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讲稿(首页)授课时间:年日(周)月单元教材内容第十二章药物疗法教学任务或熟悉:一般口服给药、其(章、节)第二节口服给药法教学目标他雾化吸入法的原理及方第三节吸入给药法掌握:超声雾化吸入原理、特点、目的、常用药物及方法重点:超声雾化吸入原理、特点、目的、常用药物及方法重点难点难点:影响药物疗法的因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第二节口服给药法案例导课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及注意事项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述第三节吸入给药法提问一、吸入给药法的目的东水粉二、 常用药物三、各种吸入给药法作业和作业:学生学习参1.简述口服给药法的注意事项。考文献2.简述吸入给药法的目的3.吸入给药法常用的药物有哪些?4.何为超声波雾化吸入法,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参考文献:1.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姜安丽2.基础护理学(第5版)主编:李小寒本节的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口服给药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及氧气雾化吸入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主要掌握超声雾化吸入原理、课后小结特点、目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周 ) 单元 教材内容 (章、节)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熟悉:一般口服给药、其 他雾化吸入法的原理及方 法 掌握:超声雾化吸入原理、 特点、目的、常用药物及 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超声雾化吸入原理、特点、目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难点:影响药物疗法的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一、吸入给药法的目的 二、常用药物 三、各种吸入给药法 案例导课 应用多媒体课件 讲述 提问 讨论 小结 作业和 学生学习参 考文献 作业: 1.简述口服给药法的注意事项。 2.简述吸入给药法的目的 3.吸入给药法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4.何为超声波雾化吸入法,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新编护理学基础(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姜安丽 2.基础护理学(第 5 版) 主编:李小寒 课后小结 本节的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口服给药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及氧气 雾化吸入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主要掌握超声雾化吸入原理、 特点、目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优点:给药方便、安全、经济缺点:吸收慢且不规则,不适合抢救,昏迷、意识不清等患者不宜使用一、一般口服给药法【目的】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的目的。【评估】1.患者年龄、病情、吞咽能力、意识状态、肝、肾功能情况等。2.患者用药史、过敏史3.患者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4.患者对所用药物的认识和理解、有无药物依赖、对药疗的信心和心理反应。5.口服给药的目的,所给药物的作用、特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计划】四准备1.护士准备2.用物准备3.患者准备4.环境准备【实施】口服给药操作流程:遵医嘱备药→核对药物→核对患者→发药→整理记录【注意事项】:发药前应收集患者有关资料,如因特殊检查或行手术而需禁食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亦暂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优点:给药方便、安全、经济 缺点:吸收慢且不规则,不适合抢救,昏迷、意识不清等 患者不宜使用 一、一般口服给药法 【目的】 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的目的。 【评估】 1. 患者年龄、病情、吞咽能力、意识状态、肝、肾功能情 况等。 2. 患者用药史、过敏史。 3. 患者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4. 患者对所用药物的认识和理解、有无药物依赖、对药疗 的信心和心理反应。 5. 口服给药的目的,所给药物的作用、特性及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等。 【计划】四准备 1. 护士准备 2. 用物准备 3. 患者准备 4. 环境准备 【实施】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遵医嘱备药 → 核对药物 → 核对患者 → 发药 → 整理记录 【注意事项】 1. 发药前应收集患者有关资料,如因特殊检查或行手术而需 禁食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亦暂
不发药,及时报告医生。 2.发药中遇到患者询问应耐心解释,以满足其安全需要: 并按药物性能,做好患者服药中的健康指导。 (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可用饮水管吸 入药液。 (2)增进食欲的药物及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对胃粘膜有刺 激性的药物、助消化宜饭后服的药物宜饭后服。 (3)磺胺类药物服药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4)抗生素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 (5)服用呼吸道黏膜安抚剂和止咳药不宜立即饮水。 (6)服强心苷类药物者需监测心率及节律,脉率低于60 次/分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及时报告。 (7)通常口服药物用温开水送服,不宜用牛奶、茶等替代 温开水服药。 3.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评价】 患者了解服药目的,能够安全、正确地服药,达到 预期疗效。 第三节吸入给药法 吸入给药法:是指通过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气雾 经患者口、鼻吸入,由呼吸系统吸收,从而达到局部或全身 治疗目的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和压缩雾化吸入法。 一、吸入给药法的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 2。预防呼吸道感染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4.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不发药,及时报告医生。 2. 发药中遇到患者询问应耐心解释,以满足其安全需要; 并按药物性能,做好患者服药中的健康指导。 (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可用饮水管吸 入药液。 (2)增进食欲的药物及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对胃粘膜有刺 激性的药物、助消化宜饭后服的药物宜饭后服。 (3)磺胺类药物服药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4)抗生素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 (5)服用呼吸道黏膜安抚剂和止咳药不宜立即饮水。 (6)服强心苷类药物者需监测心率及节律,脉率低于 60 次/分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及时报告。 (7)通常口服药物用温开水送服,不宜用牛奶、茶等替代 温开水服药。 3. 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评价】 患者了解服药目的,能够安全、正确地服药,达到 预期疗效。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吸入给药法:是指通过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气雾 经患者口、鼻吸入,由呼吸系统吸收,从而达到局部或全身 治疗目的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法: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和压缩雾化吸入法。 一、吸入给药法的目的 1. 治疗呼吸道感染 2. 预防呼吸道感染 3. 改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4. 间歇吸入抗癌药物 治疗肺癌
二、常用药物 1.控制呼吸道感染常用抗生素 2.解除支气管痉孪常用有氨茶碱、舒喘灵、沙丁胺醇 等。 3。稀化痰液,协助祛痰常用α-糜蛋白酶、易咳净等。 4.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常用地塞米松等。 三、各种吸入给药法 (一)超声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 气雾,通过导管随着患者吸气运动而进入呼吸道到达肺泡的 方法。 【评估】 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有无吸烟嗜 好。 2。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呼吸道状况(有无呼吸道感染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痰液粘稠情况)。 3.患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4.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治疗态度、有无药物候 赖。 5.用药的目的、药物作用、特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6。患者唇、舌、口腔黏膜及面部有无感染或溃疡等。 【计划】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1)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1)结构:①超声波发生器②水槽,盛蒸馏水③雾化罐, ④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 2)工作原理:电能通过晶体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声能, 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内的药液,使药液的
二、常用药物 1. 控制呼吸道感染 常用抗生素 2. 解除支气管痉挛 常用有氨茶碱、舒喘灵、沙丁胺醇 等。 3. 稀化痰液,协助祛痰 常用α-糜蛋白酶、易咳净等。 4. 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 常用地塞米松等。 三、各种吸入给药法 (一)超声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 气雾,通过导管随着患者吸气运动而进入呼吸道到达肺泡的 方法。 【评估】 1. 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有无吸烟嗜 好。 2. 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呼吸道状况(有无呼吸道感染、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痰液粘稠情况)。 3. 患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4. 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治疗态度、有无药物依 赖。 5. 用药的目的、药物作用、特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6. 患者唇、舌、口腔黏膜及面部有无感染或溃疡等。 【计划】 1. 护士准备 2. 用物准备 (1)超声波雾化吸入器 1)结构:①超声波发生器②水槽,盛蒸馏水③雾化罐, ④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 2)工作原理:电能通过晶体换能器转换为超声波声能, 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内的药液,使药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