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检偏 检偏:用偏振器件分析、检验光的偏桭态。 偏振片既可“起偏”又可“检偏” 设入射光可能是自然光、线偏振光或由线偏振光与自然光混合而 成的部分偏振光,用偏振片来区分它们,如图示。 待检光 思考以光线为轴转动P 若Ⅰ不变一待检光是什么光? 若I变,有消光一待检光是什么光? 若变,无消光一待检光是什么光? §3反射和折射光的偏振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自然光在介质表面反射、折射时,偏振度要发生变化 线偏振光
6 三.检偏 检偏:用偏振器件分析、检验光的偏振态。 偏振片既可“起偏”又可“检偏”。 设入射光可能是自然光、线偏振光或由线偏振光与自然光混合而 成的部分偏振光,用偏振片来区分它们,如图示。 思考 以光线为轴转动 P, ·若 I 不变─待检光是什么光? ·若 I 变,有消光─待检光是什么光? ·若 I 变,无消光─待检光是什么光? §3 反射和折射光的偏振 一.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自然光在介质表面反射、折射时,偏振度要发生变化。 I ? P 待检光 · · 自然光反射和折射 · · · · · · · · n1 n2 i i r · · n1 ·S · · · · · · · n2 i0 i0 r0 线偏振光 · ·
反射光垂直入射面的分量(S分量)比例大, 折射光平行入射面的分量P分量)比例大, 入射角i变→反射、折射光的偏振度也变。 i=i0时,反射光只有S分量。 i0—布儒斯特角 或起偏角 此时 0+/0=900 由折射定律n1Sinl=n2Sin0 又 SIn o=cos lo 有gi= n21布儒斯特定律1812年 若m1=1.00(空气),m2=1.50(玻璃),则: 1.50 空气→玻璃i0=t 1.00=56°18 互余 玻璃→空气in=tg 1.00 =33°42 5 玻璃片堆起偏和检偏 1起偏 由光的电磁理论可知,当i=i时,反射光光强I与入射自然光光 强l之比为
7 反射光垂直入射面的分量(S 分量)比例大, 折射光平行入射面的分量(P 分量)比例大, 入射角 i 变反射、折射光的偏振度也变。 i = i0时,反射光只有 S 分量。 i 0 ─ 布儒斯特角 或 起偏角 此时 i0 +r0 = 90O , 由折射定律 1 0 2 0 n sin i = n sin r 又 0 0 sin r = cosi 有 21 1 2 0 tg n n n i = = ─布儒斯特定律(1812年) 若 n1=1.00 (空气),n2=1.50 (玻璃),则: 互余 玻璃→空气 空气→玻璃 = = = = − − 33 42 1.50 1.00 tg 56 18 1.00 1.50 tg 1 0 1 0 i i 二.玻璃片堆起偏和检偏 1.起偏 由光的电磁理论可知,当 i = i0时,反射光光强 I 与入射自然光光 强 I0之比为
2 sin(io-ro) 自然光从空气→玻璃(m2=150),可算得≈7%。要提高反射 0 线偏振光的强度,可利用玻璃片堆的多次反射 线偏振光 么Ⅳ7/z 玻璃 片堆 接近线偏振光 2.检偏 让待检光以布儒則特角而入射到界面上,以入射线为轴旋转界面(侏持i= i不变) 若反射光光强不变→入射光是自然光; 若反射光光强变且有消光 入射光是线偏振光;
8 sin ( ) 2 1 0 0 2 0 i r I I = − 自然光从空气→玻璃(n2 =1.50),可算得 7 % 0 I I 。要提高反射 线偏振光的强度,可利用玻璃片堆的多次反射。 2.检偏 让待检光以布儒斯特角i0入射到界面上,以入射线为轴旋转界面(保持i= i0不变), ·若反射光光强不变 入射光是自然光; ·若反射光光强变且有消光 入射光是线偏振光; · · · · · · i0 ·· ·· ·· 接近线偏振光 ·· ·· ·· · · · · · · · · · · · · 玻璃 片堆 线偏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