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2)试卷1 、选择题(20分) 1.已知中"(1z/T)=0.535V,中·(Br:/Br)=1.065V,中°(C1z/C1)=1.36V,将氯气通入?盐 中,若Br、I浓度相同,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A、IB、Br C、Br和I-同时被氧化 D、无法判断 2.下列离子中,半径顺序依次变小的是() A、F-、Na+、Mg2+、A13+ B、F-、Al3+、Mg2+、Na+ C、Al3+、Mg2+、Na+、F- D、Na+、Mg2+、A13+、F- 3.己知(1/I-)=0.54W,中°(Br/Br-)=1.07N,(C12/C1-)=1.36Y,中(fe/Fe2)=0.77V, 中·(Cr02/Cr)=1.33V,中·(l0/0)=1.71V。要使I-被氧化成五而Br-和C1-无变化, 应选择的试剂为:() A、Cr0: B、Cr”: C、HO2: D、Fe 4.下列酸中为一元酸的是() A、HP0: B、HPO4: C、HPO: D、HLPO 5.稀硝酸与锌反应,产物中除Z(N0)2外,还可能有() A、NO: B、N0: C、NH: D、以上产物都可能存在 6.下列化合物中在水溶液中,不水解的是() A、BC13: B、PCl3: C、SiCl: D、CCl, 7.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一组是() A、Be和Mg: B、Mg和AI: C、Li和Be D、Be和AI 8.向KzCr2O,溶液中滴加BaC2溶液,生成的沉淀为( A、BaCr2Oh: B、Ba(HCr2O-2: C、Ba(HcrO4h: D、BaCrO4 9.在FeO,中Fe的氧化数是 A、+2: B、+5/2: C、+3: D、+8/3 10.关于s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s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B、在s区元素中,B、Mg因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 C、s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 D、除Be、Mg外,其它s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原料。 11.()17.下列金属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Au: B、Pt: C、Cr: D、W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0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B、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0,是弱酸 D、02与K2Cr,O,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CO 13.锰原子(原子序数为25)的电子排布式的正确表示方法为 A、Mh[Ar]3d4s B、Mh[Ar]3d'4s
无机化学(2)试卷 1 一、选择题(20 分) 1.已知 φθ (I2/I- )=0.535V,φθ (Br2/Br¯ )=1.065V,φθ (Cl2/Cl¯ )=1.36V,将氯气通入盐 中,若 Br¯、I -浓度相同,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 A、I - ‾ B、Br¯ C、Br¯和 I-同时被氧化 D、无法判断 2.下列离子中,半径顺序依次变小的是( ) A、F-、Na+ 、Mg2+、Al3+ B、F-、Al3+、Mg2+、Na+ C、Al3+、Mg2+、Na+、F- D、Na+ 、Mg2+、Al3+、F- 3.已知 φθ (I2/I-)=0.54V,φθ (Br2/Br-)=1.07V,φθ (Cl2/Cl-)=1.36V,φθ (Fe3+/Fe2+)=0.77V, φθ (Cr2O7 2- /Cr3- )=1.33V,φθ (H2O2/ H2O)=1.71V。要使 I-被氧化成 I2 而 Br-和 Cl-无变化, 应选择的试剂为:( ) A、 Cr2O7 2-; B、 Cr3+; C、 H2O2; D、 Fe3+ 4.下列酸中为一元酸的是( ) A、H4P2O7; B、H3PO4; C、H3PO3; D、H3PO2 5.稀硝酸与锌反应,产物中除 Zn(NO3)2 外,还可能有( ) A、NO; B、N2O; C、NH4 +; D、以上产物都可能存在 6.下列化合物中在水溶液中,不水解的是( ) A、BCl3; B、PCl3; C、SiCl4; D、CCl4 7.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一组是( ) A、Be 和 Mg; B、Mg 和 Al; C、Li 和 Be D、Be 和 Al 8.向 K2Cr2O7 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的沉淀为( ) A、Ba Cr2O7; B、Ba(HCr2O7)2; C、Ba(HcrO4)2; D、BaCrO4 9.在 Fe3O4 中 Fe 的氧化数是 A、+2; B、+5/2; C、+3; D、+8/3 10.关于 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 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B、在 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 C、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 D、除 Be、Mg 外,其它 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原料。 11.( )17.下列金属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Au; B、Pt; C、Cr; D、W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O2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B、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H2O2 是弱酸 D、H2O2 与 K2Cr2O7 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 CrO5 13.锰原子(原子序数为 25)的电子排布式的正确表示方法为 A、Mn[Ar]3d5 4s2 B、Mn[Ar]3d4 4s3
C、Mn[Ar]3d4s' D、Mn[Ar]3d 14.己知:Φ(Br2/Br)=1.07V,中°(Hg2/Hg)=0.92W,Φ·(fe/Fe2)=0.77V, 中'(Sn”/Sn)=-0.14W,在标准状态时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时( A、Br2和Hg2”B、Br2和Fe· C、Hg"和Fe3" D、Fe"和Sn 15.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数为6的是: A、[NiNl)2(en)J B、[Ni(edta)]2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6.己知AgI的溶度积K,和[Ag(CN)]的稳定常数K则反应AgI+2CN=[Ag(CN)] 的平衡常数K为( A.K sp K. B.K°sD-K°, C.K'sp.K'D.K'sp/K' 17.对硫代硫酸钠,不正确的叙述是( A、俗称大苏打 B、其水溶液显酸性 C、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 D、硫代硫酸根有很强的配位能力 18.配位化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C) A、配位体数 B、配位体中原子总数 C、配位原子数 D、配位原子所具有的孤对电子数 19.锌族大致的金属活泼性从上到下(A) A、递减 B、递弟增 C、不变 D、无规律 20.与FeS0,和浓HS0,能发生棕色环反应的是:() A、NaNH B、NaNO2 C、NaNO D、NaN 二、填空(每空1分,30分) 1.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B与Si、 和 性质十分相似,人们习惯上 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对角线规则”。 2.AI(OH3和Mg(OH2可用 _区分:而A(OH3和Z(OH2可用 区分。 3.乙硼烷的结构式为 其中硼是以 杂化轨道成键的。 4.卤素单质F2,C1z.B,I2通常的状态依次是】 (2分),颜色依次是 (2分 5.填充下表 配合物化学式 配合物名称 配位数杂化类型 配离子空间构型 K:[FeF 6 二氯二氨合铂(Ⅱ) dsp 硫酸四氨合锌(Ⅱ) 四面体 [Pt (NH),Cl3]Cl 6 6.过磷酸钙的主要组成是 7.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02 mol L!KMnO45滴,加3 mol-L H2S0410滴,摇动,然后加 入饱和NaSO10滴摇动,观察到颜色变化是 ,离子方程式为 8.氮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其中一个 键,二个 键
C、 Mn[Ar]3d6 4s1 D、Mn[Ar]3d7 14. 已知: φ θ (Br2/Br- )=1.07V , φ θ (Hg2+/Hg2 2+)=0.92V , φ θ (Fe3+/Fe2+)=0.77V , φθ (Sn2+/Sn)=-0.14V,在标准状态时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时( ) A、Br2¯和 Hg2+ B、Br2 ¯和 Fe3+ C、Hg2 2+和 Fe3+ D、Fe3+和 Sn 15. 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数为 6 的是: A、[Ni(NH3)2(en)2] 2+ B、[Ni(edta)] 2-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6. 已知 AgI 的溶度积 Ksp θ和[Ag(CN)2] -的稳定常数 Kf θ则反应 AgI+2 CN -≒[Ag(CN)2] - 的平衡常数 K θ为( ) A. Kθ sp + Kθ f, B. K θ sp - K θ f C. K θ sp .K θ f D. Kθ sp/ Kθ f 17. 对硫代硫酸钠,不正确的叙述是( ) A、俗称大苏打 B、其水溶液显酸性 C、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 D、硫代硫酸根有很强的配位能力 18. 配位化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 C ) A、配位体数 B、配位体中原子总数 C、配位原子数 D、配位原子所具有的孤对电子数 19. 锌族大致的金属活泼性从上到下( A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无规律 20. 与FeSO4和浓H2SO4能发生棕色环反应的是:( ) A、NaNH2 B、NaNO2 C、NaNO3 D、NaN3 二、填空(每空 1 分,30 分): 1. 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 B 与 Si、 和 性质十分相似,人们习惯上 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对角线规则”。 2. Al(OH)3 和 Mg(OH)2 可用 区分;而 Al(OH)3 和 Zn(OH)2 可用 区分。 3. 乙硼烷的结构式为 ,其中硼是以 杂化轨道成键的。 4. 卤素单质 F2,Cl2,Br2,I2 通常的状态依次是_(2 分),颜色依次是 _。(2 分) 5. 填充下表 配合物化学式 配合物名称 配位数 杂化类型 配离子空间构型 K3[FeF6] 6 二氯二氨合铂(Ⅱ) dsp2 硫酸四氨合锌(Ⅱ) 四面体 [Pt(NH3)3Cl3]Cl 6 6. 过磷酸钙的主要组成是_。 7.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0.02 mol ·L-1 KMnO45 滴,加 3 mol ·L-1 H2SO410 滴,摇动,然后加 入饱和 Na2SO310 滴摇动,观察到颜色变化是_,离子方程式为_。 8. 氮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其中一个_键,二个_键
9.MH中N-H键的夹角为 其空间构型为 10.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形成离子键的强度越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分别在HgC1溶液和HgC1:溶液中,加入氨水,各生成什么产物? 写出反应方程式。 2.溶液中含有A1、Cr和Fe”,如何将其分离。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试述“镧系收缩”的原因和后果 4.实验室中有5个试剂瓶,分别装有白色粉未固体,它们可能是MgC0,、BaC0、无水NaC0、 无水CaCI,和无水NaS0,试鉴别之(以反应方程式表示),并简单说明。 五、计算题 (30分) 1.试计算下列反应Mn0+4HC1=MnC1+C12+2H0(1)在标准状态下能否向右进 行?(2)实验室中能否用Mn0z与浓HC1反应制取Clz?(已知中·(Mn0/ Mn29=1.23, 中°(C1/C1)=1.36Y,浓HC1浓度为12mol·dm3,假定其 他物质处于标准状态)。 2.的水合物为紫色晶体。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NCO3溶液,有灰蓝色沉淀B生成。B 溶于过量NaOH溶液得绿色溶液C。向C中滴加HO2得黄色溶液D。取少量D经醋 酸酸化后加入BC,溶液,则析出黄色沉淀E。将D用硫酸酸化后通入SO2得到绿色 溶液F。将A的水溶液加硫酸后加入K1溶液,经鉴定有,生成,同时放出无色气体 G。G在空气中逐渐变为红棕色。请给出A、B、C、D、E、F、G所代表的物质及写出 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0.40mol·L氨水溶液25ml与0.20mol·LHC1溶液25m1混合后,加入等体积的 0.20mol·L[Cu(NH,),]C1z溶液,问混合溶液中有无Cu(0)z沉淀? (Ksp(Cu(0HDz)=-2.2×10,K':(CuN),2”=4.8×10,K3(NH)=1.8X10)
9. NH4 +中 N-H 键的夹角为_,其空间构型为_。 10. 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形成离子键的强度越_。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分别在 HgCl2 溶液和 Hg2Cl2 溶液中,加入氨水,各生成什么产物? 写出反应方程式。 2.溶液中含有 Al3+、Cr3+和 Fe3+,如何将其分离。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试述“镧系收缩”的原因和后果 4.实验室中有 5 个试剂瓶,分别装有白色粉未固体,它们可能是 MgCO3 、BaCO3、无水 NaCO3、 无水 CaCI2 和无水 Na2SO4,试鉴别之(以反应方程式表示),并简单说明。 五、计算题(30 分) 1.试计算下列反应 MnO2+4HCl=MnCl2+ Cl2+2H2O(1)在标准状态下能否向右进 行?(2)实验室中能否用 MnO2与浓 HCl 反应制取 Cl2?(已知 φθ (MnO2/ Mn2+)=1.23V,φ θ (Cl2/Cl¯ )=1.36V,浓 HCl 浓度为 12 mol·dm-3,假定其 他物质处于标准状态)。 2.的水合物为紫色晶体。向 A 的水溶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有灰蓝色沉淀 B 生成。B 溶于过量 NaOH 溶液得绿色溶液 C。向 C 中滴加 H2O2 得黄色溶液 D。取少量 D 经醋 酸酸化后加入 BaCl2 溶液,则析出黄色沉淀 E。将 D 用硫酸酸化后通入 SO2 得到绿色 溶液 F。将 A 的水溶液加硫酸后加入 KI 溶液,经鉴定有 I2 生成,同时放出无色气体 G。G 在空气中逐渐变为红棕色。请给出 A、B、C、D、E、F、G 所代表的物质及写出 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0.40 mol ·L-1 氨水溶液 25ml 与 0.20 mol ·L-1 HCl 溶液 25ml 混合后,加入等体积的 0.20 mol ·L-1 [Cu(NH3)4]Cl2 溶液,问混合溶液中有无 Cu(OH)2 沉淀? (K θ sp(Cu(OH)2)=2.2×10-20,K θ f(Cu(NH3)4 2+=4.8×1012,K 3 b(NH3)=1.8×10-5)
无机化学(2)试卷2 一、选择题(20分) 1 列肉素单质中,氧化性性最强的是( A、Clz B、F2 C、I D、B 2.下列分子几何构型为三角形的是( A、NH B、BF C、CIF D、PC1 3.2H0+NH=7H+N02+ne,n值等于( A、4 B、5 C、6 D、7 4.KI与FeC,溶液相混合,加入CCL,CCl,层显红色的原因是() A、「溶解在CCL,层 B、「被Fe"氧化成I,L2溶解在CCL,层 C、FeCl,溶解在CCL,层 D、T被Fe"还原成Iz,Iz溶解在CCl,层 5.02的顺磁性是因为( A、分子中有双键 B、分子中有未成对电子 C、非极性分子 D、双原子分子 6.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 A、3S3p B、3S3p C、3S23P D、3S23P 7.铬原子(原子序数为24)的电子排布式的正确表示方法为() A、h[Ar]3d4s B、Mh[Ar]3d'4s C、Mh[Ar]3d4s D、Mn[Ar]3d' 8.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A、C1>K B、Na>Mg C、As>P D、Fe3+>Fe2 9.根据元素电势图C10,型C10,匹HC10,HC10世C1,判断,歧化反应倾向最强的物 质是( A、C10 B、1HC10 C、HC10 D、C10 10.在Fe和Cu2、Zn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粉,首先发生反应的是( (已知:中'(Cu/0u)=-0.34Y,中(fe/Fe)=-0.41,中 (Zm2"/Zn)=-0.76V) A、Cu2 B、Fe2 C、Zn2 D、无法判断 11.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则溶液() A、颜色变浅 B、变红 C、无变化 D、产生沉淀 12.下列沉淀能溶于氨水的是() A、硫化银 B、氯化银 C、化很 D、二氯化铅 13.对于电对Fe/Fe”,加入NaF后,其电极电势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4.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外轨型的是( A、LCr(CN)e B、[Fefa] C、[Fe(CN] D、[Co(CN)]
无机化学(2)试卷 2 一、选择题(20 分) 1、下列卤素单质中,氧化性性最强的是( ) A、Cl2 B、F2 C、I2 D、Br2 2.下列分子几何构型为三角形的是( ) A、NH3 B、BF3 C、ClF3 D、PCl3 3.2H2O+NH3=7H+ +NO2 ¯ +ne,n 值等于( ) A、4 B、5 C、6 D、7 4.KI 与 FeCl3 溶液相混合,加入 CCl4,CCl4 层显红色的原因是( ) A、I -溶解在 CCl4 层 B、I -被 Fe3+氧化成 I2,I2 溶解在 CCl4层 C、FeCl3 溶解在 CCl4 层 D、I -被 Fe3+还原成 I2,I2 溶解在 CCl4层 5.O2 的顺磁性是因为( ) A、分子中有双键 B、分子中有未成对电子 C、非极性分子 D、双原子分子 6.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 ) A、3S 2 3P1 B、3S 2 3P2 C、3S 2 3P3 D、3S 2 3P4 7.铬原子(原子序数为 24)的电子排布式的正确表示方法为( ) A、Mn[Ar]3d5 4s2 B、Mn[Ar]3d4 4s3 C、Mn[Ar]3d6 4s1 D、Mn[Ar]3d7 8.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 A、Cl- >K+ B、Na>Mg C、As>P D、Fe3+> Fe2+ 9.根据元素电势图 ClO4 ¯ 1.23V ClO3 ¯ 1.21V HClO2 1.64V HClO1.63V Cl2 判断,歧化反应倾向最强的物 质是( ) A、ClO3 ¯ B、HClO2 C、HClO D、ClO2 10.在 Fe2+和 Cu2+、Zn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 粉,首先发生反应的是( ) (已知:φθ(Cu2+/Cu)=0.34V,φθ (Fe2+ /Fe)=-0.41V,φθ(Zn2+/Zn)=-0.76V) A、Cu2+ B、Fe2+ C、Zn2+ D、无法判断 11.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 KSCN 试剂,则溶液( ) A、颜色变浅 B、变红 C、无变化 D、产生沉淀 12.下列沉淀能溶于氨水的是( ) A、硫化银 B、氯化银 C、碘化银 D、二氯化铅 13.对于电对 Fe3+/Fe2+,加入 NaF 后,其电极电势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4.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外轨型的是( ) A、[Cr(CN)6] 3- B、[FeF6] 3- C、[Fe(CN)6] 3- D、[Co(CN)6] 4-
15.过渡元素单质具有金属性,是因为( A、有两个价电子 B、价电子易失去 C、易形成配合物 D、易溶于酸 16.在NaS2O中S的氧化数是() A、+1: B、+1.5: C、+2: D、+2.5 1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过渡元素价电子层结构是(n-1)d-ns B、IB族价电子构型为(n-1)dns C、Cu”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3s3p3d D、ⅡB族元素易形成稳定配合物 18.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应使用的方法为( ) A、用SO2气体漂白: B、用稀HO2溶液擦洗: C、用氯水擦洗 D、用O漂白 19.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数为6的是(): A、[Ni(Nl)2(en)]2 B、「Ni(edta)12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0.F、HCI、Br、Ⅲ的酸性增强的顺序( A、HF>HCI>HBr>HI B、HCI>HBr>HI>HF C、HCI>Br>H>邢 D、I>HBr>HCI> 二、填空(每空1分,30分) L.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仅差 一个电子,A是原子量最小的活泼金属,B却是很不活泼的 元素,则A为元素,B为 元素。 2.在元素N、0、C、B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电负性最小的是 3.在同一周期中,随着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原子半 径 4.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电离能就越 ,电子亲和能就越 电负性就越】 5.子极化使化学键型从 向 过渡,化合物的晶形也相应从 转化。 6. 氨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其中 一个 健,二个 键。(o:T) 7.[Ag(N)]溶液中存在的配合平衡为 ,当加入KI,由于生成 沉 淀,平衡向 移动。 配合物[CoNH)Br]SO,名称 配位体 配位数 中心离子一。 9.在磷的含氧酸H:PO4、H:PO、HPO2中, 为二元酸, 为三元酸 10.可用一种试剂 将下列五种试液区别开,其产物和现象分别为 试液 NaCl NaS KCDO NaS2O KHPO 产物和现象
15.过渡元素单质具有金属性,是因为( ) A、有两个价电子 B、价电子易失去 C、易形成配合物 D、易溶于酸 16.在 Na2S2O3 中 S 的氧化数是( ) A、+1; B、+1.5; C、+2; D、+2.5 1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过渡元素价电子层结构是(n-1)d 1-10 ns 1-2 B、IB 族价电子构型为(n-1)d 10 ns 1 C、Cu2+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 3s2 3p6 3d8 D、ⅡB 族元素易形成稳定配合物 18.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应使用的方法为( ) A、用 SO2 气体漂白; B、用稀 H2O2 溶液擦洗; C、用氯水擦洗; D、用 O3 漂白; 19.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数为 6 的是( ): A、[Ni(NH3)2(en)2] 2+ B、[Ni(edta)] 2-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0. HF、HCI、HBr、HI 的酸性增强的顺序( ) A、HF>HCI>HBr>HI B、HCI>HBr>HI>HF C、HCI>HBr>HI>HF D、HI>HBr>HCI>HF 二、填空(每空 1 分,30 分): 1. A、B 两种元素的原子仅差一个电子,A 是原子量最小的活泼金属,B 却是很不活泼的 元素,则 A 为_元素,B 为_元素。 2.在元素 N、O、C、B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电负性最小的是_。 3. 在同一周期中,随着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_,原子半 径_。 4.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电离能就越_ _,电子亲和能就越_ _, 电负性就越_。 5.子极化使化学键型从_向_过渡,化合物的晶形也相应从_向 _转化。 6. 氮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其中一个_键,二个_键。(σ;π) 7. [Ag(NH3)2] +溶液中存在的配合平衡为_,当加入 KI,由于生成_沉 淀,平衡向_移动。 8. 配合物[Co(NH3)5Br]SO4 名称 ,配位体 ,配位数 ,中心离子 。 9. 在磷的含氧酸 H3PO4、H3PO3、H3PO2 中, 为二元酸, 为三元酸。 10. 可用一种试剂 将下列五种试液区别开,其产物和现象分别为 试液 NaCl Na2S K2Cr2O7 Na2S2O3 K2HPO4 产物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