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分子结构 9.1离子键理论 9.2共价键的概念与经典 Lewis学说 93价键理论 9.4分子轨道理论 95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6分子的极性 97金属键理论 9.8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第九章 分 子 结 构 9.1 离子键理论 9.2 共价键的概念与经典 共价键的概念与经典Lewis学说 9.3 价键理论 9.4 分子轨道理论 9.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6 分子的极性 9.7 金属键理论 9.8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9.1离子键理论
9.1 离 子 键 理 论
口离子键的定义与离子化合物 Nac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Kose根据惰性气体原子具有稳定结 构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
离子键的定义与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的定义与离子化合物 NaCl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 世纪初,德国化学家Kossel根据惰性气体原子具有稳定结 根据惰性气体原子具有稳定结 构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 构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
离子键的定义: 电离能较小的金属原子(如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和电子亲和 能较大的非金属原子(如卤素及氧族原子)靠近时,前者易失去 电子变成正离子,后者易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 便都具有类似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它们之间靠库仑静电引 力结合在一起而生成离子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叫作离子键。 ●● Li+·F 4S2 Hel Nel
¾ 离子键的定义 : 电离能较小的金属原子(如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和电子亲和 电离能较小的金属原子(如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和电子亲和 能较大的非金属原子(如卤素及氧族原子)靠近时,前者易失去 能较大的非金属原子(如卤素及氧族原子)靠近时,前者易失去 电子变成正离子,后者易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 电子变成正离子,后者易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 便都具有类似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它们之间靠库仑静电引 便都具有类似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它们之间靠库仑静电引 力结合在一起而生成 力结合在一起而生成离子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离子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叫作离子键。 Li + F 1s22s1 1s22s22p5 1s2 1s22s22p6 [He] [Ne] Li+ − F
离子键存在的实验依据 )离子化合物的熔融盐导电; 2)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导电 3)X射线衍射实验对晶体中各质点电子相对密度的测量
¾ 离子键存在的实验依据 离子键存在的实验依据 1) 离子化合物的熔融盐导电; 离子化合物的熔融盐导电; 2) 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导电; 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导电; 3) X射线衍射实验对晶体中各质点电子相对密度的测量。 射线衍射实验对晶体中各质点电子相对密度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