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高考-2006年高考模拟与预测 语文强化训练卷(四) 第Ⅰ卷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赍赏畸形牛犄角跻身文坛 B.薄荷巨擘舶来品跛鳖千里 C.囹圄与会琉璃瓦钟灵毓秀 D.吁请小觑黑魃魃嘘寒问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丰采推已及人银样腊枪头 B.偿还更迭山呼海哮兄弟阋于墙 C.按捺倾泻察言观色温良恭俭让 D.斑配涣散优柔寡断依样画葫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春节假期结束,人才市场又活跃起来了,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 越大的公司越注意 优秀高科技人才 (2)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 BHP Billiton了一项高达90亿美元 的合作协议,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地位 (3)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 问题,这对生态环境的将非常严重 A.搜罗签署损害 B.收罗签署危害 C.搜罗签订危害 D.收罗签订损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髙速公路路况单纯,上路行车,视野角度缩小,常常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跟车距离产生错觉,最终引发交通事故。 B.民营企业的发展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 题的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一一老跑调 C.瑙鲁共和国与台湾“断交”,台湾当局苦心经营的金钱外交的丧钟又 次敲响,这完全是由于台湾当局咎由自取 D.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他还会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 太紧,像故宫等名胜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不能不去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报告称:一个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算上该子女 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一一可以说,抚养子女的经济总成 本是惊人的。 B.常香玉排戏有个习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句唱腔一句唱腔 地“挖”,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 不可
1 目标高考—2006 年高考模拟与预测 语文强化训练卷(四)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赍赏 畸形 牛犄角 跻身文坛 B. 薄荷 巨擘 舶来品 跛鳖千里 C. 囹圄 与会 琉璃瓦 钟灵毓秀 D. 吁请 小觑 黑魆魆 嘘寒问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松弛 丰采 推已及人 银样腊枪头 B. 偿还 更迭 山呼海哮 兄弟阋于墙 C. 按捺 倾泻 察言观色 温良恭俭让 D. 斑配 涣散 优柔寡断 依样画葫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春节假期结束,人才市场又活跃起来了,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 越大的公司越注意_______优秀高科技人才。 ⑵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 BHP Billiton______了一项高达 90 亿美元 的合作协议,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地位。 ⑶在 21 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 问题,这对生态环境的______将非常严重。 A.搜罗 签署 损害 B.收罗 签署 危害 C.搜罗 签订 危害 D.收罗 签订 损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高速公路路况单纯,上路行车,视野角度缩小,常常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跟车距离产生错觉,最终引发交通事故。 B.民营企业的发展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 题的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C.瑙鲁共和国与台湾“断交”,台湾当局苦心经营的金钱外交的丧钟又一 次敲响,这完全是由于台湾当局咎由自取。 D.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他还会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 太紧,像故宫等名胜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不能不去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报告称:一个 0-16 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 25 万元左右;算上该子女 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支出,则高达 48 万元。——可以说,抚养子女的经济总成 本是惊人的。 B.常香玉排戏有个习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句唱腔一句唱腔 地“挖”,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 不可
C.在现代社会(后现代?)里,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以公众的良知自居的 知识分子正在消失,而让位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对、解决专门问题的人 D.“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 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 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B.昨天,清华大学2006年保送生暨自主招生考试结果正式揭晓,清华大学录取了南京 20位重点中学的优秀生。 C.矿难发生一小时后,市委书记就指定纪委、计经委、安监局的几位领导组成事故调查 小组,并担任遇难职工善后的工作 D.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费俊龙对中学生们说:“要想将来当上航 天员,首先现在要做好人。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 微波武器 微波是一种能在真空或空气中直线传播,波长很短(1毫米~1米)的高频电磁波,具 有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抗干扰性好、能被某些物质吸收等特点。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 或电磁脉冲武器,它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的。由于其威力大、速度 高、作用距离远,而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因此,被军事专家誉为高技术 战场上的“无形杀手”。 微波武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物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将电磁能转变为热 能。其特点是不需要传热过程,一下子就可让被照射材料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使之内外 同时受热,产生高温烧毁材料。较低功率的轻型微波武器,主要作为电子对抗手段和“非杀 伤武器”使用:而高能微波武器则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微波武器是隐形飞机的克星。这主要是由隐形飞机自身的设计特点造成的。 隐形飞机为了达到隐形目的,需要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 这样就必须采用电传操纵系统、推力矢量系统等先进技术,才能解决飞机的纵向和横向安定 性、操纵性等问题,因而比其它飞机对机载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另外,为了改善全机 的防探测效果,它们的结构和外表通常都要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以便大量吸收雷达波能
2 C.在现代社会(后现代?)里,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以公众的良知自居的 知识分子正在消失,而让位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对、解决专门问题的人。 D.“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 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 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B.昨天,清华大学 2006 年保送生暨自主招生考试结果正式揭晓,清华大学录取了南京 20 位重点中学的优秀生。 C.矿难发生一小时后,市委书记就指定纪委、计经委、安监局的几位领导组成事故调查 小组,并担任遇难职工善后的工作。 D.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费俊龙对中学生们说:“要想将来当上航 天员,首先现在要做好人。”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一 9 题。 微 波 武 器 微波是一种能在真空或空气中直线传播,波长很短(1 毫米~1 米)的高频电磁波,具 有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抗干扰性好、能被某些物质吸收等特点。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 或电磁脉冲武器,它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的。由于其威力大、速度 高、作用距离远,而且看不见、摸 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因此,被军事专家誉为高技术 战场上的“无形杀手”。 微波武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物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将电磁能转变为热 能。其特点是不需要传热过程,一下子就可让被照射材料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使之内外 同时受热,产生高温烧毁材料。较低功率的轻型微波武器,主要作为电子对抗手段和“非杀 伤武器”使用;而高能微波武器则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微波武器是隐形飞机的克星。这主要是由隐形飞机自身的设计特点造成的。 隐形飞机为了达到隐形目的,需要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 这样就必须采用电传操纵系统、推力矢量系统等先进技术,才能解决飞机的纵向和横向安定 性、操纵性等问题,因而比其它飞机对机载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另外,为了改善全机 的防探测效果,它们的结构和外表通常都要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以便大量吸收雷达波能
不使之反射回去,这是隐形飞机能够“隐身”的原因之一。但是,事物终究一分为二,有所长 则必有所短,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会 大量吸收微波,这就铸成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自招“杀身之祸”。当隐形飞机被微波武器发出 的高能电磁波照射到时,机体会由于过量吸收微波能量而产生高温,轻则因瞬间加热而失去 控制,重则整架飞机都会被烧毁、熔化。 另外,微波武器不是采用“点”的攻击方式,而是强调“面”的攻击效果,隐形飞机无论如 何“隐形”,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被罩住,都难逃“天罗地网 目前,国外微波武器已发展到实用阶段,如俄罗斯的电磁脉冲弹和英国的微波炸弹均能 将大功率、不可见的电磁辐射短脉冲发送到较远距离上,用来破坏敌方的坦克、导弹、飞机 以及通信和电子设备等。军事专家们预测,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电磁武器在军 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7.下列对“微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波包括电磁波、射频和电磁脉冲。 B微波能被飞机各个部件所吸收,因而能够毁伤飞机。 C.不管有没有空气,微波都能够直线传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D微波这种波长很短的高频电磁波能快速传播、不受其他任何干扰。 8.下列对微波武器工作原理的有关方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波武器能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材料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B微波武器攻击和毁伤目标的手段,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 C.微波武器能够使被照射物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内外同时受热,产生高温 D微波武器不需要传热过程,就能够迅速地、大规模、毁灭性地破坏敌方设施,威力极 强。 9对微波武器会成为隐形飞机的克星原因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通常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来大量吸收 雷达波,同时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自招其祸 B隐形飞机更多地依赖机载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极易被微波武器毁伤 C.隐形飞机尽管难以被发现,但微波武器不需精确对准目标,只要在一个区域内罩住它, 就可以攻击和毁伤隐形飞机。 D隐形飞机为了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难以机动灵活地 避免微波武器的攻击
3 不使之反射回去,这是隐形飞机能够“隐身”的原因之一。但是,事物终究一分为二,有所长 则必有所短,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会 大量吸收微波,这就铸成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自招“杀身之祸”。当隐形飞机被微波武器发出 的高能电磁波照射到时,机体会由于过量吸收微波能量而产生高温,轻则因瞬间加热而失去 控制,重则整架飞机都会被烧毁、熔化。 另外,微波武器不是采用“点”的攻击方式,而是强调“面”的攻击效果,隐形飞机无论如 何“隐形”,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被罩住,都难逃“天罗地网”。 目前,国外微波武器已发展到实用阶段,如俄罗斯的电磁脉冲弹和英国的微波炸弹均能 将大功率、不可见的电磁辐射短脉冲发送到较远距离上,用来破坏敌方的坦克、导弹、飞机 以及通信和电子设备等。军事专家们预测,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电磁武器在军 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7.下列对“微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波包括电磁波、射频和电磁脉冲。 B.微波能被飞机各个部件所吸收,因而能够毁伤飞机。 C.不管有没有空气,微波都能够直线传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D.微波这种波长很短的高频电磁波能快速传播、不受其他任何干扰。 8.下列对微波武器工作原理的有关方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波武器能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材料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B.微波武器攻击和毁伤目标的手段,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 C.微波武器能够使被照射物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内外同时受热,产生高温。 D.微波武器不需要传热过程,就能够迅速地、大规模、毁灭性地破坏敌方设施,威力极 强。 9.对微波武器会成为隐形飞机的克星原因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通常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来大量吸收 雷达波,同时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自招其祸。 B.隐形飞机更多地依赖机载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极易被微波武器毁伤。 C.隐形飞机尽管难以被发现,但微波武器不需精确对准目标,只要在一个区域内罩住它, 就可以攻击和毁伤隐形飞机。 D.隐形飞机为了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难以机动灵活地 避免微波武器的攻击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电子战中,微波武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能够完全摧毁敌方的通信、电子 设备 B微波武器将使隐形飞机、隐形坦克、隐形军舰等隐形武器无处逃遁,无法发挥其特殊 的作用。 C.微波武器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必将 广泛取代常规武器 D使用微波炉要注意安全,避免微波照射到人身上,否则会伤害人体健康。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一13题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 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 习。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 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 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治 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①,恒执弟子之礼。适至南台②,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 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 诩意不在仕,固辞焉。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 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 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说之,始为远近所悉。邻 家筑墙,心有不直,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文诩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③,文诩令禁之 遂为刃所伤,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谓妻子曰:“吾昨风 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每闲居无 事,从容长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修名之不立!”以如意④击几自乐,时人方之闵子骞 原宪焉。终于家,年四十。乡人为立碑颂,号曰张先生。 注⑩①朝彦:朝廷中有才学和德行的人。②南台: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语。④如意: 种象征吉祥的物品 (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恒执弟子之礼执:施,行
4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电子战中,微波武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能够完全摧毁敌方的通信、电子 设备。 B.微波武器将使隐形飞机、隐形坦克、隐形军舰等隐形武器无处逃遁,无法发挥其特殊 的作用。 C.微波武器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必将 广泛取代常规武器。 D.使用微波炉要注意安全,避免微波照射到人身上,否则会伤害人体健康。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 一 13 题。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 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 习。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 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 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治 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① ,恒执弟子之礼。适至南台②,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 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 诩意不在仕,固辞焉。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 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 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说之,始为远近所悉。邻 家筑墙,心有不直,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文诩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③,文诩令禁之, 遂为刃所伤,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谓妻子曰:“吾昨风 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每闲居无 事,从容长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修名之不立!”以如意④击几自乐,时人方之闵子骞、 原宪焉。终于家,年四十。乡人为立碑颂,号曰张先生。 [注]①朝彦:朝廷中有才学和德行的人。②南台: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语。④如意: 一种象征吉祥的物品。 (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恒执弟子之礼 执:施,行
B.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致:招来 C.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堵:墙 D.会医者自言善禁会:恰逢 1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①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①始为远近所悉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①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3.下列句子能够分别直接表现张文诩淡于功名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项是 ①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因人以自致也 ②时人方之闵子骞、原宪焉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③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 ④州郡频举,皆不应命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 ⑤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 ⑥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 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诩的父亲为人清正,家中藏书颇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 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 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多次推辞做官,并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希望自己 有美名传世。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 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第Ⅱ卷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5.翻译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8分) ①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4分)
5 B.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 致:招来 C.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 堵:墙 D.会医者自言善禁 会:恰逢 1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①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 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①始为远近所悉 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①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3.下列句子能够分别直接表现张文诩淡于功名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项是 ①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 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因人以自致也 ②时人方之闵子骞、原宪焉 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③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 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 ④州郡频举,皆不应命 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 ⑤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 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 ⑥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 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诩的父亲为人清正,家中藏书颇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 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 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多次推辞做官,并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希望自己 有美名传世。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 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第Ⅱ卷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 15.翻译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8 分) ①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