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宏观环境分析一一 基于PEST模型 ·十八大坚定经济发展 ·房产调控不放松 •物价小幅增长 ·保障房建设力度不减 ·全国基建投资回落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 ·面对氮氧化物减排、能效和环 •民众消费水平提高 保考核,企业的技术创新,节 能减排,打造绿色生态水泥工 厂将是亮点 三、行业分析 (一)主营业务及行业判断 产品 主营收入(万元) 主营收入占比(%) 水泥 474,399.26 76.84% 混凝土 118939.6 25.07% 熟料 23136.28 19.45% 其他 915.75 3.96% 敦据来源:江西水泥2013年年报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水泥的销售收入。据此并结合证券会 行业分类指引,笔者认定江西水泥属于:c制造业一C6金属、非金属一一 C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一C6101水泥制造业
二、 宏观环境分析——基于 PEST 模型 三、行业分析 (一)主营业务及行业判断 产品 主营收入(万元) 主营收入占比(%) 水泥 474,399.26 76.84% 混凝土 118939.6 25.07% 熟料 23136.28 19.45% 其他 915.75 3.96% 数据来源:江西水泥 2013 年年报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水泥的销售收入。据此并结合证券会 行业分类指引,笔者认定江西水泥属于:C 制造业——C6 金属、非金属—— C6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6101 水泥制造业。 •面对氮氧化物减排、能效和环 保考核,企业的技术创新,节 能减排,打造绿色生态水泥工 厂将是亮点 •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 •民众消费水平提高 •十八大坚定经济发展 •物价小幅增长 •全国基建投资回落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房产调控不放松 •保障房建设力度不减 P E S T
(二)水泥制造产业链分析 蒸汽 磷酸 萃取过滤 中和浓缩 造粒干燥·磷续 硫酸制取。 硫酸 s0,富气 焦炭粘王 烘干 生料配制 分解煅烧 水泥磨制 。水泥 高硫煤 (煤渣) 混合材 石青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 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水泥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石灰 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以及少量的校正原料,(立窑生产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煤) 经破碎或烘干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制备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 生料,称之为第一阶段:生料磨粉:然后将生料加入水泥窖中煅烧至部分熔 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称之为第二阶段:熟料煅烧:熟 料加入适量的石膏,有时还加入一些混合材料,共同磨细为水泥,成为第三 阶段:水泥粉磨。所以习惯把水泥生产过程简称为“两磨一烧”。 由上图再结合常识笔者认为,水泥行业处于一个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上 游主要是煤炭、电力行业,而下游则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施工行业。 (三)水泥制造业特征 水泥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企业,其最主要的特点有两点, 即产品的无差异化和运输半径所导致的区域性特征。当然,作为基建、房地 产等行业的上游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波动。同时,煤炭、电 力等成本占比较高,短期供需所导致的价格上涨对水泥成本影响很大。目前 国内整体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未来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是必然之 路。 特点一 水泥属于典型的标准化无差产品,竞争集中于价格和服务 水泥属于典型的标准化无差异产品,尤其对于新型工艺而言,消费者心
(二)水泥制造产业链分析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 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水泥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石灰 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以及少量的校正原料,(立窑生产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煤) 经破碎或烘干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制备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 生料,称之为第一阶段:生料磨粉;然后将生料加入水泥窖中煅烧至部分熔 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称之为第二阶段:熟料煅烧;熟 料加入适量的石膏,有时还加入一些混合材料,共同磨细为水泥,成为第三 阶段:水泥粉磨。所以习惯把水泥生产过程简称为“两磨一烧”。 由上图再结合常识笔者认为,水泥行业处于一个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上 游主要是煤炭、电力行业,而下游则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施工行业。 (三)水泥制造业特征 水泥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企业,其最主要的特点有两点, 即产品的无差异化和运输半径所导致的区域性特征。当然,作为基建、房地 产等行业的上游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波动。同时,煤炭、电 力等成本占比较高,短期供需所导致的价格上涨对水泥成本影响很大。目前 国内整体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未来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是必然之 路。 水泥属于典型的标准化无差产品,竞争集中于价格和服务 水泥属于典型的标准化无差异产品,尤其对于新型工艺而言,消费者心 特点一
中对产品质量并无差别。因此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价格和服务上,另外, 良好的品牌和口碑也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特点二 产品具运输半径,区域性特征明显 水泥产品属于、量大、低值类产品,产品的销售受到运输半径的影响。 当然,产品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运输半径,一般而言,水运运 输半径最大,在1000公里左右;铁路次之,在500公里左右;公路最小,一 般在200-300公里左右。正是因为这一特征,水泥虽然全国集中度较低,但部 分区域集中度较高;容易出现区域性的季节性短缺:各地水泥价格差别较大, 主要受当地供需影响: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及企业。 特点三 水泥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水泥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受下游房地产、基建施工淡旺 季的影响。一般而言,5-6月份以及10-12月份是一年水泥消费的旺季。 特点四 煤炭、电力价格变化对水泥成本影响较大 煤炭电力成本占水泥成本的60%以上,尤其是煤炭成本,占比一般在32-35% 左右。由于煤炭是市场定价,而电力价格收国家管制,因此,煤炭价格的波 动对电力成本影响较大。 特点五 国内水泥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但区域集中度较高 尽管我国水泥产量已占全球60%以上,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能耗和污 染较高,企业规模小,集中度较低。我国水泥企业的平均规模较低,还不到 国外平均水平的25%,只有20万吨,而国外平均规模达90万吨,与日本、 韩国和太过的企业平均规模更是差的较多。而前十大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水 泥生产能力占比仅为28%,仅相当于法拉基集团的产能规模,熟料产能市场 占有率也仅为36%。 不过,虽然我国水泥行业整体的集中度较低,但就区域而言,我国水泥 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低,从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可以得知,华东前五强集
中对产品质量并无差别。因此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价格和服务上,另外, 良好的品牌和口碑也是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产品具运输半径,区域性特征明显 水泥产品属于、量大、低值类产品,产品的销售受到运输半径的影响。 当然,产品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运输半径,一般而言,水运运 输半径最大,在 1000 公里左右;铁路次之,在 500 公里左右;公路最小,一 般在 200-300 公里左右。正是因为这一特征,水泥虽然全国集中度较低,但部 分区域集中度较高;容易出现区域性的季节性短缺;各地水泥价格差别较大, 主要受当地供需影响;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及企业。 水泥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水泥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受下游房地产、基建施工淡旺 季的影响。一般而言,5-6 月份以及 10-12 月份是一年水泥消费的旺季。 煤炭、电力价格变化对水泥成本影响较大 煤炭电力成本占水泥成本的60%以上,尤其是煤炭成本,占比一般在32-35% 左右。由于煤炭是市场定价,而电力价格收国家管制,因此,煤炭价格的波 动对电力成本影响较大。 国内水泥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但区域集中度较高 尽管我国水泥产量已占全球 60%以上,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能耗和污 染较高,企业规模小,集中度较低。我国水泥企业的平均规模较低,还不到 国外平均水平的 25%,只有 20 万吨,而国外平均规模达 90 万吨,与日本、 韩国和太过的企业平均规模更是差的较多。而前十大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水 泥生产能力占比仅为 28%,仅相当于法拉基集团的产能规模,熟料产能市场 占有率也仅为 36%。 不过,虽然我国水泥行业整体的集中度较低,但就区域而言,我国水泥 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低,从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可以得知,华东前五强集 特点五 特点二 特点四 特点三
中度高达53.4%,西北五强甚至高达62%,集中度非常高。 特点六 人均消费已接近饱和 目前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己达1210KG/人,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均年 消费峰值已明显偏高,虽然未来需求量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个人认为 我国人均消费已接近饱和。 全球水泥消费高峰期分析 人均年消费量峰值 国家及地区 消费高速增长期 消费峰值年份 (KG) 城市化率 德国 1950-1982 1982 800 80% 西欧 1950-1970 70年代 600-700 97%(比利时) 东欧 1950-1980 80年代 650-780 64% 日本 1950-1991 1991 700 82% 韩国、新加坡 1960-1990 90年代 1000 90% 台湾 1950-1993 1993 1350 80% 中国 1210(目前) 46.59% 资料来源:市经未来,Nautrust分析 对照人均水泥消费量和各国城市化率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仅为 46%,但人均水泥消费量已超过1000KG,远超过城市化率较高的西欧、德国和 日本。即使按照目标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60%,仍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人均消费已基本接近饱和,未来仍存在上涨空间,但出现 大幅增长的概率较低。 特点七 竞争壁垒 1) 政策壁垒 目前,我国在政策导向上,已对进入水泥行业的企业资质、规模、技术 装备等提出了具体的准入标准,对不符合发展方向的新建项目亦提高了行政 核准的级别与审批难度。如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 发展政策》中,己明确规定“除一些受市场容量和运输条件限制的特殊地区
中度高达 53.4%,西北五强甚至高达 62%,集中度非常高。 人均消费已接近饱和 目前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已达 1210KG/人,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人均年 消费峰值已明显偏高,虽然未来需求量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个人认为 我国人均消费已接近饱和。 资料来源:市经未来,Nautrust 分析 对照人均水泥消费量和各国城市化率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仅为 46%,但人均水泥消费量已超过 1000KG,远超过城市化率较高的西欧、德国和 日本。即使按照目标 2020 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 60%,仍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人均消费已基本接近饱和,未来仍存在上涨空间,但出现 大幅增长的概率较低。 竞争壁垒 1) 政策壁垒 目前,我国在政策导向上,已对进入水泥行业的企业资质、规模、技术 装备等提出了具体的准入标准,对不符合发展方向的新建项目亦提高了行政 核准的级别与审批难度。如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 发展政策》中,已明确规定“除一些受市场容量和运输条件限制的特殊地区 全球水泥消费高峰期分析 特点六 特点七
外,限制新日产2000吨以下新型干洗水泥生产线,建设此类项目,必须经过 国家投资主观部门核准”。因此我国水泥行业具有较高的国家产业政策壁垒。 2)资本壁垒 水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对于政策鼓励的大规模新型干洗水 泥生产线,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并且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需要 1-1.5年,还需数额较大的流动资金维持正常的生产周转。 新建水泥项目,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必须达到35%以上,对符合产业政策和规 划的项目,银行根据独立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 展规划及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银行不得提供信贷支持。 3)资源壁垒 水泥是资源高消耗型行业,按矿石开采回收率90%、开采运输损失10%、 生产工艺损失1%计算,1吨水泥熟料约需消耗石灰石1.21吨。近年来,为满 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风景旅游等方面的需要,特别是随 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矿山资源开采进行统一集 中管理,整顿关停了大量不合格石灰石小矿点,直接导致石灰石开采量、供 应量的逐渐减少和石灰石价格的上升。是否拥有稳定的石灰石供应渠道将直 接限制水泥企业的发展。对于水泥矿产资源的管理,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 开采30年以上的资源保证。 4)区域壁垒 由于新企业进入一个地区的市场,需要当地政府的允许和支持,而当地 政府更加偏向于支持本地的水泥企业,形成一定的区域性壁垒。 水泥行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区域市场垄断严重,几乎每个省市都 有实力比较雄厚的水泥企业。比如河北水泥龙头企业有冀东水泥和太行水泥, 甘肃有祁连山水泥,湖北省有华新水泥,新疆有天山股份,安徽省有海螺水 泥、S巢东,山西有*ST大水和狮头股份,江西省有江西水泥,陕西省有ST 秦岭,内蒙古有西水股份,宁夏有赛马实业,浙江有尖峰集团,四川省有四 川金顶和四川双马,福建省有福建水泥,吉林有亚泰集团。这些地区水泥产 量足以满足当地的需求,新的水泥企业很难进入,当地政府更加扶植本地的 水泥企业的业务发展,对其他地区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区域壁垒
外,限制新日产 2000 吨以下新型干洗水泥生产线,建设此类项目,必须经过 国家投资主观部门核准”。因此我国水泥行业具有较高的国家产业政策壁垒。 2) 资本壁垒 水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对于政策鼓励的大规模新型干洗水 泥生产线,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并且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需要 1-1.5 年,还需数额较大的流动资金维持正常的生产周转。 新建水泥项目,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必须达到 35%以上,对符合产业政策和规 划的项目,银行根据独立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 展规划及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银行不得提供信贷支持。 3) 资源壁垒 水泥是资源高消耗型行业,按矿石开采回收率 90%、开采运输损失 10%、 生产工艺损失 1%计算,1 吨水泥熟料约需消耗石灰石 1.21 吨。近年来,为满 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风景旅游等方面的需要,特别是随 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矿山资源开采进行统一集 中管理,整顿关停了大量不合格石灰石小矿点,直接导致石灰石开采量、供 应量的逐渐减少和石灰石价格的上升。是否拥有稳定的石灰石供应渠道将直 接限制水泥企业的发展。对于水泥矿产资源的管理,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有 开采 30 年以上的资源保证。 4) 区域壁垒 由于新企业进入一个地区的市场,需要当地政府的允许和支持,而当地 政府更加偏向于支持本地的水泥企业,形成一定的区域性壁垒。 水泥行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区域市场垄断严重,几乎每个省市都 有实力比较雄厚的水泥企业。比如河北水泥龙头企业有冀东水泥和太行水泥, 甘肃有祁连山水泥,湖北省有华新水泥,新疆有天山股份,安徽省有海螺水 泥、S 巢东,山西有*ST 大水和狮头股份,江西省有江西水泥,陕西省有 ST 秦岭,内蒙古有西水股份,宁夏有赛马实业,浙江有尖峰集团,四川省有四 川金顶和四川双马,福建省有福建水泥,吉林有亚泰集团。这些地区水泥产 量足以满足当地的需求,新的水泥企业很难进入,当地政府更加扶植本地的 水泥企业的业务发展,对其他地区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区域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