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吸光光度法 (Absorption Photometry)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建立起来的一种分 析方法。包括比色法、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和红外 光谱法等
1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Absorption Photometry)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建立起来的一种分 析方法。包括比色法、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和红外 光谱法等
10.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定律 10.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用普郎克公式 可以把波性和粒性联系在一起。 2
2 10.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定律 1、光的基本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用普郎克公式 可以把波性和粒性联系在一起。 10.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折射 波动性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粒子性 E 光电效应 E:光子的能量(J,焦耳) hc v:光子的频率(Hz,赫兹) E=hv= 入:光子的波长(cm) c:光速(2.9979x1010cm.s1) h:Plank常数(6.6256×10-34J.s焦 耳.秒) 3
3 光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粒子性 E 光的折射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光电效应 E:光子的能量(J, 焦耳) :光子的频率(Hz, 赫兹) :光子的波长(cm) c:光速(2.99791010 cm.s-1) h:Plank常数(6.625610-34 J.s 焦 耳. 秒) hc E h = =
光学光谱区 远紫外 近紫外 可见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真空紫外) 10nm-200nm 200nm 380nm 780nm 2.5 n 50m ~380nm ~780nm ≈2.5m ~50m -300m 紫外光度法 比色及可见光度法 4
4 光学光谱区 远紫外 近紫外 可见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真空紫外) 10nm~200nm 200nm ~380nm 380nm ~ 780nm 780 nm ~ 2.5 m 2.5 m ~ 50 m 50 m ~300 m 紫外光度法 比色及可见光度法
2、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物质分子内部3种运动形式及其对应能级: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电子能级;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振动能级; 3.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转动能级 分子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选择性地吸收了 某些范围内的光 5
5 2、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1.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电子能级; 2. 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 -振动能级; 3. 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转动能级. 物质分子内部 3 种运动形式及其对应能级: 分子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选择性地吸收了 某些范围内的光