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石墨晶体是() A.原子品体 B.金属品体 C.分子品体 D.前三种品体的混合型. 6.OPF中氧成键属于( 类型 A.02 B.022 C.0 D.02 7.在酸性介质中MO2与Fe2+反应,其还原产物为() A.MnO2 B.MnO' C Mn D.Fe 8.氟与水猛烈反应,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AHF和O2 B.HF和FOH C.HF、O2和FOH D.HF和O: 9.甲烷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也可提供质子,因此HO,NH.CH的酸性顺序可表示 为:H,O>NH>CH 从男 一角度来看,可以认为 碱性顺序为:CH>NH>H,0 B.碱性顺序为:CH4<NH<H,O C.碱性顺序为:NH>HO>CH D.HO和NH是碱而CH不是碱 10.下列名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HI>HBr>HCI>HF B.H2Te>H:Se>H2S>H:O C.NH;>AsH;>PH3 D.CH.>GeHa>SiH 11.在298K时,反应2HⅢ(g)=H(g)+(g)是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下变为自发的,由此可知其 正反应的△H和△S为() △H>0,△S<0 B.△H<0,△S<0 C△H>0△S >0 D.△H<0,△S>0 12.298K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molL,若向1升水中加入1 molNaC1则溶解过程的 A△G>0△S>0 B△G<0△S>0 C△G>0△S<0 D△G<0△S<0 13.在相同条件下,10LN2的质量为7.95克,2.00L某气体质量为2.5克,则该气体的分子量 为) A.17 B.44 C.30 D.无法计算 14.下列各组分子中,中心原子都以sp杂化轨道成键且又有离域键的是( A.CO2、N, B.BC15、C2Ha C.SO,、NO2 D.PF3、C2H 15.用导线连接电池Cu Cu(NO)Il AgNO IAg,电子将由( A.Cu极流向Ag极 B.Ag极流向Cu极 C.Cu极流向Ag极 D.Ag极流 向Cr2*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 5.石墨晶体是 ( ) A. 原子晶体 B. 金属晶体 C. 分子晶体 D. 前三种晶体的混合型. 6.O2[PtF6]中氧成键属于 ( )类型 A. O2 B. O2 2 C. O2+ D. O2 – 7.在酸性介质中 MnO2与 Fe 2+反应,其还原产物为 ( ) A. MnO4 2﹣ B. MnO4﹣ C. Mn 2+ D. Fe 8.氟与水猛烈反应,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 A. HF 和 O2 B. HF 和 FOH C. HF、O2和 FOH D. HF 和 O3 9.甲烷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也可提供质子,因此 H2O,NH3,CH4 的酸性顺序可表示 为:H2O>NH3>CH4 .从另一角度来看,可以认为( ) A. 碱性顺序为:CH4 > NH3 > H2O B. 碱性顺序为:CH4 < NH3 < H2O C. 碱性顺序为:NH3 > H2O >CH4 D. H2O 和 NH3是碱而 CH4不是碱 10.下列各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 ) A. HI>HBr>HCl>HF B. H2Te>H2Se>H2S>H2O C. NH3>AsH3>PH3 D. CH4>GeH4>SiH4 11.在298K时,反应 2HI(g) =H2(g)+I2(g)是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下变为自发的,由此可知其 正反应的△H 和△S 为( ) A. △H>0,△S<0 B. △H<0,△S<0 C. △H>0,△S >0 D. △H<0,△S>0 12.298K 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9mol·L -1,若向 1 升水中加入 1 molNaCl 则溶解过程的 ( ): A △G>0 △S>0 B △G<0 △S>0 C △G>0 △S<0 D △G<0 △S<0 13.在相同条件下, 10 L N2的质量为 7.95 克, 2.00 L 某气体质量为 2.5 克, 则该气体的分子量 为 ( ) A. 17 B. 44 C. 30 D. 无法计算 14.下列各组分子中,中心原子都以 sp 2杂化轨道成键且又有离域键的是 ( ) A. CO2 、N2 B. BCl3 、C2H4 C. SO3 、NO2 D. PF3 、C2H2 15.用导线连接电池 Cu |Cu(NO3)2 || AgNO3 |Ag , 电子将由 ( ) A. Cu 极流向 Ag 极 B. Ag 极流向 Cu 极 C. Cu 极流向 Ag +极 D. Ag 极流 向 Cu 2+极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健就是氢和其他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 B.极性分子的分子间力最大,所以极性分子的熔沸点比非极性分子都来得高 物的 点随若分子量的增加而增 D.稀有气体He、Ne、Ar、Kr、Xe的沸点随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E.分子间作用力仅几十k·ol-比化学促弱1一2个数量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是原子轨道的同义词: B.型P的物理意义是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 C.离核越远.电子在空间出现的几率就越小: D.电子云图形实际是平的数学图形: E.氢原子基态在r=53m处电子出现的几率最大,故此处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也最大。 3.对于NaCI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碱液中不分解 B.在稀溶液中不能氧化非金属单质 C.可作为配合剂 D.能使淀粉K1溶液变蓝E加热易歧化 4,下列电负性大小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Rb Sn<Si<S<CI B.Zn>Cd>Hg C.F>CI>Br>I D.Na< Mg<Al<Si<P<S<CI E.K<Ca<Se<Ti<V<Cr<Mn 5.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0,2的方法为 A。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 B.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C.该溶液能使AgBr沉淀溶解 D能吸收少量氯 E.加入AgNO,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颜色由白变黄变棕最后变黑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MgOH),的溶度积为:Ks=4.5×104,饱和MeOH2的水溶液的DH值是多少? 2.已知Fe0s)+3C0g2Fcs)+3C0(g)① △H-26.7kJ·mo 3Fe2Ox(s)+CO(g)=2Fe;Oa(s)+COz(g) △H=-50.75kJ·mol Fe;O4(s)+CO(g)=3FeO(s)+CO2 (g)3 △H=-36.5kJ·mo 计算反应FeO(g+CO(g=Fc(s)+CO(g)的△H 五、综合题(7分) 1为什么锌棒与铁制管道接触可防止管道的腐蚀?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饱和性方向性2H0,H2S0,H0,O23.NH·H,0,NH,C1缓冲9.264.扩 散性可压缩性5.Mg>A>(H)>HS>S2+>S0,26.恒沸,溶液的组成和沸点恒定
12 A. 氢键就是氢和其他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 B. 极性分子的分子间力最大,所以极性分子的熔沸点比非极性分子都来得高; C. 化合物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D. 稀有气体 He、Ne、Ar、Kr、Xe 的沸点随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E. 分子间作用力仅几十 kJ··mol –1 ,比化学键弱 1—2 个数量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Ψ是原子轨道的同义词; B. |Ψ | 2的物理意义是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 C. 离核越远, 电子在空间出现的几率就越小; D. 电子云图形实际是|Ψ | 2的数学图形; E. 氢原子基态在 r = 53pm 处电子出现的几率最大,故此处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也最大。 3.对于 Na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碱液中不分解 B. 在稀溶液中不能氧化非金属单质 C. 可作为配合剂 D. 能使淀粉 KI溶液变蓝 E 加热易歧化 4.下列电负性大小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 A. Rb < Sn < Si < S < Cl B. Zn > Cd > Hg C. F > Cl > Br > I D.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E. K < Ca < Sc < Ti < V < Cr < Mn 5.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S2O3 2–的方法为( ) A. 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 B. 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C. 该溶液能使 AgBr 沉淀溶解 D. 能吸收少量氯气 E. 加入 AgNO3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颜色由白变黄变棕最后变黑 四、计算题 (每题 5 分,共 10 分) 1.Mg(OH)2的溶度积为: KSP = 4.5×10 14 , 饱和 Mg(OH)2的水溶液的 pH 值是多少? 2.已知 Fe2O3(s)+3CO(g)=2Fe(s)+3CO (g) ① △H ø= 26.7kJ·mol 1 3Fe2O3(s)+CO(g)=2Fe3O4(s)+CO2(g) ② △H ø= 50.75kJ·mol 1 Fe3O4(s)+CO(g)=3FeO(s)+CO2 (g) ③ △H ø= 36.5kJ·mol 1 计算 反应 FeO(g)+CO(g)=Fe(s)+CO2(g)的△H ø 五、综合题 (7 分) 1.为什么锌棒与铁制管道接触可防止管道的腐蚀?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 1.饱和性 方向性 2 H2O,H2SO4; H2O,O2 3.NH3·H2O, NH4Cl 缓冲 9.26 4.扩 散性 可压缩性 5.Mg > Al > (H2) > H2S >Sn 2+ >SO3 2– 6.恒沸,溶液的组成和沸点恒定
7.0.5mol·L.s1 0.05mol·L1·S8.Pb02是强氧化剂而Pb2比较稳定(其它族 例子也可)惰性电子对效应9.q为正,反之为负 w为正反之为负 10不变 变小 1.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质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相同。 12.能量 级交错 13.几率密度 半径 14.三角双锥形 直线型 15解:Ag,NO "中的N(V)NO中的O(-Ⅱ)16.MnO2+4HC1(浓)=MnC2+C121+2HO 把盐酸逐滴加到固体KMnO4上17.0118.5.28kPa6L19.A.4pB. 5f20.5HB0=BO1'+2Br+2H,O+H' 1.45V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A4D5.D6.C7.C8.A9.D10.C11B12B 13.B14C15.A 三、多项选择题 1.D E 2.c E 3.D E 4.C D 5B E 四、计算题 1解:设饱和溶液中[Mg]为X则[OH]为2X Mg(OH)2=Mg2*+2OH (2X)'X-Ksr X=(Kp/4)=(4.5×1014)=224×10(mol·L [0H]=2X=4.48×10 pOH=4.35 pH=144.35=9.65 2.解:(①×3-②-③×26得 Feo(s)+CO(gFe(s)+CO(g) △H=(△H×3-△H-△HX2)/6 7.28k灯·mo11 五、综合题 1解:因为EZn2Zn=-0.76VETe2Fe=-0.44V可见Zn比Fe更易被氧化,管道 与锌棒接触被腐蚀的首先是锌而不是铁。 试卷(四) 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1当体系的状态被改变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 而与 无关 2.空气中的S02与水作用并经氧化,生成 使大理石转化为 因而使雕象透到破坏 3.已知碘元素的电势图 0.145V E 0.535V
13 7.0.5mol·L 1·S 1 0.05mol·L 1·S 1 8. PbO2是强氧化剂而 Pb 2+比较稳定(其它族 例子也可) 惰性电子对效应 9. q 为正,反之为负 w 为正,反之为负 10. 不变 变小 11.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质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相同。 12.能量 能 级交错 13.几率密度 半径 14.三角双锥形 直线型 15.解:Ag +、NO3 ﹣ 中的 N(Ⅴ) NO3﹣ 中的 O (Ⅱ) 16.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把盐酸逐滴加到固体 KMnO4上 17. 0 1 18. 5.28 kPa 6 L 19.A. 4 p B. 5 f 20.5HBrO = BrO3﹣ +2Br2+2H2O+H + 1.45V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D 5.D 6.C 7.C 8.A 9.D 10.C 11.B 12.B 13. B 14.C 15.A 三、多项选择题 1.D E 2.C E 3.D E 4.C D 5.B E 四、计算题 1.解: 设饱和溶液中[Mg 2+]为 X 则[OH–]为 2X Mg(OH)2 = Mg 2+ +2OH– X 2X (2X)2X=KSP X = (KSP/4)1/3 = (4.5×10 14 / 4) 1/3 = 2.24×10 5(mol·L 1) [OH –] = 2X = 4.48×10 5 pOH = 4.35 pH = 144.35 = 9.65 2. 解:(①×3②③×2)/6 得 FeO(s)+CO(g)=Fe(s)+CO2(g) △H ø =(△H1 ø ×3-△H2 ø -△H3 ø ×2)/6 = 7.28 kJ·mol 1 五、综合题 1.解:因为 EøZn 2+ /Zn=–0.76V, EøFe 2+ /Fe=–0.44V, 可见 Zn 比 Fe 更易被氧化, 管道 与锌棒接触被腐蚀的首先是锌而不是铁。 试卷 (四)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44 分) 1.当体系的状态被改变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_________,而与_________无关 2.空气中的 SO2与水作用并经氧化,生成 ___________ 使大理石转化为_________, ________, 因而使雕象遭到破坏. 3.已知:碘元素的电势图: 0.145V E ø 0.535V
10 IO I 0.49V 则E10M= 4.电解浓度为1mo·L1的HS0,溶液(铂为电极),阴极产物是 阳极产物是 已知:E0/0H=1229VErH=0.000VE°S,0g2/s0,2=2.01 5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总结归纳出了能级的相对高低与 有关日能级的 高低与 值有关的近似规律。 6.制备胶体的方法有和 7.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性和 性。 8.在O.1ml1的HAc溶液中加入0.1 mol NaAc溶液HAc的电离度将 这种作用被称为 9离子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离子电荷、 _三个方面 10.已知:2A+B=2C为简单反应,此反应对A物质反应级数为」 总反应为 级反应 11共价健按共用电子对来源不同分为 和 共价键按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分为 和 12.亚氯酸可用 反应而制得水溶液,它极不稳定迅速分解,反应式为: 13.在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5H-O2+6HNO=2Mn(NO+2KNO+8HO+502t 中,氧化产物为 还原产物为 14.02分子中有 键,依公式 可 以算出O,的磁矩. 15AB两种气体反应设A的浓度增加一倍速度增加一倍B的浓度增加一倍则反应速度增 加三倍,若总压力减小为原来的12时,反应速度将变为原来的 倍该反应的总反应 级数为 16稀有气体的第一个化合物 一,是由 一年制备的。 17.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
14 IO3 – IO – I2 I– 0.49V 则:E ø IO – /I2=_______, E ø IO3 – /I –=_____________ 4.电解浓度为 1mol·L ﹣1的 H2SO4溶液(铂为电极),阴极产物是______, 阳极产物是 ______ 已知:Eø O2/OH ﹣=1.229V, Eø H + /H2 = 0.000V, Eø S2O8 2﹣ /SO4 2﹣=2.01V 5.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总结归纳出了能级的相对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能级的 高低与 值有关的近似规律. 6.制备胶体的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 7.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性和 性。 8.在 0.1mol·L 1的 HAc 溶液中加入 0.1mol·L 1NaAc 溶液,HAc 的电离度将________________, 这种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9.离子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 离子电荷、 、 三个方面. 10.已知:2A+B=2C 为简单反应,此反应对 A 物质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_,总反应为 ____________级反应. 11.共价键按共用电子对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共价键按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亚氯酸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而制得水溶液, 它极不稳定迅速分解, 反应式为: 。 13.在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4+5H2O2+6HNO3=2Mn(NO3)2+2KNO3+8H2O+5O2↑ 中,氧化产物为 ___________, 还原产物为 ____________ 14.O2 分子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依公式 _________________ 可 以算出 O2的磁矩. 15.A,B 两种气体反应,设 A 的浓度增加一倍,速度增加一倍,B 的浓度增加一倍,则反应速度增 加三倍,若总压力减小为原来的 1/2 时,反应速度将变为原来的_________倍,该反应的总反应 级数为____________. 16.稀有气体的第一个化合物—————————, ,是由————————于————————年制备的。 17.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
A.n=4,1=1 B.n=5.1=3 18.某种只含C、H、C1的化合物在298K和101.3kPa压力下,其蒸汽密度为3.965g·L 如果化合物分子中C:H:C1=1:1:1,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分子式为 19.缓冲容量表示缓冲溶液 的大小缓冲剂的浓度越大则缓冲容量越 20.为防止水在仪器中结冰,可以加入甘油CHs0:以降低凝固点。如需冰点降至-1℃,则在 每100克水中应加入甘油 克:降至5℃时,每100克水中应加入甘油 克 (已知水的Kr=1.86,甘油的分子量为92)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水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水几乎不导电; B.水的密度在27水时最大:C.在所有固体和液体中液 态水的比热是最大的: D.在所有物质中,水的蒸发热最大 2.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爱因斯坦 .普朗克 3系统对周围环境作10的功,并从环境获得5的热量,则系统内能变化为 A.-15kJ B.-5kJ C.+5kJ D.+15Ki 4.已知:298K时,△GPAg -66J·molr'△GAg=77.1k·mol △G -5l.7k·mor 时,Ks(Ag)是( A10x10 B.2.30×101 C.9.60X108 D.9.58×10-7 5同一元素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子R,电荷越高,酸性越 中心原子R,电荷越高,酸性越弱 D.中心原子R,配位数越大,酸性越强 6.将铁片浸在FcC2溶液中,金属镉浸在相同浓度的CdNO2溶液中,组成原电池, 已知:EFe"Fe2+>ECd+/Cd>EFe+Fe.则( A.铁电极为正极 B.铁电极为负极 C.Fe2被氧化为Fe D.Fe2被还原为F 7.在周期表中(R原子序数86)以下的另一个未发现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 A109 B.118 C.173 D.222 8己知:E°eFe2+=0.77V,El=0.535 ,下面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Pt|Fe(1mol·L,Fe2*(0.0001mol·Lr(0.0001mol·L,l2|Pt(+) A.0.358V B.-0.235V C.0.532V D.0.412V 15
15 A. n = 4, l = 1 B. n = 5, l = 3 18.某种只含 C 、H 、Cl 的化合物在 298 K 和 101.3 kPa 压力下, 其蒸汽密度为 3.965g·L 1 , 如果化合物分子中 C:H:Cl = 1:1:1, 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_______ , 分子式为 __________ . 19.缓冲容量表示缓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缓冲剂的浓度越大,则缓冲容量越 ____________. 20.为防止水在仪器中结冰, 可以加入甘油 C3H8O3以降低凝固点。如需冰点降至 1℃, 则在 每 100 克水中应加入甘油________克; 降至 5℃时, 每 100 克水中应加入甘油_________克. (已知水的 Kf =1.86, 甘油的分子量为 92 )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关于水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纯水几乎不导电; B. 水的密度在 277K 时最大; C. 在所有固体和液体中,液 态水的比热是最大的; D. 在所有物质中, 水的蒸发热最大. 2.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 ) A. 道尔顿 B. 爱因斯坦 C. 玻尔 D. 普朗克 3.系统对周围环境作 10kJ 的功,并从环境获得 5kJ 的热量,则系统内能变化为(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4.已知: 298K 时,△Gf Ø (AgI) = 66kJ·mol 1 △Gf Ø (Ag + )=77.1kJ·mol 1 △Gf Ø (I –)=51.7kJ·mol 1 此时,KSP(AgI)是( ) A. 1.0×10 18 B. 2.30×10 17 C. 9.60×10 18 D. 9.58×10 17 5.同一元素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 A. 中心原子 R,电荷越高,酸性越强 B. 中心原子 R,电荷越高,酸性越弱 C. 中心原子 R,电负性越大,酸性越强 D. 中心原子 R,配位数越大,酸性越强 6.将铁片浸在 FeCl2溶液中,金属镉浸在相同浓度的 Cd(NO3)2溶液中, 组成原电池, 已知: EøFe 3+ /Fe 2+>EøCd 2+ /Cd>EøFe 2+ /Fe, 则 ( ) A. 铁电极为正极 B. 铁电极为负极 C. Fe 2+被氧化为 Fe 3+ D. Fe 2+被还原为 Fe 7.在周期表中氡(Rn 原子序数 86)以下的另一个未发现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应是 ( ) A. 109 B. 118 C. 173 D. 222 8.已知:Eø Fe 3+ /Fe 2+ = 0.77V , Eø I2/I ﹣= 0.535V, 下面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 ) ()Pt│Fe 3+ (1mol·L ﹣1),Fe 2+ (0.0001mol·L ﹣1)‖I﹣ (0.0001mol·L ﹣1), I2│Pt (+) A. 0.358V B. – 0.235V C. 0.532V D. 0.4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