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讲义(萨尔瓦多,英文8版,2004) 序吉 1.主要内容:(P7,13)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 (2)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帐户知识,外汇交易与汇率理论, (3)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原理。 2.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国际经贸专业),基础课程(经济学专业)」 (中国200 才开课, 国外是惯例:经济学 〔微观、宏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比较经 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0年始学“西方经济学”,2000年开设国际经济学) 3.学习意义. (1)实际意义:认识、了解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趋势,商人可趋利避喜,官员可正确制定和 执行政策。(如,中国的汇率调整:50%以上的幅度,不了解宏观趋势,易受损害) (2)理论意义:考研, 在政府和大企业从事综合经济管理研究, 为什么 要用英文教科书?国家规定:510%的课程要双语,2-5门课要双语。有利于大家提高英 语阅读能力。 5.学习顺序。 基本按照教材顺序讲 上课讲解理论性内容和重点、难点 简单内容、 容课外阅读:700页教材,16周,40页1固 (至少30页/周,扣掉次要内容) 6.学习方法:学习三步曲。 预习:明确重点(可以只读图示下面的文字) 上课,听罐理论内容、重点、 难点 课后: 习笔记、 阅读教材、作业练习:期末交作业、记分 (书末带*的习题有答案,尽量做,可自己核对答案) (年章书后有文献目录,对于个别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和将来可以在网上搜查原始文章) 7.阅读:第1章目录,提问: 1.Em Economy Structural Unemployme 3. Restructuring 4.Transition Economies 5.统计资料,P18,billion? 6.P20,出口额,中国2001年多少?问:2004年中国是多少?类国是多少?多少年后成为世 界N0.1?(72法则介绍,依据速度差动态计算,速度差10%) 翻番的复利计算公式是:(1+7.2%)10一2 按照级数展开有,7.2*10年=72 如果速度是10%,则有:10*7.2年=72 7.世界出口<世界进口,差额为4%,为什么? 8.世界服务贸易橛况: 世界服务出口/世界商品出口=1440/6162=23% 但世界的服务/世界的生产一55%,发达国家>60%,发展中国家一40%, 美国的服务出口/商品出口=263/731=36%,美国的服务/GDP>70%, 中国的服务出口/商品出口=31266=12%,中国的服务/GDP=35% 习题:阅读P18-19的表格,了解因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1 国际经济学讲义(萨尔瓦多,英文 8 版,2004) 序言 1. 主要内容:(P7,1.3) (1)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 (2)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帐户知识,外汇交易与汇率理论, (3)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原理。 2. 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国际经贸专业),基础课程(经济学专业)。 (中国 2000 年才开课,国外是惯例:经济学(微观、宏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比较经 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 90 年始学“西方经济学”,2000 年开设国际经济学) 3. 学习意义。 (1)实际意义:认识、了解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趋势,商人可趋利避害,官员可正确制定和 执行政策。(如,中国的汇率调整:50%以上的幅度,不了解宏观趋势,易受损害) (2)理论意义:考研,在政府和大企业从事综合经济管理研究。 4. 为什么要用英文教科书?国家规定:5-10%的课程要双语,2-5 门课要双语。有利于大家提高英 语阅读能力。 5. 学习顺序。 基本按照教材顺序讲。 上课讲解理论性内容和重点、难点。 简单内容、材料性内容课外阅读:700 页教材,16 周,40 页 / 周。 (至少 30 页/周,扣掉次要内容) 6. 学习方法:学习三步曲。 预习:明确重点 (可以只读图示下面的文字) 上课:听懂理论内容、重点、难点。 课后:复习笔记、阅读教材、作业练习 :期末交作业、记分。 (书末带*的习题有答案,尽量做,可自己核对答案) (每章书后有文献目录,对于个别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和将来可以在网上搜查原始文章) 7. 阅读:第 1 章目录,提问: 1.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 2.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 3. Restructuring ? 4. Transition Economies ? 5. 统计资料,P18, billion ? 6. P20, 出口额,中国 2001 年多少?问:2004 年中国是多少?美国是多少?多少年后成为世 界 NO. 1 ? (72 法则介绍,依据速度差动态计算,速度差 10%) 翻番的复利计算公式是:(1+7.2%)10 = 2 按照级数展开有, 7.2 * 10 年 = 72 如果速度是 10%,则有:10 * 7.2 年 = 72 7. 世界出口 < 世界进口,差额为 4%,为什么? 8. 世界服务贸易概况: 世界服务出口 / 世界商品出口 = 1440/6162 =23%, 但世界的服务/世界的生产 = 55%,发达国家>60%,发展中国家 = 40%, 美国的服务出口/商品出口=263/731=36%,美国的服务/GDP>70%, 中国的服务出口/商品出口=31/266=12%,中国的服务/GDP = 35% 习题:阅读 P18-19 的表格,了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教学进度表 周数课时数 授课内容 2 第1章序言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重商主义 2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第3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一般均衡图) 2 第4章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 2 第5章赫俄理论 4 2 第6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第7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5 2 第8章关税:局部均衡有效保护率 2 第8章关税:一般均衡大国关税 国庆放假 2 国庆放假 2 第9章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 2 第9章非关税壁垒:卡特尔 2 第9章非关税壁垒:倾销 2 第9章非关税壁鱼:出口补贴、战略贸易政策乌拉圭回合 9 第10章经济一体 2 第山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10 2 第12章多国公司第13章国际收支表 2 第14章外汇市场与汇率: 套汇 11 2 第14章外汇市场与汇率:套利、投机 2 第15章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 133 第15意汇率的决定:街币主义理论 第16章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下的价格调节机制:浮动汇率 13 2 第16章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下的价格调节机制:固定汇率 2 第17章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的综合:收入调节机制 第17意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的综合:调节的综合 第18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新旺图 15 第18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S-LM-B即图 2 第18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B-EB图 3 第19章开放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总蒂求调节 第19章开放经济的价格和 总供给调节 17 第20章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各自的利弊 第20章浮动汇率与是固定汇率:国际政策协调 18 第21章国际货币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2 总军 2
2 教学进度表 周数 课时数 授课内容 1 2 第 1 章 序言 第 2 章 比较优势理论:重商主义 2 第 2 章 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2 2 第 2 章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2 第 3 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一般均衡图) 3 2 第 4 章 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 2 第 5 章 赫俄理论 4 2 第 6 章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2 第 7 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5 2 第 8 章 关税:局部均衡 有效保护率 2 第 8 章 关税:一般均衡 大国关税 6 2 国庆放假 2 国庆放假 7 2 第 9 章 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 自愿出口限制 2 第 9 章 非关税壁垒:卡特尔 8 2 第 9 章 非关税壁垒:倾销 2 第 9 章 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战略贸易政策 乌拉圭回合 9 2 第 10 章 经济一体化 2 第 11 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10 2 第 12 章 多国公司 第 13 章 国际收支表 2 第 14 章 外汇市场与汇率:套汇 11 2 第 14 章 外汇市场与汇率:套利、投机 2 第 15 章 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 12 2 第 15 章 汇率的决定:货币主义理论 2 第 16 章 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下的价格调节机制:浮动汇率 13 2 第 16 章 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下的价格调节机制:固定汇率 2 第 17 章 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的综合:收入调节机制 14 2 第 17 章 收入调节机制与自动调节的综合:调节的综合 2 第 18 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斯旺图 15 2 第 18 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IS-LM-BP 图 2 第 18 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IB-EB 图 16 2 第 19 章 开放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总需求调节 2 第 19 章 开放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总供给调节 17 2 第 20 章 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各自的利弊 2 第 20 章 浮动汇率与是固定汇率:国际政策协调 18 2 第 21 章 国际货币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2 总结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相对优势理论 2.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贸易为金银。(历史背景:商品生产、流通发达,货币稀缺,统治者 需要储备为 现代发达国家的奥易仍然不自由,仍然有许多重商主义的影响,见P32,Case Study2-2, 中国:现代重商主义?(美国报刊的评论:中国要货币,美国发货币,记帐) 2.3绝对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亚当斯密 2.3A绝对优势。亚当斯密的放事:裁缝和鞋匠的故事(1776,国富论)。 2.3B绝对优势的解 表2.1绝对优势 US UK 麦(普式耳八时)6>1 布(码八时) 4<5 注:1普式耳=36升,1码=0.9米 1.如果自给自足,美国的消费是6W,4C, 如果专业化生产,美国可以生产12W,消费6W,6C(设国际价是1W=1C) 贸易利益:2C的消费增量。或者节约0.5人时。 2. 自给自足,英国要清费6W,要6人时。 但如果是专业化分工生产和交换,英国的6人时可以生产30C,用6C换回6W后, 可得贸易利益:24C,或节约劳动近5人-时。 3.绝对优势理论的峡点:只能解释生产率互有优劣的国家之间的互利贸易, 设有解释生产率全优与全劣国家之间能否开展互利的贸易】 2.4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2.4A比较优势定律 表2.2相对优势 LUS UK 麦(普式耳八时)6 布(码人时) >2 1.美国全优,英国全劣: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决定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一国总有相对优势:英国的布有相对优势(绝对劣势较小):生产率是美国的12, 一国总有相对劣势:英国的麦有相对劣势(绝对劣势较大):生产率是美国的16, (中园古活 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 (也可以竖立比较:如麦价:布凌,US是4/6-13,UK是21=2,US的麦价低,麦有比较优势 如布价:麦布,US是6/4-1.5,UK是1/2-0.5,K的布价低,布有比较优势) 2.4B贸易利益 1.如果自给自足,美国的消费是6W,4C: 如果专业化生产,美国可以生产12W,消费6W,6C(设国际价是1W-1C) 贸易利益:2C的消费增量,或者节约0.5人时. 与绝对优势理论时的相同) 2.如果自给自足,英国要消费6W,需要6人-时
3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 第 2 章 相对优势理论 2.2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贸易为金银。(历史背景:商品生产、流通发达,货币稀缺,统治者 需要储备为战争等) 现代发达国家的贸易仍然不自由,仍然有许多重商主义的影响,见 P32,Case Study 2-2, 中国:现代重商主义?(美国报刊的评论:中国要货币,美国发货币,记帐) 2.3 绝对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亚当.斯密 2.3A 绝对优势。亚当.斯密的故事:裁缝和鞋匠的故事(1776,国富论)。 2.3B 绝对优势的解释。 表 2.1 绝对优势 US UK 麦(普式耳/人-时) 6 > 1 布(码/人-时) 4 < 5 注:1 普式耳 = 36 升,1 码 = 0.9 米 1. 如果自给自足,美国的消费是 6W,4C; 如果专业化生产,美国可以生产 12W,消费 6W,6C(设国际价是 1W=1C) 贸易利益:2C 的消费增量,或者节约 0.5 人-时。 2. 如果自给自足,英国要消费 6W,需要 6 人-时。 但如果是专业化分工生产和交换,英国的 6 人-时可以生产 30C,用 6C 换回 6W 后, 可得贸易利益:24C,或节约劳动近 5 人-时。 3. 绝对优势理论的缺点:只能解释生产率互有优劣的国家之间的互利贸易, 没有解释生产率全优与全劣国家之间能否开展互利的贸易。 2.4 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大卫·李嘉图 2.4A 比较优势定律 表 2.2 相对优势 US UK 麦(普式耳/人-时) 6 > 1 布(码/人-时) 4 > 2 1. 美国全优,英国全劣: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决定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 一国总有相对优势:英国的布有相对优势(绝对劣势较小):生产率是美国的 1/2, 一国总有相对劣势:英国的麦有相对劣势(绝对劣势较大):生产率是美国的 1/6, (中国古话: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 (也可以竖立比较:如麦价:布/麦,US 是 4/6=1/3,UK 是 2/1=2,US 的麦价低,麦有比较优势 如布价:麦/布,US 是 6/4=1.5,UK 是 1/2=0.5,UK 的布价低,布有比较优势) 2.4B 贸易利益 1. 如果自给自足,美国的消费是 6W,4C; 如果专业化生产,美国可以生产 12W,消费 6W,6C(设国际价是 1W=1C) 贸易利益:2C 的消费增量,或者节约 0.5 人-时。(与绝对优势理论时的相同) 2. 如果自给自足,英国要消费 6W,需要 6 人-时
但如果是专业化分工生产和交换,英国的6人-时现可以生产12C,用6C换回6W后, 可得贸易利益:6C,或节约劳动3人时。 3.国际价: 经济学家认为 在 两国的国内价之间 如,小麦的国际价:应该高于出口国(US)的国内价:6W>4C 应该低于进口国(UK)的国内价:1W<2C, 即:4C<6W<12C(P37),或:23C<1W<2C 比较优势定律(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两国的两种产品互有比较(成本)优势,则两国可以通 产和贸易而互利。(贸易利益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 相 优势定律的例外 品的相对成本完全相同时 两国不能开展互利贸易 2.4D相对优势的货币化表示。现实中,用货币成本,不用劳动成本。 阅读P40,蜡烛商的请求(西洋版的顺倒黑白,指鹿为马,讽刺贸易保护主义的论调) 相对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李代替了斯,“相对优势理论的普遍性最强”(萨语) 2.6不变成本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利益 2.6A贸易利益的图示 1.两国的生产边界线(P45):US在小麦生产上有优势,UK在布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 2.闭关自守时两国的消费:US:A(90W,60C),UK:A'(40W,40C) 3.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后的两国消费:互利。 贸易线:设国际价为1W=1C,US:BE线,UK:BE线 专业化生 和贸易后 的US消费:E(I10W ,70C)>A(90W,60C),是帕累托进 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后的UK消费:E(70W,50C)>A(40W,40C),是帕累托进 4.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图示的好处:可以看见整个获利空间,更加形象直观。 习思:P53,P2题,P4题, 第3意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4封闭均衡:P65 3.4B 均衡: 相 价格和比较优势, P66,图3.3封闭均衡: 1国:A点。国内价:Pa=14(Y公),X产品使宜,有比较优势。 2国:A'点。国内价:P=4(YX),X产品贵,Y产品便宜,Y产品有比较优势 3.5A成本递增下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的图示:P68 成本递增下的生产边界线 封闭均衡:1国:A点:2国:AN点。 3.开放均衡:一般均衡图示。 设国际价格线:P=1, 1国:生产均衡点:B(X→B) 进口CE(60) 消费均衡点:E>A(序数效用)(I与Ⅲ应该平行) 有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BCE 3.6不同需求下的贸易:P73 p76,图3.6 两国生产边界线相同:供给特性相同。 2.两国需求不同。两国的封闭均衡点不同:A与A'。两国的国内价不同:P,与P 3.两国的开放均衡。设国际价:P:(在两国的国内价之间) 两国的生产点相同:B(B)
4 但如果是专业化分工生产和交换,英国的 6 人-时现可以生产 12C,用 6C 换回 6W 后, 可得贸易利益:6C,或节约劳动 3 人-时。 3. 国际价: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两国的国内价之间。 如,小麦的国际价:应该高于出口国(US)的国内价:6W > 4C 应该低于进口国(UK)的国内价:1W < 2C , 即: 4C < 6W < 12C (P37),或:2/3C < 1W < 2C 比较优势定律(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两国的两种产品互有比较(成本)优势,则两国可以通 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而互利。(贸易利益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4C 相对优势定律的例外。当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完全相同时,两国不能开展互利贸易。 2.4D 相对优势的货币化表示。现实中,用货币成本,不用劳动成本。 阅读 P40, 蜡烛商的请求(西洋版的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讽刺贸易保护主义的论调) *相对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李代替了斯,“相对优势理论的普遍性最强”(萨语) 2.6 不变成本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利益 2.6A 贸易利益的图示 1. 两国的生产边界线(P45):US 在小麦生产上有优势,UK 在布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 2. 闭关自守时两国的消费:US:A(90W,60C),UK:A’(40W,40C) 3. 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后的两国消费:互利。 贸易线:设国际价为 1W=1C ,US:BE 线,UK:B’E’线 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后的 US 消费:E(110W,70C)> A(90W,60C),是帕累托改进。 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后的 UK 消费:E’(70W,50C)>A’(40W,40C),是帕累托改进。 4. 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图示的好处:可以看见整个获利空间,更加形象直观。 习题:P53,P2 题,P4 题, 第 3 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4 封闭均衡:P65 3.4B 均衡:相对价格和比较优势。 P66,图 3.3 封闭均衡: 1 国:A 点。国内价:PA = 1/4(Y/X),X 产品便宜,有比较优势。 2 国:A’点。国内价:PA’ = 4(Y/X),X 产品贵,Y 产品便宜,Y 产品有比较优势。 3.5A 成本递增下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的图示:P68 1. 成本递增下的生产边界线。 2. 封闭均衡:1 国:A 点;2 国:A’点。 3. 开放均衡:一般均衡图示。 设国际价格线:PB = 1, 1 国:生产均衡点:B(A B) 出口 BC(60), 进口 CE(60) 消费均衡点:E > A(序数效用)(Ⅰ与 Ⅲ 应该平行) 有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BCE 3.6 不同需求下的贸易:P73 P76, 图 3.6 1. 两国生产边界线相同:供给特性相同。 2. 两国需求不同。两国的封闭均衡点不同:A 与 A’。两国的国内价不同:PA 与 PA’ 3. 两国的开放均衡。设国际价:PB(在两国的国内价之间) 两国的生产点相同:B(B’)
两国的消费点不同。1国的消费点:E(出口BC,进口CE) 2国的消费点:E(出口BC, 进口CE) (如改变需求,则国际价改变,始终有出口进口) 习题:P3题,P4题。 第童需求、供给,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 4.2局部均衡分析。 1.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与国际价格的产生:P90,图4.1 国际市场 出口国的国内市场 D 进口国的国内市场 出口供给的产生,进口需求的产生,国际价的产生(在两国的国内价之间) 4.3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的起源与定义。马歌尔、艾奇沃思启用,多用于教学 4.3B1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左图,不同价格下的生产点,贸易三角形。(出口X,进口Y) 右图,提供曲线:实际上是反向贸易三角形的轨迹(连线)。背向的是出口品,凹向的是进口 4.3C2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出口Y,进口X) 4.4贸易的均衡价格: 一般均衡分析 图4.5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就是实际的均衡点: 交点E与原点的连线:两国共同的价格线,即供求均衡的价格线。 供求相等的商品数量:1国出口60X,2国进口60X; 2国出口60Y,1国进口6 Y 4.5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分析的联系 一般均衡分析:同时看见进口和出口,如贸易三角形。 局部均衡分析:只看进口或者出口,如供求分析。 1.从无差异曲线到需求曲线:从总量需求到个量需求
5 两国的消费点不同。1 国的消费点:E(出口 BC,进口 CE) 2 国的消费点:E ’(出口 B’C’,进口 C’E’) (如改变需求,则国际价改变,始终有出口=进口) 习题:P3 题,P4 题。 第4章 需求、供给,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 4.2 局部均衡分析。 1. 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与国际价格的产生:P90,图 4.1 S 国际市场 S P2 出口国的国内市场 D S P1 D D 进口国的国内市场 出口供给的产生,进口需求的产生,国际价的产生(在两国的国内价之间) 4.3 提供曲线 4.3A 提供曲线的起源与定义。马歇尔、艾奇沃思启用,多用于教学。 4.3B 1 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左图,不同价格下的生产点,贸易三角形。(出口 X,进口 Y) 右图,提供曲线:实际上是反向贸易三角形的轨迹(连线)。背向的是出口品,凹向的是进口 品。 4.3C 2 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出口 Y,进口 X) 4.4 贸易的均衡价格:一般均衡分析 图 4.5 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就是实际的均衡点: 交点 E 与原点的连线:两国共同的价格线,即供求均衡的价格线。 供求相等的商品数量:1 国出口 60X,2 国进口 60X; 2 国出口 60Y,1 国进口 60Y。 4.5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分析的联系 一般均衡分析:同时看见进口和出口,如贸易三角形。 局部均衡分析:只看进口或者出口,如供求分析。 1. 从无差异曲线到需求曲线:从总量需求到个量需求。 Y X P (Y/X)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