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用纸(首页) 第6次课 授课时间第6周■ 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遗传优生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五年制生殖医学本科 教师 职称 授课方式 讲课☐4学时口 课题 基本教材或 分子病 主要参考书 《遗传优生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血红蛋白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常见类型,发病分子基础及主要临床症 状。 教学重点、难点: 1、地中海贫血的概今及其发病分子基础。 2、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及其发病的分子基础 大体讲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地中海贫血的概念,地中海贫血基因和蛋白分子变化 第二节课: 先天 代谢缺陷概念及其发病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课:先天性代谢缺陷发病的分子基础及主要临床症状 第四节课:受体蛋白病和血浆蛋白病的种类及发病机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 实施情况: 己按教案的计划和进度执行
教案用纸(首页) 第 6 次课 授课时间 第 6 周 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遗传优生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五年制生殖医学本科 教师 职称 授课方式 讲课 4 学时 课题 分子病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遗传优生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血红蛋白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常见类型,发病分子基础及主要临床症 状。 教学重点、难点: 1、地中海贫血的概念及其发病分子基础。 2、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及其发病的分子基础。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地中海贫血的概念,地中海贫血基因和蛋白分子变化。 第二节课: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及其发病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课:先天性代谢缺陷发病的分子基础及主要临床症状 第四节课:受体蛋白病和血浆蛋白病的种类及发病机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 实施情况: 已按教案的计划和进度执行
遗传优生教研室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二)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1、概念 2、种类 a地中海贫血(a地贫) B地中海贫血(B地贫) (1)a地中海贫血 概念 分类: 基因型及血红蛋白种类 发病机理 临床症状 基因异常的分子机理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a常见阿拉伯人,地中海区人 ā+常见中国人、东南亚人、犹太人 (2)B地中海贫血 概念 分类: 基因型及血红蛋白种类
遗传优生教研室教案用纸(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二)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1、概念 2、种类 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 (1) α地中海贫血 概念: 分类: 基因型及血红蛋白种类 发病机理 临床症状 基因异常的分子机理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α0常见阿拉伯人,地中海区人 α+常见中国人、东南亚人、犹太人 (2) β地中海贫血 概念 分类: 基因型及血红蛋白种类
发病机理 临床症状 基因异常的分子机理: 转录调节序列突变 RNA加工和修饰信号序列突变 编码序列突变 B基因缺失 第二节先天性代谢缺陷 (congenital metabolism defect) 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 enzymopothy) 概念 分类 白化病(albinism) 1、群体发病率:1/10000 2、发病机理: 3、临床症状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1、群体发病率:欧美1/6000,我国1/10000, 智力低下儿童中0.5%-1%患此病。AR遗传。 2、发病机理: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基因定位12q14 血中苯丙氨酸含量高达50-100mg/d1,(正
发病机理 临床症状 基因异常的分子机理: 转录调节序列突变 RNA加工和修饰信号序列突变 编码序列突变 β基因缺失 第二节 先天性代谢缺陷 (congenitalmetabolism defect) 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 enzymopothy) 概念 分类 白化病(albinism) 1、群体发病率:1/10000 2、发病机理: 3、临床症状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 PKU) 1、群体发病率:欧美1/6000,我国 1/10000, 智力低下儿童中0.5%-1%患此病。AR遗传。 2、发病机理: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基因定位12q14 血中苯丙氨酸含量高达50-100mg/dl, (正
常人1-3mg/d1) 汗液、尿液中苯丙酮酸、苯乳酸、苯乙酸含量 高 3、临床症状: (1)智力低下 (2)汗液、尿液呈腐臭味 (3)有白化症状 (4)患儿出生时正常,3-4月开始出现症状,85% 可发展到白痴水平。 4、临床诊断 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是在肝细胞内专一 性表达,而在胎儿绒毛、羊水细胞中不表达,主 要采用新生儿筛查。 (1)血中苯丙氨酸含量检测 (2)基因诊断 5、治疗 苯丙氨酸存在与乳汁、乳制品、大米、大 白菜、菠菜、小米等食品中。 早期诊断后,尽早服用低苯丙氨酸食物, 最好终身维持(至少6年以上)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1、群体发病率:1/50000
常人1-3mg/dl) 汗液、尿液中苯丙酮酸、苯乳酸、苯乙酸含量 高 3、临床症状: (1)智力低下 (2)汗液、尿液呈腐臭味 (3)有白化症状 (4)患儿出生时正常,3-4月开始出现症状,85% 可发展到白痴水平。 4、临床诊断 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是在肝细胞内专一 性表达,而在胎儿绒毛、羊水细胞中不表达,主 要采用新生儿筛查。 (1)血中苯丙氨酸含量检测 (2)基因诊断 5、治疗 苯丙氨酸存在与乳汁、乳制品、大米、大 白菜、菠菜、小米等食品中。 早期诊断后,尽早服用低苯丙氨酸食物, 最好终身维持(至少6年以上)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1、群体发病率:1/50000
2、发病机理: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导致半乳 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体内积累。 AR遗传(9pl3),gg为患者,Gg的酶活性 约为正常人GG的50%,表型正常,如酶活性低于 10%者可表现典型症状。 3、临床症状: 脑:智力低下;肝:肝硬化 肾:肾功能损伤: 晶状体:白内障 第三节血浆蛋自病 血友病A(hemophilia A) XR(Xq28) 凝血因子VⅢ缺乏 血友病B(hemophilia B) XR (Xq27) 凝血因子X缺乏 第四节受体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AD(19P13)(不完全显性) 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缺乏
2、发病机理: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导致半乳 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体内积累。 AR遗传(9p13), gg为患者,Gg的酶活性 约为正常人GG的50%,表型正常,如酶活性低于 10%者可表现典型症状。 3、临床症状: 脑:智力低下;肝:肝硬化 肾:肾功能损伤; 晶状体:白内障 第三节 血浆蛋白病 血友病A(hemophilia A) XR(Xq28) 凝血因子VIII缺乏 血友病 B(hemophilia B) XR(Xq27) 凝血因子IX缺乏 第四节 受体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AD(19P13)(不完全显性) 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