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实验中学2008年4月高三质量检查试卷 语文2008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人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江河洪 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 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加以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 当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 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 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 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 泄空间。 ②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 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 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的问题,人与水土资源应和谐共处。 ③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认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 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了 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后,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 理配置水资源。由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 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 效益,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④土地资源也有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问题。人类占有、改造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土地 资源。但是,这种占有和改造必须适度:否则,将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从而威胁人类自身 的可持续发展。 ⑤防沙治沙的对象应当是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而不是改造现有的沙漠。沙漠 和土地沙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不能也不应消
福建省实验中学 2008 年 4 月高三质量检查试卷 语 文 2008.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人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江河洪 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 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加以解决。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 当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 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 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 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 泄空间。 ②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 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 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的问题,人与水土资源应和谐共处。 ③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认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 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了一 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后,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 理配置水资源。由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 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要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 效益,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④土地资源也有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问题。人类占有、改造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土地 资源。但是,这种占有和改造必须适度;否则,将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从而威胁人类自身 的可持续发展。 ⑤防沙治沙的对象应当是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而不是改造现有的沙漠。沙漠 和土地沙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不能也不应消
除的:沙化则是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是人类应当也可以防治 的。这些荒漠化土地是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由于不合 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 ⑥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 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 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 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 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这就是我们应吸取的教训。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最好不要开发利用冲积平原 B、水利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C、借助现代科技和集约型经济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D、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是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 2、对“人与水土资源应和谐共处”一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要建立一种把洪水和洪灾相区别的防洪减灾体系。 B、人类要研究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分享水土资源的问题。 C、发展人类的社会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之间要注意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D、河流有着自己的生态功能,人类要了解河流的变化规律,才能与水土资源和谐共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 合理配置水资源 B、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 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 C、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没有权利改造自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通过努 力,终究可以使自然环境恢复到人类发展前的状态。 D、水利工作的目标应该是:人类科学利用自然界所赋予的水资源,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 的需求,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状态。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性刚硬,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及岳为侯莫
除的;沙化则是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是人类应当也可以防治 的。这些荒漠化土地是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由于不合 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造成的。 ⑥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 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 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 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 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这就是我们应吸取的教训。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最好不要开发利用冲积平原。 B、水利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C、借助现代科技和集约型经济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D、沙漠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是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造成的土地退化的灾害。 2、对“人与水土资源应和谐共处”一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要建立一种把洪水和洪灾相区别的防洪减灾体系。 B、人类要研究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分享水土资源的问题。 C、发展人类的社会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之间要注意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D、河流有着自己的生态功能,人类要了解河流的变化规律,才能与水土资源和谐共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 合理配置水资源。 B、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 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 C、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没有权利改造自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通过努 力,终究可以使自然环境恢复到人类发展前的状态。 D、水利工作的目标应该是:人类科学利用自然界所赋予的水资源,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 的需求,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状态。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6 题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性刚硬,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及岳为侯莫
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 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 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 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 是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 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 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悦平, 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 从。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 功。劳而不酬,何以劝善。”乃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出为陇州刺史。保定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 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 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 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子迁嗣。(选 自《周书赫连达列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此公不济 济:成功 B虽藉此人之力 藉:凭借 C劳而不酬,何以劝善劝:劝解 D识者嘉其仁恕焉嘉:褒扬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杜子之功”的一组是 ①贵于是谋遂定。②达率骑据弹筝峡。③于是迭相晓语。④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 ⑤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⑥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对“迎太祖”的问题上,赫连达力排众议,以为应该以保全兵力为上策,最终平定侯莫 陈悦,他也因此受到了奖赏 B赫连达阻止了欲掠村民的军士,并对村民加以安抚,作者是肯定的:而对他轻易地施 用鞭刑,作者也未加以批判。 C宇文泰十分赞赏赫连达,在肯定了诸将的同时,表扬了赫连达的重要作用,也从侧面
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 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 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 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 是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 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 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悦平, 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 从。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 功。劳而不酬,何以劝善。”乃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出为陇州刺史。保定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 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 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 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子迁嗣。(选 自《周书赫连达列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此公不济 济:成功 B 虽藉此人之力 藉:凭借 C 劳而不酬,何以劝善 劝:劝解 D 识者嘉其仁恕焉 嘉:褒扬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杜子之功”的一组是 ①贵于是谋遂定。②达率骑据弹筝峡。③于是迭相晓语。④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 ⑤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⑥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对“迎太祖”的问题上,赫连达力排众议,以为应该以保全兵力为上策,最终平定侯莫 陈悦,他也因此受到了奖赏。 B 赫连达阻止了欲掠村民的军士,并对村民加以安抚,作者是肯定的;而对他轻易地施 用鞭刑,作者也未加以批判。 C 宇文泰十分赞赏赫连达,在肯定了诸将的同时,表扬了赫连达的重要作用,也从侧面
反映出宇文泰有功必赏的品质和赫连达的英勇。 D赫连达为政清廉俭约,把私人的绢帛用在边境的安定和睦事业上,甚至在别人劝说他 使用官物办理时,他也婉言拒绝了。 第工卷(非选择题共132分 (32分) 7、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纪消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懦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 未也,犹应向景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 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选自《庄子达 生》) 注:①橋,同"骄”。②向景,通“响影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未也,方虚懦而恃气。(2分) 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3分) (2)请写出源于这个著名的寓言故事的成语,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6奈嘉)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鳖。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1)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 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3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 、四两句。(3分)
反映出宇文泰有功必赏的品质和赫连达的英勇。 D 赫连达为政清廉俭约,把私人的绢帛用在边境的安定和睦事业上,甚至在别人劝说他 使用官物办理时,他也婉言拒绝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32 分) 三、(32 分) 7、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 “未也,犹应向景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 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选自《庄子达 生》) 注:①憍,同“骄”。②向景,通“响影”。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①未也,方虚憍而恃气。(2 分) 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3 分) (2)请写出源于这个著名的寓言故事的成语,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 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日(高翥) 6 分)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1)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 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3 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 三、四两句。(3 分)
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春与秋其代序。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庄生晓梦迷蝴蝶, (5)今宵酒醒何处, (6)寄蜉蝣于天地, 10、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10分) (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必做题,100字左右)(5分) 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抹来仿造的好脸 色,鲜艳的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反衬得许 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 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 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擦,似乎安心遵守 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 女孩。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是装模作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只是混沌 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立刻想在她心上造个好印象。 这个女孩子叫什么名字?虽然小说中着墨并不多,但作者似乎对她比较偏爱,称她为“摩 登社会里的罕物”,请简述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每题100字左右。(5分) ①《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而朴素,但却公认是一部优秀而伟大的作品。试从主题的 角度简述小说的成就 ②简述《复活》中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经过 四、(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无人之境
9、默写(6 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2)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10、简答题(每题 100 字左右)。(10 分) (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必做题,100 字左右)(5 分) 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抹来仿造的好脸 色,鲜艳的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反衬得许 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 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 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擦,似乎安心遵守 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 女孩。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是装模作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只是混沌 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立刻想在她心上造个好印象。 这个女孩子叫什么名字?虽然小说中着墨并不多,但作者似乎对她比较偏爱,称她为“摩 登社会里的罕物”,请简述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①《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而朴素,但却公认是一部优秀而伟大的作品。试从主题的 角度简述小说的成就。 ②简述《复活》中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经过。 四、(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无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