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待歌的纣作、 翻译与扰评 之平仄格律
专题二 诗歌的创作、 翻译与批评 之平仄格律
待六字: 诗情、待境、待形、待锦、待品、诗评。 诗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 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以情言志,始有根骨,以心言志,方得其魂。 诗境: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 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 诗形:诗唱明月,赋卧秋风, 有形以载,幸甚至哉。 诗锦: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刘勰《 文心雕龙》)
诗六字: 诗情、诗境、诗形、诗锦、诗品、诗评。 诗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 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以情言志,始有根骨,以心言志,方得其魂。 • 诗境: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 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 诗形:诗唱明月,赋卧秋风,有形以载,幸甚至哉。 • 诗锦: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刘勰《 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若 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去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 寄诗以清,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 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 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诗评: “博观” 《知音》: “凡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在博观 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 客观” “ 《知音》 “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若镜。 “六观” 《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俗监(鉴)之迷者 深废浅售。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五观事议,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 诗品: •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若 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去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 寄诗以清,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 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 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 诗评: • “博观” • 《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在博观 。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 • “客观” • 《知音》“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若镜。” • “六观” • 《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俗监(鉴)之迷者 ,深废浅售。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五观事议,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抒情诗 直接抒情 诗歌 按内容有无完整 借景抒情; 的故事与人物分 借人事的描写抒情 叙事诗 格律诗 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诗。其字 数、句数、节数、平仄、音调、 以高度凝练 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的语言、形象地 表达作者丰富的 按形式分 自由诗 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 思想感情,集中 方面都较自由的诗。 地反映社会生活 并具有一定的 散文诗: 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抒情诗的内容 节奏和韵律的与 往往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 散文、小说、戏 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剧并列的一种文 按历史时期分 学体裁。 按表现内容分
诗 歌 以高度凝练 的语言、形象地 表达作者丰富的 思想感情,集中 地反映社会生活 ,并具有一定的 节奏和韵律的与 散文、小说、戏 剧并列的一种文 学体裁。 按内容有无完整 的故事与人物分 按 形 式 分 按历史时期分 按表现内容分 抒情诗 叙事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描写抒情 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 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诗。其字 数、句数、节数、平仄、音调、 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 方面都较自由的诗。 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抒情诗的内容 。往往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 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诗 古体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旧 诗 乐 古代乐府(掌管收集、整理民问歌谣 、民间文学的政府部门)采集编制各 中国古典诗歌 种乐曲而配乐演唱的诗歌。标题上有 诗 的加“歌”“行”“引”“吟”等名 体 按历史时期分 句( 五绝;七绝)(永明体) 近体诗 律诗 (五律;七律) 诗 小令 (58字以内) 歌 词 中调(59一90字间) 长调(91字以上) 曲 散曲 (小令;散套) 戏剧(杂剧;传奇) 中国现代诗歌 新诗(自由诗; 散文诗;现代格律诗
诗 歌 按 历 史 时 期 分 诗 词 曲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中国现代诗歌 古 体 诗 近体诗 古体诗 乐 府 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古代乐府(掌管收集、整理民间歌谣 、民间文学的政府部门)采集编制各 种乐曲而配乐演唱的诗歌。标题上有 的加“歌”“行”“引”“吟”等名 称绝句(五绝;七绝)(永明体) 律诗(五律;七律)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间) 长调(91字以上) 散曲(小令;散套) 戏剧(杂剧;传奇) 新诗(自由诗;散文诗;现代格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