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Z214005 总学时:48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金融学》精编版(第三版)主编:黄达 授课教师姓名:刘艳梅
货币金融学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Z214005 总学时:48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金融学》精编版(第三版) 主编:黄达 授课教师姓名:刘艳梅
章节 第二章信用 课时 4 教 1,掌握信用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理解高利贷存在的理由和现实表现,掌握我国当前的民间借贷出现的背景及 学 其性质。 目 3.了解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经济行为主体在信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掌握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因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等信用形式的性 的 质、特点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信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5.理解股份公司与信用的关系。 教学 教学重点: 重点 1,信用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我国当前的民间借贷出现的背景及其性质。 突出 3.各种信用形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方法 突出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更多地应用身边发生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如教育 助学贷款问题、超市倒闭考量商业信用、我国的消费信用等,同时辅之以阅读 材料。 教学 教学难点: 难点 1.各种信用形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及 突破方法: 多讲多练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做小组作业。 方法
章节 第二章 信 用 课时 4 教 学 目 的 1.掌握信用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理解高利贷存在的理由和现实表现,掌握我国当前的民间借贷出现的背景及 其性质。 3.了解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经济行为主体在信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掌握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等信用形式的性 质、特点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信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5.理解股份公司与信用的关系。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重点: 1.信用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我国当前的民间借贷出现的背景及其性质。 3.各种信用形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突出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更多地应用身边发生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如教育 助学贷款问题、超市倒闭考量商业信用、我国的消费信用等,同时辅之以阅读 材料。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教学难点: 1.各种信用形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突破方法: 多讲多练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做小组作业
相关 1.全国大面积停贷国家助学贷款走到十字路口 2.国外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启示。 内容 3.一种特殊的民间金融组织:合会 4.福安“倒会”事件折射民间游资出路问题 素材 5.我国非正规金融透析 6.案例:超市倒闭潮考量商业信用 7.离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8.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 9案例:“中国老太太与外国老太太的故事” 10.扩大消费需求成为今后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11.新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即 教 导入: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信用,信用很宝贵。当信用下降时你借的钱就 游 少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章我们来讲信用。 首先,以一个小案例引入,使学生能够明白高利贷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 设 信用,从而更加深入理解信用的产生及其发展,以便下一步的进一步学习。 父 其次,简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信用活动的基础, 第三,通过归纳法、举例法、小案例重点讲解各种信用形式,并能区分不 同信用形式的特点。 第四,简单分析股份公司与信用的关系 教 一、信用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信用活动的基础 学 三、信用的形式 分 四、股份公司 容 条 一、阅读案例资料,讨论分析 案例:民间借贷进行时 内 问题:试对民间借贷进行利弊分析。 以上案例分析由各小组以PPT方式完成,并于第4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
相关 内容 素材 1.全国大面积停贷 国家助学贷款走到十字路口 2.国外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启示。 3.一种特殊的民间金融组织:合会 4.福安“倒会”事件折射民间游资出路问题 5.我国非正规金融透析 6.案例: 超市倒闭潮考量商业信用 7.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8.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 9.案例:“中国老太太与外国老太太的故事” 10.扩大消费需求成为今后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11.新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即 教 学 设 计 导入: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信用,信用很宝贵。当信用下降时你借的钱就 少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章我们来讲信用。 首先,以一个小案例引入,使学生能够明白高利贷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 信用,从而更加深入理解信用的产生及其发展,以便下一步的进一步学习。 其次,简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信用活动的基础。 第三,通过归纳法、举例法、小案例重点讲解各种信用形式,并能区分不 同信用形式的特点。 第四,简单分析股份公司与信用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一、信用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信用活动的基础 三、信用的形式 四、股份公司 研 讨 内 一、阅读案例资料,讨论分析 案例:民间借贷进行时 问题:试对民间借贷进行利弊分析。 以上案例分析由各小组以 PPT 方式完成,并于第 4 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
容 平台“课程作业”栏目中。 二、专题研讨任务二布置 案例: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发展问题的思考 问题:1.作为大学生,你如何看待助学贷款的违约问题? 2.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联系国家颁布的助学贷款规定) 3.商学院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 以上专题由第4组和第5组完成,并于第四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平台” 的“研究性教学”的专题2中,并积极参与“课程答疑”中的论坛“专题2 的研讨,可提出问题,请求帮助等等。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容 平台“课程作业”栏目中。 二、专题研讨任务二布置 案例: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发展问题的思考 问题:1.作为大学生,你如何看待助学贷款的违约问题? 2.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联系国家颁布的助学贷款规定) 3.商学院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 以上专题由第 4 组和第 5 组完成,并于第四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平台” 的“研究性教学”的专题 2 中,并积极参与“课程答疑”中的论坛“专题 2” 的研讨,可提出问题,请求帮助等等。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用范骑及其产生与发展 学 课时:1 一、信用的概今 过 1.信用的定义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履行自己诺言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径 2.信用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贷者有权取得利息,借者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思考: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算不算是一种信用? 3.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 信用主体:一定的时间间隔:信用工具 二、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 期。 3.货币与信用,都以私有为前提,他们产生的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 关系。 三、信用的方式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四、高利贷 1.高利贷的特点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信用形式 2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3.我国的民间借贷 当前的民间借贷特点:借贷活跃、利率高、风险大、借贷用途是解决经营方面的资金需要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应取的对策。 即问即答: 1.什么是信用?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信用是如何产生的?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范畴及其产生与发展 课时:1 一、信用的概念 1.信用的定义 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履行自己诺言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2.信用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贷者有权取得利息,借者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思考: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算不算是一种信用? 3.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 信用主体;一定的时间间隔;信用工具 二、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末 期。 3.货币与信用,都以私有为前提,他们产生的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 关系。 三、信用的方式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四、高利贷 1.高利贷的特点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信用形式 2.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3.我国的民间借贷 当前的民间借贷特点:借贷活跃、利率高、风险大、借贷用途是解决经营方面的资金需要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应取的对策。 即问即答: 1.什么是信用?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信用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