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花卉保鲜 一、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后,要熟悉花卉产品采收之后的主要品质变化与与之相关的内部、外部因素,掌握鲜切 花保鲜的技术和各种保鲜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和主要鲜切花的保鲜方法。 二、主要讲解内容 1.花卉产品收获之后主要品质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发生原因: 2.造成各种品质变化的生理变化,营养物质基础,活性物质平衡,种类品种,器官种类等各种 内部因素的作用: 3。外部环境条件对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4.切花的冷藏,气调贮藏管理技术: 5.切花保鲜剂的种类,使用范围及其主要成分: 6。各种主要切花的保鲜方法。 三、讲授重点 1.花卉收获后表现的主要品质变化及其发生原因: 2.造成品质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条件: 3.切花保鲜的主要方法及其管理: 4.保鲜剂的种类及其成分组成。 四、教学难点 1.花卉产品采后生理变化和形态变化,及其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切花的保鲜和运输技术中的湿度控制方式。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课保鲜剂制作,切花保鲜操作。 六、参考书 1.韦三立著。 《花卉产品采后保鲜》.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高俊平主编.《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胡绪岚编译. 《切花保鱼鲜新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第一节 影响花卉产品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索 一、花卉产品的品质变化 花卉产品在收获、出圃后由于其代谢失水等方面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影响其商品指标的变化 一即品质的变化。其品质变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状况,温度条件。主要品质变化表现为: 1.焦边:很多采后的花卉产品之叶片、花朵等边缘失水干枯现象十分严重,当其程度较轻时, 可以通过摘除或修剪的方法来进行掩饰,但是这样会影响花卉产品原有的自然美。由于用不了多久焦 边现象还会出现,因此,是切花采后保鲜管理中颇难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要做好采前管 理,因为造成焦边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水分疏导受到抑制,二是矿质营养不足而导致营养物质在植 株体内的2次分配,也就是说造成花卉产品叶片、花朵焦边的生理原因是水分、矿质元素的高缺。 2.弯颈:指花卉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暂时缺水或其他原因,而使花茎产生变曲的现象。例如 唐莒蒲的花葶长出后,如果干旱水分高缺,其花茎低垂,如果不及时补水,即使过后补水,其弯曲部
第十章 花卉保鲜 一、目的要求 学习本章后,要熟悉花卉产品采收之后的主要品质变化与与之相关的内部、外部因素,掌握鲜切 花保鲜的技术和各种保鲜剂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和主要鲜切花的保鲜方法。 二、主要讲解内容 1.花卉产品收获之后主要品质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发生原因; 2.造成各种品质变化的生理变化,营养物质基础,活性物质平衡,种类品种,器官种类等各种 内部因素的作用; 3.外部环境条件对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4.切花的冷藏,气调贮藏管理技术; 5.切花保鲜剂的种类,使用范围及其主要成分; 6.各种主要切花的保鲜方法。 三、讲授重点 1.花卉收获后表现的主要品质变化及其发生原因; 2.造成品质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条件; 3.切花保鲜的主要方法及其管理; 4.保鲜剂的种类及其成分组成。 四、教学难点 1.花卉产品采后生理变化和形态变化,及其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切花的保鲜和运输技术中的湿度控制方式。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课保鲜剂制作,切花保鲜操作。 六、参考书 1.韦三立著. 《花卉产品采后保鲜》.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高俊平主编. 《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胡绪岚编译. 《切花保鲜新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第一节 影响花卉产品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 一、花卉产品的品质变化 花卉产品在收获、出圃后由于其代谢失水等方面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影响其商品指标的变化 ——即品质的变化。其品质变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状况,温度条件。主要品质变化表现为: 1.焦边:很多采后的花卉产品之叶片、花朵等边缘失水干枯现象十分严重,当其程度较轻时, 可以通过摘除或修剪的方法来进行掩饰,但是这样会影响花卉产品原有的自然美。由于用不了多久焦 边现象还会出现,因此,是切花采后保鲜管理中颇难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要做好采前管 理,因为造成焦边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水分疏导受到抑制,二是矿质营养不足而导致营养物质在植 株体内的2次分配,也就是说造成花卉产品叶片、花朵焦边的生理原因是水分、矿质元素的高缺。 2.弯颈:指花卉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暂时缺水或其他原因,而使花茎产生变曲的现象。例如 唐菖蒲的花葶长出后,如果干旱水分高缺,其花茎低垂,如果不及时补水,即使过后补水,其弯曲部
位仍自然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直立状态,而对于唐菖蒲切花而言,其花葶直立是品质的主要内容之一 花葶中上部打弯切花在市场销售会受到影响。 3,折箭:对于某些花茎中空的花卉来说,经常出现由于花梗组织生长不充实而折断的情况,这 种现象通常称为“折箭”,如水仙生产中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折箭会造成商品率下降,折箭在采前和采 后都有发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长期营养不足,未能保证足够的纤维素保持花梗的插拔。栽培 管理中应适当多施钾肥,夜间减少水分供应,加强环境通风,及时摘去残枝败叶等。 二、花卉产品的形态变化 采后花卉产品的形态变化主要包括色泽、香气、硬度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花卉产品 的质量和价值。 1.色泽: 绿色消失: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显现。 在花卉产品采收后,花色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所说的花色即指花冠的颜色 花朵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化学、物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采后的花卉在花朵开放时花色变化的程度 与花种类、采后贮藏条件密切相关,引起花色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花瓣的物理及化学条 件不同而引起的花色变化:二是由于色素组成及含量不同而引起的花色变化。例如月季品 种:“Masquerade“"的花瓣中花色素苷含量会因花朵的开放变化而发生变化。 表1花瓣中花色素苷含量随着花瓣开放度而变化 开花天 数 3 5 7 10 花色素苷含量 痕迹量 0.108 0.175 1.458 *以干重汁% 此月季品种的花朵蕾期为黄色,初开为粉红色,盛开转为红色,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花朵发育 初期只生成类胡萝卜素,随着花朵的开放则逐渐生成花色素苷等。 花卉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谓的蓝化现象。这是花卉品质下降的一个标志。所谓蓝化指 的是随着花朵的开放,其红色色调减弱,蓝色色调增加。这种情况在红色品系的月季品种中十分常 见,然而随着蓝化现象的出现,月季花朵的观赏价值受到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月季 花朵转变为一种极不美观的微带蓝色的紫红色色调。 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组织中缺少单宁所致 因有人经大量的研究,将易蓝化和不易蓝化的月季品种进行分析:色素、灰分、单宁三种成分定 量分析,发现前二者在两种月季品种中的含量差异不大,而单宁含量的差异很大,在同样条件下不发 生蓝化的品种中单宁含量明显高于易发生蓝化的品种,不易发生蓝化的品种中单宁含量远远高于易发 生的。据此认定单宁具有保护花色素苷,并具有稳定花色素苷呈红色的作用。 ②因花瓣细胞液pH上升所致 有人研究发现,对有些月季品种采摘后的蓝变的发生与单宁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却发现采收后经 历一段时间的月季花朵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出刚采收的20倍,由此认为花瓣细胞液上升是导致月季 花蓝化的主要原因。 ③因细胞内形成特殊单宁结构物质所致。 二、失鲜
位仍自然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直立状态,而对于唐菖蒲切花而言,其花葶直立是品质的主要内容之一, 花葶中上部打弯切花在市场销售会受到影响。 3.折箭:对于某些花茎中空的花卉来说,经常出现由于花梗组织生长不充实而折断的情况,这 种现象通常称为"折箭",如水仙生产中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折箭会造成商品率下降,折箭在采前和采 后都有发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长期营养不足,未能保证足够的纤维素保持花梗的插拔。栽培 管理中应适当多施钾肥,夜间减少水分供应,加强环境通风,及时摘去残枝败叶等。 二、花卉产品的形态变化 采后花卉产品的形态变化主要包括色泽、香气、硬度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花卉产品 的质量和价值。 1.色泽: 绿色消失: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显现。 在花卉产品采收后,花色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所说的花色即指花冠的颜色。 花朵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化学、物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采后的花卉在花朵开放时花色变化的程度 与花种类、采后贮藏条件密切相关,引起花色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花瓣的物理及化学条 件不同而引起的花色变化;二是由于色素组成及含量不同而引起的花色变化。例如月季品 种:"Masquerade"的花瓣中花色素苷含量会因花朵的开放变化而发生变化。 表1 花瓣中花色素苷含量随着花瓣开放度而变化 开花天 数 3 5 7 10 花色素苷含量 痕迹量 0.108 0.175 1.458 *以干重汁% 此月季品种的花朵蕾期为黄色,初开为粉红色,盛开转为红色,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花朵发育 初期只生成类胡萝卜素,随着花朵的开放则逐渐生成花色素苷等。 花卉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谓的蓝化现象。这是花卉品质下降的一个标志。所谓蓝化指 的是随着花朵的开放,其红色色调减弱,蓝色色调增加。这种情况在红色品系的月季品种中十分常 见,然而随着蓝化现象的出现,月季花朵的观赏价值受到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月季 花朵转变为一种极不美观的微带蓝色的紫红色色调。 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组织中缺少单宁所致 因有人经大量的研究,将易蓝化和不易蓝化的月季品种进行分析:色素、灰分、单宁三种成分定 量分析,发现前二者在两种月季品种中的含量差异不大,而单宁含量的差异很大,在同样条件下不发 生蓝化的品种中单宁含量明显高于易发生蓝化的品种,不易发生蓝化的品种中单宁含量远远高于易发 生的。据此认定单宁具有保护花色素苷,并具有稳定花色素苷呈红色的作用。 ②因花瓣细胞液pH上升所致 有人研究发现,对有些月季品种采摘后的蓝变的发生与单宁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却发现采收后经 历一段时间的月季花朵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出刚采收的20倍,由此认为花瓣细胞液pH上升是导致月季 花蓝化的主要原因。 ③因细胞内形成特殊单宁结构物质所致。 二、失鲜
花卉的失鲜表现为结构、形态、色泽、重量、质地等各方面的变化。造成失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花卉内部的正常代谢受到了影响所致,当花卉产品失水过多或呼吸代谢加快时,则容易产生萎蔫、腐 烂、抗病力下降等现象。由于其体内大分子降解加快,以及有害物质的积累就会导致原生质受到损 害,从而使代谢紊乱,进而造成失鲜。 根据花卉采后失鲜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①局部失鲜:花卉器官随着环境改变而发生的失鲜现象,如叶片干尖、花瓣的焦边,植株菱蕊 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水分胁迫,光照不足,乙烯刺激等。因此,对采后环境条件的严格控制非 常重要。 ②脱落失鲜:由于环境条件的胁迫而造成一些花卉器官机能明显减退,结果造成器官脱落。例如 扶桑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贮藏时所发生的落花现象,一品红在短期的低温胁迫下就会导致叶片大量脱 落。水分胁迫、温度不适、环境荫蔽等因素都会造成花卉叶片、花瓣、萼片、花梗、幼果、果柄、枝 条等脱落。 ③整体失鲜:在采后环境条件十分不当的条件下,花卉品种会受到严重影响,会表现为整个植株 的失鲜。它也包括了局部失鲜和脱落失鲜的诸症状。造成原因主要是贮藏条件的恶化,整体失鲜的花 卉产品一般无法作为商品出售。 三、影响切花采后品质变化的内因 (一)切花的种类与采后品质 不同种类切花的观赏性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国际花卉市场上真正最为流行的切花品种为数不多, 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莒蒲被称为世界“四大切花”,深受人们喜爱。另外一些种类,如郁金香、非 州菊、百合、花烛、鹤望兰等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状,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种其 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如人工诱导育成的多倍体金鱼草与二倍体的相比,前者具有花序增长,花轮 加大,花朵着生密集,色彩艳丽和花瓣增厚等特点,在采后耐贮性和耐插性方面,不同的切花种类和 品种也有差异。 1.耐贮性:即对贮运中干燥和不适温度条件的抗性。 一些种类或品种在贮藏中切花的花瓣易发 生蓝变,如红色月季品种、香石竹等:百合、满天星型菊花、微型唐莒蒲等易发生叶片黄化:金鱼 草、香豌豆等易发生切花花芽脱落等。 2.耐插性:即切花水养瓶插的持久性,切花种类和品种不同,其采后瓶插寿命差异很大。通常 情况下,大丽花、虞美人等只能水养1一2天时间,紫罗兰、石竹、金鱼草可保持1周左右,菊花和兰 科植物可达2~3周之久,花烛的瓶插寿命可达1月左右,鹤望兰切花在常温下的货架寿命为25~35d, 即使同种类的不同品种,耐插性也不一样,如月季中,有的品种水养保持4d(大使),有的为5d(伊 丽莎白、万紫千红等):有的可达到67d(摩纳哥公主、里火山)。一般米来讲,花瓣质地较厚、花 型较小的耐插性较强。 (评判花瓶插寿命综合指标:花色减退、花形改变,硬度丧失,茎衰老变软和折断等)。 (二)切花花材质量 用于贮藏的切花必须健康,无病、虫感染,无机械伤。因损伤会加速贮藏中水分的丧失,加速呼 吸消耗、乙烯的产生和微生物的侵染。切花应在最适宜的花蕾发育期采收,切花过熟或花蕾太幼小均 会影响贮藏寿命。蕾期采切的花贮藏有利,因为蕾期花朵较已开放的花,①对机械损伤抗性强:②在 贮期对乙烯的作用不太敏感:③花蕾的呼吸作用不像已开放的那样强,因此,贮藏中营养(主指糖 类)消耗较慢,贮期较长。此外,④蕾期切花占据较少的贮藏、包装和运输空间
花卉的失鲜表现为结构、形态、色泽、重量、质地等各方面的变化。造成失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花卉内部的正常代谢受到了影响所致,当花卉产品失水过多或呼吸代谢加快时,则容易产生萎蔫、腐 烂、抗病力下降等现象。由于其体内大分子降解加快,以及有害物质的积累就会导致原生质受到损 害,从而使代谢紊乱,进而造成失鲜。 根据花卉采后失鲜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①局部失鲜:花卉器官随着环境改变而发生的失鲜现象,如叶片干尖、花瓣的焦边,植株萎蔫 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水分胁迫,光照不足,乙烯刺激等。因此,对采后环境条件的严格控制非 常重要。 ②脱落失鲜:由于环境条件的胁迫而造成一些花卉器官机能明显减退,结果造成器官脱落。例如 扶桑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贮藏时所发生的落花现象,一品红在短期的低温胁迫下就会导致叶片大量脱 落。水分胁迫、温度不适、环境荫蔽等因素都会造成花卉叶片、花瓣、萼片、花梗、幼果、果柄、枝 条等脱落。 ③整体失鲜:在采后环境条件十分不当的条件下,花卉品种会受到严重影响,会表现为整个植株 的失鲜。它也包括了局部失鲜和脱落失鲜的诸症状。造成原因主要是贮藏条件的恶化,整体失鲜的花 卉产品一般无法作为商品出售。 三、影响切花采后品质变化的内因 (一)切花的种类与采后品质 不同种类切花的观赏性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国际花卉市场上真正最为流行的切花品种为数不多, 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被称为世界"四大切花",深受人们喜爱。另外一些种类,如郁金香、非 州菊、百合、花烛、鹤望兰等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状,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种其 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如人工诱导育成的多倍体金鱼草与二倍体的相比,前者具有花序增长,花轮 加大,花朵着生密集,色彩艳丽和花瓣增厚等特点,在采后耐贮性和耐插性方面,不同的切花种类和 品种也有差异。 1.耐贮性:即对贮运中干燥和不适温度条件的抗性。一些种类或品种在贮藏中切花的花瓣易发 生蓝变,如红色月季品种、香石竹等;百合、满天星型菊花、微型唐菖蒲等易发生叶片黄化;金鱼 草、香豌豆等易发生切花花芽脱落等。 2.耐插性:即切花水养瓶插的持久性,切花种类和品种不同,其采后瓶插寿命差异很大。通常 情况下,大丽花、虞美人等只能水养1~2天时间,紫罗兰、石竹、金鱼草可保持1周左右,菊花和兰 科植物可达2~3周之久,花烛的瓶插寿命可达1月左右,鹤望兰切花在常温下的货架寿命为25~35d, 即使同种类的不同品种,耐插性也不一样,如月季中,有的品种水养保持4d(大使),有的为5d(伊 丽莎白、万紫千红等);有的可达到6~7d(摩纳哥公主、黑火山)。一般来讲,花瓣质地较厚、花 型较小的耐插性较强。 (评判花瓶插寿命综合指标:花色减退、花形改变,硬度丧失,茎衰老变软和折断等)。 (二)切花花材质量 用于贮藏的切花必须健康,无病、虫感染,无机械伤。因损伤会加速贮藏中水分的丧失,加速呼 吸消耗、乙烯的产生和微生物的侵染。切花应在最适宜的花蕾发育期采收,切花过熟或花蕾太幼小均 会影响贮藏寿命。蕾期采切的花贮藏有利,因为蕾期花朵较已开放的花,①对机械损伤抗性强;②在 贮期对乙烯的作用不太敏感;③花蕾的呼吸作用不像已开放的那样强,因此,贮藏中营养(主指糖 类)消耗较慢,贮期较长。此外,④蕾期切花占据较少的贮藏、包装和运输空间
但是不同种类要根据其特点适期采切,如火鹤花、大丽花、非州菊、兰花和某些月季品种,若在 蕾期发育的较早期采切,以后即便放在花蕾开放液中催花,也不能正常开放或开放迟缓,最终导致切 花质量下降。因此,对这些切花只适宜在大花蕾阶段,有的要在花朵开放后采切贮藏。 (三)切花采后生理特点 1.水分:大多数切花的含水量在70~80%,较高的含水量对于保持切花品质是必须的。因为切花 要保持其鲜活度和品质,特别对于由花蕾开放的切花,其细胞和组织必须保持较高水分含量,从而具 有高度的膨胀状态,否则,花枝将会调萎死亡。离体的花枝蒸腾失水后体内水分平衡被打乱,尽管有 的插于水或保鲜液中,但花茎传导水分的能力在采后会逐渐降低,吸水难补偿失水。花茎水分传导性 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的。①切口创伤反应,切口端受伤细胞会释放出单宁和过氧 化物,其氧化产物粘滞物会在切面的维管束周围积累:酶分解果胶产物堵塞输导组织:②切口处常会 滋生大量微生物,其迅速繁殖的菌丝体或其代谢产物会侵入输导组织,堵塞导管。另外,③切花导管 被气泡堵塞时也会引起吸水不良。 因此,为了保持切花含水量,减少失水,贮藏环境中要保持高达90~95%的相对湿度。 2.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呼吸基质葡萄糖,是切花生命活动的能源,切花离体后依靠 花茎中贮藏养分维持生命代谢,随着养分的耗损,切花开始衰竭,用葡萄糖、蔗糖液保鲜切花就是为 其提供能源。 3.激素:切花体内的五大激素的含量和变化对其品质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它们调控着切花的衰 老。乙烯、ABA促进衰老,CTK、GA有延迟衰老的作用,IAA具促进或延迟花衰老的双重作用。 ①乙烯是切花衰老中极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切花衰老的最初反应之一便是自动催化产生乙烯。即 切花衰老中产生乙烯,同时,乙烯又进一步促进衰老。外源乙烯的存在会加速切花衰老,缩短切花寿 命。贮藏中用乙烯抑制剂或拮抗剂抑制或干扰乙烯的作用,就可延缓切花的衰老。 机械损伤会加速乙烯的释放。 ②各种花卉对乙烯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只是受害剂量和响应程度不同而已。对乙烯敏感的如康 乃馨、兰花、小苍兰、仙客来、百合、金鱼草等,对乙烯不太敏感的如菊花、郁金香、唐菖蒲、蔷薇 类等花卉。 ③CTK对于一些切花,如香石竹、月季、鸢尾、郁金香、花烛、非州菊、菊花等有延缓衰老的作 用。 GA对部分切花有延迟表老,延长瓶插寿命的作用,如香石竹、百合等。 四、影响切花采后品质的外因 花卉产品不像多数果蔬那样,可以按季节大量贮藏,但为了调节市场,有时需进行一些较短期的 贮藏运输。除了上述内因对切花的耐贮性和耐插性有影响外,贮藏和瓶插期间的外部环境条件对切花 的这些特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根据不同切花种类的要求,调节相关的环境条件,以达到延 长贮藏期和瓶插期的目的。 (一)温度 温度是影响切花保鲜质量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可减缓切花衰老进程。一般起源于热带气候的 切花要求7~15℃的贮温,低于这一温度范围就会引起低温伤害。主要症状表现为花瓣褪色,花瓣和 叶片出现坏死浸斑,贮后花蕾不开放或发育延迟等。大部分温带起源的切花可贮于稍高于其组织冰点 的温度下,且贮期较长,这类切花大多可贮于接近0℃温度下。但要注意温度的稳定,大的波动,如 降至0℃以下时易引起冻害
但是不同种类要根据其特点适期采切,如火鹤花、大丽花、非州菊、兰花和某些月季品种,若在 蕾期发育的较早期采切,以后即便放在花蕾开放液中催花,也不能正常开放或开放迟缓,最终导致切 花质量下降。因此,对这些切花只适宜在大花蕾阶段,有的要在花朵开放后采切贮藏。 (三)切花采后生理特点 1.水分:大多数切花的含水量在70~80%,较高的含水量对于保持切花品质是必须的。因为切花 要保持其鲜活度和品质,特别对于由花蕾开放的切花,其细胞和组织必须保持较高水分含量,从而具 有高度的膨胀状态,否则,花枝将会凋萎死亡。离体的花枝蒸腾失水后体内水分平衡被打乱,尽管有 的插于水或保鲜液中,但花茎传导水分的能力在采后会逐渐降低,吸水难补偿失水。花茎水分传导性 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的。①切口创伤反应,切口端受伤细胞会释放出单宁和过氧 化物,其氧化产物粘滞物会在切面的维管束周围积累;酶分解果胶产物堵塞输导组织;②切口处常会 滋生大量微生物,其迅速繁殖的菌丝体或其代谢产物会侵入输导组织,堵塞导管。另外,③切花导管 被气泡堵塞时也会引起吸水不良。 因此,为了保持切花含水量,减少失水,贮藏环境中要保持高达90~95%的相对湿度。 2.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呼吸基质葡萄糖,是切花生命活动的能源,切花离体后依靠 花茎中贮藏养分维持生命代谢,随着养分的耗损,切花开始衰竭,用葡萄糖、蔗糖液保鲜切花就是为 其提供能源。 3.激素:切花体内的五大激素的含量和变化对其品质的变化有很大影响,它们调控着切花的衰 老。乙烯、ABA促进衰老,CTK、GA有延迟衰老的作用,IAA具促进或延迟花衰老的双重作用。 ①乙烯是切花衰老中极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切花衰老的最初反应之一便是自动催化产生乙烯。即 切花衰老中产生乙烯,同时,乙烯又进一步促进衰老。外源乙烯的存在会加速切花衰老,缩短切花寿 命。贮藏中用乙烯抑制剂或拮抗剂抑制或干扰乙烯的作用,就可延缓切花的衰老。 机械损伤会加速乙烯的释放。 ②各种花卉对乙烯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只是受害剂量和响应程度不同而已。对乙烯敏感的如康 乃馨、兰花、小苍兰、仙客来、百合、金鱼草等,对乙烯不太敏感的如菊花、郁金香、唐菖蒲、蔷薇 类等花卉。 ③CTK对于一些切花,如香石竹、月季、鸢尾、郁金香、花烛、非州菊、菊花等有延缓衰老的作 用。 GA对部分切花有延迟衰老,延长瓶插寿命的作用,如香石竹、百合等。 四、影响切花采后品质的外因 花卉产品不像多数果蔬那样,可以按季节大量贮藏,但为了调节市场,有时需进行一些较短期的 贮藏运输。除了上述内因对切花的耐贮性和耐插性有影响外,贮藏和瓶插期间的外部环境条件对切花 的这些特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根据不同切花种类的要求,调节相关的环境条件,以达到延 长贮藏期和瓶插期的目的。 (一)温度 温度是影响切花保鲜质量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可减缓切花衰老进程。一般起源于热带气候的 切花要求7~15℃的贮温,低于这一温度范围就会引起低温伤害。主要症状表现为花瓣褪色,花瓣和 叶片出现坏死浸斑,贮后花蕾不开放或发育延迟等。大部分温带起源的切花可贮于稍高于其组织冰点 的温度下,且贮期较长,这类切花大多可贮于接近0℃温度下。但要注意温度的稳定,大的波动,如 降至0℃以下时易引起冻害
切花的最适贮温还因花的发育阶段和贮藏方法而异,如紧实花蕾阶段的香石竹在0℃下贮藏良 好,但展开的花朵在此温下就易受冷害。已开放的香石竹在3~4℃下于水中或保鲜剂中可良好贮藏3 4周。 多数切花的最高冰点在-2.2~0.6℃。 瓶插中温度的控制较难严格进行。夏天气温较高,切花瓶插寿命较短,反之,冬季则较长。 切花被暴露在直射阳光下或于过高温度中,会造成组织变白,表面烧伤或烫伤,脱水等症状。故 采切时尽量避免正午或过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强光下。室外尽量避免使用切花装饰,而以盆花为好。 降温可降低切花的呼吸消耗,抑制乙烯生成,延缓衰老。 表1 常见切花推荐的贮藏条件 品名 贮温℃ 大约贮期 最高冰点℃ 火鹤花 13 2~4周 香石竹(开放) 2~3 3~4周 -0.7 香石竹(蕾期) -0.5~0 4~12周 -0.7 菊花 -0.5~0 3~4周 -0.8 非州菊 1~4 1~2周 唐莒蒲 2✉5 5-8d -0.3 丝石竹 4 13周 百合 0~1 23周 -0.5 芍药(紧实花蕾) 0~1 2~6周 -1.1 月季(保鲜液湿藏)0.5~2 45d -0.5 月秀(干贮) -0.5~0 2周 -0.5 紫罗兰 4 3-5周 -0.4 郁金香 0.5~0 2~3周 六出花 4 23d (2)空气湿度 切花贮藏或瓶插于干燥环境中,花瓣组织通过气孔和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失水很快。前述的那样 蒸腾失水与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关系密切。 相对湿度宜维持在90~95%,任何微小的湿度变化(即使在5%)都将会损害花的质量,有的切花 花瓣在70~80%湿度下会迅速变干。香石竹在接近饱和的空气湿度下保存的时间是80%下的2~3倍。冷 藏库中的空气湿度每天至少测定1次。 (三)光照 光照对大多数切花的贮藏质量或贮期无明显影响,许多切花种类可成功地贮藏于黑暗中达5~14 ,有的甚至可在黑暗中贮存几个月之久(如香石竹),并能保持较好的质量。但一些带有叶片的切 花如六出花、百合、菊花等,长期贮于黑暗中会引起叶片黄化。贮藏中,菊花可透明包装袋中,以50 ~10001x的光照照明。六出花、百合等可用6-BA或GA处理后再贮藏。 香石竹和菊花花蕾贮后要用1100一12001x的连续光照,并辅以催花液处理才能很好开放。 (四)乙烯
切花的最适贮温还因花的发育阶段和贮藏方法而异,如紧实花蕾阶段的香石竹在0℃下贮藏良 好,但展开的花朵在此温下就易受冷害。已开放的香石竹在3~4℃下于水中或保鲜剂中可良好贮藏3 ~4周。 多数切花的最高冰点在-2.2~0.6℃。 瓶插中温度的控制较难严格进行。夏天气温较高,切花瓶插寿命较短,反之,冬季则较长。 切花被暴露在直射阳光下或于过高温度中,会造成组织变白,表面烧伤或烫伤,脱水等症状。故 采切时尽量避免正午或过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强光下。室外尽量避免使用切花装饰,而以盆花为好。 降温可降低切花的呼吸消耗,抑制乙烯生成,延缓衰老。 表1 常见切花推荐的贮藏条件 品名 贮温℃ 大约贮期 最高冰点℃ 火鹤花 13 2~4周 - 香石竹(开放) 2~3 3~4周 -0.7 香石竹(蕾期) -0.5~0 4~12周 -0.7 菊花 -0.5~0 3~4周 -0.8 非州菊 1~4 1~2周 - 唐菖蒲 2~5 5~8 d -0.3 丝石竹 4 1~3周 - 百合 0~1 2~3周 -0.5 芍药(紧实花蕾) 0~1 2~6周 -1.1 月季(保鲜液湿藏) 0.5~2 4~5 d -0.5 月秀(干贮) -0.5~0 2周 -0.5 紫罗兰 4 3~5周 -0.4 郁金香 0.5~0 2~3周 - 六出花 4 2~3 d - (2)空气湿度 切花贮藏或瓶插于干燥环境中,花瓣组织通过气孔和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失水很快。前述的那样 蒸腾失水与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关系密切。 相对湿度宜维持在90~95%,任何微小的湿度变化(即使在5%)都将会损害花的质量,有的切花 花瓣在70~80%湿度下会迅速变干。香石竹在接近饱和的空气湿度下保存的时间是80%下的2~3倍。冷 藏库中的空气湿度每天至少测定1次。 (三)光照 光照对大多数切花的贮藏质量或贮期无明显影响,许多切花种类可成功地贮藏于黑暗中达5~14 d,有的甚至可在黑暗中贮存几个月之久(如香石竹),并能保持较好的质量。但一些带有叶片的切 花如六出花、百合、菊花等,长期贮于黑暗中会引起叶片黄化。贮藏中,菊花可透明包装袋中,以50 ~1000lx的光照照明。六出花、百合等可用6-BA或GA处理后再贮藏。 香石竹和菊花花蕾贮后要用1100~1200lx的连续光照,并辅以催花液处理才能很好开放。 (四)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