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明论以政治无意识的方式运作时,尤其危险,值得全人类深刻警惕。长期 以来,从康有为、梁启超、梁漱溟的时代直到全球化的21世纪,脱胎于 文明等级论的东西文明比较论述,始终在引导着中国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 认识,而隐藏在这种比较认知背后的政治无意识却经常被人忽略。因此, 我以为从本书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文明论和殖民史学的检讨在 今天变得十分必要,甚至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当代人文学者来说,反省过 去几百年的知识结构,探索新的历史意识,当是责无旁贷
地理大发现、文明论、 国家疆域 唐晓峰
17: 米 我想要做的是从地理的角度探索历史经验。而且我一直记着 下述的观念:整个地球事实上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并不存在 空的、无人居住的空间。正像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处于地理位置之 外一样,我们当中也没有人完全摆脱地理问题的争端。那种争端是 复杂的,也是有趣的。因为它不仅是关于士兵和大炮的,它也是关 于思想、关于形式、关于形象和想象的。@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终于完成了人类对于地球海陆分布的 全面认识,尤其是发现了美洲,因而震惊世界。但是,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远不止于此,其丰富的关联性后果,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这是 古代任何其他航海成就所无法比拟的。 所谓“地理大发现”,其最直接的成果当然是人类地理知识的跃进,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现代地理科学。而这个新的现代地理学,又对 人类历史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包括文明论的问题。 地理学关注的对象是地球的表层,而地球的表层包含两个大的系统, ①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7页
:18 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一个是自然系统,一个是人文系统。对应到地理学,就是所谓自然地理学 与人文地理学。15世纪开启的伟大航海探索,对于这两大系统,均有“大 发现”。 在自然地理方面,以生物学、地质学、气象学为核心,逐渐获得了对 于全球体系的认识。自然界原是一个大系统,生物、地质(土壤)、气候共 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其中生物学的进展,不仅在分类学的方法上启 示了现代科学,其生物进化理论的影响,甚至逐渐超越了生物学本身,而 影响到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 在人文地理方面,对于世界各地人类族群社会面貌的多样性的考察与 总结,也归纳出一个大系统,综合人的体质、社会组织、经济形态等方面 的特征,建立起了全人类的谱系。在人类的地理谱系中,各地的社会发展 水平的差异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在许多地理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对各地人类 社会水平(文明水平)的分类叙述。①文明等级存在地理特征。 对于现代地理学来说,更关键的一点是将自然、人文这两大系统结合 起来,形成了更大的人地系统。在这个与地球规模相对应的庞大的人地系 统中,一条条客观规律被提出。于是,现代地理学的范式被正式建立了起来。 被学界公认的现代地理学的鼻祖之一李特尔(Carl Ritter),最早阐述了人 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其代表作 是《地学通论》,又名《地球科学与自然和人类历史》。@ 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领先将自然与人文对接联系起来(这 是西方人的“天人合一”),这种联系被认为是科学关系、自然规律。在科 学上升的大时代,这一认识鼓舞了许多学者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欲望。环 ①参见本书郭双林先生的文章。 ②参见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