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新的社会恩潮:魏晋玄学 形成与老庄思想有关,是一种思辨的哲学, 包涵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对宇宙、人生和人 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导致士人产生 了对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凊酲态度,破除了 秦汉以来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 提供了一种新的解经方法,对于打破汉代 繁琐经学的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恩想史的 大转折
11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一、新的社会思潮:魏晋玄学 形成与老庄思想有关,是一种思辨的哲学, 包涵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对宇宙、人生和人 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导致士人产生 了对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 秦汉以来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 提供了一种新的解经方法,对于打破汉代 繁琐经学的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 一大转折
二、玄学对文学产生影响的观点 1、“崇尚自然与真” “自然”为老庄哲学特有范畴,指一种非 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状态,只要 顺应自然,无所待、无所使,就可进入这种 境界。“真”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是 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 陶渊明的作品体现了以“自然”与“真 为上的的审美恩想,嵇康、阮籍、钟噤、刘 勰等人也对其进行了论述,对此后整个中国 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12 二、 玄学对文学产生影响的观点 1、 “崇尚自然与真” : “自然”为老庄哲学特有范畴,指一种非 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状态,只要 顺应自然,无所待、无所使,就可进入这种 境界。“真”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是 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 陶渊明的作品体现了以“自然”与“真” 为上的的审美思想,嵇康、阮籍、钟嵘、刘 勰等人也对其进行了论述,对此后整个中国 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对文学产生影响的观点 2、关于“言意”的讨论 ※“言不尽意”: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强 调言意间的联糸和差别,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 的局限。(荀粲) ※“得意忘言”:言的功用是明象,象的功用 是存意,要想真正得到象必须忘言,要想真正 得到意必须忘象。(王弼:言一象一意) 文学创作应该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 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 联想,使之体味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意趣,以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也正是中国诗 歌的艺术精髓所在
13 二、 对文学产生影响的观点 2、关于“言意”的讨论: ※ “言不尽意”: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强 调言意间的联系和差别,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 的局限。(荀粲) ※ “得意忘言”:言的功用是明象,象的功用 是存意,要想真正得到象必须忘言,要想真正 得到意必须忘象。(王弼 : 言—象—意) 文学创作应该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 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 联想,使之体味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意趣,以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也正是中国诗 歌的艺术精髓所在
三、玄学对士人人生态度的影响 “魏晋凤碗” “智慧兼深情”的美学风格: “对酒放歌,临刑挥琴,麈尾清谈,兰亭流 觞,东篱采菊..”。 种魏晋人所追求的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 自然的、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生态度。提倡追 求诗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 己的人生艺术化,反对儒家的为人准则,还自我 以本来的面目。 构成条件:玄心、洞见、妙贲、深情(冯友 兰论 外在特点:颍悟、旷达、真率 阮籍、嵇康、王羲之、陶渊明都是魏晋风度 的代表人物
14 三、玄学对士人人生态度的影响 “魏晋风流”--“智慧兼深情”的美学风格: “对酒放歌,临刑挥琴,麈尾清谈,兰亭流 觞,东篱采菊…”。 一种魏晋人所追求的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 自然的、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生态度。提倡追 求诗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 己的人生艺术化,反对儒家的为人准则,还自我 以本来的面目。 构成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冯友 兰论); 外在特点 :颖悟、旷达、真率; 阮籍、嵇康、王羲之、陶渊明都是魏晋风度 的代表人物
※“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 ◆“名士风度与药”: 服食“寒食散”(又称“五石散”,主要有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石硫磺等 五石)成为魏晋独特的文化现象。何晏、嵇康、 皇甫谧、王羲之等文人名士皆涉入此道。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 觉神明开朗。””(《世说新语言语篇》) 原因 长生与济欲的诱惑力;类似鸦片的刺激作用 名士风度的虛幻效应蔚成了服食的风尚,被社 会认同。 15
15 ※ “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 ♠ “名士风度与药”: 服食“寒食散”(又称“五石散”,主要有 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石硫磺等 五石)成为魏晋独特的文化现象。何晏、嵇康、 皇甫谧、王羲之等文人名士皆涉入此道。 “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 觉神明开朗。’ ”(《世说新语 ·言语篇》) 原因: 长生与济欲的诱惑力;类似鸦片的刺激作用; 名士风度的虚幻效应蔚成了服食的风尚,被社 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