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酸碱理论 溶剂化学 学时分配:4 第十一章$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S区元素重要化合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氢氧化物、 盐)的性质。 2.了解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制备方法。 3.掌握氢的成键方式、性质及制备,了解氢气的用途。 教学重点:氢气的性质:氢的成键方式: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物的溶解性 教学难点: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教学内容: 金属单质 含氧化合物 盐类 学时分配:3 第十二章p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2.掌握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掌握卤化物和氢卤酸的性质,金属卤化物的性质:了 解卤素互化物与多卤化物的性质:掌握卤素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3.掌握氮的成键特征,N2化学性质及制备:掌握氮的含氧化合物的性质: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 砷、锑、铋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掌握碳族元素的单质和含氧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锡、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锗及其化合物的性 质。 5.掌握硼氢化合物的性质和硼烷的结构,硼的含氧化合物和硼的 卤化物性质:铝单质及 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卤素单质的性质: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与性质;金属硫化物的 溶解性: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氨的结构与性质:硝酸还原产物的规律性:碳、硅、锡、铅的重要化合物的 性质与应用:硼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 教学内容: 稀有气体 14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14 酸碱理论 溶剂化学 学时分配:4 第十一章 S 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S 区元素重要化合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氢氧化物、 盐)的性质。 2. 了解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制备方法。 3. 掌握氢的成键方式、性质及制备,了解氢气的用途。 教学重点:氢气的性质;氢的成键方式;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物的溶解性 教学难点: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教学内容: 金属单质 含氧化合物 盐类 学时分配:3 第十二章 p 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2. 掌握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掌握卤化物和氢卤酸的性质,金属卤化物的性质;了 解卤素互化物与多卤化物的性质;掌握卤素含氧化合物的性质。 3. 掌握氮的成键特征,N2 化学性质及制备;掌握氮的含氧化合物的 性质;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 砷、锑、铋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 掌握碳族元素的单质和含氧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锡、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锗及其化合物的性 质。 5. 掌握硼氢化合物的性质和硼烷的结构,硼的含氧化合物和硼的 卤化物性质;铝单质及 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卤素单质的性质;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与性质;金属硫化物的 溶解性;硫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氨的结构与性质;硝酸还原产物的规律性;碳、硅、锡、铅的重要化合物的 性质与应用;硼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性 教学内容: 稀有气体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卤素 氮族元素 碳族元素 硼族元素 学时分配:7 第十三章ds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单质的制备及熔、沸点的特性,并能运其原子结构的特点做出解释。 2.掌握铜、银化合物的性质: 3.掌握锌、汞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镉的化合物性质。 教学重点:铜、银、锌、汞化合物的性质:铜(I)和铜(Ⅱ)的相互转化、汞(I)和汞(Ⅱ)的相互转 化。 教学难点:理解ds区元素与s区元素的递变规律异同。 教学内容: 1.铜族元素 2.锌族元素 学时分配:3 第十四章d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铬、锰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铁系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钼、钨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铬、锰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铁系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d区各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颜色和性质特点 教学内容: 1.钛族元素 2.钒族元素 3.铬及其化合物 4.钼钨及其化合物 5.锰及其化合物 6.锝铼及其化合物 7.铁系元素单质 8.铁系元素的简单化合物 9.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 10.铂系元素 11.过渡元素小结 学时分配:7 15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15 卤素 氮族元素 碳族元素 硼族元素 学时分配:7 第十三章 ds 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单质的制备及熔、沸点的特性,并能运其原子结构的特点做出解释。 2. 掌握铜、银化合物的性质; 3. 掌握锌、汞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镉的化合物性质。 教学重点:铜、银、锌、汞化合物的性质;铜(Ⅰ)和铜(Ⅱ)的相互转化、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 化。 教学难点:理解 ds 区元素与 s 区元素的递变规律异同。 教学内容: 1.铜族元素 2.锌族元素 学时分配:3 第十四章 d 区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铬、锰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铁系化合物的性质。 2. 了解钼、钨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铬、锰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铁系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d 区各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颜色和性质特点 教学内容: 1.钛族元素 2.钒族元素 3.铬及其化合物 4.钼钨及其化合物 5.锰及其化合物 6.鍀铼及其化合物 7.铁系元素单质 8.铁系元素的简单化合物 9.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 10.铂系元素 11.过渡元素小结 学时分配:7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第十五章铜系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镧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稀土的分离提纯。 教学重点:镧系收缩:镧系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1.镧系元素 2.锕系元素 学时分配:2 第十六章、元素定性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元素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3.掌握部分主要阴离子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组内、组间离子的分离:离子的鉴定 教学难点:离子分离条件的选择 教学内容: 1.阳离子定性分析方法 2.阴离子分析 学时分配:7 第十七章、核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核反应的基本概念。 2.了解重要的核化学反应,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反应。 3.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教学重点:放射性衰变的类型及速度 教学难点: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应用 教学内容: 1放射性同位素和核反应 2.核裂变和核聚变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学时分配:3 第十八章、生物无机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物体中重要的元素及其作用 2.了解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金属药物基本概念 16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16 第十五章 镧系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镧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稀土的分离提纯。 教学重点:镧系收缩;镧系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1.镧系元素 2.锕系元素 学时分配:2 第十六章、元素定性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元素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3.掌握部分主要阴离子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组内、组间离子的分离;离子的鉴定 教学难点:离子分离条件的选择 教学内容: 1.阳离子定性分析方法 2.阴离子分析 学时分配:7 第十七章、核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核反应的基本概念。 2. 了解重要的核化学反应,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反应。 3. 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教学重点:放射性衰变的类型及速度 教学难点: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应用 教学内容: 1.放射性同位素和核反应 2.核裂变和核聚变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学时分配:3 第十八章、生物无机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生物体中重要的元素及其作用 2. 了解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金属药物基本概念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传送氧的机理;钠泵传送的酶循环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1.生物体中重要元素及其分布 2.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3.金属药物研究 学时分配:3 第十九章、金属有机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属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2.了解主族元素主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3.了解副族元素主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教学重点: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教学难点:有效原子序数规则的应用 教学内容: 1.金属有机化学引言 2.主族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3.过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学时分配:3 第二十章固体无机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固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掌握部分重要的固相反应。 3.掌握部分晶体生长的化学方法。 学时分配:自学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含实践)+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练习、讨论课、课堂小测试)占35% 期中考试成绩占20% 期末考试成绩占45%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7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17 教学重点: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传送氧的机理;钠泵传送的酶循环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 1.生物体中重要元素及其分布 2.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3.金属药物研究 学时分配:3 第十九章、金属有机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属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2.了解主族元素主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3.了解副族元素主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教学重点: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教学难点:有效原子序数规则的应用 教学内容: 1.金属有机化学引言 2.主族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3.过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学时分配:3 第二十章 固体无机化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固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掌握部分重要的固相反应。 3. 掌握部分晶体生长的化学方法。 学时分配:自学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含实践)+期中考试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练习、讨论课、课堂小测试) 占 35% 期中考试成绩 占 20% 期末考试成绩 占 45%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1、宋天佑等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第三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15年。 2、湖南大学何凤姣等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天津大学无机教研组编写,《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武汉大学等高校编写,《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Gary L.Miessler,Donald A.Tarr,Inorganic Chemistry(Third Edition),Pearson Prentice Hall,Pearson Education, Inc. 六、授课手段 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课堂讲解和讨论。 18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18 1、宋天佑等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第三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15 年。 2、湖南大学何凤姣等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天津大学无机教研组编写,《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武汉大学等高校编写,《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Gary L. Miessler,Donald A. Tarr,Inorganic Chemistry(Third Edi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Pearson Education, Inc. 六、授课手段 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课堂讲解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