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网络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了解, 认识到由于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网络化,不仅对 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提出了挑战,而且还极大地 增强了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有效性,从而为经济 发展提供清晰、迅捷的经济政策环境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理论产生的原因 以及网络经济带给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挑战
第八章 网络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了解, 认识到由于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网络化,不仅对 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提出了挑战,而且还极大地 增强了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有效性,从而为经济 发展提供清晰、迅捷的经济政策环境。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理论产生的原因 以及网络经济带给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挑战
第一节宏观调控理论的历史回顾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同程度地伴随着各种各样 的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 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最早的国家干预学说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它是 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基本观点:认为整个社会财富主要 表现为金银;取得金银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在交换中必须遵 循贱买贵卖的原则 重商主义强调创造大规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构,巩固和强化 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把国家干预的着眼点放在金银和关税 等方面,主张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制定保护工商 业的政策,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符合扩大出口和货币输 入的要求。总之,强调国家对内外经济生活实行全面、严格 的干预是重商主义体系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 宏观调控理论的历史回顾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同程度地伴随着各种各样 的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 ◼ 一、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 最早的国家干预学说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它是一 种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基本观点:认为整个社会财富主要 表现为金银;取得金银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在交换中必须遵 循贱买贵卖的原则。 重商主义强调创造大规模的国家经济管理机构,巩固和强化 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把国家干预的着眼点放在金银和关税 等方面,主张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制定保护工商 业的政策,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符合扩大出口和货币输 入的要求。总之,强调国家对内外经济生活实行全面、严格 的干预是重商主义体系的重要特征
经济自由主义 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强调市场和个人积极性、反 对国家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占据了思想的主流,其杰出代 表人物主要是亚当·斯密。斯密把他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 在“经济人”假定基础上。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利己的, 其活动的最终动机都是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经济人” 在“看不见之手”指引下,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 益”。另外,“经济人”的行为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关于政府的职能,斯密认为,在总体知识和信息背景一样 的情况下,作为个人的君主并不比普通人高明,个人和市 场不能完成的任务,君主往往也不能有效地完成。因此, 作为社会利益代表的国家或政府没有必要过多地干预经济 运行过程,它仅仅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二、经济自由主义 ◼ 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强调市场和个人积极性、反 对国家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占据了思想的主流,其杰出代 表人物主要是亚当·斯密。斯密把他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 在“经济人”假定基础上。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利己的, 其活动的最终动机都是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 “经济人” 在“看不见之手”指引下,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 益” 。另外, “经济人”的行为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关于政府的职能,斯密认为,在总体知识和信息背景一样 的情况下,作为个人的君主并不比普通人高明,个人和市 场不能完成的任务,君主往往也不能有效地完成。因此, 作为社会利益代表的国家或政府没有必要过多地干预经济 运行过程,它仅仅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经济自由主义 总之,亚当斯密的上述主张:自由放任、 不加干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精髓。亚 当斯密的追随者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 展和完善了这一学说,但他们均没有跳 出亚当·斯密的分析框架。经济自由主义 在长达两百年的历史阶段里,一直处于 统治地位,直到“凯恩斯革命”的爆发
二、经济自由主义 ◼ 总之,亚当·斯密的上述主张:自由放任、 不加干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精髓。亚 当·斯密的追随者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 展和完善了这一学说,但他们均没有跳 出亚当·斯密的分析框架。经济自由主义 在长达两百年的历史阶段里,一直处于 统治地位,直到“凯恩斯革命”的爆发
三、凯恩斯主义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西方传统经济自由 主义的“自动均衡”理论的彻底破产。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凯 恩斯提出了一套与传统经济学完全背离的经济学说:反对自由放任, 主张政府干预。可以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 凯恩斯认为,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 问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 的心理规律),从而无法实现充分航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实 行政府干预。为此,他提出一整套围绕着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包 括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等等,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另外 凯恩斯还提岀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思想,也就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 逆经济波动的“风向”采取扩张和紧缩两种行动,以期在膨胀来临 之前主动紧缩开支;在萧条来临之前主动扩大开支,使社会总支出 保持稳定,以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
三、凯恩斯主义 ◼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西方传统经济自由 主义的“自动均衡”理论的彻底破产。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凯 恩斯提出了一套与传统经济学完全背离的经济学说:反对自由放任, 主张政府干预。可以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 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 ◼ 凯恩斯认为,单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 问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 的心理规律),从而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实 行政府干预。为此,他提出一整套围绕着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包 括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等等,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另外, 凯恩斯还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思想,也就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 逆经济波动的“风向”采取扩张和紧缩两种行动,以期在膨胀来临 之前主动紧缩开支;在萧条来临之前主动扩大开支,使社会总支出 保持稳定,以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