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市场均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商品 市场均衡的一般原理和网络经济 下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实质 ■教学要求:重点把握网络经济下 商品市场供求关系所体现的正反 馈现象
第四章 市场均衡 ◼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商品 市场均衡的一般原理和网络经济 下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实质。 ◼ 教学要求:重点把握网络经济下 商品市场供求关系所体现的正反 馈现象
第一节均衡原理 均衡的含义 商品的需求和需求曲线只说明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在每一种价格 下的需求量是多少,同样,商品的供给和供给曲线也只说明了生 产者对某种商品在每一种价格下的供给量是多少,它们都没有说 明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竞是多少。传统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是 指商品的均衡价格,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 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互相作用下形成的 ■均衡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最 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 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 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 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 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
第一节 均衡原理 ◼ 一、均衡的含义 ◼ 商品的需求和需求曲线只说明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在每一种价格 下的需求量是多少,同样,商品的供给和供给曲线也只说明了生 产者对某种商品在每一种价格下的供给量是多少,它们都没有说 明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多少。传统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是 指商品的均衡价格,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 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互相作用下形成的。 ◼ 均衡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最一 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 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 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 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 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 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 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 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 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 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供求数量分别被称为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价格(元需求量(单位数供给量(单位数 200 800 过剩 65432 300 600 过剩 400 400←均衡 500 200 短缺 600 0 短缺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 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 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 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 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 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 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供求数量分别被称为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价 格 ( 元 )需求量(单位数)供给量(单位数) 6 5 4 3 2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过剩 600 ←过剩 400 ←均衡 200 ←短缺 0 ←短缺
均衡价格的决定 对上表分析可知,仅有一个价格相对保持不变, 即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4元,这时供给量 和需求量都是400个单位,市场上不存在过剩 或短缺,此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可见,均 衡价格就是使得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就是使得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数 量。由于此时的价格和数量是买卖双方都愿意 接受的,所以会相对保持不变,即整个市场会 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即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也可以利用供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 对上表分析可知,仅有一个价格相对保持不变, 即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4元,这时供给量 和需求量都是400个单位,市场上不存在过剩 或短缺,此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可见,均 衡价格就是使得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就是使得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数 量。由于此时的价格和数量是买卖双方都愿意 接受的,所以会相对保持不变,即整个市场会 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即均衡状态。 ◼ 市场均衡也可以利用供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圈中,需求曲线B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交点E点即为均衡点, 此时均衡价格是4元,均衡数量是400单位。在任何超过4元的价格上, 产品供给都会大于需求,导致市场出现过剩,因此高于4元的价格都不 能维持而会逐步降低,随着价格的降低,需求量会增加,供给量会减少 两者逐步会趋同于E点,最终实现均衡;在任何低于4元的价格上, 品供给都会小于需求,导致市场出现短缺,因此低于4元的价格也都不 能维持而会逐步上升,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会减少,供给量会增加, 两者也会逐步趋同于E点,最终实现均衡。 P 过剩 S 4 短缺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Q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 在图中,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交点E点即为均衡点, 此时均衡价格是4元,均衡数量是400单位。在任何超过4元的价格上, 产品供给都会大于需求,导致市场出现过剩,因此高于4元的价格都不 能维持而会逐步降低,随着价格的降低,需求量会增加,供给量会减少, 两者逐步会趋同于E点,最终实现均衡;在任何低于4元的价格上,产 品供给都会小于需求,导致市场出现短缺,因此低于4元的价格也都不 能维持而会逐步上升,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会减少,供给量会增加, 两者也会逐步趋同于E点,最终实现均衡。 4 5 6 7 S 1 2 8 D Q P 过剩 短缺 E 3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