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离骚》与骚体传统 作者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39一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 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前339年一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 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日 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 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 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 底投入了奏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 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 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 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棕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 折世2230因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 他的作品共有25篇,篇目为 :《九歌》、《天问》、《离骚》、《九章》 《卜居》、《渔父》。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 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 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 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 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 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峡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 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 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 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 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 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 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额项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 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 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色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 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 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 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哪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 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 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
第二章 《离骚》与骚体传统 作者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 339—约前 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 表作者。20 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前 339 年-前 278 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 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 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 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 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 305 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 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 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 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 278 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 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 年是屈原 逝世 2230 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作品共有 25 篇,篇目为:《九歌》、《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 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 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 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 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 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 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 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 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 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 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 339)正月十四日 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 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 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 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 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 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 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 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
基,名其地日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要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故 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 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 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放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 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 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 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 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 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 使于齐。 不他玫劳破是历史发生变连的洁想线系鱼:春收时用王物性 ,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 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 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 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 为宪今”,即主持国家政今的起草、官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禁国在悼王时 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 ~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 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 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 众微不知。每一今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怀王庸昏聩,不加辨明,就怒 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造到旧贵族们的 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簧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 齐国、抗击秦国的策路,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 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 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 吃了 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 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 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 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 说:“奈何绝奏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己被逐出朝 廷,流成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 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 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 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 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己。于是,他又慢慢地顺 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 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间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 三间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有贵族
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故 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 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 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 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 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 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 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 使于齐。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 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 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 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 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 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 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 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 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 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 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 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 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 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 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 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 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 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 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 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 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 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 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 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 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 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
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 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腕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宽枝叶之峻茂兮,愿误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知是兰出 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勒培有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 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 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 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 的领域里 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 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 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择为离忧”。班固在《离凝榜序》中释为“遭忧”。王逸 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 ,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 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 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但一般认为离骚:离通 “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作者在前半篇中,反复倾诉 其对禁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 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 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 感情。作品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线 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彩响。 写作年代: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放逐以后。 今人对此说法不 有说作于怀王世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闭 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创作缘由: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治之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 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 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 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 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 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译文: 领项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一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演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 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上天既赋予我这么 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 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 灵。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葬来润德润身
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 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 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 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 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 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 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 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 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 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 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 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但一般认为离骚:离通 “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作者在前半篇中,反复倾诉 其对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 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 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 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写作年代: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 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 放逐以后。 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世被疏以 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 王末顷襄 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创作缘由: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 行,竭忠尽 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 谤,能无怨乎?屈平之 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 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 系在一 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 政治抒情 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 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 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 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译 文: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尊敬的先祖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 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 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 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 灵。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太阳与月京石相衣铁,未学稍停,新春与金秋相石替,永无止墙。想到树上苗叶纷纷國零 我害怕美人购,你斗上也添上丝纯雷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 七八槽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 飞快地向前猛奔!米 我给你充当向导 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 一从M 芳草鲜花等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柱树层层相间,那里只是革草与白花散发芳芬?哦 陆尧和虞舜是名么正大光明,他们连循若正道,向若光明迈讲。写桀和商纣是名么狂乱丽」 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党人是这样苟且偷安 ,他们 步步走向死 胡同而 下思反省。 难道我 心自己会遗受灾祸? 我担心的 楚国的车驾将要覆倾 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 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我明明知道直速忠会招灾惹祸,但我怎么能看若祖国 沉论!我政手指苍天让它给我作证,我对你完全是一片忠心! 想过去,你与我披肝沥胆 定下约言,可后来,你却另作打算,不记前情。我和你分别 并不感到难堪 伤心的是你胸无定 反复无 我曾经栽培 大片的春 又种下了秋 燕百来亩地面。我还分块种植了芍药与揭车,将马蹄香与白芷套种其间。我真希望它们能够 绿叶成荫、枝干参天,到时候就可以收获藏敛。即使花儿谢了,那又有什么悲伤,最痛心的 是,众多的香草已经发生了质变。那些个党人争着贪利夺权,孜孜以求地追逐着功名利禄。 他们都猜忌若别人而原谅自己,被此间勾心,斗角,相互蝶妒。像他们那样迟尽全力夫争权本 利实在不是我内心所题追求的东西。我微得白己的老培将题渐渐到来。只担心单好的名击 来不及树立。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者菊花瓣上的蓓蕾 ,只要内心 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 再穿上带者露珠的薜荔。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纹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我是如此 接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藏 我不能和今人同道合。但知心,甘原浴影的辉 。我拭若辛酸的眼泪,声声 长叹 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 早晨去进谏,到 傍晚就遭毁弃!既因为我用香惠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这 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我只怨君主啊!你是这般无思无虑,始 终是不能明察我的用心。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姿容,于是造出百般谣言,说我妖艳弧媚! 那些贪图利禄的小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方圆和规矩他们可以全部抛弃。追随若邪恶,背 弃了法度, 竞相以苟合求容作为处世准则。我忧郁烦闷,怅然失意, 我困倾潦倒在这人妖 倒的时期!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哦,那风鸟怎么能 和家雀合群?自古以米本就这样泾滑分明。郑有圆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异路人能携手同 行1 我委屈若自己的心志,压抑若自己的情感,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担承。保持清白 之志而死于忠贞之节,这本为历代圣贤所赞称:我后悔,后悔我当初没有看清前程,迟疑 阵 我打算回头转身。好在迷失方向还不算太远,掉转车头,我依旧踏 上原来的水驿 程。我走马在这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我奔向那长有椒树的山丘,暂且在此停息。我既然进 言不听反而获罪,倒不如退居草野,把我的旧服重整。我裁剪碧绿的荷叶缝成上衣啊!又将 洁白的莲花缀成下裙。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酸郁芳芬 我把头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把佩带加的很长很长。 基著与 亏垢已经混杂在一起唯对 我这光明洁白的本质 蒙受丝毫减损。 急匆匆我回过头来纵目远望 ,我要往东南西北观》 巡行。我的佩饰如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喷吐出一晖阵令人心醉的幽香清芬。 人生各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喜爱,我却独独爱好修洁,习以为常!就算把我肢解了我 也毫不悔政,难道我的志向会因受挫而改变?哦!女要她唠唠叨叨一声声把我指责,她说: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 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 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 我给你充当向导。 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 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 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 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党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 胡同而不思反省。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驾将要覆倾! 急 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 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我明明知道直谏忠会招灾惹祸,但我怎么能看着祖国 沉沦!我敢手指苍天让它给我作证,我对你完全是一片忠心! 想过去,你与我披肝沥胆,定下约言,可后来,你却另作打算,不记前情。我和你分别 并不感到难堪,伤心的是你胸无定见、反复无常! 我曾经栽培了大片的春兰,又种下了秋 蕙百来亩地面。我还分块种植了芍药与揭车,将马蹄香与白芷套种其间。我真希望它们能够 绿叶成荫、枝干参天,到时候就可以收获藏敛。即使花儿谢了,那又有什么悲伤,最痛心的 是,众多的香草已经发生了质变。 那些个党人争着贪利夺权,孜孜以求地追逐着功名利禄。 他们都猜忌着别人而原谅自己,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嫉妒。像他们那样竭尽全力去争权夺 利,实在不是我内心所要追求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的老境将要渐渐到来,只担心美好的名声 来不及树立。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只要内心 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 再穿上带着露珠的薜荔。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绞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我是如此 虔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 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 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 傍晚就遭毁弃!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这 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我只怨君主啊!你是这般无思无虑,始 终是不能明察我的用心。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姿容,于是造出百般谣言,说我妖艳狐媚! 那些贪图利禄的小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方圆和规矩他们可以全部抛弃。追随着邪恶,背 弃了法度,竞相以苟合求容作为处世准则。我忧郁烦闷,怅然失意,我困顿潦倒在这人妖颠 倒的时期!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哦,那凤鸟怎么能 和家雀合群?自古以来本就这样泾渭分明。哪有圆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异路人能携手同 行! 我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担承。保持清白 之志而死于忠贞之节,这本为历代圣贤所赞称! 我后悔,后悔我当初没有看清前程,迟疑 了一阵,我打算回头转身。好在迷失方向还不算太远,掉转车头,我依旧踏上原来的水驿山 程。我走马在这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我奔向那长有椒树的山丘,暂且在此停息。我既然进 言不听反而获罪,倒不如退居草野,把我的旧服重整。我裁剪碧绿的荷叶缝成上衣啊!又将 洁白的莲花缀成下裙。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 我把头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把佩带加的很长很长。芬芳与污垢已经混杂在一起,唯独 我这光明洁白的本质未曾蒙受丝毫减损。急匆匆我回过头来纵目远望,我要往东南西北观光 巡行。我的佩饰如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喷吐出一阵阵令人心醉的幽香清芬。 人生各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喜爱,我却独独爱好修洁,习以为常!就算把我肢解了我 也毫不悔改,难道我的志向会因受挫而改变? 哦!女媭她唠唠叨叨一声声把我指责,她说:
因过于刚直而惹祸遭灾,到头来惨死在羽山你难道一无所?闻。你为什么要时进忠言而又 爱好修身,独具这美好的一片冰心?满屋子已经堆满了恶花秽草,唯独你不愿佩戴实在太天 真。众人不可能挨家挨户 说明 又有谁会体察咱们的内心 ?世人都在互相吹捧结党 私,你为什么连我的话半句都不愿听? 遵循着先圣的遗训来修身历行,现实的遭遇使我 愤填膺!我沿若相江逆流而上,我要向大舜去陈说我的内心:“夏后从上天偷回《九辩》和 《九歌》,到凡间纵情作乐恣意荒淫。 不居安思危预防后志,他的五个儿子终于失掉了民心!后羿也爱好田猎,溺于游乐 味沉迷 于射杀那些 猛兽和珍禽 淫乱之辈就少了有善终,他的国相寒浞杀了他, 和他 的老婆成亲!寒浞之子过浇依仗自己健壮的体格,放纵情欲而不肯控制自己的兽性。他每日 里寻欢作乐得意忘形,丢掉了自己的脑袋不自省。夏桀经常违背正道,终于落得个亡国丧身。 殷纣把自己的忠良剁成肉酱,他的王位因此颠陨!成汤和大禹都严明而又谨慎,周文武都任 法而进仁。他们都凭德才选用贤臣,游守绳题而不差毫分 皇天啊:光明正大不存偏私偏爱,看见有德的人就设法让他成为辅弼之臣。只有那德 高迈的圣人贤哲,方才让他享有天子那样的尊称!回顾前王而又观省后代,再仔细考察天 的民情。不曾有过不义的人可以重用,不曾有过不善的事可以推行。即使死神已经向我步进 丽诉,回想起初夷我也享无悔根。怎能将方雄塞讲圆啊,古代的贤者正因此而碎骨粉身! 我泣不成声啊满心,悲伤,哀叹自己是这样生不逢辰。拔一把柔软的蕙草揩拭眼泪,眼泪涟涟 沾湿了我的衣襟。”我跪在铺开的衣襟上诉衷肠,中正之道在我心中闪亮。凤凰为车,白 龙为马 御者 那飘忽的长风我飞向天上 清晨,我从那南方的苍梧之野起程,傍晚,我到昆仑山下的悬周卸妆。我本想在灵琐停 留片刻,无奈太阳下沉,暮色苍茫。我叫那日御羲和按节徐行,不要急急地驰向崦嵫山畔。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我让龙马在咸池痛饮琼浆, 我马栓在扶树上。折几若木去佛试边的阴,我暂日在这里休息徜徉。我耳神 在前面充当向导,让风神在后面紧紧跟上。鸾鸟与凤凰为我在前面警戒开 道 雷师却说还没 有安排停当。我命令风鸟展翅飞腾啊!日以继夜地向九天翻翔。旋风啊积聚若力量!率领着 云霓向我迎上。云霓越聚越多羽忽离忽合,五光十色上下左右飘浮荡漾。我叫守卫把天门打 开,他却靠者天门冲者我望望。 这时候日色已经昏暗,我扭结着幽兰久久地在那里盘相,这世道是一片浑浊,总爱嫉 他人之才,掩盖他人之长。拂晓,我度过昆仑山下的白水,把龙马拴在间风山上。举目四 望我眼泪潸潸,伤心这高山上竟没有美妙的女郎。匆匆地 我游到 了东方的春宫,折下玉树 琼枝插在我这兰佩上。趁着这瑶花还未调谢,我要到下界送给心爱的女郎。我吩附丰隆驾起 彩云,去寻找宓妃幽静的门巷。我解下兰佩寄托自己的一片深情,请那蹇修当我的红娘。多 妃她开始对我还若即若离,突然间却对我冷若冰霜。晚上她到穷石同后界消夜,清晨她却在 洁磐河把头发梳晾。她白矜娘美,茜高做,整天在外纵情放荡。即使地的确长得很美,可 特人实在太没修养, 我只好放弃她另谋新 我周游了九再,观察了八荒,回到了熙熙攘攘的下方。望见高耸华丽的玉台,看见了有 城氏的美女简狄,她真是举世无双。我托鸠鸟为我说谋,它却撒谎说简狄不良。那雄斑鸩 边飞翔一边高叫,我想托它又缆它更不端庄。我的心里踌躇而又狐疑,想自己亲往又觉得不 好向她启齿开腔。虽然凤凰已经为我送去了鸭礼,我又怕帝喾的我抢先争强。我想到远方栖 身又怕没有容身的地方,只好在此到处逍遥,随处飘荡。趁着少康尚未成家,留下了有虞氏 两位美丽的姑娘 一想到使者这般软弱,媒人这样笨拙,我真怕他传达不了自己的九曲衷服 这世道实在太混浊,总喜欢掩盖美德,嫉妒贤良。那王室的内宫是如此幽深,你明智的君丑 又始终不肯醒来端详。 满怀着忠贞之情却又不能对你面讲,我怎能忍受痛苦的折磨,直到老死。我将灵草与
“因过于刚直而惹祸遭灾,到头来惨死在羽山你难道一无所?闻。你为什么要时进忠言而又 爱好修身,独具这美好的一片冰心?满屋子已经堆满了恶花秽草,唯独你不愿佩戴实在太天 真。众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一一说明,又有谁会体察咱们的内心?世人都在互相吹捧结党营 私,你为什么连我的话半句都不愿听?” 遵循着先圣的遗训来修身厉行,现实的遭遇使我悲 愤填膺!我沿着湘江逆流而上,我要向大舜去陈说我的内心:“夏后从上天偷回《九辩》和 《九歌》,到凡间纵情作乐恣意荒淫。 不居安思危预防后患,他的五个儿子终于失掉了民心!后羿也爱好田猎,溺于游乐,一 味沉迷于射杀那些猛兽和珍禽。本来淫乱之辈就少了有善终,他的国相寒浞杀了他,又和他 的老婆成亲!寒浞之子过浇依仗自己健壮的体格,放纵情欲而不肯控制自己的兽性。他每日 里寻欢作乐得意忘形,丢掉了自己的脑袋不自省。夏桀经常违背正道,终于落得个亡国丧身。 殷纣把自己的忠良剁成肉酱,他的王位因此颠陨!成汤和大禹都严明而又谨慎,周文武都任 法而讲仁。他们都凭德才选用贤臣,遵守绳墨而不差毫分。 皇天啊!光明正大不存偏私偏爱,看见有德的人就设法让他成为辅弼之臣。只有那德行 高迈的圣人贤哲,方才让他享有天子那样的尊称!回顾前王而又观省后代,再仔细考察天下 的民情。不曾有过不义的人可以重用,不曾有过不善的事可以推行。即使死神已经向我步步 逼近,回想起初衷我也毫无悔恨。怎能将方榫塞进圆孔啊,古代的贤者正因此而碎骨粉身! 我泣不成声啊满心悲伤,哀叹自己是这样生不逢辰。拔一把柔软的蕙草揩拭眼泪,眼泪涟涟 沾湿了我的衣襟。” 我跪在铺开的衣襟上倾诉衷肠,中正之道在我心中闪亮。凤凰为车,白 龙为马,御着那飘忽的长风我飞向天上。 清晨,我从那南方的苍梧之野起程,傍晚,我到昆仑山下的悬圃卸妆。我本想在灵琐停 留片刻,无奈太阳下沉,暮色苍茫。我叫那日御羲和按节徐行,不要急急地驰向崦嵫山畔。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我让龙马在咸池痛饮琼浆, 我把马缰拴在扶桑树上。折几枝若木去拂试日边的阴翳,我暂且在这里休息徜徉。我派月神 在前面充当向导,让风神在后面紧紧跟上。鸾鸟与凤凰为我在前面警戒开道,雷师却说还没 有安排停当。我命令凤鸟展翅飞腾啊!日以继夜地向九天翱翔。旋风啊积聚着力量!率领着 云霓向我迎上。云霓越聚越多啊忽离忽合,五光十色上下左右飘浮荡漾。我叫守卫把天门打 开,他却靠着天门冲着我望望。 这时候日色已经昏暗,我扭结着幽兰久久地在那里盘桓,这世道是一片浑浊,总爱嫉妒 他人之才,掩盖他人之长。 拂晓,我度过昆仑山下的白水,把龙马拴在阆风山上。举目四 望我眼泪潸潸,伤心这高山上竟没有美妙的女郎。匆匆地,我游到了东方的春宫,折下玉树 琼枝插在我这兰佩上。趁着这瑶花还未凋谢,我要到下界送给心爱的女郎。我吩咐丰隆驾起 彩云,去寻找宓妃幽静的门巷。我解下兰佩寄托自己的一片深情,请那蹇修当我的红娘。宓 妃她开始对我还若即若离,突然间却对我冷若冰霜。晚上她到穷石同后羿消夜,清晨她却在 洧磐河把头发梳晾。她自矜貌美,满脸高傲,整天在外纵情放荡。即使她的确长得很美,可 待人实在太没修养,我只好放弃她另谋新欢。 我周游了九霄,观察了八荒,回到了熙熙攘攘的下方。望见高耸华丽的玉台,看见了有 娀氏的美女简狄,她真是举世无双。我托鸩鸟为我说谋,它却撒谎说简狄不良。那雄斑鸩一 边飞翔一边高叫,我想托它又嫌它更不端庄。我的心里踌躇而又狐疑,想自己亲往又觉得不 好向她启齿开腔。虽然凤凰已经为我送去了聘礼,我又怕帝喾的我抢先争强。我想到远方栖 身又怕没有容身的地方,只好在此到处逍遥,随处飘荡。趁着少康尚未成家,留下了有虞氏 两位美丽的姑娘。一想到使者这般软弱,媒人这样笨拙,我真怕他传达不了自己的九曲衷肠。 这世道实在太混浊,总喜欢掩盖美德,嫉妒贤良。那王室的内宫是如此幽深,你明智的君王 又始终不肯醒来端详。 满怀着忠贞之情却又不能对你面讲,我怎能忍受痛苦的折磨,直到老死。 我将灵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