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宜言 马克思思格斯 1848年 1872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11月在伦敦举 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绑。结果就产生了这个 《宜宣言》,《宜言》原陪在二月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教付印。《位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它用这 种文字在德国、英国和关国至少印过十二种不同的版本。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 翻译的,于1850年在伦教《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不同的英译本在 关国出版。法译本于1848年六月起义前不久第一次在巴黎印行,最近又有法译本在纽钓《社会 主义者报》上发表:现在有人在准备新译本.波兰文译本在德国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 俄译本是60年代在日内瓦出版的。丹麦文译本也是在原书问世后不久就出版了, 不管最近25年米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米直到现 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政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宜言》中所说 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事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 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 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 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提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 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苹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 到自己的目的。汽见《(法兰两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德文版第19页,那里把这个 思想发挥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 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 论述(第四章)風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 治形势己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己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但是《宜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也许能加上一篇论述
共 产 党 宣 言 马克思 恩格斯 1848 年 - 1872 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在当时条件下自然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1847 年 11 月在伦敦举 行的代表大会上委托我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 《宣言》,《宣言》原稿在二月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它用这 种文字在德国、英国和美国至少印过十二种不同的版本。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 翻译的,于 1850 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1871 年至少又有三种不同的英译本在 美国出版。法译本于 1848 年六月起义前不久第一次在巴黎印行,最近又有法译本在纽约《社会 主义者报》上发表;现在有人在准备新译本。波兰文译本在德国本初版问世后不久就在伦敦出现。 俄译本是 60 年代在日内瓦出版的。丹麦文译本也是在原书问世后不久就出版了。 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 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 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 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 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 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 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 到自己的目的。”(见《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德文版第 19 页,那里把这个 思想发挥得更加完备。)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 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 1847 年为止;同样也很明显,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 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 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 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力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也许能加上一篇论述
1847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我们来不及做这件工作,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72年6月24日于伦教 1882年俄文版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宜言》俄文第一版,60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版。当时西方认为这 件事(《宜言》译成俄文出版)是著作界的一件奇闻。这种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当时1847年12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是多么狭小,这从《宜言》最后一章《共产党人 对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一章里,正好没有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 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一支庞大后备军:关因正通过移民在吸收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 量。这两个国家,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 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现存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关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 争蔗地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 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 过米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作为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逐渐被 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活般的资本积聚第一次发展 起来了。 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18481849年革命期间,不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都把俄 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开始觉醒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教星,沙皇被宜布为欧洲反动势力 的首领。现在,沙皇在加特契纳成了革命的俘房,而俄国己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 《共产主义宜言》的任务,是宜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 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 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道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 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
1847 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我们来不及做这件工作。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72 年 6 月 24 日于伦敦 - 1882 年俄文版序言 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60 年代初由《钟声》印刷所出版。当时西方认为这 件事(《宣言》译成俄文出版)是著作界的一件奇闻。这种看法今天是不可能有了。 当时(1847 年 12 月),卷入无产阶级运动的地区是多么狭小,这从《宣言》最后一章《共产党人 对各国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一章里,正好没有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 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一支庞大后备军;美国正通过移民在吸收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 量。这两个国家,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 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现存秩序的支柱。 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 争震撼着欧洲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此外,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 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 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作为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逐渐被 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本积聚第一次发展 起来了。 现在来看看俄国吧!在 1848-1849 年革命期间,不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都把俄 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刚开始觉醒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救星。沙皇被宣布为欧洲反动势力 的首领。现在,沙皇在加特契纳成了革命的俘虏,而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 《共产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 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 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 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
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 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思格斯 1882年1月21日于伦敦 1883年德文版序言 本版序言不幸只能由我一个人署名了。马克思这位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应受到欧美整个工人阶级感 谢的人物,己经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他的幕上已经初次长出了青草。在他逝世以后,就更谈不上 对《位言》作什么修致或补充了。因此,我认为更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明确地申述下面这一点。 贷穿《宜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 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 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 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 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 出来,一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这一点我己经屡次说过,但正是现在必须在《言》本身的前面也写明这一点, 弗恩格斯 1883年6月28日于伦敦
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 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82 年 1 月 21 日于伦敦 - 1883 年德文版序言 本版序言不幸只能由我一个人署名了。马克思这位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应受到欧美整个工人阶级感 谢的人物,已经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他的墓上已经初次长出了青草。在他逝世以后,就更谈不上 对《宣言》作什么修改或补充了。因此,我认为更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明确地申述下面这一点。 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 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 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 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 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 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这一点我已经屡次说过,但正是现在必须在《宣言》本身的前面也写明这一点。 弗·恩格斯 1883 年 6 月 28 日于伦敦 -
1888年英文版序言 《位言》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的,这个同盟起初纯粹是德国工人团体,后来成为国 际工人团体,而在1848年以前欧洲大陆的政治条件下必然是一个秘密的团体。1847年11月在 伦教举行的同盟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手稍于1848年1月用德文写成,并在2月24日的法国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法译本于 1848年六月起义前不久在巴黎出版。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稠译的,于1850年 刊载在乔治朱利安哈尼的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同时也出版了丹麦文译本和波兰文译 本 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这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第一次大搏斗的失败,又把欧洲工人阶级的 社会的和政治的要求智时推到后面去了。从那时起,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又像二月革命以前那样 只是在有产阶级的各个集团之间进行了:工人阶级被迫局限于争取一些政治上的活动自由,并采 取中等阶级激进派极左翼的立场。凡是继续显露出生机的独立的无产阶级运动,都遣到无情的镇 压.例如,普鲁士警察发觉了当时设在科隆的共产主义者问盟中央委员会。一些成员被速捕,并 且在经过18个月监禁之后于1852年10月被交付法庭审判。这次有名的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从 10月4日一直继续到11月12日:被辅者中有7人被判处了3-6年的要塞监禁。宜判之后,同 盟即由利下的成员正式解散。至于《位言》,似乎注定从此要被人遗忘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 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因 此,它不能立刻宜布《宜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国际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 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 个能使一切党派祁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 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一失败更甚于胜利一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 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马克思是正 确的。当1874年国际解散时,工人已经全然不是1864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法国的清鲁 东主义和随因的拉萨尔主义己经奄奄一总,甚至那些很久以前大多数己同国际决裂的保守的英国 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去年在斯旺西,工联的主席能够用工联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 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的确,《宣言》的原则在世界各国工人中间都已传播得很广了。 这样,《宜言》本身又重新走上了前台。从1850年起,德文本在瑞士、英国和美国重版过数次
1888 年英文版序言 《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的,这个同盟起初纯粹是德国工人团体,后来成为国 际工人团体,而在 1848 年以前欧洲大陆的政治条件下必然是一个秘密的团体。1847 年 11 月在 伦敦举行的同盟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手稿于 1848 年 1 月用德文写成,并在 2 月 24 日的法国革命前几星期送到伦敦付印。法译本于 1848 年六月起义前不久在巴黎出版。第一个英译本是由海伦·麦克法林女士翻译的,于 1850 年 刊载在乔治·朱利安·哈尼的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同时也出版了丹麦文译本和波兰文译 本。 1848 年巴黎六月起义这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第一次大搏斗的失败,又把欧洲工人阶级的 社会的和政治的要求暂时推到后面去了。从那时起,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又像二月革命以前那样 只是在有产阶级的各个集团之间进行了;工人阶级被迫局限于争取一些政治上的活动自由,并采 取中等阶级激进派极左翼的立场。凡是继续显露出生机的独立的无产阶级运动,都遭到无情的镇 压。例如,普鲁士警察发觉了当时设在科隆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一些成员被逮捕,并 且在经过 18 个月监禁之后于 1852 年 10 月被交付法庭审判。这次有名的“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从 10 月 4 日一直继续到 11 月 12 日;被捕者中有 7 人被判处了 3-6 年的要塞监禁。宣判之后,同 盟即由剩下的成员正式解散。至于《宣言》,似乎注定从此要被人遗忘了。 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 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因 此,它不能立刻宣布《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国际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 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 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 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 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马克思是正 确的。当 1874 年国际解散时,工人已经全然不是 1864 年国际成立时的那个样子了。法国的蒲鲁 东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已经奄奄一息,甚至那些很久以前大多数已同国际决裂的保守的英国 工联也渐有进步,以致去年在斯旺西,工联的主席能够用工联的名义声明说:“大陆社会主义对 我们来说再不可怕了。”的确,《宣言》的原则在世界各国工人中间都已传播得很广了。 这样,《宣言》本身又重新走上了前台。从 1850 年起,德文本在瑞士、英国和美国重版过数次
18年,有人在纽约把它译成英文,并在那里的《伍德赫尔和克拉夫林周刊》上发表。接着叉 有人根据这个英文本把它译成法文,刊我在纽约的《社会主义者报》上。以后在关国又至少出现 过两种多少有些损害原意的英文译本,其中一种还在英国重版过。由巴枯宁翻译的第一个俄文本 约于1863年在日内瓦由赫尔岑办的《钟声》印刷所出版:由英男无畏的维拉查苏利奇翻译的第 二个俄文本,于1882年也在日内瓦出版。新的丹麦文译本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 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新的法文译本于1886年刊载在巴黎的《社会主义者报》上。有人根燕 这个译本译成西班牙文,并于1886年在马德里发表。至于德文的翻印版本,则为数极多,总共 至少有12个。亚美尼亚文译本原应于几个月前在君士坦丁堡印出,但是没有问世,有人告诉我, 这是因为出版人害怕在书上标明马克思的姓名,而译者又拒绝把《位言》当做自己的作品。关于 用其他文字出版的其他译本,我虽然听说过,但是没有亲眼看到。因此,《宣言》的历史在很大 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插最广和最具有 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辐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钢领。 可是,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 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即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因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都已 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向灭亡: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凭着各种 各样的补缀办法,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病而老不危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阶级 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只有工人阶级中确信单纯玫治变革还不够而公开表 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只有他们当时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这是一种粗随的、 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共产主义:但它却接触到了最主要之点,并且在工人阶级当中强大 到足以形成空想共产主义,在法国有卡贝的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义。可见,在 847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 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既然我们自始就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 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那么,在这两个名称中间我们应该迹择哪一个,就是毫无疑义的 了。而且后来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 虽然《宜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宜言》核心的基木思想 是属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 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桔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 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士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 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
1872 年,有人在纽约把它译成英文,并在那里的《伍德赫尔和克拉夫林周刊》上发表。接着又 有人根据这个英文本把它译成法文,刊载在纽约的《社会主义者报》上。以后在美国又至少出现 过两种多少有些损害原意的英文译本,其中一种还在英国重版过。由巴枯宁翻译的第一个俄文本 约于 1863 年在日内瓦由赫尔岑办的《钟声》印刷所出版;由英勇无畏的维拉·查苏利奇翻译的第 二个俄文本,于 1882 年也在日内瓦出版。新的丹麦文译本于 1885 年在哥本哈根作为《社会民主 主义丛书》的一种出版,新的法文译本于 1886 年刊载在巴黎的《社会主义者报》上。有人根据 这个译本译成西班牙文,并于 1886 年在马德里发表。至于德文的翻印版本,则为数极多,总共 至少有 12 个。亚美尼亚文译本原应于几个月前在君士坦丁堡印出,但是没有问世,有人告诉我, 这是因为出版人害怕在书上标明马克思的姓名,而译者又拒绝把《宣言》当做自己的作品。关于 用其他文字出版的其他译本,我虽然听说过,但是没有亲眼看到。因此,《宣言》的历史在很大 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 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可是,当我们写这个《宣言》时,我们不能把它叫作社会主义宣言。在 1847 年,所谓社会主义 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即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都已 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向灭亡;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凭着各种 各样的补缀办法,自称要消除一切社会弊病而毫不危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阶级 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只有工人阶级中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公开表 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只有他们当时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这是一种粗糙的、 尚欠修琢的、纯粹出于本能的共产主义;但它却接触到了最主要之点,并且在工人阶级当中强大 到足以形成空想共产主义,在法国有卡贝的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义。可见,在 1847 年,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 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既然我们自始就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 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那么,在这两个名称中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就是毫无疑义的 了。而且后来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要把这个名称抛弃。 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 是属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 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 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 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