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外环境和保证 第一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所在;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 成功实践及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坚持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 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讲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重要发展
1 第五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外环境和保证 第一讲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所在;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 成功实践及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坚持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 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2 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讲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香港问题的由来:1842年中国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追与英国签署 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1860年中英再次签订了不平等的 《北京条约》,割让了南九龙地区,英国又通过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迫 以99年为期限强行租借“新界”。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英国对我国的神圣领 土香港实行了长达156年的殖民主义统治澳门问题的由米:1553年,葡萄牙 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 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 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 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 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 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 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民族复兴,就是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 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图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 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 仁人志士魂牵梦绕的执着追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 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香港问题的由来:1842 年中国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英国签署 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1860 年中英再次签订了不平等的 《北京条约》,割让了南九龙地区,英国又通过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迫 以 99 年为期限强行租借“新界”。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英国对我国的神圣领 土香港实行了长达 156 年的殖民主义统治 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 年,葡萄牙 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 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 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 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 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 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 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5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顺 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民族复兴,就是要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 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图强、独立解放,实现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 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 仁人志士魂牵梦绕的执着追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 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1841年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开始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半世纪 里,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包括北京政府和民国政府)和新中国时期。 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作出过努 力。中国人民更是为香港的回归作出了不懈努力。 案例: 早在鸦片战争,英军强占香港之后,中国的爱国群众和官员就强烈提出了收复香 港的主张。香港居民立即表示反对英军的侵略行径。据历史资料记载:“香港绅 民以不愿为夷,联名控诸抚院。”内地爱国官员、乡绅也行动起来。当时林则徐 被革职尚留在广东,他对英军侵占香港岛“闻而发指,劝怡良(广东巡抚)实奏”。 1841年2月21日,东莞籍士绅邓淳在郡学召集会议,拟定呈文说:“伪示横悖 已甚,宜加痛剿。”他们结队前往督府请愿。邓淳等还联名上书怡良,指出丢失 香港的严重后患,表达了“白叟黄童,群思敌忾,耕氓贩竖,共切同仇”的心情。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清朝政府也主张收复香港。但是,由于清朝政 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接连失利,清朝封建统治者非但不能 “收复香港,以伸国威”,在强敌的淫威下,只有退让妥协,丧失了更多的领土。 先是被迫正式割让香港岛,继之被迫割让九龙,最后又被迫同意租借“新界”。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分割香港、澳门和 台湾的不平等条约,并作了不同程度的收回领土主权的努力。 但弱国无外交,在积贫日甚的旧中国,腐败的政府收复香港等失地的要求 根本无法实现。只有在新中国日益发展和强大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家 的统一。我们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已经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我们相信,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 发展的愿望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只要我们贯彻正确的对台方针政策,经过全体中 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一个中国原则不仅体现在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态度中,也 见之于台湾当局“国统纲领”等文告中。在台湾的政策宣誓之中,明白地写有: “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在一个中因的原则下,以和 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中 3
3 从 1841 年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开始至 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半世纪 里,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包括北京政府和民国政府)和新中国时期。 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作出过努 力。中国人民更是为香港的回归作出了不懈努力。 案例 : 早在鸦片战争,英军强占香港之后,中国的爱国群众和官员就强烈提出了收复香 港的主张。香港居民立即表示反对英军的侵略行径。据历史资料记载:“香港绅 民以不愿为夷,联名控诸抚院。”内地爱国官员、乡绅也行动起来。当时林则徐 被革职尚留在广东,他对英军侵占香港岛“闻而发指,劝怡良(广东巡抚)实奏”。 1841 年 2 月 21 日,东莞籍士绅邓淳在郡学召集会议,拟定呈文说:“伪示横悖 已甚,宜加痛剿。”他们结队前往督府请愿。邓淳等还联名上书怡良,指出丢失 香港的严重后患,表达了“白叟黄童,群思敌忾,耕氓贩竖,共切同仇”的心情。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清朝政府也主张收复香港。但是,由于清朝政 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接连失利,清朝封建统治者非但不能 “收复香港,以伸国威”,在强敌的淫威下,只有退让妥协,丧失了更多的领土。 先是被迫正式割让香港岛,继之被迫割让九龙,最后又被迫同意租借“新界”。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分割香港、澳门和 台湾的不平等条约,并作了不同程度的收回领土主权的努力。 但弱国无外交,在积贫日甚的旧中国,腐败的政府收复香港等失地的要求 根本无法实现。只有在新中国日益发展和强大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家 的统一。我们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已经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我们相信,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 发展的愿望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只要我们贯彻正确的对台方针政策,经过全体中 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一个中国原则不仅体现在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态度中,也 见之于台湾当局“国统纲领”等文告中。在台湾的政策宣誓之中,明白地写有: “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以和 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中
国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 的进程。毛泽东指出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因人民的神圣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到 1997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江泽民指出,中国 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 心;胡锦涛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04一 1661年台湾一度沦为荷兰、西班牙的殖民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 清政府统一台湾。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朝政府签 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 中国政府再次收复台湾。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至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 对峙,从而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属于中国内政。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有关台湾的全部历史和法律事实都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一个 中国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①)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且开发了台湾 案例: 早在三国时期的地理专著《临海水土志》当中就已经记载了吴王孙权派卫温、诸 葛直率领1万官兵到达台湾的情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记载。公 元7世纪的隋唐时期,掌握了先进生产方式的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向台湾迁居, 与当地先住居民共同开发了台湾。此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不断扩大, 到清朝末期的1893年,大陆赴台湾的开拓者已经达到254万人,大大加速了台湾 整体开发的进程。今天,在台湾2200多万人口中,汉族人占了98%。这些事实 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是由中国各族人民开发、定居,台湾与大陆 血脉相通。 (2)中国政府最早并长期对台湾行使主权
4 国人民同一切阻挠破坏中国统一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实现祖国统一 的进程。毛泽东指出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邓小平指出如果到 1997 年后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江泽民指出,中国 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 心;胡锦涛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04— 1661 年台湾一度沦为荷兰、西班牙的殖民地,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 年 清政府统一台湾。1895 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朝政府签 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 中国政府再次收复台湾。1949 年国民党政府逃至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 对峙,从而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属于中国内政。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有关台湾的全部历史和法律事实都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一个 中国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1)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且开发了台湾 案例: 早在三国时期的地理专著《临海水土志》当中就已经记载了吴王孙权派卫温、诸 葛直率领 1 万官兵到达台湾的情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记载。公 元 7 世纪的隋唐时期,掌握了先进生产方式的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向台湾迁居, 与当地先住居民共同开发了台湾。此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不断扩大, 到清朝末期的 1893 年,大陆赴台湾的开拓者已经达到 254 万人,大大加速了台湾 整体开发的进程。今天,在台湾 2200 多万人口中,汉族人占了 98%。这些事实 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是由中国各族人民开发、定居,台湾与大陆 血脉相通。 (2)中国政府最早并长期对台湾行使主权
在中国人民长期开发台湾的同时,中国历代政府也都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 构,行使有效管辖。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的晋江县,并派兵 驻守。元明两代在澎湖设有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兼办盐课。1885年, 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台湾割让给日本。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些事实说明, 中国政府最早拥有对台湾的主权,并实行有效管辖700年之久。 (3)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6世纪下半叶以后,台湾曾经多次遭到日、美、英、法、荷、西等国的侵 略和霸占,其中两次沦为外国殖民地。两岸人民为了保卫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最终都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1661年,郑成功率领2万5千官兵从金门进军 台湾,他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 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围困,迫使荷兰总督签字投降。郑成功也因而成为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1895年,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 湾。据史料记载,消息传来后,举国同愤,在京会试包括台湾省在内的18省一 千多名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这 以后,两岸同胞反抗日本占领台湾的斗争此起彼伏,有60多万台湾同胞为反抗 日本殖民统治献出了生命。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取得了抗 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再次回归祖国怀抱 (4)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的《开罗宜言》指出,日本应将所窃取 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士地,归还中国。1945年7月, 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宜言之 条件必将实施。”同年10月,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 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己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 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成立,当即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 府”,国民党当局“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完全无 权代表中国。这一严正立场逐步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1971年10月,26届联大 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到 5
5 在中国人民长期开发台湾的同时,中国历代政府也都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 构,行使有效管辖。12 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的晋江县,并派兵 驻守。元明两代在澎湖设有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兼办盐课。1885 年, 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1895 年,甲午战争结束,台湾割让给日本。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些事实说明, 中国政府最早拥有对台湾的主权,并实行有效管辖 700 年之久。 (3)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6 世纪下半叶以后,台湾曾经多次遭到日、美、英、法、荷、西等国的侵 略和霸占,其中两次沦为外国殖民地。两岸人民为了保卫台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最终都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1661 年,郑成功率领 2 万 5 千官兵从金门进军 台湾,他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 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围困,迫使荷兰总督签字投降。郑成功也因而成为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1895 年,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 湾。据史料记载,消息传来后,举国同愤,在京会试包括台湾省在内的 18 省一 千多名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这 以后,两岸同胞反抗日本占领台湾的斗争此起彼伏,有 60 多万台湾同胞为反抗 日本殖民统治献出了生命。1945 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取得了抗 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再次回归祖国怀抱。 (4)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1943 年 12 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应将所窃取 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 年 7 月, 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 条件必将实施。”同年 10 月,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 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 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成立,当即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 府”,国民党当局“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完全无 权代表中国。这一严正立场逐步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1971 年 10 月,26 届联大 通过 2758 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