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 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下片第一句用典。西晋张季鹰在洛阳做官,秋风吹来,想起家乡 的菰菜羹,鲈鱼脍便辞官归乡。而作者却说,别说鲈鱼是不是正好精 细肉肥味鲜,尽管西风又起,季鹰是否应该回来了呢?天下大乱,你 许汜却求田问舍,置国家生死于不顾,你有脸去见刘备吗?作者用“休 说”二字打头,表明我是不会去学他们的,虽然我居江湖已远,还是 忧国忧民,有朝一日会被起用报效祖国的。以此表达作者坚决之心。 但接着一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唉,只可惜时光 匆匆流逝,我终年忧愁国民,树木都会变老,更何况血肉之躯的我呢? 稼轩取之精妙,先是无奈时光匆匆,接着笔锋一转,取桓公典 故只是点到为止,让读者读来就能联想到他心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可 以看到作者泫然泪流的情景。词人的心思通过这一句与读者达成了共 鸣,形成了交流。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与上片“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既是一种照应,也是一种反复, 目的是再一次抒发词人心中无人知晓,红颜难觅,知己难求的悲痛心 情。自称英雄,确实壮志难酬,而用法也非常巧妙,嘴上说让人给我 取来红巾翠袖拭泪,实则表达无人理解胸中之痛也! 这首词痛惜山河残破、国势飘摇、悲悯人民苦难,也痛恨统治 者的腐朽无能、发抒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这些都不是个人的哀怨
11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 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下片第一句用典。西晋张季鹰在洛阳做官,秋风吹来,想起家乡 的菰菜羹,鲈鱼脍便辞官归乡。而作者却说,别说鲈鱼是不是正好精 细肉肥味鲜,尽管西风又起,季鹰是否应该回来了呢?天下大乱,你 许汜却求田问舍,置国家生死于不顾,你有脸去见刘备吗?作者用“休 说”二字打头,表明我是不会去学他们的,虽然我居江湖已远,还是 忧国忧民,有朝一日会被起用报效祖国的。以此表达作者坚决之心。 但接着一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唉,只可惜时光 匆匆流逝,我终年忧愁国民,树木都会变老,更何况血肉之躯的我呢? 稼轩取之精妙,先是无奈时光匆匆,接着笔锋一转,取桓公典 故只是点到为止,让读者读来就能联想到他心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可 以看到作者泫然泪流的情景。词人的心思通过这一句与读者达成了共 鸣,形成了交流。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与上片“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既是一种照应,也是一种反复, 目的是再一次抒发词人心中无人知晓,红颜难觅,知己难求的悲痛心 情。自称英雄,确实壮志难酬,而用法也非常巧妙,嘴上说让人给我 取来红巾翠袖拭泪,实则表达无人理解胸中之痛也! 这首词痛惜山河残破、国势飘摇、悲悯人民苦难,也痛恨统治 者的腐朽无能、发抒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这些都不是个人的哀怨
而是代表了那个历史时代的呼声。他的著名词章《摸鱼儿》写得曲折 宛转,沉郁感人: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 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上半阕是写“惜春”,从叹息“匆匆春又归去”,到劝“春 且住”,直到“怨春不语”都是爱惜光阴的意思,实际上是无可奈何 地叹惋时光的流失。后半阕先借用汉武帝时陈皇后长门失宠的历史故 事,诉说自己的正确主张受到压制、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心情,然后 借用“玉环”“飞燕”来斥责投降派的无耻卖国,最后仍然用“闲愁 最苦”和“烟柳断肠”归结为深沉的痛苦。诗人在这里喊出的当然也 不是个人无法排遣的“闲愁”,而是广大人民的不平之鸣。 辛弃疾也同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样,爱国热情始终不衰,确是 难能可贵。 辛词的题材是多方面的,比苏词还要广阔。除了爱国激情的抒发 外,有农家生活的吟咏,也有湖光山色的描绘等等。 辛弃疾那些描写日常生活的词,也写得含蓄蕴藉、清新可喜。 以《青玉案》为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 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几雪柳黄金镂,笑 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 而是代表了那个历史时代的呼声。他的著名词章《摸鱼儿》写得曲折 宛转,沉郁感人: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 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上半阕是写“惜春”,从叹息“匆匆春又归去”,到劝“春 且住”,直到“怨春不语”都是爱惜光阴的意思,实际上是无可奈何 地叹惋时光的流失。后半阕先借用汉武帝时陈皇后长门失宠的历史故 事,诉说自己的正确主张受到压制、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心情,然后 借用“玉环”“飞燕”来斥责投降派的无耻卖国,最后仍然用“闲愁 最苫”和“烟柳断肠”归结为深沉的痛苦。诗人在这里喊出的当然也 不是个人无法排遣的“闲愁”,而是广大人民的不平之鸣。 辛弃疾也同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样,爱国热情始终不衰,确是 难能可贵。 辛词的题材是多方面的,比苏词还要广阔。除了爱国激情的抒发 外,有农家生活的吟咏,也有湖光山色的描绘等等。 辛弃疾那些描写日常生活的词,也写得含蓄蕴藉、清新可喜。 以《青玉案》为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 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几雪柳黄金镂,笑 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把元宵佳节的灯火,游人、歌舞写得足多么热闹繁华、盛况空 前、令人神往,可是这些都不过是铺垫和衬托,作者追求、欣赏的不 在这方面,而是那不慕荣华、独自站在冷落地方的美人。这里作者用 这个美人自比,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孤高性格,写 得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总之,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不仅作品最为丰富,而且思想性和 艺术性也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宋词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与陆游 并肩矗立在南宋诗坛和词坛的顶峰,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两颗光彩耀人 的明星。 和辛弃疾同时或者稍晚时期,许多词人深受辛词的影响,其作品 的思想、风格和情调都与辛词相近,被称之为辛派词人,例如陈亮、 刘过,韩元吉,刘克庄、刘辰翁等人。他们的词作大多思想深刻,感 情强烈,笔力雄健、气魄豪放,是宋词中的优秀篇章。 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而是就他们词作的主 要倾向来说的。这两派词作在艺术技巧上各有所长,从内容上看豪放 派要胜过婉约派。可是婉约派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却是很大的。这同当 时的社会历史状况以及“诗庄词媚”的观念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有 另一派词人的推波助澜,这就是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格律派词人。 格律派词基本属于婉约派,但它们在内容上更加狭隘,浅薄。形式 上更加追求技巧,是一个倾向于形式主义的派别。格律派词人周邦 彦、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人既无大志也无骨气,在民族危亡之 际脱离现实斗争,一味阿谀权署
13 这首词把元宵佳节的灯火,游人、歌舞写得足多么热闹繁华、盛况空 前、令人神往,可是这些都不过是铺垫和衬托,作者追求、欣赏的不 在这方面,而是那不慕荣华、独自站在冷落地方的美人。这里作者用 这个 美人自比,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孤高性格,写 得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总之,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不仅作品最为丰富,而且思想性和 艺术性也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宋词的一面光辉 旗帜。他与陆游 并肩矗立在南宋诗坛和词坛的顶峰,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两颗光彩耀人 的明星。 和辛弃疾同时或者稍晚时期,许多词人深受辛词的影响,其作品 的思想、风格和情调都与辛词相近,被称之为辛派词人,例如陈亮、 刘过,韩元吉,刘克庄、刘辰翁等人。他们的词作大多思想深刻,感 情强烈,笔力雄健、气魄豪放,是宋词中的优秀篇章。 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而是就他们词作的主 要倾向来说的。这两派词作在艺术技巧上各有所长,从内容上看豪放 派要胜过婉约派。可是婉约派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却是很大的。这同当 时的社会历史状况以及“诗庄词媚”的观念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有 另一派词人的推波助澜,这就是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格律派词人。 格律派词基本属于婉约派,但它们在内容上更加狭隘,浅薄。 形式 上更加追求技巧, 是一个倾向于形式主义的派别。格律派词人周邦 彦、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人既无大志也无骨气, 在民族危亡之 际脱离现实斗争,一味阿谀权署
但是,格律派词人大多通晓乐理,讲究审音协律,在词的音律 创造上有一定成绩。 婉约词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可以与唐诗争雄竞胜的应该是宋词。宋词在 我国文学史上,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 词,就它的内容来说就是抒情诗,是诗的一种:词人也就是诗 人。但就体制说,词比诗要复杂。词原来是曲子词、歌词,是为乐曲 配唱的,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 写词都是就着谱子来填词,后来才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不一定为 歌唱所用了。词的乐谱宋代以后渐渐失传,现在的词谱仅仅保存着名 目和格式的作用,叫做词调、也叫词牌,叫词的名字也可以。每一个 词调都有特定的格律形式。在早期,有些词调兼用作题日,象《渔歌 子》是写渔民生活的,《忆江南》是怀念江南的。但多数词人都不 把词调作为题目,只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朝,有些词人为了 表明词意,常常在词调下面另加一个题目,或者是写上一段小序。词 的句式参差不齐,所以又叫长短句,只有少数的词象《竹枝词》、《浣 溪沙》、《生查子》是句式整齐的。每个词调的字数有多有少,字数少 的象《十六宇令》只有十六个字,字数多的象《莺啼序)>有二百四十 个字。词调的字数和句子长短都是固定的,只有部分早期民间词有些 伸缩性。有的词不止一种体裁,象《浪淘沙”就有二十八字的和五十 四字的两种
14 但是,格律派词人大多通晓乐理,讲究审音协律,在词的音律 创造上有一定成绩。 婉约词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可以与唐诗争雄竞胜的应该是宋词。宋词在 我国文学史上,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 词,就它的内容来说就是抒情诗,是诗的一种;词人也就是诗 人。但就体制说,词比诗要复杂。词原来是曲子词、歌词,是为乐曲 配唱的,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 写词都是就着谱子来填词,后来才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不一定为 歌唱所用了。词的乐谱宋代以后渐渐失传,现在的词谱仅仅保存着名 目和格式的作用,叫做词调、也叫词牌,叫词的名字也可以。每一个 词调都有特定的格律形式。在早期,有些词调兼用作题目,象《渔歌 子》是写渔民生活的,《忆 江南》是怀念江南的。 但多数词人都不 把词调作为题目, 只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朝,有些词人为了 表明词意,常常在词调下面另加一个题目,或者是写上一段小序。词 的句式参差不齐,所以又叫长短句,只有少数的词象《竹枝词》、《浣 溪沙》、《生查子》是句式整齐的。每个词调的字数有多有少,字数少 的象《十六宇令》只有十六个字,字数多的象《莺啼序>>有二百四十 个字。词调的字数和句子长短都是固定的,只有部分早期民间词有些 伸缩性。有的词不止一种体裁,象《浪淘沙”就有二十八字的和五十 四字的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