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来,我们就在烟炕上谈革命。 我们的宣传队长是周逸群,他是个共产党员,同贺龙有些亲戚关系。我们 同他谈了三个星期。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 是个无知的人。他很快懂得革命的意义,但是他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 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 我们在他的军队里办了一个党的训练班,由周逸群主持,周后来牺牲了。 虽然这是一个国民党的训练班但是大多数教员都是共产党员。入学的学员很多, 后来都成了政治领导人。除了贺龙的部队以外,这个学校也为第三师培养政治委 员,第三帅归袁祖铭统率,他当时是左路军军长,后来被唐生智的特务暗杀,第 三师就交给贺龙指挥。他的部队这样扩充后就称为第二十军,成为国民党左派将 领张发奎的第四集团军的-部分。” 李长林说贺龙到一九二七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 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但是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 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 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这时贺龙才毅然投向共产党。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 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 何键现在担仼南京方面的湖南省主席,据李长林说,他是“反革命将领中最 残暴野蛮的一个。他杀了不知有多少人——肯定有好几万。我知道在我自己的 家乡湖南浏阳县,在一九二七年四月到六月之间他就杀了二万多农民、学生、工 人。我当时就在那里,所以知道。据说他在自己的家乡醴陵县杀了一万五千。 我心里想,不知道李长林自己是怎么逃脱的,于是我就问他。他脱了他的蓝 布上衣—一里面没有穿别的——指着一条长长的疤痕。“你瞧,我并没有完全逃
炕来,我们就在烟炕上谈革命。 “我们的宣传队长是周逸群,他是个共产党员,同贺龙有些亲戚关系。我们 同他谈了三个星期。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 是个无知的人。他很快懂得革命的意义,但是他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 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 “我们在他的军队里办了一个党的训练班,由周逸群主持,周后来牺牲了。 虽然这是一个国民党的训练班,但是大多数教员都是共产党员。入学的学员很多, 后来都成了政治领导人。除了贺龙的部队以外,这个学校也为第三师培养政治委 员,第三帅归袁祖铭统率,他当时是左路军军长,后来被唐生智的特务暗杀,第 三师就交给贺龙指挥。他的部队这样扩充后就称为第二十军,成为国民党左派将 领张发奎的第四集团军的一部分。” 李长林说,贺龙到一九二七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 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但是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 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 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这时贺龙才毅然投向共产党。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 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 何键现在担任南京方面的湖南省主席,据李长林说,他是“反革命将领中最 残暴野蛮的一个。他杀了不知有多少人——肯定有好几万。我知道在我自己的 家乡湖南浏阳县,在一九二七年四月到六月之间他就杀了二万多农民、学生、工 人。我当时就在那里,所以知道。据说他在自己的家乡醴陵县杀了一万五千。” 我心里想,不知道李长林自己是怎么逃脱的,于是我就问他。他脱了他的蓝 布上衣——里面没有穿别的——指着一条长长的疤痕。“你瞧,我并没有完全逃
脱;他笑道 南昌起义后贺龙怎样了? 他的部队失败后,他和朱德转移到汕头。他们又吃了败仗。他的残部去了 内地,但是贺龙却逃到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湖南。 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 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 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 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支农民 军。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 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 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份”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 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说他说 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 支。这支红军在它自己的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 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力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 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 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 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 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的部队现在又在行军路上,向 甘肃进发,预期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到达
脱,”他笑道。 “南昌起义后贺龙怎样了?” “他的部队失败后,他和朱德转移到汕头。他们又吃了败仗。他的残部去了 内地,但是贺龙却逃到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湖南。 “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 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 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 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 军。”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 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 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份”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 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说他说 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 支。这支红军在它自己的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 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力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 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 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 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 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的部队现在又在行军路上,向 甘肃进发,预期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到达
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他是个大个子,象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 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 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一除了马匹。他 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 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 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岀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的妹妺很象 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一还亲自背伤员,贺龙的妻子 也是如此。 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一一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 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 下。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牺牲。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 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据 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土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 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有一次贺龙逮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的瑞土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 间谍活动——大概不过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许多传教士都是这 样做的——“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 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 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 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他是个大个子,象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 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 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 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 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虽然贺龙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 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的妹妹很象 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还亲自背伤员,贺龙的妻子 也是如此。” 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 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 下。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牺牲。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 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贺龙。据 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 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有一次贺龙逮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的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 间谍活动——大概不过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许多传教士都是这 样做的——“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 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 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 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当时正好中午要歇脚,我们决定到清凉宜人的溪水中洗个澡。我们下了水, 躺在溪底一块长长的平石上浅浅的凉水在我们身上潺潺流过。有几个农民过去, 赶着一大群绵羊;头顶上蔚蓝色的天空晴朗无云。四周一片宁静、幽美,几百年 来都是这样的,这种奇怪的晌午时分,只使人感到宁静、幽美和满足。 我忽然问李长林结过婚没有 我结过婚了〃他慢慢地说。“我的妻子在南方被国民党杀死了。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户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 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我以后在路上还要从其他红军旅伴那里了解到更多这 方面的情况 (二)报告文学的特点 1、新闻性 报告文学首先是“新闻”的“报告”,因此,新闻写作的“真”、“新”、“快” 短”、“实”诸特点中,除了“短”,其他的特点全部体现在报告文学中。 (1)报告文学所取的题材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 真实使报告文学真实反映时代面貌,感应时代的脉搏,给予读者直接的思想影响 和精神力量。 (2)报告文学必须快速报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人和事。快速反映使报 告文学成为“文学的轻骑兵”。 (3)报告文学收集的材料应该是为人所不知或不甚知,世所不晓或不甚晓 的新事物、新形象、新故事。由此扩展读者的生活视野,向他们展示平时难以看 到的生活情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 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的祖囯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
当时正好中午要歇脚,我们决定到清凉宜人的溪水中洗个澡。我们下了水, 躺在溪底一块长长的平石上,浅浅的凉水在我们身上潺潺流过。有几个农民过去, 赶着一大群绵羊;头顶上蔚蓝色的天空晴朗无云。四周一片宁静、幽美,几百年 来都是这样的,这种奇怪的晌午时分,只使人感到宁静、幽美和满足。 我忽然问李长林结过婚没有。 “我结过婚了,”他慢慢地说。“我的妻子在南方被国民党杀死了。”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户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 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我以后在路上还要从其他红军旅伴那里了解到更多这 方面的情况。 (二)报告文学的特点 1、新闻性 报告文学首先是“新闻”的“报告”,因此,新闻写作的“真”、“新”、“快”、 “短”、“实”诸特点中,除了“短”,其他的特点全部体现在报告文学中。 (1)报告文学所取的题材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 真实使报告文学真实反映时代面貌,感应时代的脉搏,给予读者直接的思想影响 和精神力量。 (2)报告文学必须快速报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人和事。快速反映使报 告文学成为“文学的轻骑兵”。 (3)报告文学收集的材料应该是为人所不知或不甚知,世所不晓或不甚晓 的新事物、新形象、新故事。由此扩展读者的生活视野,向他们展示平时难以看 到的生活情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 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的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
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 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 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岀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 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 因此,就没有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 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 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 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 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 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 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 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 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 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 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 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
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 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 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 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 因此,就没有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 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 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 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 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 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 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 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 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激战整整 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 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 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