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了解新时 期爱国统一战线内容和基本任务。 2.能力目标: 学会对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性质、地位和利益要求变化的分析与认识,解 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 3.素质目标: 领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国防意识和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事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建设。 2.教学难点: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准备 1.教学方法 精讲法,案例法。 四、课时安排:2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主要讲述4个问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是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是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一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阶级、阶层和社
专题五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了解新时 期爱国统一战线内容和基本任务。 2.能力目标: 学会对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性质、地位和利益要求变化的分析与认识,解 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 3.素质目标: 领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的国防意识和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事业,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建设 。 2.教学难点: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准备: 1.教学方法 精讲法,案例法。 四、课时安排:2 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主要讲述 4 个问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是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是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阶级、阶层和社
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毛泽东曾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 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在抗日战 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解放战争时期 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 围。 我们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其 中,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既是领导阶级又是基本依靠力量:广大农民, 则既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人数最 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从根本上说,是由由党和国家性 质、以及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第一,我困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 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告诉我们,任 何政党都体现一定阶级的阶级利益,都是建立在一定阶级基础之上,为一定阶级 利益服务,成为一定阶级的领导者,组织者。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的。党之所以 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正是因为坚持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最 坚实的阶级基础,始终保持了先锋队与阶级基础之间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都 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离不开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也离不开共产党。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我们所进行的改 革,都是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 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 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邓小平认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
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毛泽东曾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 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在抗日战 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解放战争时期, 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 围。 我们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其 中,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既是领导阶级又是基本依靠力量;广大农民, 则既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人数最 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从根本上说,是由由党和国家性 质、以及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 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告诉我们,任 何政党都体现一定阶级的阶级利益,都是建立在一定阶级基础之上,为一定阶级 利益服务,成为一定阶级的领导者,组织者。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的。党之所以 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正是因为坚持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最 坚实的阶级基础,始终保持了先锋队与阶级基础之间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都 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离不开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也离不开共产党。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我们所进行的改 革,都是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 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 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邓小平认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
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 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中国工人 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最严格 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 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 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第三,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工人阶级不仅是改革 和建设的领导力量,也是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高 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否改变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回答仍该是肯定的,没 有改变。 首先,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1978年,我国在职职工人数是1.2亿。2000年全国 在职职工总数近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多,占城乡从业人员的36.67%。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大多数加入到了工人阶级队伍中来。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 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私营企 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约有1亿多, 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农民工),也转化为工人 阶级的一部分,正在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工业化、城镇化 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越来越年轻化, 大约平均只有36岁。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铁饭碗”己被打破, 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劳动合同制。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大
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 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中国工人 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最严格 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 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 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第三,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工人阶级不仅是改革 和建设的领导力量,也是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高 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否改变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回答仍该是肯定的,没 有改变。 首先,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1978 年,我国在职职工人数是 1.2 亿。2000 年全国 在职职工总数近 2.7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0%多,占城乡从业人员的 36.67%。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 1000 多万,大多数加入到了工人阶级队伍中来。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 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私营企 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约有 1 亿多, 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农民工),也转化为工人 阶级的一部分,正在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工业化、城镇化、 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越来越年轻化, 大约平均只有 36 岁。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铁饭碗”已被打破, 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劳动合同制。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大
减弱,特别是职工个人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其次,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制度 发生变化,企业改革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被称为“老三会”的党 委会、职代会和管委会的作用,在一些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呈 现弱化趋势。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一部分职工出现结构性 失业,即下岗。凡此种种变化,引起社会上一些人对“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产 生种种困惑。诸如,有人提出,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先进阶级吗? 有的认为大批工人下岗,主人翁地位怎么体现?有的认为劳动力进入市场,企业 改制,董事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了?等等。对这些困惑必须从理 论上加以澄清。 从总体上说,我们党关于工人阶级的科学结论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仍然是 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仍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其主人翁地位和建设 社会主义主力军的作用没有变。 第一,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人提出,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信息等因素越 来越重要,而中国工人阶级的多数与传统产业相联系,它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的 代表?还是不是先进的阶级?在当今时代,所谓先进生产力,是指以现代科技特 别是高科技为龙头,带动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在我们国家,与这样的生产力 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人数不断增加, 在工人阶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发展先 进生产力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高技术的研 究开发,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以及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相联系,这就使整个工 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总体上说,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第二,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没有改 变。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变。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二,企业改革中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
减弱,特别是职工个人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其次,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制度 发生变化,企业改革构建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被称为“老三会”的党 委会、职代会和管委会的作用,在一些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呈 现弱化趋势。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一部分职工出现结构性 失业,即下岗。凡此种种变化,引起社会上一些人对“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产 生种种困惑。诸如,有人提出,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先进阶级吗? 有的认为大批工人下岗,主人翁地位怎么体现?有的认为劳动力进入市场,企业 改制,董事会、老板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主人了?等等。对这些困惑必须从理 论上加以澄清。 从总体上说,我们党关于工人阶级的科学结论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仍然是 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仍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其主人翁地位和建设 社会主义主力军的作用没有变。 第一,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人提出,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信息等因素越 来越重要,而中国工人阶级的多数与传统产业相联系,它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的 代表?还是不是先进的阶级?在当今时代,所谓先进生产力,是指以现代科技特 别是高科技为龙头,带动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在我们国家,与这样的生产力 直接联系的劳动者恰恰是工人阶级。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人数不断增加, 在工人阶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发展先 进生产力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与高技术的研 究开发,与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以及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相联系,这就使整个工 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总体上说,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第二,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和主人翁的地位没有改 变。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变。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二,企业改革中出现了部分职工下岗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
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其三,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确实存在 着雇佣关系,但是这类企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且它又 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中国法律的约束。这些企业中,职工群 众的合法利益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必须指出的是,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 级,是指工人阶级的总体地位,并非指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工人阶级的主 人翁地位,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晰,并不能把这种总体的政治判断等同于每个人 的具体职业感受。第三,工人阶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 没有改变。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它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新时 期的工人阶级,仍然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者原有 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 决定性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和 国的脊梁”。 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怎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对这个问题就有过明确 的阐述。他指出:“第一,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不依靠工人就无 法搞好工业生产,就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 “第二,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 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 “第三,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 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 “第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中去。不 能把它看作只是工会和工厂的事情。”邓小平所讲的这四点意见,其基本精神在 今天也是适用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要实现科学发展,仍然必须坚持全心 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要发扬主人翁精 神,学习新知识、学握新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激发艰苦创业和自主创新热 情,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和建功立业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因家做贡献
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其三,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确实存在 着雇佣关系,但是这类企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而且它又 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中国法律的约束。这些企业中,职工群 众的合法利益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必须指出的是,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 级,是指工人阶级的总体地位,并非指每个工人个体都是领导者。工人阶级的主 人翁地位,是一个总体的政治判断,并不能把这种总体的政治判断等同于每个人 的具体职业感受。第三,工人阶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作用 没有改变。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它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新时 期的工人阶级,仍然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 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 决定性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和 国的脊梁”。 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怎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对这个问题就有过明确 的阐述。他指出:“第一,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工人阶级的作用,不依靠工人就无 法搞好工业生产,就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 “第二,必须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 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 “第三,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 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 “第四,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到各部门中去。不 能把它看作只是工会和工厂的事情。”邓小平所讲的这四点意见,其基本精神在 今天也是适用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要实现科学发展,仍然必须坚持全心 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要发扬主人翁精 神,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激发艰苦创业和自主创新热 情,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和建功立业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