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11次课 授课时间第1山周 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遗传优生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五年制生殖医学本科 教师 L职称 授课方式 讲课4学时 课题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遗传优生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遗传性恶性肿瘤、 遗传性癌前病变 肿痴的遗传易感性 肿瘤的标记染色体、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概念。了解肿痛发生的遗传因素、肿宿染色体异常、二次突变论、原癌基因激活 机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遗传性恶性肿瘤特点 2、遗传性癌前病变的特点 3、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4、肿瘤的标记染色体。 5、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二次突变论、癌基因学说)。 大体进积及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癌家族、家族性癌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课:遗传性恶性肿瘤特点、遗传性癌前病变的特点 第三节课: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肿瘤的标记染色体。 第四节课:肿瘤的标记染色体。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二次突变论、癌基因 学说)。 教学方式: 实施情况: 已按教案的计划和进度执行
重庆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系教案用纸(首页) 第 11 次课 授课时间 第 11 周 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遗传优生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五年制生殖医学本科 教师 职称 授课方式 讲课 4 学时 课题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遗传优生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遗传性恶性肿瘤、遗传性癌前病变、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肿瘤的标记染色体、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概念。了解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肿瘤染色体异常、二次突变论、原癌基因激活 机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遗传性恶性肿瘤特点 2、遗传性癌前病变的特点 3、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4、肿瘤的标记染色体。 5、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二次突变论、癌基因学说)。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第一节课:癌家族、家族性癌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课:遗传性恶性肿瘤特点、遗传性癌前病变的特点 第三节课: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肿瘤的标记染色体。 第四节课:肿瘤的标记染色体。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二次突变论、癌基因 学说)。 教学方式: 实施情况: 已按教案的计划和进度执行
遗传优生教研室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造传与时薄 (Genetics and Cancer) 第一节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一、肿瘤发病的种族差异 10分钟 二、肿瘤发病的家族聚集现 10分钟 1、癌家族(cancer family) 概念及特点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rcinoma) 概食及特占 1、遗传性恶性肿瘤常见病种 20分钟 视网膜母细胞瘤 (1)要幼儿眼球视网膜恶性肿瘤 (2)分为造传型和散发型 (3)造传型占35%40%.70%患者于2岁首双侧发病 (4)AD造传(外显率20%-80%) 伸经母细胞胸 (1)儿童恶性压胎肿病 (2)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 (3)AD遗传,外显率30% (4)发病较早,多发于腹腔、胸腔、盆腔及肾上腺神经节 高度致死 肾母细胞瘤(Wi11mS瘤) (1)婴幼儿肾脏的恶性肿瘤 (2)38%苟遗传型 (3)AD潜传外多兼60% (4)发病年龄34岁,常苟戴侧 10分钟 2、遗传性肿瘤的特点 15分钟 3、遗传性癌前病变 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恶变倾向,这些 遗传性疾病称为遗传性癌前病变。 家族性结肠息肉 AD传,平恶变年龄5岁 基底细胞捷综合征 AD道传,最早可在青春期发生瘘变。 神经纤瘤 AD造传,一粮在20-50岁时可恶 四、肿痛的遗传易感性 10分钟 概念:指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下,由遗传基
遗传优生教研室教案用纸(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遗传与肿瘤 (Genetics and Cancer) 第一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一、肿瘤发病的种族差异 二、肿瘤发病的家族聚集现象 1、癌家族(cancer family) 概念及特点 2、家族性癌(familial carcinoma) 概念及特点 三、遗传性肿瘤(hereditary tumor) 1、遗传性恶性肿瘤常见病种 视网膜母细胞瘤 (1)婴幼儿眼球视网膜恶性肿瘤 (2)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 (3)遗传型占35%-40%、70%患者于2岁前双侧发病 (4) AD遗传(外显率20%-80%) 神经母细胞瘤 (1)儿童恶性胚胎肿瘤 (2)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 (3)AD遗传,外显率30% (4)发病较早,多发于腹腔、胸腔、盆腔及肾上腺神经节, 高度致死 肾母细胞瘤(Willms瘤) (1)婴幼儿肾脏的恶性肿瘤 (2)38%为遗传型 (3)AD遗传,外显率60% (4)发病年龄3-4岁,常为双侧 2、遗传性肿瘤的特点 3、遗传性癌前病变 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恶变倾向,这些 遗传性疾病称为遗传性癌前病变。 家族性结肠息肉 AD遗传,平均恶变年龄35岁。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AD遗传,最早可在青春期发生癌变。 神经纤维瘤 AD遗传,一般在20-50岁时可恶 四、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概念:指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下,由遗传基 10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础决定的个体易患某种恶性肿瘤的倾向。 1、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15分钟 概念 若色性干皮病 AR造传;DNA修复功能缺陷;受到紫外线损伤后 细胞肉可见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增加,易透发基底细胞 癌或鳞状上皮瘫。 Blooms综合正 AR遗传;细胞内具多种杀色体变;身材矮小,对 日光敏感,面部及暴毫于日光部位出现红斑,常易惠白血 病和其它恶性肿瘤。 Eanconi血 AR遗传;杀色体自发新裂及畸变率期显增加;是儿 童期的骨髓疾病,易鳞状上皮,白血病发病率比群体 高20倍。 5分钟 2、遗传性免疫缺陷 15分钟 3、代谢酶多态性 芳烃羟化酶(AH)活性与肺痞易感性 AHH可将芳烃类前致癌物转变为致癌物:白种人 中AHH诱导话性低(AA).中(Aa),高(aa)者分别占44.7% 45.9%.9.4%,肺座中比制 4%、 30%. 66.6%,及烟者中AHH活性越高,肺 雍发病风险越高。 4、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食道癌、胃癌、肝癌 10分钟 第二节肿瘤与染色体畸变 一、肿瘤与染色体教目畸变 干系、旁系、众数 1、整倍性异囊 15分钟 2、非整倍性异 二、肿痛与染色体结构崎变 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概念 1、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機金及P染色 2、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機 20分钟 第三节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 一、瘴基因(oncogene) 病毒痿基因(viral oncogene,.V-onc) 知能瘙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 原瘙基图(protooncogene) 二、细胞璃基因激活的机制
础决定的个体易患某种恶性肿瘤的倾向。 1、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概念 着色性干皮病 AR遗传;DNA修复功能缺陷;受到紫外线损伤后, 细胞内可见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增加,易诱发基底细胞 癌或鳞状上皮癌。 Bloom综合征 AR遗传;细胞内具多种染色体畸变;身材矮小,对 日光敏感,面部及暴露于日光部位出现红斑,常易患白血 病和其它恶性肿瘤。 Fanconi贫血 AR遗传;染色体自发断裂及畸变率明显增加;是儿 童期的骨髓疾病,易患鳞状上皮癌,白血病发病率比群体 高20倍。 2、遗传性免疫缺陷 3、代谢酶多态性 芳烃羟化酶(AHH)活性与肺癌易感性 AHH可将芳烃类前致癌物转变为致癌物;白种人 中AHH诱导活性低(AA)、中(Aa)、高(aa)者分别占44.7%、 45.9%、9.4%,肺癌中比例 4%、 30%、 66.6%,吸烟者中AHH活性越高,肺 癌发病风险越高。 4、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食道癌、胃癌、肝癌 第二节 肿瘤与染色体畸变 一、肿瘤与染色体数目畸变 干系、旁系、众数 1、整倍性异常 2、非整倍性异常 二、肿瘤与染色体结构畸变 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概念 1、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概念及Ph染色体 2、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概念 第三节 肿瘤发生的遗传机理 一、癌基因(oncogene) 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v-onc) 细胞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二、细胞癌基因激活的机制 15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1、点突变 启动子插入 3.痿基因的扩增 三、肿缩抑制基因 (tumor-suppressor gene) 不、瓶套:德性蒸因 g 功能:性特征 、Rb墓因 5分钟 p53慕图 四、肿二次突变学说
1 、 点 突 变 2 、 启 动 子 插 入 3 、 癌 基 因 的 扩 增 三 、 肿 瘤 抑 制 基 因 ( t u m o r - s u p p r e s s o r g e n e ) 1 、 概 念 : 隐 性 基 因 2 、 功 能 : 显 性 特 征 3 、 R b 基 因 p 5 3 基 因 四 、 肿 瘤 二 次 突 变 学 说 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