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 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2002年9月10日,“教师节”也已走过了20个 年轮。人们在纷纷感怀恩师的时候,有没有关 注到作为“助人职业”的老师们又承受着多少 旁人所不了解的心理压力? 《法制晚报》与新浪教育频道 (edu.sina.com.cn)联手推出了“老师,您累 吗?”在线调查。数据显示,感觉生理耗竭和 对自己职业评价衰落是教师中的普遍现象。其 中,近六成被调查者有生理耗竭现象。截止 于当天上午10时,共有5621人参与调查,93.7 %是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 2002年9月10日,“教师节”也已走过了20个 年轮。人们在纷纷感怀恩师的时候,有没有关 注到作为“助人职业”的老师们又承受着多少 旁人所不了解的心理压力? 《法制晚报》与新浪教育频道 (edu.sina.com.cn)联手推出了“老师,您累 吗?”在线调查。数据显示,感觉生理耗竭和 对自己职业评价衰落是教师中的普遍现象。其 中,近六成被调查者有生理耗竭现象。 截止 于当天上午10时,共有5621人参与调查,93.7 %是教师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的重 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 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 觉。”职业倦总已成为教育 领域的职业病。 具体表现为
◼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的重 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 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 觉。”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 领域的职业病。 ◼ 具体表现为:
(1)生理耗竭和职业评价衰落 是普遍现象 数据显示,感觉生理耗竭和对自己职业评价衰 落是教师中的普遍现象。在调查中,有将近六 成的人经常会“感到自己经常疲惫不堪,对疾 病的抵抗力下降,或者出现失眠、头痛、背痛、 肠胃不适等症状”。只有2.94%的人回答从来 不会 在回答“您是否会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 时,有47.13%的被调查者回答经常会,偶尔 会的有4383%
(1)生理耗竭和职业评价衰落 是普遍现象 ◼ 数据显示,感觉生理耗竭和对自己职业评价衰 落是教师中的普遍现象。在调查中,有将近六 成的人经常会“感到自己经常疲惫不堪,对疾 病的抵抗力下降,或者出现失眠、头痛、背痛、 肠胃不适等症状”。只有2.94%的人回答从来 不会。 在回答“您是否会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 时,有47.13%的被调查者回答经常会,偶尔 会的有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