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把寻常“小剑”,而是一把祖传宝剑。“一条古时水, 向我手心流”,古人常以水喻剑,取其流动、随意,以柔克刚之意。 诗人称自己的剑是“古时水”,足见其价值珍贵;而这把古剑终于流 向自己的“手心”,又可知此剑乃其家传。家传宝剑,自然无比珍视, 但因朋友喜爱,诗人便毫不犹豫地馈赠,此举更赋予宝剑以新的含义 一一友情重于器物。 如果说赠剑给姚秀才,显示了诗人的慷慨、大义,那么,诗人 的嘱托更体现了他的高尚境界:“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泻赠 是因以水比剑而言,“勿薄细碎仇”是告诫姚秀才:不要用剑去解决 个人的私仇和小愤(“薄”,接近之意)。 古代男子以佩刀带剑作为闯天下、取功名的象征,刘叉在这首 咏剑诗中,正表达了这样一种理想:好男儿当胸怀大志,自尊自强 报效国家,建功立业,这才是佩剑的真正意义,而不要因为“细碎” 的仇隙便拔剑而起,最终干扰了人生的远大目标。 其实,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也会常常遇到许多“细碎仇”,但有 境界的人决不这样。他们“柔弱”,他们退让,他们宽容。老子说: “上善若水。”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 生活负担重,人们心中往往都窝着火,烦着呢。所以,人与人之间容 易结“仇”,容易结“怨”。但这些大多是无关国恨家仇的小怨小仇, 千万不要用刀、用枪、舞刀弄棍,用暴力去解决哦。为了你的前途, 为了社会和谐,“勿薄细碎仇
这不是一把寻常“小剑”,而是一把祖传宝剑。“一条古时水, 向我手心流”,古人常以水喻剑,取其流动、随意,以柔克刚之意。 诗人称自己的剑是“古时水”,足见其价值珍贵;而这把古剑终于流 向自己的“手心”,又可知此剑乃其家传。家传宝剑,自然无比珍视, 但因朋友喜爱,诗人便毫不犹豫地馈赠,此举更赋予宝剑以新的含义 ——友情重于器物。 如果说赠剑给姚秀才,显示了诗人的慷慨、大义,那么,诗人 的嘱托更体现了他的高尚境界:“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泻赠” 是因以水比剑而言,“勿薄细碎仇”是告诫姚秀才:不要用剑去解决 个人的私仇和小愤(“薄”,接近之意)。 古代男子以佩刀带剑作为闯天下、取功名的象征,刘叉在这首 咏剑诗中,正表达了这样一种理想:好男儿当胸怀大志,自尊自强, 报效国家,建功立业,这才是佩剑的真正意义,而不要因为“细碎” 的仇隙便拔剑而起,最终干扰了人生的远大目标。 其实,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也会常常遇到许多“细碎仇”,但有 境界的人决不这样。他们“柔弱”,他们退让,他们宽容。老子说: “上善若水。”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 生活负担重,人们心中往往都窝着火,烦着呢。所以,人与人之间容 易结“仇”,容易结“怨”。但这些大多是无关国恨家仇的小怨小仇, 千万不要用刀、用枪、舞刀弄棍,用暴力去解决哦。 为了你的前途, 为了社会和谐,“勿薄细碎仇
二、唐诗语言精美 唐代诗人十分追求诗歌的语言艺术,因为语言如同绘画的颜料, 诗歌内容以美丽的语言表述出来,则可以使作品表现出绘画美。所以 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意匠惨淡经营中”(杜甫),务必使诗歌语 言准确、鲜明、生动,更具美感。 比如脍炙人口的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用美丽的语言构成四幅画: 第一幅:青翠的柳枝间,两只黄莺在跳跃欢唱;第二幅:一行白 鹭乘着春风在蓝色的天幕下自由飞翔;第三幅:近处是一个窗口,从 窗口望去,远处西山上的千年积雪,别致地点缀着朗朗春色:第四幅: 春潮涨了,正是泛舟之时,门前江中停泊着即将出发的万里行船。前 两幅呈动态,后两幅呈静态,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又共同构成一幅 美妙的春意图,其中融贯着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使其呈现出一个 统一的意境。 唐诗中许多精美的字、词,被后人称作“诗眼”。所谓“诗眼”, 就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的一个奇字或一个精当的词,它好比人的眼睛 最能传神一样,最能传出一首诗的精神,这实际上也就是锤炼诗歌语 言,避免陈词滥调,使之能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感受。明代胡
二、唐诗语言精美 唐代诗人十分追求诗歌的语言艺术,因为语言如同绘画的颜料, 诗歌内容以美丽的语言表述出来,则可以使作品表现出绘画美。所以 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意匠惨淡经营中”(杜甫),务必使诗歌语 言准确、鲜明、生动,更具美感。 比如脍炙人口的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用美丽的语言构成四幅画: 第一幅:青翠的柳枝间,两只黄莺在跳跃欢唱;第二幅:一行白 鹭乘着春风在蓝色的天幕下自由飞翔;第三幅:近处是一个窗口,从 窗口望去,远处西山上的千年积雪,别致地点缀着朗朗春色;第四幅: 春潮涨了,正是泛舟之时,门前江中停泊着即将出发的万里行船。前 两幅呈动态,后两幅呈静态,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又共同构成一幅 美妙的春意图,其中融贯着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之情,使其呈现出一个 统一的意境。 唐诗中许多精美的字、词,被后人称作“诗眼”。所谓“诗眼”, 就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的一个奇字或一个精当的词,它好比人的眼睛 最能传神一样,最能传出一首诗的精神,这实际上也就是锤炼诗歌语 言,避免陈词滥调,使之能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感受。明代胡
应麟说:“至老杜(杜甫)而后,句中有奇字为眼。”(《诗薮》) 唐诗中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杜甫《送蔡都尉》“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此外,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十字之中,描写了六种景物;荒村野店之中,鸡声唤起赶路 的旅客,残月犹自挂在天边:店外一道小河,河上一座板桥,桥上白 霜正重,留下了早行人匆忙的脚印.诗人以最精练的语言,表现了 一种野店霜晨、旅客道路辛苦的生动意境。宛如当今的电视短片,推、 拉、摇、移的镜头都有。 三、唐诗形式多样 唐诗作品中,从字数看,有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 七言诗、杂言诗。从体裁看,有古体诗(歌行体、古风诗)、近体诗 (格律诗)、乐府诗等等,芸芸齐备。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各种 体制,在唐代已经全部形成、确立或得到进一步完善了。 大家通常读到的唐诗大多是五言诗、七言诗,这里给大家介绍一 首六言诗一一王维《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 眠。 这是一幅山水景物画,严格地说,更像当今的摄影照片。“桃红
应麟说:“至老杜(杜甫)而后,句中有奇字为眼。”(《诗薮》) 唐诗中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杜甫《送蔡都尉》“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此外,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十字之中,描写了六种景物;荒村野店之中,鸡声唤起赶路 的旅客,残月犹自挂在天边;店外一道小河,河上一座板桥,桥上白 霜正重,留下了早行人匆忙的脚印.诗人以最精练的语言,表现了 一种野店霜晨、旅客道路辛苦的生动意境。宛如当今的电视短片,推、 拉、摇、移的镜头都有。 三、唐诗形式多样 唐诗作品中,从字数看,有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 七言诗、杂言诗。从体裁看,有古体诗(歌行体、古风诗)、近体诗 (格律诗)、乐府诗等等,芸芸齐备。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各种 体制,在唐代已经全部形成、确立或得到进一步完善了。 大家通常读到的唐诗大多是五言诗、七言诗,这里给大家介绍一 首六言诗——王维《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 眠。 这是一幅山水景物画,严格地说,更像当今的摄影照片。“桃红
复含宿雨”一一桃花特写:粉红的花瓣上凝聚着夜雨的雨滴,鲜澄, 柔和,晶莹,透明。“柳绿更带朝烟”一一雾中晨柳:春色正浓,杨 柳本自“堆烟”,再加朝雾迷蒙,显得分外袅娜多姿。这里有意境之 美,构图之美,着色之美,真正是“诗中有画”。“花落家童未扫,莺 啼山客犹眠”,更与孟浩然《春晓》同趣,写出隐士高人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不与世事的清高。 此外,唐诗的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严 整、优美的,读来让人感觉形式之规整、节奏之鲜明、韵律之流畅, 均妙不可言,使得唐诗成为后世格律诗创作的范式,也代表着中国古 典诗歌在世界诗歌苑地中的独特体制与风格。 仅以唐诗的对仗为例。所谓“对仗”,是指诗句的对偶。古代的仪仗 队是两两相对的,故借以作为诗歌对偶的术语。对仗,主要用在律诗 中,一般规律是上下两句(亦称“出句”和“对句”)之间同类词两 两相对,亦即名词对名词,动同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颜色词对 颜色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等。如山对水,去对来, 红对绿,千对万.唐诗名句如: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刘长卿:《登余千古县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都是精采的对仗。唐诗境界崇高、语言精美、形式多样,从一个侧
复含宿雨”——桃花特写:粉红的花瓣上凝聚着夜雨的雨滴,鲜澄, 柔和,晶莹,透明。“柳绿更带朝烟”——雾中晨柳:春色正浓,杨 柳本自“堆烟”,再加朝雾迷蒙,显得分外袅娜多姿。这里有意境之 美,构图之美,着色之美,真正是“诗中有画”。“花落家童未扫,莺 啼山客犹眠”,更与孟浩然《春晓》同趣,写出隐士高人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不与世事的清高。 此外,唐诗的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严 整、优美的,读来让人感觉形式之规整、节奏之鲜明、韵律之流畅, 均妙不可言,使得唐诗成为后世格律诗创作的范式,也代表着中国古 典诗歌在世界诗歌苑地中的独特体制与风格。 仅以唐诗的对仗为例。所谓“对仗”,是指诗句的对偶。古代的仪仗 队是两两相对的,故借以作为诗歌对偶的术语。对仗,主要用在律诗 中,一般规律是上下两句(亦称“出句”和“对句”)之间同类词两 两相对,亦即名词对名词,动同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颜色词对 颜色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等。如山对水,去对来, 红对绿,千对万.唐诗名句如: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刘长卿:《登余千古县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都是精采的对仗。 唐诗境界崇高、语言精美、形式多样,从一个侧
面展示了唐诗的思想、艺术风貌。那么,唐代有哪些诗人的诗是我们 今天非读不可、不读就会终身遗憾的呢?下一讲会告诉大家。 《春江花月夜》与初唐诗人的人生感悟 一般研究者都把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这里先谈谈初唐的诗。 一、华美的初唐诗歌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一一玄宗开元初(713) 初唐诗歌是摆脱六朝绮靡文风,将诗歌创作引向健康发展的阶段。 其百年之间,又可分为前五十年与后五十年。 前五十年沿袭六朝浮华风气,宫体诗充斥诗坛,代表流派有“上官 体”(虞世南、上官仪)和“沈宋体”(沈佺期、宋之问)。后五十年, 先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从内容到形式的 革新,后有陈子昂高倡建安风骨,将诗歌创作引导到强烈的政治性、 崇高的思想性方向,开创出唐诗健康的思想境界。 在前五十年与后五十年之间,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 虚的《春江花月夜》最值得一读。 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 白头翁》 这首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在当时 几乎无人不晓。 第一,它揭示了一条宇宙规律一一人生有限,宇宙无穷。“年年
面展示了唐诗的思想、艺术风貌。那么,唐代有哪些诗人的诗是我们 今天非读不可、不读就会终身遗憾的呢?下一讲会告诉大家。 《春江花月夜》与初唐诗人的人生感悟 一般研究者都把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这里先谈谈初唐的诗。 一、华美的初唐诗歌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 初唐诗歌是摆脱六朝绮靡文风,将诗歌创作引向健康发展的阶段。 其百年之间,又可分为前五十年与后五十年。 前五十年沿袭六朝浮华风气,宫体诗充斥诗坛,代表流派有“上官 体”(虞世南、上官仪)和“沈宋体”(沈佺期、宋之问)。后五十年, 先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从内容到形式的 革新,后有陈子昂高倡建安风骨,将诗歌创作引导到强烈的政治性、 崇高的思想性方向,开创出唐诗健康的思想境界。 在前五十年与后五十年之间,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 虚的《春江花月夜》最值得一读。 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 白头翁》 这首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在当时 几乎无人不晓。 第一,它揭示了一条宇宙规律——人生有限,宇宙无穷。“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