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4.下列对肺泡表面张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肺泡表面液体层的分子间引力所产生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产生 C肺泡弹性纤维所产生 D肺泡内皮细胞所产生 5.胸内压在吸气末时( A 低于大气压 B 高于大气压 C 低于肺内压 D高于肺内压 6.深吸气量是指( A补吸气量 B余气量 C 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D补吸气量加余气量 7.功能余气量等于() A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B余气量加补呼气量 C潮气量加余气量 D潮气量加肺活量 8.氧分压最高的是( A静脉血 B动脉血 C组织液 D新鲜空气 9.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意味着( A功能性无效腔增大 B解剖无效腔增大 C呼吸膜通透性增高 D肺弹性阻力增大 10.使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情况是( ACO中毒 BCO2分压增高 CO2分压增高 DPH增高 11.呼吸的基本节律产生于( A延髓 B脑桥 C中桥 D丘脑 12.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C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 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4.下列对肺泡表面张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肺泡表面液体层的分子间引力所产生 B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产生 C 肺泡弹性纤维所产生 D 肺泡内皮细胞所产生 5.胸内压在吸气末时( ) A 低于大气压 B 高于大气压 C 低于肺内压 D 高于肺内压 6.深吸气量是指( ) A 补吸气量 B 余气量 C 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D 补吸气量加余气量 7.功能余气量等于( ) A 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B 余气量加补呼气量 C 潮气量加余气量 D 潮气量加肺活量 8.氧分压最高的是( ) A 静脉血 B 动脉血 C 组织液 D 新鲜空气 9.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意味着( ) A 功能性无效腔增大 B 解剖无效腔增大 C 呼吸膜通透性增高 D 肺弹性阻力增大 10.使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情况是( ) A CO 中毒 B CO2 分压增高 C O2 分压增高 D PH 增高 11.呼吸的基本节律产生于( ) A 延髓 B 脑桥 C 中桥 D 丘脑 12.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
A颈动脉窦 B 颈动脉体 C主动脉弓 D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 13.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A近球细胞 B致密斑的细胞 C间质细胞 D内皮细胞 14.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A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 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 D 使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 15.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肾小球滤过( A葡萄糖 B Nacl C Kel D蛋白质 16.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球囊囊内压 D血浆晶体渗透压 17.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可出现() 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平均动脉血压升高 18.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 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9.肾的近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是()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 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20.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 A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由于渗透作用而被动重吸收 21.肾脏在下列哪个部位对水进行调节性重吸收
A 颈动脉窦 B 颈动脉体 C 主动脉弓 D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 13.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 A 近球细胞 B 致密斑的细胞 C 间质细胞 D 内皮细胞 14.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 A 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B 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 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 D 使近曲小管对 Nacl 的重吸收增加 15.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肾小球滤过( ) A 葡萄糖 B Nacl C Kcl D 蛋白质 16.推动血浆从肾小球滤过的力量是( )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C 肾球囊囊内压 D 血浆晶体渗透压 17.出球小动脉收缩时可出现( ) A 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 平均动脉血压升高 18.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 ) A 肾球囊囊内压升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9.肾的近曲小管对 Na+的重吸收是( ) A 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 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 由电位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20.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 ) A 与氢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B 与钠泵有关的主动重吸收 C 由浓度差促使其被动重吸收 D 由于渗透作用而被动重吸收 21.肾脏在下列哪个部位对水进行调节性重吸收
A髓袢升支细段 B髓祥降支粗段 C集合管 D 近曲小管 2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A髓袢升支细段 B 髓袢降支粗段 C集合管 D 近曲小管 23.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神经垂体 D中脑上丘 24.渗透压感受器所在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神经垂体 D中脑上丘 25.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A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 B动脉血压的改变 C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D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26.容量感受器位于( A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 B 心房和胸腔内大动脉 C 主动脉弓 D颈动脉窦 27.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A动脉血压的改变 B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D血容量的改变 28.醛固酮产生于( A肾上腺髓质 B肾上腺皮质 C肾小球近球细胞 D腺垂体 29.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血管紧张素Ⅲ D肾素 30.用冰袋、冰帽降温时加速了哪种散热形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31.用酒精擦澡降温是通过哪种散热形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32.对汗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A汗液是高渗溶液 B大量出汗时不但失水而且失Nacl
A 髓袢升支细段 B 髓袢降支粗段 C 集合管 D 近曲小管 2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 A 髓袢升支细段 B 髓袢降支粗段 C 集合管 D 近曲小管 23.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 ) A 大脑皮质 B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 神经垂体 D 中脑上丘 24.渗透压感受器所在部位是( ) A 大脑皮质 B 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C 神经垂体 D 中脑上丘 25.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 A 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 B 动脉血压的改变 C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26.容量感受器位于( ) A 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 B 心房和胸腔内大动脉 C 主动脉弓 D 颈动脉窦 27.容量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是( ) A 动脉血压的改变 B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变 D 血容量的改变 28.醛固酮产生于( ) A 肾上腺髓质 B 肾上腺皮质 C 肾小球近球细胞 D 腺垂体 29.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 抗利尿激素 B 醛固酮 C 血管紧张素Ⅱ D 肾素 30.用冰袋、冰帽降温时加速了哪种散热形式( ) A 辐射 B 传导 C 对流 D 蒸发 31.用酒精擦澡降温是通过哪种散热形式( ) A 辐射 B 传导 C 对流 D 蒸发 32.对汗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汗液是高渗溶液 B 大量出汗时不但失水而且失 Nacl
C汗液中有少量尿素和乳酸 D 汗液流经汗腺时,部分氯化钠被吸收 33.当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散热方式是()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34.牛的等热范围是( ) A10~20C B15~25C C16-240C D20-23C 35.猪的正常直肠平均温度值是( A39.2C B37.8C C37.60 D41.7C 36.最基本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 B下丘脑 C丘脑 D延髓 37.当中枢温度升高时( A 皮肤温度下降 B直肠温度升高 C 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D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38.消化管壁的平滑肌主要特性是( A有自动节律性活动 B不受神经支配 C 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D对温度改变不敏感 39.睡液含的消化酶是( ) A淀粉酶 B 蛋白酶 CATP酶 D脂肪酶 40.胃液含的消化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ATP酶 D脂肪酶 41.盐酸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 D幽门腺的G细胞 42.胃蛋白酶原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 D幽门腺的G细胞 43.内因子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 D幽门腺的G细胞 44.胃泌素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A胃腺的主细胞B胃腺的粘液细胞
C 汗液中有少量尿素和乳酸 D 汗液流经汗腺时,部分氯化钠被吸收 33.当环境温度超过体表温度时,散热方式是( ) A 辐射 B 传导 C 对流 D 蒸发 34.牛的等热范围是( ) A 10~200C B 15~250C C 16~240C D 20~230C 35.猪的正常直肠平均温度值是( ) A 39.2C B 37.80C C 37.60C D 41.70C 36.最基本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A 大脑皮质 B 下丘脑 C 丘脑 D 延髓 37.当中枢温度升高时( ) A 皮肤温度下降 B 直肠温度升高 C 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D 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38.消化管壁的平滑肌主要特性是( ) A 有自动节律性活动 B 不受神经支配 C 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D 对温度改变不敏感 39.唾液含的消化酶是( )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ATP 酶 D 脂肪酶 40.胃液含的消化酶是( )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ATP 酶 D 脂肪酶 41.盐酸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A 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粘液细胞 C 胃腺的壁细胞 D 幽门腺的 G 细胞 42.胃蛋白酶原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A 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粘液细胞 C 胃腺的壁细胞 D 幽门腺的 G 细胞 43.内因子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A 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粘液细胞 C 胃腺的壁细胞 D 幽门腺的 G 细胞 44.胃泌素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A 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粘液细胞
C胃腺的壁细胞D幽门腺的G细胞 45.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内因子有关()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46.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胆汁有关(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47.胃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A口腔和咽部 B胃 C十二指肠 D回肠 48.肠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A口腔和咽部 B胃 C十二指肠 D回肠 49.下列有关胃泌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胃幽门部的D细胞所分泌 B胃中淀粉分解产物刺激其分泌作用最强 C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D胃中PH降低可促进其分泌 50.下列对胆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肝细胞分泌 B含有胆色素 C含有胆盐 D含有消化酶 51.对消化道物理消化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食物不断推向前进 B 将食物磨碎 C 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 D使脂肪分解 52.消化管壁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不包括( A对电刺激敏感 B有自动节律性 C对某些物质和激素敏感 D温度下降可使其活动改变 53.下列与头期胃液分泌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泌的持续时间长 B分泌量大 C分泌的酸度高 D与食欲无关 54.小肠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容受性舒张 B紧张性收缩 C分节运动 D蠕动 55.下列哪项与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无关( A进食动作 B胃泌素 C胆色素 D胆盐 56.瘤胃内的微生素可合成(
C 胃腺的壁细胞 D 幽门腺的 G 细胞 45.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内因子有关( ) A 维生素 B1 B 维生素 B12 C 维生素 C D 维生素 A 46.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胆汁有关( ) A 维生素 B1 B 维生素 B12 C 维生素 C D 维生素 A 47.胃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 A 口腔和咽部 B 胃 C 十二指肠 D 回肠 48.肠期的胃液分泌是食物刺激哪个部分的感受器引起的( ) A 口腔和咽部 B 胃 C 十二指肠 D 回肠 49.下列有关胃泌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由胃幽门部的 D 细胞所分泌 B 胃中淀粉分解产物刺激其分泌作用最强 C 可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D 胃中 PH 降低可促进其分泌 50.下列对胆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由肝细胞分泌 B 含有胆色素 C 含有胆盐 D 含有消化酶 51.对消化道物理消化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将食物不断推向前进 B 将食物磨碎 C 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 D 使脂肪分解 52.消化管壁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不包括( ) A 对电刺激敏感 B 有自动节律性 C 对某些物质和激素敏感 D 温度下降可使其活动改变 53.下列与头期胃液分泌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分泌的持续时间长 B 分泌量大 C 分泌的酸度高 D 与食欲无关 54.小肠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 A 容受性舒张 B 紧张性收缩 C 分节运动 D 蠕动 55.下列哪项与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无关( ) A 进食动作 B 胃泌素 C 胆色素 D 胆盐 56.瘤胃内的微生素可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