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机理 (1)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的生成 (2)同时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酶系 鸟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次黄嘌呤 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机理 (1)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的生成 (2)同时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酶系 别嘌呤醇 N N C N N O H N N N C N O H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鸟嘌呤 (-) (-)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核苷酸酶 核苷磷酸化酶 嘧啶核苷酸 —一核苷 嘧啶 C、U:CO2、NH、B-丙氨酸 终产物 T:CO2、NH3、B-氨基异丁酸
核苷酸酶 核苷磷酸化酶 嘧啶核苷酸 核苷 嘧啶 C、U:CO2、NH3、 ß-丙氨酸 终产物 T:CO2、NH3、 ß-氨基异丁酸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历程 NH DPH NAD HO-C 0 HNH H H20H0-0 CH CH H 胞嘧啶 尿嘧啶 二氢尿嘧啶 阝-脲基丙酸 β-丙氨酸 C02+NH3 0 HO-C NADPH NADP+ H20 HNH CH-CH】 p CHCH CH CH N CH H H H 胸腺嘧啶 二氢胸腺嘧啶 阝脲基异丁酸 阝氨基异丁酸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历程 C N CH CH C O H N NH2 胞嘧啶 尿嘧啶 C N CH CH C O O H H N CH C O H N H O CH N C 二氢尿嘧啶 CH C O H N H O CH N C HO H β-脲基丙酸 CH C O H CH N HO H NH3 NADPH NADP+ H2O H2O C N CH C C O O H H N CH3 胸腺嘧啶 胸腺嘧啶 C C O H N CH3 H O CH N C 二氢 NADPH NADP+ CH C O H N H O CH N C HO H CH3 β-脲基异丁酸 H2O CHCH3 C O H CH N HO H β-氨基异丁酸 β-丙氨酸 C O 2 + N H 3 H2O
二、嘌呤和嘧啶的分解 (一)嘌呤的分解 在各种脱氨酶作用下水解脱去氨基。390页 ※脱氨基作用主要在核糖、核苷酸和碱基三个水平进行。 ※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的能力不同,终产物也不同 排尿酸动物:灵长类、鸟类、昆虫、排尿酸爬虫类 排尿囊素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除外)、腹足类 排尿囊酸动物:硬骨鱼类 排尿素动物:大多数鱼类、两栖类 ※某些低等动物能将尿素进一步分解成NH3和CO排出。 ※植物分解嘌呤的途径与动物相似,产生各种中间产物 (尿囊素、尿囊酸、尿素、NH3)。 ※微生物分解嘌呤类物质,生成N3、CO2及有机酸(甲 酸、乙酸、乳酸、等)
二、嘌呤和嘧啶的分解 在各种脱氨酶作用下水解脱去氨基。390页 ※脱氨基作用主要在核糖、核苷酸和碱基三个水平进行。 ※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的能力不同,终产物也不同 排尿酸动物:灵长类、鸟类、昆虫、排尿酸爬虫类 排尿囊素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除外)、腹足类 排尿囊酸动物:硬骨鱼类 排尿素动物:大多数鱼类、两栖类 ※某些低等动物能将尿素进一步分解成NH3和CO2排出。 ※植物分解嘌呤的途径与动物相似,产生各种中间产物 (尿囊素、尿囊酸、尿素、NH3)。 ※微生物分解嘌呤类物质,生成NH3、CO2及有机酸(甲 酸、乙酸、乳酸、等)。 (一)嘌呤的分解
嘌呤碱的分解 嘌呤碱包括:A-腺嘌呤、G-鸟嘌呤 A-腺嘌呤的分解D 不同种类动物将尿酸直排或进行不同程度的继续降解排出 体外。H202在$0D(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过氧化氢酶作用 下分解为H20。 在人体中嘌呤碱基的分解是不开环,而不断在环外不断加 氧氧化的过程。 G-鸟嘌呤分解与A类似 共同分解中产物为黄嘌呤,产物也是尿酸。 若浓度过高会引起尿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不同种类动物将尿酸直排或进行不同程度的继续降解排出 体外。H2O2在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过氧化氢酶作用 下分解为H2O。 在人体中嘌呤碱基的分解是不开环,而不断在环外不断加 氧氧化的过程。 共同分解中产物为黄嘌呤,产物也是尿酸。 若浓度过高会引起尿结石、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