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内分泌(Endocrinology) 教学学时:7学时 教学重点: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垂 体下丘脑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及 性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1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2.垂体和下丘脑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3.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及下丘脑激素的机能 1概述 [目的与要求] 掌握: 1.胞膜受体介导的机制: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 2.胞内受体介导机制。 熟悉: 1.激素的主要作用和作用特点: 2.激素分泌的调控。 了解: 1.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2.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英文缩写: 3.激素通过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作用机制。 重点和难点] 1.由胞膜受体介导的机制: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
第 10 章 内分泌(Endocrinology) 教学学时:7 学时 教学重点: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垂 体下丘脑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及 性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1.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2.垂体和下丘脑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3.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及下丘脑激素的机能 1 概述 [目的与要求] 掌握: 1. 胞膜受体介导的机制:受体-G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 2.胞内受体介导机制 。 熟悉: 1.激素的主要作用和作用特点; 2.激素分泌的调控。 了解: 1.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2.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英文缩写; 3.激素通过磷脂酶 C(phospholipase C,PLC)作用机制。 [重点和难点] 1. 由胞膜受体介导的机制:受体-G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
2.胞内受体介导机制。 1.1内分泌的涵义 内分泌系统: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及分散存在于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脑垂体… 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一下丘内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细胞、 松果体、APUD细胞. 1.2激素 激素: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远距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影响其他组织细胞。 “旁分泌”一一些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影响相邻的细胞(局部激素)。 “自身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信使进入细胞间液对其自身起调节作用。 “神经分泌”或“神经内分泌”:某些神经元分泌激素的过程(神经激素)。 1.2.1激素的分类 1.2.1.1含氮类激素 (1) 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激素、降钙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胃肠道 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黑激素等。;(2)胺 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主要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类 (catecholamine,CA)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等。 1.2.1.2类固醇类激素(steroid hormones) (2) 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醛固酮、皮质醇、雄激素、雌激 素和孕激素等。 1.2.1.3脂肪类衍生物类激素
2.胞内受体介导机制。 1.1 内分泌的涵义 内分泌系统: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及分散存在于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脑垂体… 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下丘内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细胞、 松果体、APUD细胞... 1.2 激素 激素: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远距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影响其他组织细胞。 “旁分泌”-一些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影响相邻的细胞(局部激素)。 “自身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信使进入细胞间液对其自身起调节作用。 “神经分泌”或“神经内分泌”:某些神经元分泌激素的过程(神经激素)。 1.2.1 激素的分类 1.2.1.1 含氮类激素 (1) 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激素、降钙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胃肠道 激素(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黑激素等。;(2)胺 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主要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类 (catecholamine, CA)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等。 1.2.1.2 类固醇类激素(steroid hormones) (2) 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醛固酮、皮质醇、雄激素、雌激 素和孕激素等。 1.2.1.3 脂肪类衍生物类激素
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PG)血栓素(thromboxanes,.TX)和白细胞三烯类 (leukotrienes,LT)等生物活性物质。 1.2.2激素的合成、储存、分泌、转运和灭活 1.2.2.1激素的合成 1.2.2.2激素的储存 1.2.2.3激素的分泌 1.2.2.4激素的转运 1.2.3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只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反应的速率而不供能和不增加新的代谢反应。 (2)激素的分泌速率是不均匀的。 (3)特异性:激素只能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和组织细胞,产生特异的作用, 是由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或细胞核内具有该激素的受体。 (4)高效能:这是因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酶促放大作 用,逐级放大其后续效应,形成一个高效能生物放大系统。 (5)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调作用;2)对抗作用;3)激素间的“允许作用” (6)激素作用的时间因素。 半衰期:血浆中激素原有的活性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1.2.4激素作用的机制 1.2.4.1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 (1)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作用在靶细胞的受体上。 (2)激素一受体复合物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 PG)血栓素(thromboxanes, TX)和白细胞三烯类 (leukotrienes, LT)等生物活性物质。 1.2.2 激素的合成、储存、分泌、转运和灭活 1.2.2.1 激素的合成 1.2.2.2 激素的储存 1.2.2.3 激素的分泌 1.2.2.4 激素的转运 1.2.3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只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反应的速率而不供能和不增加新的代谢反应。 (2)激素的分泌速率是不均匀的。 (3)特异性:激素只能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和组织细胞,产生特异的作用 , 是由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或细胞核内具有该激素的受体。 (4)高效能:这是因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酶促放大作 用,逐级放大其后续效应,形成一个高效能生物放大系统。 (5)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调作用;2)对抗作用;3)激素间的“允许作用” (6)激素作用的时间因素。 半衰期:血浆中激素原有的活性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1.2.4 激素作用的机制 1.2.4.1 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 (1)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作用在靶细胞的受体上。 (2)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Mg2+ (3)ATP-一 -一一→CAMP(第二信使) 酶 (4)第二信使(cAMP)使无活性的蛋白激酶激活且磷酸化。 (5)活性的蛋白激酶引起细胞内固有的酶的系列反应,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1.2.4.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原理(基因表达学说) (1)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内和胞内受体结合 (2)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启动DNA的转录,从而促使RNA的 形成。 (3)mRNA回到胞浆,进入核蛋白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生成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或酶,产生生理效应。 1.2.5激素分泌的调节 1.2.5.1神经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靶腺-激素 2)植物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激素 3)植物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节-内分泌腺-激素 1.2.5.2体液调节 1)代谢产物的反馈调节 2)激素的反馈调节 正反馈;负反馈 2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目的与要求]
Mg2+ (3)ATP------→CAMP(第二信使) 酶 (4)第二信使(cAMP)使无活性的蛋白激酶激活且磷酸化。 (5) 活性的蛋白激酶引起细胞内固有的酶的系列反应,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1.2.4.2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原理(基因表达学说) (1)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内和胞内受体结合 (2)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启动DNA的转录,从而促使 mRNA 的 形成。 (3)mRNA 回到胞浆,进入核蛋白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生成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或酶,产生生理效应。 1.2.5 激素分泌的调节 1.2.5.1 神经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靶腺-激素 2)植物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激素 3)植物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节-内分泌腺-激素 1.2.5.2 体液调节 1)代谢产物的反馈调节 2)激素的反馈调节 正反馈;负反馈 2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目的与要求]
掌握: 1.下丘脑-垂体束; 2.下丘脑促垂体区及其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生理功能。 了解: 调节下丘脑肽能神经元的神经递质。 重点与难点]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建立 2.1形态简述和命名 2.1.1下丘脑的结构:前区(视上区)-视上核:室旁核。 后区(乳头区)-乳头体核 中区(结节区)-背内侧核;腹内侧 2.12下丘脑的正中隆起伸出垂体柄:腺垂体、神经垂体 2.2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2.2.1大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位于下丘脑前区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加压素 和催产素。 2.22小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下丘脑的许多神经核,它们的轴突组成结节-垂 体束。 2.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内有一些神经元能分泌肽类激素,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功能上它们与 脑垂体有着密切联系,大致上有两种类型 (1)垂体门脉系统:两级的微血管的特殊循环结构 第一级:垂体门静脉
掌握: 1.下丘脑-垂体束; 2.下丘脑促垂体区及其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生理功能。 了解: 调节下丘脑肽能神经元的神经递质。 [重点与难点]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建立 2.1 形态简述和命名 2.1.1 下丘脑的结构:前区(视上区)--视上核;室旁核。 后区(乳头区)--乳头体核 中区(结节区)--背内侧核;腹内侧 2.1.2 下丘脑的正中隆起伸出垂体柄:腺垂体、神经垂体 2.2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2.2.1 大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位于下丘脑前区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加压素 和催产素。 2.2.2 小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下丘脑的许多神经核,它们的轴突组成结节-垂 体束。 2.3 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内有一些神经元能分泌肽类激素,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功能上它们与 脑垂体有着密切联系,大致上有两种类型 (1)垂体门脉系统:两级的微血管的特殊循环结构 第一级:垂体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